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接到他的死讯观众们却一扫过去对他的愤慨,转为惋惜:“到底是一代英雄人物,没想到落到这么个下场。”
“历史上他活了六十岁,如今却只活了四十多岁。”
阿秀念出本来的历史上《清史稿》对于皇太极的评价:“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
朱烟寒:“呵呵。”
贴金贴得太不要脸了,不过成王败寇,没啥好说,如今自己作为一只蝴蝶,打乱了历史原本的进程,原本老老实实辅佐福临的多尔衮居然怒而杀掉叶布舒,却不知道是个什么缘由?难道真有真命天子的说法?
但仔细思考一番就明白了,皇太极在皇位上稳坐多年,早就稳固了正黄和镶黄两旗,只怕那时候多尔衮要反还没有那么容易,再加上皇太极死的时候正值满清攻打大明,焦头烂额之际若是多尔衮暴起只怕满清分分钟就要被灭族。可是如今不同,皇太极还没有在军中建立起绝对的威望,在议政大臣会议上也没有经营起倾天的权势,如今后金也只能是缩在辽东一角,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盘子不大,反就反了,也许是这种不用顾及太多的心态,让多尔衮揭竿而起。
无论如何这是件好事,这给朱烟寒时间和机会去腾出手来肃清朝政。
京师犹自沉浸在大捷的喜悦里,朱烟寒在朝堂上提出了要清理防务。
没有大臣敢站出来反驳,这一次若不是皇上训练出来的新军,只怕后金的铁蹄便要踏进京师,一路上防备松懈、官员贪污,京城原有的守卫里,不知道用火器就算了,居然连火器的名称都不知道,至于兵册人数造假,士兵号令不分,就更不用提了。
一道道政令颁布下去:罚做苦役!
朱烟寒到底还是下不去手斩首,但那些人罪行太可恶,他索性就将其全部都发往四川的矿上去做苦役矿工。没有人敢求情,一来皇上确实是在气头上,二来目睹了皇上的神威诸臣子都有些敬畏;三呢是因为好多大臣的庄园都在郊外,此次没少被祸害,自然心里也对那些罪魁祸首心里存着恨,原本铁板一块的大明官场,也因此有些松动。
朱烟寒没空关注那个,他沉迷在后宫默默数钱。
是的,这次战争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歪打正着,后金的军队抢劫了出城避难的大臣家眷,当初逃跑时那些军队逃得仓皇,被朱烟寒原样拿回来不少。拿回来自然不会还回去,他心里有数的很,一个个的俸禄才几两银子,却能置办这么大的家业?国难当下让大臣捐款都不捐,结果全部偷偷运出去便宜了金人?因而这些数得坦坦荡荡,数得理直气壮,数得毫无心理负担。
蒙古人逃跑时还遗落下不少受伤的马,马匹脚步受伤,长期跋涉行军肯定是不行了,但只要留下慢慢医治总会痊愈,朱烟寒宣召了农业部几个会畜牧业的工作人员,便将那战马尽数都交给他们,他们也是能干,不仅医治了战马的脚伤,如今居然还想着给战马配种,产下更多良驹。妙啊,多少年中原都拿铁器和粮食茶叶跟边疆换取战马,没想到不费一分一毫便得了这么多宝贝疙瘩。孙承宗老将军高兴的笑不拢嘴,每日里都要去探视那些战马,一点都看不出来他如今已经七十岁高龄。
作者有话要说:
汤圆好饿,想吃零食。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潇湘闲人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1章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
孙承宗大人如今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看到皇上的所作所为,他一改原来隐居避世的思想,整天里忙忙叨叨。他找了懿安皇后商议, 曾经他在任的时候一是为了防止金人从海上进攻, 二是为了方便从辽东辽西更快速转运军需物资, 特意在辽东湾南海修建了龙武营。如今虽然有些破落了, 但仍能正常使用,是以他跟懿安皇后商议, 将那龙武营建做胶州湾的大明海上基地,加以维修、扩建改造。
