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族长——从南而生
时间:2020-02-25 10:29:50

 
第114章 流民
  悄然而至的新生命让长生很是无措,看着秦昕然许久都未曾说出话来。
  大陈氏见他这般,立马推了他一把,朝着秦昕然解释道:“瞧他,都高兴的说不出话来了。”
  秦昕然眉头一挑,她倒不是那么容易计较的人,只当是因这消息对于长生来说太过突然。
  长生缓了一盏茶的功夫才醒过神来,跟着众人一起真心实意的笑了起来,秦昕然见此,也放下心来。
  罗家喜事接踵而来,似乎是个好消息,但紧接着一日比一日炎热的天气,外加上春季过后几乎没有下过几场雨,地表干旱缺水,百姓们愈加愁苦的脸庞,似乎都预示着接下来会产生非常不好的事情。
  蝗灾。
  长生望着铺天盖地的蝗虫,密密麻麻的飞满整个天空,遮天盖日十分壮观,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干旱之年易生蝗灾,哪怕陵南府背靠黄河也救不了,这种罕见的旱年让整个瑕省的百姓都开始怀念起,从前那些多雨到泛滥程度的年份。
  长生一开始未曾注意到春夏蝗虫产卵情况,如今接近秋收之时爆发,近乎是灭顶之灾,陵南相比较瑕省其他省份还算安稳,因着这几年长生治下有功,相较于其他府城,陵南百姓手里钱要多一些,因而熬过灾年的可能性更大。
  天气干旱,蝗虫过境,影响甚大,就连油茶树和野菊花今年都是一副歉收模样,也正是因为歉收,今年的价格倒是炒的不低,虽然产量骤减,但勉勉强强保住了盈利。
  自从陵南府出了这两个拳头产业,周边府城多有效仿,只是没有陵南那样响亮的名声,到底是差了不少,相较于其他省份,瑕省这样百姓还有别的创收途径的,勉强还能活得下去。
  而其他省份面对天灾,许多百姓却没有那么强的抵抗力。
  长生连夜召集了属官议事,这个时代没有那么高效的杀虫剂,且就算是杀虫剂也不能保证不污染粮食,而最好的办法还是发动群众抓捕,而抓捕后如何处理,并不需要长生多加提点,就有贫苦出身的属官提出“吃”这个法子。
  而现在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抓捕蝗虫的速度,远远比不上蝗虫进食的速度。
  蝗虫过境就像一阵旋风,只需要几个小时,吃完了粮食上的叶子,蝗虫就会赶赴下一个场地。
  长生的政令连夜发往个州县,但却不等反应过来,受灾的片区慢慢像周边扩散,眼见天灾无法阻止,这时候扼制人祸就尤为重要了。
  商人逐利,大灾之年这些人永远是铤而走险的一群人,城中粮行的米价日日高涨,长生几次路过见外面挂出的价格都不相同,而粮行外购粮的队伍却越排越长。
  长生倒是试着跟粮商们交涉了几次,只是收效甚微,为了杀鸡儆猴,长生甚至还查封了几家米铺,只是万万没想到,粮商们分外团结,一家被查,全城关门,百姓们有钱也买不到粮食,粮商稳坐钓鱼台,购粮的百姓们不愿意了,跟衙门闹了起来,导致最后甚至迎来粮价的报复性上涨。
  长生不会跟自己的百姓作对,最终也只得象征性的惩罚了一番,就不了了之。
  如今还只是秋季,老百姓吃的大多是上年秋收的粮食,长生知道这次受灾将会一直影响到来年秋季,这就考验百姓家的存粮情况,一整年若是老百姓存粮不够,将会饿死在来年秋季到来之前。
  往常百姓们再苦都不会食用粮食种子,若遇到灾年,多活一天是一天,吃粮种是等死,吃观音土也是等死,总归是早死或者晚死的区别罢了。
  到了十月底,整个陵南府几乎颗粒无收,陵南府米价已经从六百文一石上涨到两千文一石,米商就是闻到血腥味的鱼,不断的试探着老百姓的底线,而一日日高涨的米价,就像现代不断上涨的房价一样,似乎有个声音在老百姓耳边不住的说:买到就是赚到。
  老百姓只是想要质朴的活下去罢了,为了避免饿死在来年,老百姓挥舞着这几年依靠水泥厂油茶野菊花这几个新兴产业挣到的银钱冲进了米铺,甚至民间要求长生开粮仓的声音越来越大。
  早在蝗灾发生时,各地官员就一同奏请免税之事,朝廷派人核实后同意减免一半赋税,长生倒是认真贯彻执行这条政策,并且不断像各地发布抗灾政令,主要内容便是号召老百姓藏好家中粮食防止抢夺,每日节衣缩食防止活不到来年,又科普了几种可食用植物。
  长生也知道,真正艰难的并非今年,而是如何撑过来年,长生秋季便向朝廷上书请求将官库里粮食兑换成米糠,一斤大米可以换五斤米糠,长生计划中将粮库里所有的粮食换成米糠,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熬过灾荒,只是朝廷一直没有批准这道奏折。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秦昕然的肚子也渐渐的大了起来,因着灾害缘故,今年的过年也显得格外沉闷,待出了正月,朝廷依旧没有回音,长生眼见城外灾民越来越多,甚至还增添了不少别地来的流民,此时城中两家已经涨到了四千文,长生没有办法,只得先斩后奏将粮食全都换为米糠,静静等待开仓放粮的时机。
