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婢年纪不大,经历的事也少,只知道家中爹娘只有对方一个,是绝没有这样的。低声叹息道:“若是夫人与陛下是民间一对小夫妻就好了,只有互相一人,再没有别人。”
听她这样说,卫子夫怔了怔,良久才道:“若真是民间老百姓,陛下怎会娶我呢?他都娶了皇后娘娘了。”
三妻四妾那是贵族老爷们的事,普通人家能娶上一个媳妇,这已经是上上大吉了!
论先后,陛下与皇后是青梅竹马,论尊卑,那根本不用论!怎么都没有后来她的事。
宫女本是有感而发,是真心实意这样想的。听卫子夫这样说,心中更酸了,道:“夫人何必这样想,夫人虽不如皇后娘娘出身好,却有陛下爱重娘娘,民间娶亲必定要选自己心爱的才是。”
“心爱的?”卫子夫的脸色苍白,最终低声道:“陛下心爱之人也不是我。”
是不夜翁主陈嫣。
现在这已经成了未央长乐两宫公开的秘密了,表面上大家都相信不夜翁主是为了养病才去齐地的,和小时候没什么两样。但是大家心里如同明镜一样,天子倾慕不夜翁主,然而不夜翁主对天子并无他意,于是逃了...这才是事情的真相。
“啊!”宫女轻呼了一声,心中十分懊恼——她今日是怎么了?怎么老说错话啊?对于卫夫人来说,这是最近最不能提的事情了。夫人表面上看起来一切如常,但心里是很伤心的。
这一点其他的妃嫔根本比不上,只因其他妃嫔最多担心担心不夜翁主跑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当然了,大家还是比较希望不夜翁主一辈子不回来,并且在心中暗暗替不夜翁主祈祷,希望不夜翁主得偿所愿,也就是永远不回来,或者回来了也不会进宫)。
而对于卫夫人来说,事情就是另一回事了。她不太关心陈嫣的行踪,只有刘彻的‘心’才是她在意的,也正是这一点让她觉得痛苦。
过去宫中虽然有很多美人,但是天子的心根本没有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所以卫子夫没有真正着急过。但现在,即使那位天之骄女没有入宫,天子的心也被她带走了。每每想到这一点,卫子夫就会觉得呼吸不上来...
差不多到了饔食的时间,有小宦官来报:“让卫夫人别等了,今日早朝的事不算多,天子早早下了朝,已经去了王夫人那里吃饔食了!”
卫子夫应该早就习惯这种事才对,但这一次却比往常要心中郁郁得多。
宫女们正说小道消息、无聊的日常之类,立刻有人劝说道:“夫人放宽心些吧...陛下昨晚去了王夫人处,此时回了王夫人出用饭食,怕是早就说好的。”
宫里地方不大,皇帝去了哪里、没去哪里这根本不可能隐瞒,会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传遍宫廷。
宫女说的自然是卫子夫早就晓得的道理,脸上带着温和恬淡的神情,低声道:“此事我心中有数。”
想了想又道:“陛下今日在谁那儿用飨食呢...”
她既然想知道,自然有人替她去打听。不一会儿,一个小宫女就回来禀报道:“陛下去皇后娘娘那儿用飨食。”
听了这话,卫子夫的脸色又白了一份,清秀小脸上有一种让人不忍的忧伤。半晌后道:“那夜间必然是留在椒房殿了。”
“这倒不是,”打听消息回来的小宫女小声道:“皇后处并未准备什么...听说皇后娘娘不愿侍寝已经有一些时日了,到时陛下应会去后妃那儿。”
没谁说得清楚皇后是什么时候开始不愿侍寝的,一开始只是国孝期间的缘故,天子不召幸任何一名女子。而出了国孝期,天子焦头烂额,召幸后妃其实也很少,再加上皇后那儿本就去的不算勤,所以一直未去椒房殿并不显得突出。
到后来,天子也有去椒房殿,却始终没有留宿的举动...这使得宫内流言四起。
皇后、皇后莫不是彻底被天子厌弃了吧!就连亲近也不愿意亲近了...
