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太再安慰,杨翠英也是意难平,她娘来看她的时候,她忍不住向她娘求证,“这孩子是瘦了点黑了点,但也不至于说我们象小老头象猴子吧,娘你好好瞅瞅,他哪点象小老头象猴子了?”
杨母又仔仔细细看了看外孙, 心里嘀咕了一句,“哪儿都象。”
怕说实话打击到闺女,杨母也搬出了罗老太的那套说辞,“娃娃刚生下来都这样,长开就好了。”
话虽这么说,可还是忍不住多说了一句,“你跟爱军都不算黑,这孩子咋就这么黑?”
“我哪儿知道,不光黑,还瘦,你说我怀他的时候,吃的也不算少啊,肉都长哪儿去了?”
杨母无语地看了看眼瞅着都快胖成球的闺女,心说能胖到哪儿去?你低头看看你自个儿不就知道了。
听说孙桂枝家小闺女刚生下来的时候,又白又胖又干净,就跟年画上的娃娃似的招人喜欢,可自己这外孙生下来却象猴子,这明明是一家饭,咋就养出两样人呢?
不管孩子长的是好看还是不好看,家里添丁进口总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孙桂枝给杨翠英煮了红糖鸡蛋水,还把家里那只不咋生蛋的老母鸡杀了,炖老母鸡汤给杨翠英补身体。
正忙活着,王满银来了,进门就喊,“喜事!喜事!大喜事!”
罗老太笑着接话道,“你倒是消息灵通,娃娃刚落地你就知道了。”
王满银,“爱军媳妇生了?”
罗老太奇怪道,“你说的喜事不是爱军媳妇生娃娃?”
“不是,哎哟喂,你家今儿个又是双喜临门啊。”
王美清跑出来,“满银叔,啥喜事你快说。”
“你妈被调到公社当会计了。”
罗老太和孙桂枝愣了愣,然后异口同声道,“真的?!”
“可不是真的,我刚得到的信了,就赶紧过来跟你们说一声,而且我跟你们说啊,桂枝嫂子去了公社,跟在咱大队可不一样,那可正儿八经的是吃公粮的国家干部,旱涝保收。”
在村里当会计,虽然月月也拿工资,不过他们不算是国家正式职工,所以他们的工资,国家只给点补贴,大头还是大队提留里出。
可去公社当会计,那就成了国家干部,是铁饭碗,工资也是国家发,旱涝保收,你说说这多让人羡慕。
王满银心里还真有点酸溜溜的,心说这一家子运气还真是好,走了一个吃公粮的,又接上俩。
大队好些人都在说二丫是个福娃娃,这一家子的运气都是这娃娃带来的。
细想想也是,自打这个娃娃生出来,这一家子就顺风顺水的,看来这种说法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其实孙桂枝去公社当会计,对王满银来说,也是件喜事。
他家大小子当了四年的记工员,也历练出来了,孙桂枝走了,他家大儿子正好补上这个缺。
被调去公社当会计,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可把一家人给高兴坏了,个个脸上都笑成了一朵花。
杨翠英扯了扯王爱军,得意道,“咱儿子一来,咱妈就升官了,咱儿子肯定是个福娃娃。”
虽说丑了点,可一福遮百丑,也一样招人稀罕。
王爱军毫不客气地戳破了杨翠英的这个假象泡泡,“你可拉倒吧,合大队都知道,二丫是个福娃娃,咱家的运气都是她带来的,跟这个丑小子可没有啥关系。”
杨翠英差点又被气哭了,她这到底是找了个啥男人哟,小子再丑,那也是你儿子不是?你犯得着一口一个丑小子吗?
而且她还在月子里呢,他就一直拿话气她,这是成心不想叫她坐好这个月子是吧?
