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字的古老写法就是屋子里有一头猪,其中的含义已经很清楚了。很早很早以前,人类就会在家里养殖一辆头猪,以保证肉食的供应!
这种养猪法没有了牧猪的限制,却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猪吃什么问题。或许会很出乎一般人的认知...这些猪以粪便和泔水为食,考虑到此时人们的伙食,估计也没有多少剩饭剩菜,泔水也就没有太多指望了,所以其实就是分辨为主,再加上一些猪可以吃的草而已。
陈嫣过去知道,上古时候猪的地位并不算低,至少祭祀时的三牲里有它,真的那么嫌弃就不会用它了!而且周礼上也规定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该吃什么,其中就提到了‘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豕就是猪,这是大夫吃的肉食,地位并不低!
她现在也吃猪肉,并不觉得猪肉有什么不好...那么,后世猪肉是怎么逐渐变得不受欢迎,会被东坡居士评价为‘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以至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问题不在于牧猪法养大的猪...现在陈嫣吃的猪要么是野猪,要么是牧猪法养的猪。这两种来历的猪其实和其他的肉食没有什么两样,就算有腥燥气,那也是肉食都有的,不单猪有这个问题。
至于盛传的,古代很长一段时间猪不会进行阉割,所以各种味道不好什么的。只能说,有一定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对猪进行阉割是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的技术了,最多就是没有推广到全天下而已。
真正让猪肉不受上流社会,甚至普通人欢迎的元凶是古代圈养猪的糟糕肉质!而之所以有这种糟糕肉质,就在于猪吃的太差了!
那种糟糕的喂法喂出来的猪有多可怕?陈嫣了解过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吃不下任何肉食——米猪肉,这种现代人很不了解的猪肉,在此时却不能更常见了!
米猪肉其实就是寄生了绦虫的猪肉,这种猪肉内会含有大量的白色泡囊,就仿佛一粒粒米一样,由此得名。这些泡囊多到什么程度呢?轻轻刮一刮、抖一抖,就能接半盆子。
让人恶心坏了!
这种肉不只是吃起来味道差,看起来让人觉得恶心。更重要的是,烹饪的过程中必须高温,如果没有杀死其中的寄生虫,吃到肚子里人也会得寄生虫病。考虑到此时的医疗条件,这显然不是一件小事。
而此时圈养猪的糟糕条件就让猪肉基本上是这种,就算不是米猪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陈嫣可不打算养这种猪,虽然这种猪成本低,以此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愿意消费这种便宜肉食...但陈嫣做不出这种事。她若真想赚钱,哪里不能赚钱?非得在这上面昧了良心,明知道吃这种猪肉会得病,还这么养殖?
而且她也不会亏本,到时候价格稍微高一些卖就是了。此时虽然没有人明确指出,但哪一种猪肉好吃,哪一种不好吃,吃了不舒服,大家是有感觉的。不然陈嫣也不可能吃到的都是好吃的猪肉了——不可能就她运气那么好,好运地从来没遇到坏猪肉!显然这是经过了筛选了的。
她卖的好猪肉,想必吃的起猪肉的人会愿意多花一点儿钱买的。
但想要改善生猪的饮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陈嫣做了两件事,第一,让农家找找看,有没有产量大的瓜菜!口味、口感什么的都不强调,要的就是产量大、照料起来方便...可以拿来喂猪。
第二,兴建酿酒作坊,以及其他会有副产品产生的农产品加工产业。
酿酒就会有酒糟,酒糟无论是养猪还是养鸡都很好啊!另外加工鱼干会有大量的内脏,加工果脯会有不少碎料、坏果...这些都是可以拿去养猪的!
产业多的好处就在这里了,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支持,就和后世的产业链效果一样。
只不过是无用的废料而已,对于另一个产业却是相当重要的!
也是因为普通养猪农户自己太难解决这个问题了,不然陈嫣才不会揽到自己身上,只会让市场自己消化问题。
到时候收了定金的农户可以来自己这里买到用于饲养生猪的‘饲料’,陈嫣不会在这个上面赚钱,基本上就是成本价而已。因为只有这么便宜,才能推动农户养猪积极性啊!
所以说啊,别看只是推动每家每户养两头生猪,这里面牵动的东西可不少!如果不是陈嫣之前已经有了很多积累,一般还无法去做这件事呢!