但这样又有些说不通了,天子虽然不再在椒房殿留宿,去椒房殿的次数却逐渐多了起来,常常一呆就是半日。真要是厌弃了,如何能呆的住?至少在吃瓜群众哪里是这个想法。
卫夫人听了这个消息,脸色却是更加苍白...天子没有留宿椒房殿,这对于后妃来说肯定是好事,但这次不同了——因为这透露出来的信息让人更加忧心。
后妃们都是有自己的心思的,自然不愿意帝后恩恩爱爱,真要是那样,她们怎么和皇后争?又能争到什么?所以皇帝不在椒房殿留宿这本来是好消息,但是放在时下的背景下这又有了另一重含义,让后妃们讳莫如深。
天子爱重不夜翁主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秘密了,大家都知道,但大家又不会正大光明地说出来。而不夜翁主离开长安,就连天子也不知道她去哪儿了。常常去并不喜爱的皇后处,只是想探听不夜翁主的消息,不夜翁主若是稍微安定,很有可能会送来信件,以安皇后之心。
至于从不宿在椒房殿,或许是皇后的意思,也或许是天子的意思,说实在的,这可能是帝后二人共同的意思呢。
皇后性格骄傲,比谁都要来的倔强,即使面对天子也从不服软...天子爱重不夜翁主,甚至打算接入宫中来,这对于一直宠爱不夜翁主的皇后来说是何等的打击?恐怕会觉得是奇耻大辱,遭到了极大背叛吧!
到了这地步,皇后拒绝天子留宿并不是不可能——宫中亦有后妃曾向天子使小性子,欲擒故纵,只不过闹到拒绝天子留宿地步的,只有皇后。皇后曾经就做过类似的事情,如今再做也不稀奇。
至于天子...想到此处,卫子夫抿了抿嘴唇,又轻轻叹了口气...她最怕的是天子也不愿留宿椒房殿。
天子过去就不喜皇后,但即使不喜也能继续亲近皇后,现在却再也不亲近了,是因为太皇太后崩,天子再无顾忌?卫子夫并不觉得是这样,太皇太后最后一两年其实已经不能压制天子,只是天子体恤太皇太后,处处顺着而已。
天子不亲近皇后,如果不只是皇后单方面拒绝,那就只能是天子心中有了更深一层的芥蒂。
“殿下,陛下身边的宦官来传信,今日飨食在椒房殿用,晌后不久就要过来。”未央宫另一处,椒房殿的宫女禀报道。
正在调制香料的陈娇手顿了顿,后又恢复了之前的冷漠,随口道:“知道了,你下去罢。”
见陈娇没什么反应,似乎都懒得为此准备一下,一旁的傅母忍不住道:“殿下又何必如此呢?与陛下置气本就不智了,只会让宫中那些宫妃得利...殿下服软一次,将陛下留下来...到底、到底...”
最后到底个什么,也说不清楚。
陈娇嘴角挂起一抹嘲讽之笑,等到手上的香料调制完毕,让宫女收起来,这才道:“服软?本宫何曾服软过?况且...况且此次也不是服软这样简单了,本宫愿意服软,皇帝也不愿意接呢!”
“怎会?”傅母显然还没有搞懂事情最核心的部分,而陈娇却已经洞若观火。
其实陈娇并不是那么敏锐的人,只是在抛开各种情绪的干扰,比较理智、客观看待刘彻,特别是刘彻的感情的时候,曾经青梅竹马的漫长时光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她很了解他,很清楚他每一个行为代表的含义。
“就算是为了阿嫣...他也不会再宿在椒房殿了。”陈娇冷冰冰道。
“可是...”可是天子不正是为了嫣翁主才频繁往来椒房殿的吗?傅母觉得此时的情况确实看不懂了。
她是看不懂了,但陈娇却一清二楚——刘彻来椒房殿,一方面确实是为了不错过妹妹陈嫣的消息。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给她一些体面了,不管怎么说,天子频繁去到椒房殿,这对于正处在权力斗争中的皇后总是一个支持。
刘彻的支持是为了自己,他显然在遏制太后的权力...但同时多多少少也是为了陈嫣。
想到这里,陈娇冷笑了一声:“呵...谁能想到呢,原来刘家也能出情种...他是这样的人,过去谁也想不到!”
