商稚言愈发好奇。崔成州下个月就要调回社会新闻中心,财经中心其实已经不给他安排工作了,而他手上现在还有需要采访的活儿?
人人都知道崔成州到财经中心是一种惩罚。五年前他写了一篇关于市区道路的报道,揭露了道路反复铺修、反复塌陷又不断补修背后的一连串交易。报道令不少人下台落马,崔成州和浪潮社出了名,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媒体世界和社会舆论对浪潮社的一番口诛笔伐,用不少高且硬的无须有之罪,将浪潮社打成了媒体行业的反派角色。
浪潮社撑过来了,但元气大伤。崔成州离开了社会新闻中心,在财经新闻中心混个闲职,脸是一天比一天更臭。
商稚言给他倒了一杯茶。崔成州不喜欢她端茶倒水,又狠狠瞪她一眼。商稚言借机瞥他手上的本子,看见记事本上写着一行字,是黎潇的名字和精神病院地址。
崔成州合起记事本,又骂她一句:“你是端茶小妹还是来当记者的!”
商稚言抓起手机和背包,跟在崔成州身后跑出去:“崔老师,我也去。”
崔成州:“和你无关,回去写稿。”
商稚言:“你是去精神病院找黎潇吗?”
崔成州愣住了。
商稚言打铁趁热:“我有这件事的内幕消息。”
崔成州:“快,上车。”
精神病院位于市郊,路途遥远。崔成州催促商稚言谈谈内幕消息,但商稚言快速讲完,他火气顿时愈大:“这不是跟我找到的料一样么!”
商稚言讪讪地笑:“你都知道?”
崔成州怒道:“比你还多一点!”
黎潇转院的事情发生在昨天下午。注射镇定剂后平静下来的黎潇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医院里,开始疯狂挣扎大叫,好几个人都压不住她。她的病床靠窗,输液的针头还插在手背上,黎潇却不管不顾要跳下床跑向门口,远离窗户。
再次注射镇定剂让她陷入睡眠后,医生跟黎潇父母沟通,这才知道黎潇初中时曾经到精神病院就诊过。她患有恐怖症。
“什么是恐怖症?”商稚言问,“什么东西让她恐怖?”
“这就是我去精神病院的目的。”崔成州不想再对她发火,狠命按喇叭,“这案子现在已经被当成是一个普通的意外,精神病人复发造成的自残。但我想这里面说不定还有点儿什么别的。”
商稚言:“什么别的?”
崔成州:“青春期少年面对种种压力,发生精神障碍的情况增多。”
商稚言:“嗯……”
崔成州:“嗯什么?”
商稚言:“这个角度还可以。”
崔成州:“……”
车子嘎吱停了,崔成州被她气笑:“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指点我了!下车,去登记!”
商稚言知道崔成州人面广,但没想到崔成州的老同学自己也认识。那医生看见商稚言和崔成州一块儿来,很是吃惊:“你们都来看明仔妈妈?”
崔成州和商稚言对视一眼,又别开头。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还会定期到这儿探望那个疯疯癫癫的女人。
“明仔今天也来了。”医生说,“他怎么不上学啊?”
他放下两杯茶,冲崔成州摊手:“拿来。”
崔成州:“没有。”
医生愣住了:“没有?那你来做什么?没有那个,我不可能把病人的事儿告诉你。”
崔成州弹舌一哼:“我不看病历,你大略跟我说说就行。”
医生仍旧摇头:“老崔,那是病人隐私。”
崔成州从包里掏出录音笔和手机,在医生面前晃了晃,随后连同背包也一起塞到商稚言怀里:“我徒弟把这些都带走,我不录音不录影。”
“不必了。”医生摆手,“没有协查文件,我不可能说一个字。”
两人僵持了片刻,崔成州忽然说:“好吧。喝茶喝茶,老同学聊聊天而已,不要弄得这么紧张。”
他笑嘻嘻抿了一口茶:“嗯?这不是老张家乡的白茶?……”
商稚言借口去厕所,悄悄溜出办公室。走廊上明亮安静,偶尔有医生护士走过,这是精神病院的门诊楼和办公楼,病人不多。对面是住院楼,楼下有一个颇大的院子,草坪花圃,池塘小亭,就像一个大公园。不少病人在园子里晒太阳打球,或是开着收音机唱歌跳舞,还有几个在无鱼的池塘里钓鱼。
商稚言看到了明仔和他妈妈。
明仔入学比其他孩子晚一年,现在还在读初三,今年准备中考。几乎每周他都会来这儿探望母亲,有时候黑三和他一起来,有时候商稚言和他俩一块儿。
但现在不是休息日,明仔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商稚言穿过住院楼的长廊,准备登记进入活动区时,明仔出来了。他没料到会在这里看到商稚言,居然下意识转头就跑。
“站住!”商稚言一声大喝,“你能跑哪里去!”