孙老大人还去信给袁崇焕,举荐他在任时建造过的宁远等九座大城、四十多座堡子,如果说之前袁崇焕还有些非我不可的傲气,此次京城被围后他就彻底变得谦逊低调, 对皇上充满了感激,等他到了辽东, 整日里变得沉默寡言,只是发疯了似的巡逻自己治下的各大堡子城池,查缺补漏,又向皇上请旨, 将自己的子侄中成器的几个都送进了大明军事学校, 还从大明陆军学堂请了几位毕业的学子来自己的军中训练。
孙承宗老大人举荐了巡抚杨嗣昌给皇上,此人性子忠烈,注重边防,他在朱烟寒的支持下建造了宁海城堡, 城池盘踞在老龙头上, 享有南北翼城,南北呼应, 防御能力大大增强,海地相连,能共同防守住来自海上和陆地的进攻。
又建造了西罗城和东罗城,像两位卫士,牢牢陪伴着关城,成为关城的左臂右膀。
等这些都建成,孙承宗老大人觐见了皇上,一一讲述城池的情况:“皇上,如今山海关便如一道铁铸城墙,金人和蒙古再难逾越。皇上有威远城和宁海城,以后不管是北征朝鲜,还是东伐倭国,都可以此为基地,补给钱粮。当时其时,老臣还可出征,为陛下分忧。”
朱烟寒:……
孙大人您真是老当益壮!还想怂恿朕玩大航海时代!
孙大人对皇上的诧异不以为然,他觉得如今这个心力劲儿,他足足能活到一百岁都不成问题,还拉着皇后学了一套健身操,每日清晨都用心锻炼。
京师的气象也焕然一新,当然不少人是被战斗中所看到的激扬向上的风貌所感召,但更多人是被战斗中所看到的新军战斗力所震慑。寻常在朝堂上默默叨叨装糊涂,那是因为当时误以为皇上是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怀着些无赖心思,如今被那新式武器所威慑,忽然有人就想起了皇上的祖先,那位开国的帝王,可是在朝堂上鞭打工程,剥皮贪官的主儿,从此谁还敢在朝堂上唧唧歪歪?
借着这股子劲儿,朱烟寒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财政大权!
说起来憋屈,财政大权从来都不在他手里,其实从明中叶开始皇上就失去了控制权,先帝在时,任由外面怨声载道也要重用魏忠贤,也是为了将一部分贸易商业税收到皇帝的私库。堂堂皇帝穷得叮当响,说出去真是没人信。
朱烟寒上位之后用了很多迂回的法子想夺回对财政的控制权,然而都没有成功,他只好自己苦兮兮的开工厂卖玻璃来积攒第一桶金。擦一把辛酸的眼泪,古往今来,谁他妈穿越成皇帝了还要走勤劳致富的路线?
朱烟寒默默将财政大权交给了皇后,天下哗然,无数大臣挂冠而去。朱烟寒不为所动,老子如今后面有枪杆子做依托,那叫一个硬气。
有了财权和兵权,他便开始腾出手进行下一步计划:整顿吏治。
“百官卫士,环拥后先,而仪仗严肃特甚。众俯伏,喘汗战栗,不知所为。上始若色怒,久之,乃言曰:“若等知朕所以谕之意否乎?今边关告急,胡孥围城,何故也?有司膺名秩食俸禄甚厚,而民隐未尽昭恤,使朕之耳目弗究于下者,非若等责欤?惟是新制,九年考绩,若等其各还司,以纠以察,慎乃宪度,大者以闻可也。毋玩民事,毋干天纪,使后此能复见朕,则若等为奉职矣。”是日,圣训谆复,视前日尤严切焉。”
——《明史稿》
却说宁妃一行人。
他们在陕西境内安抚流民、防治瘟疫、分发粮食、指导农耕,也做的初有成效。丽妃在各县各村里引导居民注意生活卫生,宁妃则带着农业部官员种田,珍嫔昼夜打靶、练剑,忙碌得很,骆其堃彬彬有礼,护送着她们的安全。
刚开始有不少人持观望态度,但看见宁妃带着农人耕地、播种,都有些犹豫了,等到宁妃播下的第一批玉米在田间垄头冒出绿芽儿的时候,不部分山间的流民都回了家乡。
奔袭上山不就是因为没吃的吗?成为打家劫舍的匪徒不就是因为田地里没有收成吗?如今宫里的娘娘们个个来了村里,不仅施舍粥粮,还帮着种地,听说还免费发放种子,那新式的玉米和土豆又抗旱,又耐寒,说起来倒能在干涸的土地上生长。不多久又听到宁妃娘娘放出去的消息:只要来种地,登记身份证号,就可以既往不咎,分发无主的土地供人耕种,还可以从官府那里租借铁制农具,拿粮食交五年的租金后就免费获得农具。这消息放出去,谁还做流民啊?谁还当山大王啊?