听说是酿酒作坊的事情,陈嫣就算再没心思也强打精神听起来。
“翁主在不夜县建酿酒作坊时容易,一则,不夜县皆是翁主封地,虽然翁主也不能过问不夜县政务,但好歹上下得给翁主三分薄面。翁主要建酿酒作坊,要收粮酿酒,谁敢使绊子呢?二则,栌山庄园本就有许多粮食出产,就算外头收不来粮食,栌山庄园本身也能支持啊...”
陈嫣听着也明白过来了,原本在不夜县可以做成的事情,不代表在东莞县也可以做成了了...至少没那么容易做成。
东莞县这边陈嫣没什么根基,唯一认识的也就是清和她丈夫而已。但清的丈夫是海商,生意也在海上,在本土的扎根实在不深。陈嫣办不成的事,估计他们夫妇也办不成。
而红溪庄园呢,粮食只够自给自足,想要大量供应酿酒,做梦还要快一些。
陈嫣也不着急,想了想道:“此事不难,不过‘诱之以利’罢了。”
下面负责管事的人一向知道自家老板有的是主意,立刻集中精神,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陈嫣也不卖关子,将自己的打算细细地说了。说起来也狠简单,陈嫣其实很早以前就尝试着酿造各种酒品了。这个过程中她连蒸馏酒都弄出来,又岂能不弄出其他酒?
蒸馏酒主要在关中酿造,因为那里离边郡近,方便对匈奴贸易。而陈嫣在不夜县兴建的酿酒作坊却不是蒸馏酒...而是发酵酒。
发酵酒在华夏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发酵酒中的黄酒长期都是最主要的酒品。至于白酒占据重要地位,那已经是清代时的事情了。
此时人们的口味可喝不惯高度蒸馏酒,陈嫣的蒸馏酒都是拿去做出口贸易的。口味这种东西只能慢慢改变,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陈嫣也没有太过执着于在中原推广蒸馏酒,大有一种任其发展的意思。
不过有一说一,华夏民族喝酒问题上酒精浓度确实是越来越高的,这一点看历史进程就知道了——这即是说,虽然现在中原地区的人喝不惯蒸馏酒,却不妨碍他们追捧比主流美酒烈那么一点点的酒。
历史上东汉就发明了‘九酝酿造法’,就是通过反复发酵拔高酒精浓度,终于让此时的发酵酒度数达到了二十多度——会有这样的技术诞生,本来就说明了普罗大众对于酒的追求。
陈嫣对‘九酝酿造法’并不算了解,只知道他是反复发酵而成。就是凭借这么一点儿提示,手下人殚精竭虑,总算搞了出来...其实陈嫣也不确定这是不是历史上会出现的‘九酝酿造法’,但不管是不是,酒的度数达到了,味道也确实不错,酿酒师都说会很受欢迎...
既然专业人士都这么说了,陈嫣也就不计较这到底是不是‘九酝酿造法’了。
这种酒在不夜县那边酿造,被陈嫣命名为‘夜露白’,没什么特别的缘故,就是觉得好听。
现在的‘夜露白’在外极受欢迎,大家都想成为夜露白的经销商。而只有陈嫣的酒厂可以出夜露白,能不能代理夜露白就是陈嫣一句话的事。
“让本地地主豪强卖粮,买粮不用钱,就用夜露白。”陈嫣拨弄了手腕上的金蛇小镯两下,信心十足。
第223章 淇奥(6)
华夏人有一种天赋, 那就是最好的日子和最坏的日子都可以用来过节,而且过的非常欢欣。
在传统中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恶月中的恶日,一年之中最不好的日子。五月出生的孩子会被亲生父母嫌弃,而五月初五出生的,基本上就只有被遗弃的命了。
但大概是物极必反?反正华夏人很吃这一套, 最好的日子里可能生出命运最不好的人,最坏的日子里诞生的小孩,将来未必不能光芒万丈。根据历史记载,或者亦真亦假的传说, 还有不少名留青史的人物是五月初五出生的呢。
所以五月初五虽然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在这个日子里欢聚, 然后共同庆祝...鬼知道是在庆祝什么...