杨翠英翻了个身,气得不理王爱军了。
孙桂枝把队里的帐目交接清楚了,就去公社上班了。
去了公社才知道,是因为公社会计上调去县里了,这个位置就空出来了,高大全就往上头了个报告,提出让孙桂枝来补这个缺。
上回查帐,上头的人也看到了,孙桂枝的帐做的是又干净又清楚,再加上孙桂枝又是县里树的典型,所以立马就同意了。
王永群听说这件事后,差点没气吐血。
当初他原想给孙桂枝使个绊子,要是能把孙桂枝拉下马最好。
哪知事与原违,他不但没有把孙桂枝拉下马,还变相帮了孙桂枝一个忙,帮着孙桂枝步步高升。
社员们都笑话王永群,说他心强命不强,净落气的慌。
所以这人呢,千万不能黑心,黑心就容易给自己招晦气,一辈子的运数也会越来越低。
三天后,孙桂枝走马上任。
她性子直爽,能力又强,很快就在公社混的风生水起。
当然了,这里头王美清的功劳也不小。
孙桂枝去公社上班,有时候会把王美清带上,王美清聪明又好看,嘴巴又甜,乖乖巧巧的很招人喜欢,给孙桂枝加分不少。
尤其是高大全,就特别待见王美清,以前他办公室里啥也没有,现在经常备有糖果,瓜子,糕点啥的,见了王美清就拿给王美清吃。
罗老太得意地说,“福娃娃就是福娃娃,不管到哪儿都招人待见。”
招人待见的福娃娃却有点闷闷不乐,因为石南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王美清在家里有一搭没一搭的逗着大黄玩,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听着象是朝着她家这边儿来的。
王美清刚想出去看看是咋回事,还没出院子呢,就被一个跑过来的人抱了个满怀,“丫丫,我回来了。”
是石南回来了!
罗老太从灶屋走了出来,高兴道,“南南回来了,啥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
进了村,他连家都没顾上回,第一时间先来找王美清了。
走了这么久,他想他的丫丫了。
王美清咧着小嘴笑,“南南哥,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我说过我会回来的。”
其实石南还真是差点回不来。
石父确实是病了,病的还不轻,不过在石国强和石南回去后,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还见到了眉清目秀看着就很聪明的孙子,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心里一高兴,病竟然开始好转了。
石国强怕石父病情有反复,所以没有急着回去。
石父病好转了,就开始琢磨石国强回城的事。
这两年不象前不几年,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这两年有所松动,返城的知青也越来越多,石父就石国强这么一个儿子,自然也想让石国强回到自己身边。
正好他们打听到,他们教书的学校,有一批名额,好好找找门路,托托人,应该能轮到他们头上。
石父石母刚开始跟石国强商量返城的事时,石国强怕刺激到石父的病情,含糊其词的糊弄了过去,后来见石父精神越来越好了,他也没办法再糊弄了,这才跟石父石母说了真心话。
“爸,妈,你们也别忙活了,目前我没回来的打算。”
石父石母都很惊讶:多少知青挤破了头都想回城,石国强咋跟别人不一样,反而不想回来啊?
石父,“你是不是不想让我们求人?这个你放心,这些年,我跟你妈都很小心,虽说没站过队,可也没得罪过谁,去求个招工名额,应该还不成问题。”
石国强摇了摇头。
石母急道,“你是怕跟南南他妈分开是吧?你不用担心这个,咱石家也做不出那种回了城就抛妻弃子的事,爸妈的意思是你跟南南先想办法回来,以后再慢慢想办法让南南他妈和兰兰也回来。”
石国强笑了笑,他回城就难于上青天,更何况程爱淑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而他答应过程爱淑,有她的地方才是家,他一辈子都会守着她跟孩子,哪儿也不去。
他说过的话,得算数。
石国强正想跟石父石母解释,一直没吭声的石南开了口,小脸很严肃,“爷,奶,我跟爸爸不回来。”
石母,“为啥不想回来?昨儿个奶带你去小学转,你还说这儿的小学比你们那儿的条件好。”
“我要跟丫丫一块儿上学,丫丫不来,我就不来。”
“丫丫是谁?”
石国强笑道,“爱淑认的干闺女,小姑娘聪明着呢,南南看她比看兰兰都亲。”
石母哄石南,“回头爷奶想办法也让丫丫回来。”
石南却不上当,“丫丫说她不是城里人,她回不了城,不过她说她以后肯定会考到城里来,到时候我跟她一块儿考。”
石南再聪明,也只是个孩子,孩子的话作不得数,这事儿还得石国强拿主意,石母再次征询石国强的意见时,石国强却比石南还要坚定。
“爸,妈,我跟爱淑说过,不会跟她和孩子们分开的,我要是回来了,难保她不会胡思乱想,而且一年半载的,她也回不来,我们分居两地,万一我俩中间会有啥变数,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所以目前先这么着吧,就是苦了你们俩,身边也没个人能照顾一下。”
第76章 上学
石国强说了不想回城的理由, 石母叹了一口气。
石国强是独子,按理来说, 是轮不到下乡的。
可他们老两口看当时局势风雨飘摇的, 城市里比农村闹腾的更厉害,他们怕他们出了啥事再牵连到石国强,所以就把石国强送去插队。
插队虽然苦了点,但好歹安全点。
后来石国强说当地有一户人家很照顾他, 后来又说他看上了人家姑娘,想跟那姑娘结婚,他们老两口权衡再三, 答应了。
石国强在当地找一个家庭成分好的, 对石国强来说,是又多了个保障。
而且石国强身边能多个人照顾, 他们老两口也能稍稍安心些。
后来石国强每次来信,都跟他们说他过的很好,字里行间,他们也能看出来儿子确实过的很好,这说明,他们儿子找的确实是个好媳妇。
这样的媳妇,他们也不舍得说不要就不要。
可石国强要是回了城,小两口就得两地分居,时间久了,出现变数的可能性确实很大,石母也不忍心拆散那个原本和和美美的家。
石父想了想, 决定退而求其次,“要不让南南跟着我们,毕竟这里的条件要好一些。。。。”
石父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石南给打断了,“爷爷,我不回!”