于是流民纷纷回乡,或就地安置,开始安心种起田来。
陕西境内的匪乱大为平息,原本呼喊“与其坐而饥死,何不盗而死”的农民们纷纷回归田地,曾经结成三十六营的各路义军,如今只剩下不到六营,义军首领王嘉胤被南山总兵曹文诏部下杀害,高迎祥被推举为新的首领,人称“闯王”。没多久,李自成、张献忠等各部东渡黄河,三人会齐,共有十万众。这些人活跃在安庆府、陕北等地。
好么,自打听说官家让娘娘发粮食、发种子,放下武器就既往不咎之后,十万人渐渐开始躁动起来,谁想过这种脑袋提在裤腰带的日子上呢?于是渐渐剩下了五万人,每次和明军对阵的时候,那边还人在不断呼喊:“放下武器既往不咎,一人分田一亩。”,分田地?!这个消息彻底让起义军乱了起来,这般血里厮杀不就是为了安稳生活吗?
将信将疑的起义军们去打听,四里八乡都沾着亲,不用刻意打听就知道姑婆家的三愣子回乡了,因着他庄里的人当年饥荒死的死逃的逃,多出来很多空地,官家还给他分了两亩地呢,种的是玉米和土豆,两样套种,一年三收,官家不仅没治他的罪,还给他发了一套农具,到了施肥的季节,那官衙里的“农业部”官员还给他发了堆肥,那个三愣子脑子不好使,力气倒是有一把,收了粮,还换了些钱,给他大大修了个新坟,当初干旱没收成,他大大为了省粮食给他吃,活活饿死在家里。三愣子被逼无奈,只好上山投了匪。当初也是他惦记着他大大的尸骨,所以第一个下山的,如今他不仅有了地,给先人修了坟,还寻摸着要讨个婆姨,是以他的事情在队伍里传了起来。
底层的起义军听得各有心思,三愣子大家都是认识的,呆呆傻傻,没有什么心眼,只有蛮力,他都能都混得那么好,那自己下山岂不是混得更好?都是正当壮年,在田地里卖些力气活,秋里打了粮食,讨一房米脂的婆姨,烙一炕死面馍馍,闲暇时坐在垄前扯一嗓子秦腔,谁还要做这风里来雨里去的杀头生意?
是以起义军开始纷纷溃散,夜晚的时候一跑几百个,这里的起义军又都是村民,带着血缘关系,你拉扯我我拉扯你,没多久十万起义军就只剩下了不到两万。
李自成就谏言闯王:“大哥,这可不行,非得抓几个来杀头,让他们知道不能这么胡来!”
闯王高迎祥皱皱眉:“去就去吧,兄弟们不就为了吃饱饭吗?如今皇上整治贪官,回乡了才有好日子。”。他是马贩子出身,为人豪爽仗义,结识的朋友又多,花花轿子有人抬,当初起事的时候被众人推举做了这个首领,可是他心里倒是希望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的。
会谈不欢而散,李自成和张献忠不服,气冲冲的拂袖而去。
谁料到天明,连闯王都不见踪影,连带着他的亲信都走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封信:道他们是被逼落草,如今天下平息了,就想回乡种地。再说农业部不拘人才都可提拔,他想去那里做个给马治病的兽医,也算是有个安稳。
李自成气得将信撕得粉碎。
生活再怎么安稳,都会有投机家和野心家。有的人的骨子里也写着赌博和投机的心理,他们咬咬牙,决定:“陕西不成了,那就去安徽!”
