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老大,老大这些年读了一年初中,然后就下学回家务农 那时候,家里是什么年景,家里是什么条件,估计都有数。
他帮着我照顾家里,种田种地养两个弟弟。就算如今没有老二老三俩人挣的多,可他对这个家的付出是最多的。
再说老二,他十五岁下学以后就悄悄去当兵,那时候还在打仗,这些年他运气好,还好好活着。
老二结婚前他的工资津贴大半都是寄回家的。
早些年家里困难,老大结婚,老三读书,家里翻盖房子有一大部分的钱都是老二寄回来的钱翻建的。
老二结婚以后,每年给我寄两次钱,一次是我生日,一次是过年的时候。
从没有间断过,他虽然不在无法在家里孝顺我,但他要保家卫国,也寄了钱回来。
咱家正房的五间大瓦房是老二额外出钱再盖的。这点你们兄弟俩心里是有数的。
在说说老三,是家里最有福气的,相比你的两个哥哥,你的日子最好过。读了高中,然后进城做工人,为什么你有进城的机会,你心里应该有数。
不是蔡家不是别人出力,是因为你二哥。哪怕做白眼狼也得给我记住,让你改变命运的是我,是你大哥,是你二哥。
我和你大哥供你读书,你二哥给找的进城做工人的机会。不是那没养你只会嫌弃唐家的蔡家极品。
说到你为家里做的贡献,不好意思,我没有想到。
你就刚工作的第一年给了家里一些钱,之后我就分文不见。你结婚花的钱却是三兄弟中最多的,但是娶回来一个刻薄的泼妇,一个让你变成白眼狼的女人。
结婚这些年,我和你大哥一家没少受那女人的气。
这次分家,你就不要妄想分任何东西,家里的剩的那点钱,家里的房子,还有以后别回来拿菜,粮食也没有了,家里现在吃大食堂。”
第121章 寻亲记(03)
君越的话, 可没有给老三任何面子。直接怼, 让老三的脸跟边魔术一样,一会儿白,一会儿红, 一会儿黄。
总结兄弟三的贡献,后面分家就很快。
正房五间归老二, 不过君越现在得住一间。
东西厢房给老三留两间, 愿意回家过年过节就归他的小家。
其余的几间房全归老大, 钱,老三没有权利分。也不给老二分, 只给老大分一点。其余的全是君越自己的。
还有就是君越本人也分出去, 单独过, 自己开火做饭吃(现在吃大食堂,如果万一大食堂哪天解散,就单独开伙。), 但是等君越老的动不了了,养老的事归老大一家。
老二负责出钱, 暂时每月五块钱, 一直到君越百年。
老三也是, 每月五块钱,如果他家蔡红英想耍赖不给,就不要怪君越找厂里的工会解决老三孝顺老人的问题。
被亲爹压制着的老三, 无可奈何的签字画押, 他压根不敢反抗。
亲爹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 厉害的很。他想拒绝却又不敢,他不知道眼前的亲爹早就把他拉进内心的小黑屋鞭挞了无数次。
家分的很快,分家书一式五份,兄弟俩人一一签字。君越收好自己保留的两份还有老二的一份,起身从早上带出门的背篓内,拿出来五个份点心,是他早上假意进城从空间拿出来的。
虽然有五份,可每份不多,一份有三个大桃酥,递给老大,“老大,给几位叔叔伯伯分一分,往年参加见证分家,都是要请吃饭的。不过如今,只能买点点心,一人分一点点,大家伙别嫌弃。”
坐在君越一边的一位精瘦老头子,皱眉说到,“二哥,你花这钱干啥,我的那一份不要,你留着自己吃。”
说是老头子,其实不算老。他才四十多岁,但此时的老农,面黑皮糙,看起来就像是五十多岁的人,岁月与辛劳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刀刻般的痕迹。
他是君越现在的亲堂弟唐泽真,两家住的不远,都在山坳外第一道口子边。
唐泽真还有一亲妹妹唐泽兰,住在本村,她的丈夫钟林也是军人,只是现在没办法让他随军。前些年一直还是有局部地区的战争,钟林一直在打仗 ,最近一年倒是安定了下来,但是驻扎的地方还无法让军人的另外一半随军,除非夫妻俩都是一个部队的军人。要不还真没有家属随军的。
这些年三家的关系一直很好,原主没少照顾堂妹堂弟,三家牢牢抱成团,一起对抗艰苦岁月。
对于堂弟,君越一点也不客气,老眼一瞪,“给你就拿着,客气个啥,我给自己留了。还要你交代啊,对了,你暂时别走,我找你还有事。”
“好,反正下雨没事,也不需要下地。”
老大唐高明送走其余四位,老三唐高飞,苦着脸提出来要走,君越没眼睛看他,挥挥手说,“走吧,走吧,下次带着我孙子回来,别把孩子总送去蔡家。
万一被蔡家那些玩意儿教坏我孙子,老子敲死你。”