明仔抓抓脑袋,小声嘟囔:“言姐。”
“你又逃学?”商稚言把他拉到一旁,“怎么回事啊明仔,三月份了,你六月就要中考,整天逃学是怎么回事?”
“我不想考试了。”明仔说,“我想跟黑三哥和罗哥学修车。”
商稚言:“……他们不会同意的。”
明仔:“你帮我劝他们嘛。”
商稚言笑了:“我也不可能同意啊。你成绩又不是考不上高中,重点高中不好进,但普通的学校肯定没问题。或者你考职业高中,去读中专,你想学修车那就好好去学,跟着黑三能学什么?你正正经经学出来了,比他们更厉害,他们要叫你明仔师傅的。”
明仔也笑:“言姐又乱讲话。”
他个头已经蹿得比商稚言还要高,似乎还可以往上长。幼年时严重营养不良似乎狠狠削弱了他的体质,他仍旧很瘦。好在皮肤之下已经有了一些薄薄的肌肉,是个瘦削但还挺健康的男孩子。
他母亲很美,入院治疗之后有护士帮她洗脸梳头,精神渐好,凹陷的脸也愈发圆润,是个好看的女人。明仔的嘴巴和眼睛像母亲,高挺的鼻子或许继承于他的父亲。商稚言有时候看着明仔,会想象他以后可能成为什么样的男孩,和什么人结识,和什么人成家,过着怎样普通平凡但安安稳稳的一生。
一个苹果从活动区门口递来,女人喊着儿子的名字,让他吃水果。
明仔接过苹果,催促母亲回去休息。接近午饭时间,病人们陆陆续续地在护士医生照应下往食堂或者住院楼里走。
“阿姨,学生仔还是要读书,你说对不对?”商稚言说。
女人认得她,微微笑起来:“要读书,要考第一名。”
明仔啃了一口苹果:“我不行的。”
女人:“明仔考过第一吗?”
明仔:“没有,校运会上跑过第一。”
女人:“那你要考状元啊。”
明仔:“你又看什么古装片了?”
他现在已经很擅长和母亲稀里糊涂地瞎聊天。
崔成州给商稚言打电话让她去停车场,商稚言连忙跟明仔告别。“下午去上课!否则我告诉黑三你又逃学!”
明仔满脸无奈,拖长了声音:“好——”
商稚言发现崔成州脸上的神情变了,隐隐带着兴奋。果然,崔成州顺利从老同学口里挖出了一些料。
黎潇在初二时因为精神问题到精神病院就诊,当时被诊断为恐怖症:她对灯泡怀有巨大的恐惧。
商稚言皱眉:“灯泡?是普通的钨丝灯泡?”
崔成州一边开车一边跟她解释。黎潇当时所在初中教室外有两盏这样的钨丝灯泡,家里的卫生间、厨房和卧室也有类似的钨丝灯泡。她对钨丝灯泡的恐惧已经达到了只要见到形状相似的灯具亮起,就会尖叫、下蹲,双手抱头以保护自己。
“她是被人欺负了么?”
“不知道。更详细的我问不出来。”崔成州耸肩,“但当时医院让黎潇定期复诊,黎潇来过两次之后就再也没出现,当然也没有吃药。”
不再就诊的原因,是黎潇恐惧的根源消失了。学校走廊的灯泡被打坏,不再亮起。家里的钨丝灯泡换成了更明亮的节能灯泡,黎潇安静了,行动渐渐恢复正常。
“所以她家人就不再带她上医院了,直到今天。”崔成州微微皱眉,“但我同学说,恐怖症看起来恐惧的是物体,但实际上恐惧的可能是物体存在的空间或者场景。如果恐惧的是空间和场景,黎潇现在害怕的不一定是灯泡,也许已经转换成别的东西。”
九中的走廊有钨丝灯泡吗?商稚言孙羡发了信息。
车子又停了,仍旧雾气茫茫。崔成州说:“下车。”
商稚言:“?”
她抬头一看,车子已经停在高新科技园区门口。谢朝抱着一个同城快送的包装袋站在门卫室前,仍旧面无表情。
“你好啊。”崔成州冲他摆摆手,“我把我们的记者送来了。”
商稚言吃惊:“师父你干什么?”