起义军们又燃起了希望,陕西如今被治理的安居乐业,那么安徽可是另一个遭灾的地方,若是去那里,倒能打出一番气象。
李自成的马鞭指向了凤阳,大明的祖灵所在之地。
作者有话要说:
朱烟寒:识相就对了,老虎不发威你还当朕是HelloKitty
魏忠贤:一向以为皇上是个HelloKitty,没想到皇上还是个手握重型武器的HelloKitty
李自成下岗后:我要揭竿而起 ?无人呼应?
第92章 宗室
凤阳是大明先祖长眠的地方, 也是太皇帝龙兴之地。太皇帝出身农家,排行第四,穷得吃不上饭就在凤阳本地出家做了和尚, 后来闯下这一片家业, 总有些骄傲, 因而在凤阳修建了华丽的宫殿群。宫殿群修建了快二十年, 崇垣深渠门楼敌台,雕梁画栋规制华丽, 洪武年间皇子宗室常在凤阳历练、演习,倒颇有些热闹,甚至一度皇上起过要将凤阳当做陪都的念头,只是后来渐渐不了了之,即便如此, 那里还是有着巨大的建筑群。
离中都五公里的位置,则是大明的祖先陵墓群, 开国皇帝的父母兄长、爷爷奶奶就葬在此处,也就是传说中的龙脉所在。
凤阳城如今被凤阳府管辖,张巡抚是典型的无过即是有功的官员,根本不重视城防, 想想也能了解, 谁会想到大明的祖地会出问题?重兵把守,层层护卫,又深在大明腹地,除非大明亡了才会有人想到要攻打大明皇帝的老家。因而在他的治理下, 原本护卫凤阳的军队也都懒懒散散, 不成气候。
如今是冬月,河里的流水都冻得硬邦邦, 凤阳的中都宫阙上面的雕梁画栋都泛着寒光,夜色刚刚离开凤阳,清晨的时候阳光却没有像往常一样撒遍大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厚厚的白色雾气。守城的士卒哈了一口气,起身看了看倒没有奇怪,凤阳城里时常在冬月起雾,倒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他缩了缩身子,又回到床上打算睡个回笼觉。横竖这么大雾,那几个长官昨夜里喝酒玩乐,天亮时才回来睡着,因此上午应该无人会检查值守情况,他也可以借机偷偷懒。
李自成和张献忠带着兵闯入的就是这样的凤阳。他们从陕西逃窜到河南,居然没遇到什么阻碍,那些当地官员都是以赶为主,而根本不剿灭,他们这一路向东非但没有损失兵卒,反而又聚集了大量的饥民,如今主力也有四万人,到了凤阳早就在凤阳城外的山间埋伏了下来,正好今天天降大雾,张献忠一合计,便决定今日进攻。
进攻比他们想象中的要简单,打头的队伍大摇大摆就进了凤阳城,张献忠计上心来,命令先遣部队在凤阳城内四处放火,趁着大雾,将城中的大都督府、御史台、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坛等一把全烧起来,又派人在城内大喊:“叛军打进来了!”,同时城外的大部队金戈铁马踏步进攻,犹在雾中沉睡的明军仓皇起身,由着镇守凤阳的明将朱国相领兵迎战。
但由于两支队伍战斗力悬殊太大,起义军本是农民,但由于这半年里四处跟人打仗,已经渐渐在不停的战斗中经受了洗礼,迅速成长起来,很快明军便战败,输得一塌涂地。
四千多名大明士兵被俘获。
守将朱国相情知自己守城不利,看着大势已去,拨刀自杀。
张献忠命人在凤阳燃起了大火,中都的日、月、社稷、山川坛尽数在火光中化为灰烬。他又命人烧毁皇陵、龙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