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三春景
时间:2020-04-08 08:37:00

 
    相比之下,将国内的产业布局一番反而有意义的多!
 
    毕竟,到时候大型贸易铺开,得有货物才行!而且不只是单价高昂的奢侈品,相对平民化的货物也得有!不然的话,就算罗马的老爷夫人们再有钱,也不可能撑得起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所以关于到时候海上贸易送过去什么货,又从西方得到什么,必需要心里有数。
 
    首先就是丝绸,这个没得说的!丝绸一直都是最有名的东方商品,至于说瓷器,那是很靠后的事情了!现在陈嫣虽然提前搞出了瓷器,但要等到市场培养出来,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
 
    陈嫣的打算是,到时候带一部分优质丝绸上船,另外又增加一部分质量不佳的丝绸。之所以说质量不佳,可能是蚕丝本身的问题,比如柞蚕丝——相比起桑蚕丝,吃其他树叶长大的蚕吐丝质量都不太好,但是相对而言,不挑树叶这也是极大地节约了成本!
 
    毕竟大家都给蚕宝宝喂食桑叶,桑叶紧缺的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是老百姓家小家庭养蚕缫丝,只要家里种几株桑树就够了,但丝纺大量养蚕缫丝呢?每年买桑叶都是一笔很重的负担了,而且还经常有‘断档’的危机。
 
    柞蚕丝、樟蚕丝之类的,质量大有不如,但相比起此时西方流行的其他织物,依旧是很不错的。到时候生产这种织物,正好可以贩卖到西方,给一些消费不起优质丝绸的人...
 
    说起来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外贸产品了,毕竟国内这种蚕丝是很不受欢迎的,最多的用途是拿来做被子——即使是这种次等蚕丝,普通老百姓也消费不起。而有钱消费蚕丝的人,就不会吝惜多花一点钱买桑蚕丝。
 
    另外,陈嫣还想尝试着丝棉混纺。这几年棉花生产发展很快,毕竟棉布相较丝绸便宜了不少,又比麻布舒服不知道哪里去。这种情况下,市场缺口是明摆着的,年年棉花供不应求!
 
    历史上华夏引进棉花之后,基本上是棉布的出口国,利润不高,但是薄利多销...靠着华夏的棉布,给华夏以及周边许多国家提供了衣被。然而现在情况恰恰相反,每年的商船还要从天竺进口大量的棉布!
 
    利润也不算高,但天竺也没有多少可挑选的货物了,所以每次贩卖货物去天竺,来的都是满船满舱的棉布,至于不足价的部分,就由宝石和黄金补足,这些东西天竺还是颇为丰富的。
 
    丝棉混纺之后的布料,一方面比丝绸更保暖,更耐用,另一方面也比粗粗笨笨的棉布更漂亮(此时的棉布确实无他做到精致,更接近后世家织布的样子,有铜钱厚,不需要浆就很挺阔了)。
 
    这是个很好的想法,就是不知道研究所那边什么时候可以弄出来。
 
    而除了丝绸这种老牌中坚货物,船上还有很多其他货物。比如说糖,这可是陈嫣准备的拳头产品!
 
    这年头,不只是华夏大地缺乏甜味,在西方也一样!因为缺乏糖分,东西方世界分别走向了两条路。东方这边选择了甘蔗,甘蔗制糖兴盛一时。而西方选择了蜂蜜,不是靠天吃饭收割野蜂蜜,而是养蜂。
 
    实际上,古罗马时期的养蜂已经很成产业了,日后还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这一方面是地域问题,华夏这边离甘蔗的原产地近,离当时制糖工艺比较先进的印度也近,走上甘蔗制糖的道路算是顺理成章。在这一点上,西方世界的运气显然没有那么好。另一方面是纬度问题,或者说还是地域问题。
 
    甘蔗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长,华夏地域辽阔,横阔多个温度带,自然也有满足甘蔗生长的地区。但是西方世界就不是这样了,很多国家的整个国家都没有一丁点儿土地适合种甘蔗...这就堵死道路了。
 
    只是养蜂业虽好,却远远比不上甘蔗制糖...这不是两者味道的问题,而是价格的问题!
 