此时的五月初五还没有演变成端午节, 更没有怀念屈原、伍子胥的含义, 那都是后世牵强附会上的, 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种附会会后来居上...这就像是很多节日最原始的时候其实都和农业、天文有关,很早就有祭祀、庆祝活动, 但到后世,没有多少人记得这个了,记得的都是这个节日有关的美好传说、相关人物。
不过这些并不影响此时的人过节过的很开心。
五月初五这一日, 东莞县有女子驾小舟竞渡的传统,除了这些女郎, 其他有闲工夫看热闹的人当然也不会错过。也是这个时候娱乐活动太少, 好不容易有个竞技活动可以看, 大家自然乐得凑热闹。
红溪庄园从五月初四这一日就准备起来了,就因为陈嫣也要去参加女子竞渡。
不过直到五月初五临出门前,身边的婢女依旧在劝说:“翁主,千金之躯何必和乡野人玩闹呢?您若是想观竞渡,有的是好位置,不必去...奴婢听说水上竞渡的小舟格外多,挤挤挨挨的,每岁五月初五总有溺水的...”
为了陈嫣的安全问题,身边人可以说是操碎了心。前两天出去划划船还好,大家就当是玩儿了。但是竞渡比赛当天划船是另一回事,水上船多、人多,大家还都力争上游,出事的几率太大了。而且一旦出事,人多手杂的情况下,出错的机会也更大。
虽然说出事又出错的几率实在不高,但谁又愿意去赌这么个可能呢?没事自然皆大欢喜,可一旦出事,谁也承担不起啊!
陈嫣却是心意已决的...真要按照她身边这些人的说法,那日子也不必过了!就算整日关在家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意外能置人于死地,真的倒霉起来,天上一道雷劈死,这有道理可言吗?
从没听说谁因为怕出车祸就不出门了的。
见陈嫣始终不说话,只专一地挑首饰,知道实在劝不动了,身边的人也只能偃旗息鼓。
旁边梳头的婢女想拯救一下不那么高涨的气氛,便道:“翁主今日甚美哩!衣裙飘飘,仿佛神仙中人!”
非常简单粗暴,夸就完事了,显然没有什么新意。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招不在老,有用就行了。不管什么时候,夸赞一个女孩子的容貌,而且正好针对到了对方的得意处,这总是很难拒绝的。
陈嫣今天的衣服确实非常心机!
浅绿色斜襟上襦,豆青色下裙,似乎很普通?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首先是面料,无论上襦还是下裙,都是一种密纱材质,和后世的雪纺有些像,唯一的问题是做不到雪纺的垂感,至于其他的性质,因为丝质的特殊性,都是优于雪纺的,
这种材质的纱罗产量还不高,是还没有上市的新产品呢!反正陈嫣先拿来给自己用了。
穿上之后仙气飘飘,简直就是小仙女本仙了!
然后就是颜色,浅绿色、豆青色,听起来并不是多出挑的颜色,最多就是清新可人而已,此时青色绿色什么的还是偏庶民的颜色呢!但陈嫣让人试染了很多次,这才试染出了渐变色,今天穿的衣裳就是拿渐变色不料制的。
本来材质特殊,就让陈嫣有一种烟笼雾罩的感觉了,再加上渐变色,仿佛一道水墨湿痕——一开始大家还不懂陈嫣为什么要让人染那种染色不均匀的布料,这种布料只有在染色不成功的时候才会出现,想来被当成是残次品一样。等到成品出来了,其他人总算明白了。
真是太美了!
最后也有款式的问题,陈嫣这是一条高腰襦裙。一般来说襦裙以裙子高低可以分为齐胸襦裙、高腰襦裙、齐腰襦裙三种。其中齐腰襦裙和齐胸襦裙都比较有存在感,后世年轻妹子穿汉服襦裙,也大多是这两种。相比之下,高腰襦裙就实在小众了。
齐腰襦裙的裙头系在腰际线的位置,齐胸襦裙则系在胸部以上。顾名思义,高腰襦裙就是系的很高,但又不到胸部的裙子。
陈嫣在长安的时候穿过很多次袒领襦,但除了袒领襦之外其实也穿过高腰襦裙,再加上此时就有的齐腰襦裙...大概唯一没穿过的就是齐胸襦裙了——主要是引领流行这种事情也要照顾到此时的主流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