“爹,知道了。”
唐高飞关好自家的门,快速的离开,不但没有捞到好处,还要每年出血,真是亏了,亏了,回去不知道要被媳妇儿踩多少脚。才能让她熄火。
离开家门不远就看到一直忍着冷风等待的妻子,胆小的唐高飞,吓得原地一哆嗦。他真是被吓到了,原本以为要回家以后才需要面对妻子的怒火,可没有想到老天爷连一丁点时间都不给他,出门就得让他掉一层皮。
“红英,你还没有走啊?”哆嗦也得面对。
“没有,等你呢。你爹给你分了多少钱?有两百没有?”真是迫不及待,还两百,真是贪心。
“走,等出了村咱再说,在村里说让外人听到不好。”拖,为了面子,为了不让妻子在原地爆炸,惹来亲爹再爆炸一次,他想着能拖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
以前只有小家有一头老虎,看来大家庭中还有一头老虎,好像亲爹更厉害。
等的不耐烦的蔡红英,本来想发脾气的,可转念一想,孩子他爸说的对,出村了再说也不迟。
万一有人躲在暗地里听到了,到处瞎传,那就不好了。
“出去说也好。”蔡红英瞬间走了很远,看来很着急。
“呼!”重重的呼出一口浊气,出村再说好,真闹起来,也不会让亲爹听到。
他不想一次性招惹两头吃人的老虎。
老三夫妻俩离开了老唐家门口,家里正房的堂屋,君越从背篓中拿出来另外一小包桃酥,“四弟,等下给五妹送过去。我记得她家的小三最近身体不好,让他吃点,酥酥的,还甜滋滋的,孩子肯定喜欢吃。”
“嗯,谢谢二哥。”
“谢啥,咱是亲兄弟。我再和你说一事,你听着,但是别说出去。”
君越不知道咋说,反复斟酌,想了想,还是打算说出来。
“二哥,你说,只要我能帮得上忙 ,我肯定不会推辞。”
唐泽真以为二哥找他帮忙,有什么事需要他帮衬下。
“不需要你帮忙,我只是提醒你。咱村现在吃大食堂 ,可食堂的情形你也看到了,那点粮食绝对吃不到秋收。
食堂万一垮了,我们每家每户也分不到几粒粮食。我想拉着你还有五妹咱三人悄悄的去咱爷爷说的那个地方种些土豆和红薯。
以后也能贴补贴补家里的孩子们,我最近一直睡不着觉,感觉又回到了四二年,感觉又要饿死人……”
他丝毫不提天气的变化,也不说可能有灾荒。
“二哥,你说的对。确实,去年年底我就开始担心那点粮食被他们那样祸祸,不知道能熬到及时。
得悄悄种点,不能再和四二年那样饿肚子。”
“那行,你悄悄和五妹说,别告诉家里的孩子们。咱三人悄悄干。”
“嗯,我就去找五妹说这事,这事必须早点干,要不不赶趟了。”
“嗯,我早就育好了苗子,咱种的时候也不需要清理杂草,直接挖个坑种在杂草中就是。”
“对,不能清理杂草,不能打眼。那地方也不是百分百安全。”
兄弟俩商量好,唐泽真就急慌慌的拿着两包点心离开了。
村口的有对年轻的夫妻正吵架,主要是女的在吵,男的在低头小声解释。他把账本的事说了 ,还有老父的变化以及态度说了。
“你个没用的,分个家就你啥也没有捞到,你说你还能干点啥?”蔡红英回望了一眼村口,不甘心的跺脚,她很想冲回去揪住那可恶的老头子,把老头子攒的私房钱全部弄到手。
“我能有什么办法,当初结婚的时候我花了多少钱,你没有点数啊。
我爹不给我分东西,我能反抗,怎么反抗,我确实没有给家里做什么贡献,怎么好意思当着村里的那些长辈闹。
我一个老爷们儿也是要脸的好不好?”说到这里,唐高飞第一次大声的反驳妻子。
说到结婚时唐家与唐高飞本人花的钱,蔡红英的尖锐高亢的利嗓,戛然而止。她唯一在这件事上不敢反驳丈夫反驳婆家的任何人,确实花了很多钱。
结婚也好几年了,但她结婚时的场面还有置办的物件,都是当下最豪华的。
涌到嗓子眼的怒火,想发却发不出来,堵的她难受,感觉到一股火烧火燎的焦灼感。
“没钱你要什么脸?”嘀咕了这么一句,迈着不长的胖短腿恶狠狠的朝前走了。
一场大战,还没有真正打起来,就这么结束了。
第一次唐高飞没有被妻子揪着耳朵骂。
回到家里怎么作,怎么闹,君越都不知道。他也不关心。
唐家
君越戴好斗笠,背着大背篓出门了,春雨淅沥沥的下,不大,像是细密密的雨帘。
背篓内装了一把小铲子,一个小板凳。
今年应该不会有几场春雨,这是第二场,依然不大。
“爹,您要去做什么,我也一起去。”一直坐在东厢房屋檐下的唐高明,见到君越全副武装出门,立即喊道。
“你干嘛去,我早上带回来一些米面,还有一刀肉,在堂屋,让春梅悄悄做了。咱家几人也吃一顿分家饭,给孩子们补补。里面我还放了一小包糖果,一小包桃酥,给孩子们吃,让春梅别藏着,孩子们一年也难得吃上两回。”
“好,可,中午您能回来不?”