  金峰接任巡抚以来,左布政使余季不管事,右布政使冯程佛系,长生更多的在忙于陵南内务,就剩下一个提刑按察使柳晖跟他对着干了,这样一个制衡的局面,导致金峰一直未曾有什么大动作。
  而这大半年来粮商哄抬粮价,倒是让金峰抓到了一个好机会,金峰先是按兵不动,一直等到一月份,方才以哄抬物价扰乱民生为理由,处置了一批小粮商,此事一出,整个瑕省全都是对金峰的赞美之声,就差将他描绘成当世青天。
  接着金峰又联络了一批大商户,共同签署了一个抑制粮价合约,然后各大米商以仅仅高于往年粮价两倍的价格销售粮食,也就是一千二百文一石,如此一来,百姓对他疯狂叫好。
  大粮商们用限购的办法,每日先到先得,卖了几日好粮食,便开始在其中掺米糠之类,百姓们得知后就进巡抚衙门告状,金峰这时候就站出来替粮商们卖惨,说之前亏本卖出导致如今存粮不够,还请百姓见谅,这样一来,百姓们忍了。
  但越往后掺进去的东西越来越多,砂砾、霉米全都有,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老百姓们也竟然渐渐接受了“地主家也没余粮”的说辞,金峰该挣的钱都挣到了,名声也没有任何损害,甚至还以此向朝廷邀功。
  陵南府是瑕省首府,算是金峰的重点检测对象,长生不喜欢金峰做这种事情,也不知道先前联合垄断到底是不是金峰在背后出的主意,长生没有切实证据,也不好弹劾金峰。
  如今整个西南片,灾年已成定局,长生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今年饿死,但是在他不希望自己的辖区饿殍遍地,因而长生无法容忍金峰继续这样的行为。
  “大人,如今粮食就等于银钱,看巡抚大人如今的吃相,只怕官粮粮库多半也要遭殃。”薛采说道。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能做出任何事情来,长生与薛采合计了一番,若是金峰动了官库里的粮食,多半会想办法做平账务,只是巡抚衙门里风平浪静,一时两人也不知道金峰要如何处理官库粮食丢失。
  “大人,隔壁三省大部队流民正在前往陵南的路上!”
  长生接到这个消息,和薛采对视一眼,两人竟然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第115章 安置
  陵南府去岁严格按着减税政策执行,秋收没收上来多少粮食,长生依旧按照去年价格折价粮食,因而也没有收到多少银钱。但其他省份却大多阴奉阳违,财帛动人心,天灾人祸之下,外加冬季格外寒冷,开春两个月流民便开始朝着最近的省份迁移。
  按理说流民不该流窜如此迅速,就好像幕后有推手在推动着这一切一样。
  能够如此迅速的集结这么多流民,长生不知道有心人在其中发挥了多少作用,也不知道有心人到底要做什么。
  周边数省,多年来与瑕省是难兄难弟的姿态,但近几年瑕省异军突起,因而流民在考虑迁移之时,便首选瑕省。
  长生站在城楼上,与众官员一起,跟在金峰身后,望着城外成群结队衣衫褴褛的灾民。
  金峰面上满是愁苦,就像是真心实意在为难民担忧一般。
  众官员大早上被金峰叫过来像遛狗一样站在城楼上,明面上倒不敢有什么怨言,只是心里如何想就不得而知了。
  “因着去岁蝗虫过境之灾,今年整个西北地区百姓受灾严重,值此危难之时,吾等官员,当行仁义之举……”
  金峰的长篇大论说得所有人昏昏欲睡,但大意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这人要开粮仓赈济灾民。
  “大人不妥。”左按察使柳晖,这个金峰昔日的下属,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流民大多是他省百姓,而粮仓内粮食却是本地百姓上缴堆积而成,大人此举,未免有慷他人之慨的嫌疑,若是百姓得知,岂不是怨声载道?”
  “柳大人此言差矣。”金峰痛心疾首的望向柳晖,开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等皆是天子门生,往来者皆为陛下子民,岂可因地域之别而怠慢呢,陛下自来爱民如子,岂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流民饿死!”
  金峰观察着在场诸人的神色,见大多数人都是倾向于柳晖的看法,毕竟自己的百姓都吃不饱了,哪有力气去管别地的百姓。
  金峰只想快速将事情定下来,道:“巡抚衙门准备开仓放粮,诸位可愿配合?”
  柳晖眉头一皱,按察使司不是地方政府衙门,并没有自己的粮仓,因而此事实际与他无关,但还是劝道:“大人还是先管好自己的子民,再发善心吧。”
  金峰义正言辞的道:“柳大人,危难之际,方应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吾辈岂可退缩?”