崔成州:“黎潇这件事你不要理,先把手头科技版的报道写好。昨天开放日取消我不知道,是我的错,所以我帮你直接联系了新月医学里搞医疗机器人的工程师,就你的那个同学嘛,叫谢什么……”
商稚言不依:“报道我会写的,但黎潇的事情你不能撇下我。”
崔成州:“你是财经中心的记者,不要乱蹿。”
商稚言:“你也是。”
崔成州:“我资历比你高,脸皮比你厚,嗓门比你大。下车!”
商稚言一腔怒气散不出去,又不敢对崔成州发怒,连关车门都控制着自己,没有用狠力气。崔成州冲她和谢朝摆摆手,开车跑了。
谢朝领着她往园区里走:“今天可以参观研发中心。”
商稚言一言不发。她的心思不在新月医学这边,全放在黎潇那件事上面了。手机响动,孙羡回复:【没有钨丝灯泡。】
明仔也给她发了信息:【我下午去学修车,你可以帮我跟学校请假吗?】
没一件顺心的事情,商稚言咬了咬嘴唇。她抬头看见谢朝,愈发觉得谢朝也碍眼。
谢朝偏偏这时候开口了。“你和崔成州吵架了?”他侧头问,眼神里带着一丝揣测和一丝微渺的笑意,“你怎么还跟以前一样,一点没变。”
商稚言站定了。“你有什么资格说我没变?”她声音颤抖,紧紧攥着拳头,“这十年里你没有跟我一起经历过任何事,你怎么知道我变没变?!”
谢朝不说话,眼皮垂了垂,嘴唇轻抿。商稚言不肯放过他,不让他闪避。谢朝的态度实在刺伤了她:或许这是一种信号,大家都是成熟的成年人,理应懂得更圆滑地处理少年时代的伤口。那些快乐的事情当作不存在,不辞而别也当作不存在,把彼此关系死死限定在“同学”身份上,他们还能在成年人的社会规则里各自体面,好好来往。
但商稚言知道她根本跨不过去。她忍着不问那个问题,忍着不谈论过去的事情,不说自己的难过,是她有涵养,是她在没法走出来的难受里煎熬过,所以练出了这种本事。
但谢朝不能这样轻飘飘地提起。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约会。”她看着谢朝说,“我等了你四个小时。”
第36章 变与不变(4)
事实上,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商稚言都不断不断地告诫自己:那不是约会。
那不可能是约会。只是朋友之间普通的邀约,虽然开口的是谢朝,受邀的人只有商稚言,但此外还具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没有任何特殊意义,不是约会。
然后她很快陷入了被余乐称为“失忆症”的症状中。前一天跟余乐嚷嚷着那是约会,第二日立刻改口,坚决否认。而倾听的余乐和应南乡会面面相觑,小心问一句:你忘记昨天说的啥了?
只有不把那一天的邀约看作约会,才能冲淡它带来的懊恼和沮丧。商稚言当然很清楚这种行为近似于自欺欺人。成年人正好擅长这种本事,十八、九岁的商稚言无师自通,是谢朝令她灵魂中的这一部分迅速成长,忽然懂得对抗世上所有不快乐的方法。她甚至在某些时候想起来,还要假模假样地跟自己讲:那我还得感谢他。
商稚言后来没怎么去过溜冰场,那地方不好玩,会让她想起自己认真打扮,然后等待四个小时,再黯然回家的那一天。她也很久没穿过那条格子裙,直到大三时张蕾帮她收拾行李,顺手把裙子塞了进去。回到学校的商稚言发现裙子的存在,很快又把它塞到行李箱底部。
商稚言等待谢朝开口。
谢朝没有回避她的眼神。商稚言敏锐地察觉,眼前的谢朝和重逢时候的谢朝确实不一样。那天的谢朝整个人像罩着冷冰冰的盖子,隔绝了外物,但今天的谢朝正在迎接她的怒火。她不知道他因何改变,也不知道这种改变是好是坏。
但他没法平息商稚言的情绪。
“我很想去。那也是我第一次约女孩子。”谢朝说,“对不起。”
商稚言眼睛一酸,立刻问:“所以为什么没有去?是出了什么事吗?”
在暌违的漫长时间里,每每想起谢朝,商稚言都下意识地给他找失约的理由。最笼统的无非是家里出事了,而更详细一点儿的理由则可以具体到临出门前路口发生塌陷事故所以不得已全线封路,他出不来。她知道这样特别可笑,但还有什么办法能解释谢朝的行为?
然而无论什么理由,都没法解释谢朝为什么在那次失约之后不再理会商稚言和余乐,甚至没有填报高考志愿,直接出国。
商稚言心里其实非常清楚,一次失约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她完全能谅解,只要谢朝肯解释。是之后他一连串的态度,让失约变得不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