“能,你别管我。到吃午饭的时候,自会回来。”
“噢。”
君越刚走出门,家里的三个孙子孙女,早就沸腾起来。
爷爷不但买了肉回来还有糖果点心,孩子们全部“哦哦哦”的叫。
这几天阿爷的身体不好,他们在家里也不敢大声说话。
最小的是唐文西,才三岁,可三岁的孩子也知道糖果,饼饼好吃。
“妈,吃饼饼,吃糖糖。”文西抱住妈妈的腿,昂着小脑袋摇晃着。
“吃,等你爸回来再吃。”陈春梅也听见公爹交代的那句话,既然老爷子不让她藏起来,要给孩子们吃,她也不做那恶人。
第122章 寻亲记(04)
“唐叔, 去哪儿?”走在歪歪斜斜长满生命力旺盛的草路上,遇到村里的小辈, 主动向他打招呼。
“进山里找点蘑菇。”冒着细雨进山的人不少, 雨后的蘑菇特别的多, 只是平时要上工, 没有太多时间。
今日下雨,全体休息,不少妇女戴着斗笠穿着蓑衣进山。就是为了捡点蘑菇,发现食堂最近稀粥越来越稀的人很多。都是人老成精的老家伙,略微想一想就知道为什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不少老人告诫家里的小辈们, 抓紧囤蘑菇野菜,万一大食堂支撑不到秋收, 自家还有点吃的能糊口。
大家都是在大食堂吃饭, 但也有一些人家,自己不知道从哪儿弄到粮食后,偶尔在家里给老人孩子悄悄的做一顿好吃补补嘴。
唐家就是如此, 之前君越生病,老二在年前寄回来的一点精细大米一直留着。才有了君越生病倒床的那几天在家里能吃上别人家食堂都没有的大米粥。
“不少人进山, 路滑 , 小心些。”
“没事,你去忙吧。”
君越朝小辈们挥挥手, 背着背篓大步进山。
背篓就是个掩饰, 穿过进山的妇女孩子群, 朝着另外一边走。
一条很少有人穿越的荆棘林,时隔多年以后,终于又有人踩踏,走过。
用弯刀扒拉开前面的荆棘,尽量小心,不留下新路。
两天的休养,他也没有闲着,顺利的引气入体,还修炼了一下锻体术。
有了自保能力,拎着弯刀削落不少一些喜欢粘黏在衣服上的小麻粒子,荆棘丛中的麻粒最容易粘黏在衣服上,刷下衣服忒麻烦。
手起刀落,眼尖动作准确,地上掉落了一地的麻粒子。
几个能转晕常人的弯道转完,君越走进只有他们这一辈五兄妹知道的秘密基地,是祖父告诉他们的这地儿,战乱时能躲避战乱。
进来时,君越有仔细观察,这里是个残阵,一般人还真进不来。想起老爷子那时候告诉他们进入的方法,君越脑洞大开。
现在想来老爷子不简单啊,或者说老唐家不简单。或者他能以老爷子做借口以后做点什么。暂时他还没有想好,到底怎么利用老爷子的神秘。反正他暂时死不了,且有的活,他在有生之年要找到兄长弟弟,也许这件事还需要他活到一百二十岁一百三十岁,甚至一百五十岁。
他穿越而来以后第一次走进祖父悄悄告诉他们五兄妹的秘密基地,这里就是个大山谷,但是山谷上方是高耸的断崖,山谷内野草丛生,名贵树木无数。还有不知道源头从哪儿来的小溪。
远处还有倒塌的茅草屋,还有曾经有人生活过的痕迹。只是早已荒废,他们三也快二十来年没有来过这里。
看来记忆还是有些不靠谱,在这里他就是把野草全部锄完。全部种上红薯,土豆,也不会有人发现,哪怕站在悬崖上拿着望远镜使劲望下看,也不会发现。
几百仗的悬崖,朝下看一眼都觉得腿软,心里都会发堵。
蹲在开阔的一片野草地,君越一边挖野菜,还捡了不少蘑菇,栽下不少优化后的土豆苗,红薯苗。
优化后的土豆,红薯,提高了抗旱抗寒抗涝的性能,还提高了口感,提高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