陈嫣在的时候,刘彻还没有想过因为她的关系要优待陈娇。等到如今人跑了,心中确实有愤怒,但愤怒之占了心情中很小的部分,非要说的话,他更放不下陈嫣了。
这个时候他什么事都要想到陈嫣,看到陈娇也会想,这到底是陈嫣格外尊重、友爱的姐姐,总得多照顾一些...觉得陈嫣知道后会因此高兴——当然,也有可能根本不会知道,不过就算是如此,刘彻也愿意做这件事。
他本身就不是为了有什么回报才如此的,只是因为心里这么想,于是就这么做了。
人就是如此,越是得不到的越是珍重。
其他人都趋奉上来,他什么都不愿意给,吝啬的很。而有这样一个人,是他想要的得到的,而她偏偏不愿意,要逃离开...这个时候情况就逆转过来了,她什么都不要,而他什么都愿意给!
不需要她开口,甚至不需要她有这个意思,他就主动拿出来了。
“这就是男子了...呵!”陈娇没有任何一刻比此时更加明白刘彻的本质,和普通男人没什么不同,但悲哀的是,她依旧爱他。
刘彻不愿意留宿椒房殿的原因么,陈娇也很清楚——刘彻自己未必清楚自己复杂的心理活动,但是心思足够细腻的枕边人却已经事先洞察了一切。
男子爱上一个女子的时候,即使再风流,也不会再对她的姐妹动手了。即使是在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的古代,这也是通行的道理。
第208章 庭燎(3)
不管什么时候,天子身边总是格外热闹的。无数的人都想要从天子这里得到什么——学得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 这是学有所成的有识之士, 他们想要得到皇帝的信任与欣赏,然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谓读书人么, 都有一个‘致君尧舜’的理想。
还有皇亲贵戚、世家大族, 他们看着高高在上, 可是面对皇帝一样有自己的利益、立场,争相讨好趋奉是无法避免的。
至于后宫女子们, 在这种事上就更加赤.裸裸了!她们争的就是宠爱...一个皇帝,正经一些的还好, 若是有心看花,那真是能够看尽天下花!别说只要稍微露出一点儿意思,身边自然有的是人观其意思收拢美女, 就说未央宫、长乐宫两宫上万宫女,谁不会上赶着?
所以,对于皇帝来说,无论何时何地,他们身边总是有的是人!
“唉...”韩让暗自叹了口气,他如今已经是天子最为信任的宦官了,宫廷之中别说宫人了, 就算受宠的后妃也得对他好好说话。宦官做到他这个份上, 基本上就到顶了, 再往上, 就得是那种把手伸到朝堂上的那种了...比如赵高之流。
那种宦官不是随便能出的,最大的一个前提就是皇帝的态度。但凡是势大的宦官,哪个不是被皇帝默许的?而当今天子,显然不是能够容忍这种事情的性格。所以走到这一步,韩让也算是到了极致。
按说没有什么可叹息的了,但他还是叹。实际上不只是他叹气,这天子身边的宫女宦官,外头干粗活,等闲见不到天子的不算,其他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要叹气的。
看着时辰差不多了,韩让躬着身,小心谨慎进了里间,刘彻正在批阅臣子送上的公文。韩让瞥了一眼看过的和没有看过的,发现今日还有一半的分量。
小声道:“陛下...您吩咐过的,这个时辰得提醒您去椒房殿。”
刘彻手中一支毛笔顿了顿,继续下笔,似乎批了几个字。然后丢下笔:“着人将未批的抬到椒房殿...摆驾椒房殿!”
“唯!”韩让应了一声,立刻又几个身强体壮的小宦官将公文抬走。这些都是由竹简写成的,一份公文就重几斤,数份公文下来确实要用抬的了。
外面依仗也是早就准备好的,刘彻往外走就是。
此时正是寒冬,刘彻却没有让宫人用车,而是沿着复道行走,步行去的椒房殿。
行在复道上,见宫道上连绵了数量车马,小心翼翼的,也不知是运送什么。
刘彻身边的人都机警,他只是多看了几眼,随口问了一句,就有贴身的宦官解释道:“回陛下,那是宫外送进来的玻璃板...给宫中装窗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