石父引诱他,“爷爷这儿有公园,有动物园,有书店,有图书馆,吃的东西也多,今天早上你奶给你买的豆浆油条,你不挺喜欢吃吗?往后爷爷奶奶天天买给你吃,回头爷爷奶奶还带你去吃酱牛肉,卤猪蹄,灌汤包子,高门台的灌汤包子可好吃了,里面全是汤汁,又鲜又香。。。。”
不论石父和石母咋引诱,石南就是不为所动,坚持着一定要跟王美清一块儿上学,然后一块儿考到城里来。
石母颇为无奈,“你们下次回来,把丫丫也带过来,我想看看到底是个啥样的小姑娘,叫南南连爷爷奶奶都不要了。”
石父和石母虽然想让儿孙陪在身边,可他们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寻死觅活的逼儿孙回来,而且他们也看出来了,儿子那一家子,过的和和美美的,他们咋忍心拆散他们。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喜欢吧。
石国强等到石父身体确实没啥问题了,就带着石南回来了。
刚回村,石南就迫不及待的跑过来找王美清了。
石南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来,里面是几颗圆圆的橙黄色糖果,外面还裹着一层糖霜。
石南拿起一颗递到了王美清嘴边,“这就是冰糖金桔干,你尝尝好不好吃?”
王美清就着石南的手吃了糖果,是颗软糖,估计是用金桔做的,甜中带有那么一点点酸。
石南一脸期待地看着王美清,“好不好吃?”
王美清点了点头,“好吃。”
石南笑了,用手比划了一下,“我给你带了这么大一包,都放在我爸的包里,你可以吃好久。”
兴冲冲跑过来找哥的石兰,心酸的停下了脚步:她哥又把她这个亲妹妹给忘了……
不过很快的,自愈能力很强的石兰又自我安慰道,“哥不给我吃,二丫也肯定会给我吃,我俩是好朋友嘛。”
这么一想,石兰立马又高兴起来,大声喊道,“哥你回来了!”
是啊,石南回来了,一切又跟以前一样,平静又顺遂。
平静的日子过的飞快,仿佛是转眼之间,时间就到了1975年的夏天。
王美清已经5岁了,她想去上学了。
孙桂枝倒没啥意见,老闺女聪明,学啥都快,那些比她大好些的,都不一定有她强呢。
罗老太却不舍得,说她小,上学太早会累坏脑子。
王美清听得直乐,“姥姥,脑子是越用越灵,咋会累坏。”
倒也是这么个理儿。
罗老太又找了个理由,“你这么小,姥姥又不在身边,万一别的孩子欺负你咋办?”
“南南哥在学校呢,他会照顾我的。”
罗老太想想也是,别看石南小,护短着呢,尤其是对王美清,要是谁敢欺负王美清,他敢跟别人拼命。
罗老太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别的理由拦着王美清,只好说了实话,“姥姥这不是舍不得你嘛,你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姥姥身边呢。”
王美清可是罗老太一手带大的,感情上比对别的孙子都深,王美清离开她一会儿她都想,去学校上了学,一整个上午和整个下午都见不到宝贝外孙女的身影,想想就不能忍受。
王美清摇着罗老太的胳膊撒娇,“我晌午会回来的嘛,姥姥,你就答应吧。”
王美清一撒娇,罗老太就抗不住,心里再舍不得,也还是答应了,亲自带着王美清去学校报名,哪知到了学校,负责报名的老师一问王美清年龄,给拒了。
农村的孩子上学普通都晚,岁9岁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多的是,就是石南,也是7岁才上的一年级。
而王美清才5岁,还是个狗屁不通的娃娃,象她这么大的孩子,好些都还穿开裆裤呢,上的哪门子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