    甘蔗制糖是很容易做大的,而且这个过程中使用工具也更加容易。事实上,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养蜂业也有了不少科技产品的帮助,但总体上而言,依旧需要大量人力,远远比不上现代制糖业的工业化水平。
 
    投入产出上的巨大差异是会体现在价格上的!糖的价格确实比蜜低很多。
 
    所以原本历史上的华夏,在宋代甚至更早以前,蔗糖就不算昂贵了。对于普通小民来说,或许依旧是好东西,但待客、过节、有病人时买一点儿,这总不是问题。但在西方漫长的历史中,甜蜜始终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蜂蜜降价就没有成功过!
 
    用糖来进行贸易,陈嫣一点儿都不担心前景!
 
    而除了糖,还有甘蔗的另一种副产品‘甘蔗酒’,这也是很好的货物...当然,罗马的贵族喜欢喝葡萄酒。但问题是,葡萄酒并不是人人都能喝的起的,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卖酒也是不错的选择。
 
    然后就是玻璃器、瓷器了...这个时候西方的玻璃器水平还停留在比玻璃珠子稍微强一些,能够做简单玻璃器的水平。至于玻璃器的外形、透明度,就实在不能强求了。
 
    就陈嫣而言,手艺精湛的器具可以做奢侈品卖过去,想来会非常受欢迎。至于粗加工的日常用器皿,则可以大宗交易!
 
    至于玻璃板什么的,陈嫣并不想卖,因为大块玻璃板比玻璃器、瓷器更难解决防震的问题,弄不好久碎了。倒是小块的镜子可以试试,这个不可以多卖,在大汉这边都还是顶级奢侈品呢!在西方当然也要维持住逼格。
 
    每年送一箱子镜子就够了,这东西单价高,一箱顶别的货物几船了。
 
    另外还有纸张,这也算是最新列入销售名单的商品——那些西方学者也使用了白纸,并没有觉得不适应。在知道白纸的价格如此便宜之后,也说过,罗马的贵族一定不会吝啬为白纸付账的。
 
    或许比白纸更便宜的书写材料就只有纸莎草纸了,但那个的书写体验远远不及白纸,只要不是实在穷困,都知道该选白纸——而以现如今世界各地的情况来说,真的穷困潦倒的,基本上也没机会识字书写。
 
    所以这个问题真的不是问题。
 
    陈嫣还想到了香水之类的产品,当然,这个时候西方世界已经有香水精油之类的产品了,虽然拼质量的话陈嫣并不虚。但也没必要,能舒舒服服把钱赚了,和别要麻烦呢?
 
    所以主推香皂还比较好,西方这个时候可没有香皂...而且罗马人还很喜欢洗澡,泡澡堂,这种清洁用品就更有市场了!
 
    陈嫣想到了许许多多的产品,这些产品一旦确定要走出口的路子,就得现在扩大生产规模了——原本只是供应国内都力有未逮,更别说还要供应出口了,这个时候不增产,到时候贸易如何做的起来?
 
    除了这些国内的商品,陈嫣还想到了国外的产品,比如说印度的胡椒...这个玩意儿现在在西方世界相当受欢迎,被称为‘黑色黄金’。
 
    事实上,埃及法老时期胡椒就传到了西方,到如今长盛不衰!而之所以那样昂贵,也并不是因为本身珍贵,而是中间商赚差价赚的太厉害了!
 
    到时候陈嫣装船运过去,一方面她把钱给赚了,另一方面也算是丰富西方乡亲们的饮食了——陈嫣之前有尝试将胡椒移植,但是气候不对,总是不太成功。她现在想到了蓬莱岛,那边的水热条件倒是合适!
 
    这样一来,甘蔗、胡椒、稻米...蓬莱岛又可以多一项财源。
 
 第352章 生民(1)
 
    理论上来说, 夏天是最热的,但是亲身经历过就会知道, 华夏大地上最热的时候往往是秋天,所以才有‘秋老虎’的说法。这么热的天气,又没有空调,想要专心工作就会成为一件很难的事情。
 
    就陈嫣自己而言, 最热的时候她都会尽量避免工作, 选择一个适合的地方避暑。与其在不适合的时间死磕,还不如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到了气候舒适的时候一鼓作气, 把什么都办的妥妥当当。
 
    只是有些事情太紧急了, 不得不急事急办, 这才会在这种时候工作。
 
    但这次的事情是一个特例...严格意义上说, 为未来的东西方新航路贸易做准备, 这件事并不着急, 就算着急也不会急在一时, 她大可以按照自己原来的习惯, 等到气候舒适一些了再着手准备。
 