  金峰的视线落在周围的各府府城知府身上,长生回望着他,并未开口说话。
  金峰见此,朝着其中一个府城的知府问道:“张大人,你那边愿意拿出多少来?”
  这位张大人脸上露出一抹强笑来,道:“金大人,下官衙门里粮仓本就没有多少存粮,怕是心有余力不足,大人不妨问问罗大人?陵南是首府,又是最为富足之地,此次怕是只能依赖罗大人了。”
  张大人径自将话头往长生身上引,金峰看了长生一眼,知晓这是个更难啃的骨头,便接着朝着张大人说道:“张大人,你要出粮食,在座所有人都要出,并非只是你一人之事,有困难努力克服一下,张大人若再这般,日后请功折子上独独少了你一人,那可就不好看了。”
  张大人脸上浮现犹豫的神色,只是这人还是看向长生,道:“陵南是首府,总要罗大人先开口……”
  长生倒不反对赈济灾民,只是他不觉得金峰粮仓里还有粮食,只是不知金峰的想法,是不是以“赈济灾民”为由头,掩盖粮仓里缺少的粮食。
  长生进京一趟,从二皇子处得知金峰是大皇子的人,金峰的使命本就是为大皇子敛财,长生不信他会是个清清白白的好官,先前粮价闹得那一出,也侧面应证了长生的猜测。
  “罗大人,要不,您先开个口子,陵南府粮仓能出多少粮食?”金峰试探着问道。
  长生笑了笑,说道:“大人意欲以整个瑕省之里赈济灾民,本是善举,只是如今光景不好,自家的百姓都嗷嗷待哺,若是贸然开仓赈济灾民,恐怕生出民怨,且这么大片的流民入城,在何处安置也是个问题,最重要的是,饭都吃不饱了,许多东西难免缺了顾忌,若是因着流民入城,为城中带来灾病怎么办?”
  这回换柳晖痛心疾首了,道:“罗大人说的对极,金大人,五年前蓝岳府瘟疫,便是因流民入城带进去的,不能为了数千流民,而至城中百姓于不顾啊!”
  金峰皱眉,道:“若汝等真担心此事,不妨将流民安置在城外便可,不必入城。”
  长生又道:“那大人这些灾民安置在哪里,如今虽已入春,夜间还是十分寒冷,若这样幕天席地,只怕要不了几个晚上,就会冻死灾民,这般岂不是白费功夫。”
  “罗大人似有高见?”金峰皱眉问道。
  “大人,流民既然来了,也不好将他们赶走,但在无法确定流民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不妨就近安置在城外,至于如何安置,不妨就地搭建房屋,先搭几座大一点的草房子,挤一挤还是能安置下来的,慢慢的再搭建好一点的房子,就让流民自己搭建。”
  在场的官员们依旧愁眉不展,草房子不值钱,值钱的是后面每日里的那么多张等吃饭的嘴,若是接受了这批流民,只怕流民越来越多,到时候瑕省根本负担不起。
  长生接着提议道:“这些流民也不让他们闲着,开春要整顿河工,原本要征调民夫,不如就用他们便是,如此以工代振,也不需要另外费银子,给一个吃的就行。也不用整合各府粮仓,不如这般,分配流民,每个府城愿意接收多少流民,说个数就是。”
  众官员听了眼前一亮,每个府城基本上都有点需要用人的工程,这些流民跟徭役差不多,给口吃的就能安置,且不需要吃的多好,倒也不失为一条办法。
  长生又看向金峰,道:“金大人,各府能力有限,若是不能周济的,就需要大人来帮忙了。”
  巡抚衙门粮仓里每年会从地方粮仓收取一定数额的粮食,从数字上来说,巡抚衙门粮仓里粮食是最多的。
  各地粮仓收集粮食的作用,一为平定粮价,二为防止灾荒,三就是为了供给部队征调。
  长生心里沉甸甸,去年大旱,只怕草原上放牛牧羊的异族日子也不好过,只是不知道今年会不会起战事。
  瑕省不与草原接壤,但隔壁的珲省正正好直面草原,如此近距离,只怕战事一起,便要从瑕省抽调民兵与粮草。
  金峰原本的计划全被打乱,见长生这样说,心下生气,面上却还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还夸长生脑子活络。
  “本官既为巡抚,这等事情自然要身先士卒,巡抚衙门愿意负担八百流民。”金峰说道。
  “大人既然都这般说了,陵南府就接收六百人。”
  “我原临府愿意接收三百人……”
  “两百人……”
  ——
  ……
  各府零零散散的,竟然差不多接收了三千人。
  长生倒不觉得金峰是真心接纳,巡抚衙门就坐落在陵南府,算是一城两衙,因而很多工程都是陵南府的事情,且巡抚衙门今年也没有什么要开工的工程,长生就想看看金峰接收了这八百人要如何处理。
  当夜,金峰召了长生以及部分官员,商量整顿河工之事,并且开口便打算在陵南府西南方向修建一座大型码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