    嗯...可怎么说呢,还是这件事太特殊了,即使陈嫣在这个时代已经做了很多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事情, 这件事在其中也算是重要又特别的!实际上,如果不是这样, 她也不会在这件事上花费这么多心血了。
 
    而如今, 这件事就快要成功了, 曙光就在眼前,她因此有点儿过于兴奋是很正常的。在这种兴奋的加持下,做事的积极性是完全不一样的。相比起平常的‘什么工作,我的理想是不工作’,她甚至带有主观能动性,是主动想要工作的。
 
    所以也不管天气热不热了,开始兴致勃勃地规划起这件事来。幸亏冰块的供应量是足够的,勉强保证了一个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
 
    不过,就在她少见地认真工作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陈嫣最不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在自己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有人来打扰自己,那会让她有一种被打扰、不能专心的感觉。不同于平常,她乐于见不同的人,给乏味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这种时候谁来她都觉得烦。
 
    她会想,为什么我的时间自己无法完全地、自由地支配呢?
 
    是的,这个时候有人来拜访她了...其实说拜访也不太合适。来的人是刘彻的使者,给陈嫣送了一些长安的土特产,一些象征大过实际的小东西——这些东西的价值是小事,关键是其中代表的态度!
 
    这就像是朝堂大臣从天子手中拿赏赐,就算是一张纸,那也是珍贵的,得供起来!这是一张纸的事情吗?这意味着面子、圣眷,意味着很多根本说不清楚的东西!
 
    只不过这对于陈嫣来说就算是抛媚眼给瞎子了,她是绝对不会被这些东西影响的。
 
    “不只是陛下,娇翁主也十分想念翁主,托小人带了一些东西过来...”做使者的人是个宦官,非常讨好地朝陈嫣笑了笑。
 
    陈嫣不爱这个时候被人打扰,但是又不得不面对这种打扰。总不能赶人走吧!
 
    “劳累陛下与姐姐了...”陈嫣客气了两句。说实在的,她人在不夜被人想念或许是真的,但今次拿出这个理由,她觉得胡扯成分更大。此时她才从长安离开多久?满打满算两三个月而已!
 
    两三个月罢了,说的好像半辈子没见面了一样,这要陈嫣怎么相信?
 
    她觉得之所以这次刘彻让人来找她,可能是因为上次她离开的时候走的太匆忙了,刘彻那里肯定有些疑惑。此时派个代表来看看,更多是为了安心。
 
    好不容易打发了长安来的宦官,陈嫣还得花时间准备一些礼物——人家千里迢迢来一趟,还给了她东西,她怎么能没有表示呢?长安那边的亲朋好友,怎么也得顺一些东西回去。
 
    其他人尚可交代手下的人安排,但陈娇、母亲,这些最亲的人,这是需要她自己亲手准备的。
 
    “这些东西拿下去!”准备礼物的过程中陈嫣是有些不满的,手下的人拿出来的东西好是好,但根本不合适!
 
    不是金就是玉,这些都堪称值钱珍宝之物,价值连城呢!然而关键是,礼物有没有用心,一眼就能看出来。陈嫣自己并不缺那些价格高昂的奢侈品,理所当然的,她的姐妹亲朋也不会缺。
 
    送一些根本不缺,甚至已经视若寻常的东西...这算什么?
 
    正在陈嫣让手下的婢女再多多用心的时候,宋飞熊抱着一个箱子走了进来,笑着对陈嫣道:“翁主,瞧瞧这个!”
 
    宋飞熊主管的是研究所,经常是研究所有了什么新成果,都是要拿给陈嫣看看的。有了陈嫣的肯定,想要申请到计划之外的经费,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当然,有些半成品也能趁此机会从陈嫣那里获得一些指点——有些研究进入死胡同的项目,不得已就会试这么一回!
 
    陈嫣在她把小箱子放下之后也凑了过去:“是什么好东西?”
 
    宋飞熊启开箱盖给她看,陈嫣看到成品有些懵——看着到是像蜡烛,就是颜色上五彩斑斓一些,而不是蜡烛清一色的白色。如果说是蜡烛,实在不值得宋飞熊跑这么一趟,毕竟那已经是相对成熟的产业了!
 
    除非发现了新的技术,能让蜡烛制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不然陈嫣真不知道宋飞熊给她看这个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觉得白蜡烛颜色太单调了,所以要调各种颜色?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