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要送客了,在场的没有一个那么不知趣,于是纷纷告退。
众人鱼贯而出,原本站在最前方的郭凌这下自然落到了最后头。出舱房门的时候,他像是不经意一样,回头看了一眼。
穿菡萏色衣裙的女子,身形纤细——他这才算是真正看清了这位传说中的大人物。
“倒是和我想的不一样!”下了船之后郭凌自言自语了一句。
来接他的心腹不明白他怎么说了这么一句话,不过郭凌也不会解释这个...他在此之前自然有过关于陈嫣这个大老板的想象,在他的想象中,这会是一个精明、厉害的美人。
是的,当然是美人,毕竟‘不夜翁主’的美貌也是有名的。
就像那些性子强势、会打马过街的公主一样——虽然郭凌也没有见过公主,但他少时生活在诸侯国,见过诸侯国得宠的翁主是何等跋扈肆意的。
而刚刚一通呢,确实可见这位‘不夜翁主’是个不简单的!之前她只是放纵了蓬莱岛,如今想要把蓬莱岛抓回手中,也是举重若轻,丝毫没有小心行事的意思。
但看到她的人...人说相由心生,一个性格凶狠的人是生不出慈悲的面目来的。陈嫣的人,可和她的精明强干不统一。
又轻又软,就像他少时捉过的鸟雀,团了一团在手上,轻而易举就能掐死...
“这些日子可要有意思了!”
第363章 麟之趾(5)
陈嫣在船上的时候, 行李就在一车一车从港口往城里运。等到她这儿送客了,城里来接她的车马早就候着了!
“哎!小心些!那是翁主的书籍, 最不能弄乱的——那处的,狸奴看好了,可不能乱跑!要是找不着了!一个个都得受罚!”搬运东西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做。而不管是什么事,一旦多起来、大起来,都会变得复杂。
陈嫣这一趟算是来度假的,普通人度假收拾行李箱且麻烦,更不用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她了。
“这狸奴小人倒是听说过, 长安贵女爱养活,就和公子们样猎犬一般...听说风潮就是从翁主起的?”说话的人是蓬莱岛这边的人, 从蓬莱岛这边的居所修建有些样子了,便在这里守着。
没有主人的宫殿,清闲是清闲了,但也绝不是这些人想要的。
这次陈嫣来暂住, 一个个都是卯足了劲儿想要露脸。最好是能够被看中, 自此之后就跟在陈嫣身边伺候了。如果不能看中,好歹也讨好些, 赚点儿赏赐呗!
因为抱有这样的心思, 一个个都殷勤的很。
在他身边的是陈嫣身边的婢女之一, 听他这样说,便道:“这狸奴爱捕鼠, 如今翁主的书籍渐渐都换成了白纸做的...过去鼠害不了竹简, 如今却能啃坏了白纸。这些狸奴并非翁主爱宠, 是为护书养着的——不过这也得小心看着。”
“原来是为翁主护书的!”说话的人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并且将这一事记在心里。这也算是一个见识了,日后再遇这样的事就能门清...豪门的奴仆见识比一般富贵人家的主人还强,就是因为有机会见识各种各样的事物。
这边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行事,差不多的时候陈嫣也下了船。
下船换车,马车沿着港口通往城内的大道缓缓走着。因为港口和城市联系紧密,无数的物资都要走这条道路进出,所以修的十分宽阔、平整,马车行于这之上,相当平稳。
陈嫣隔着一层纱帘观察这座城市,这座可以说是由自己一手缔造的城市。
这座城市相比起大汉的城市,总体而言城墙是比较低矮的...主要是,城墙本身就是为了防备敌人,这座岛上哪有什么敌人!如果钱多的没处花了,倒是可以考虑兴建高大的城墙。
然而现实是,生活不容易,节俭是美德。
陈嫣是有钱,但投资在蓬莱岛上的钱也得花在刀刃上。
如永安城,因为行政中心的特殊属性,至少有一座规规整整的城墙。而除了永安城,其他的城市甚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城墙,只挖了护城河,扎了一圈木栅栏——就现在来说是够用的,唯一会攻击外来者的本地土著一般也不会攻击城市,因为这里人口多,有自己的武装,他们那点儿人过来就是送人头的。
原来的土著喜欢攻击种植园,种植园有不少奴隶,但相比起城市人口又很少了。而种植园积攒的财富却也不少,特别是一些种植园的仓库,如果正是货物储藏的多的时候抢一波,成功了就能发一笔大财!
不过除了城墙这一点,蓬莱岛上新生的城市却是一点儿都不差大汉富庶地区的城市了——这并不奇怪,蓬莱岛上的居民,说句大话,根本就没有穷人!
蓬莱岛的居民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自由民,一块是奴隶。自由民就不用说了,来到蓬莱岛之后有技术的可以得到支持办各种匠作铺子,有本钱的可以经商。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把力气的,可以分到土地和种子!
对于现在的蓬莱岛来说,到处都是肥沃的荒地,但人口却很少。这一时期为了吸引人口,陈嫣给地是很大方的,人人在这里都可以做小地主,靠农业成为殷实人家!特别是陈嫣还提倡搞农场,开放经济作物,农户就更有钱了,消费力并不比城市居民差多少。
奴隶则是在自由民的铺子里、田地里,以及更多的,陈嫣的港口中、大型种植园、作坊里做事...还有一些大型工程,也多是靠他们。
这些奴隶工作除了管吃管住,还会有相对应的积分。只要积分足够了,就能分到土地,成为自由民——如果不是因为有些大型工程需要人手,这样使用人力方便又效率,陈嫣宁愿这些人踏上蓬莱岛的土地就变成自由民。
这可不是陈嫣空想主义,一厢情愿地将两千年后自由平等的概念加以实现,而是自由民比奴隶要好!对蓬莱岛的开发更有效率,本身也更能活跃经济。说的明白一些,陈嫣根本就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卡这些人,只不过是中间有一个过渡阶段。
毕竟她并非这块土地的‘皇帝’,没得办法搞劳役什么的,这就算是终身只有一次的劳役了。
自由民有钱,奴隶称不上有钱,但也不缺吃喝,不存在没有工作,在街边乞讨、无所事事的情况。所以说,蓬莱岛上的城市,特别是永安城这座政治中心城市,更是如此!
当然了,蓬莱岛上的城市显得特别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里是有规划的。
城市在兴建之初大都是有规划的,比如说大汉的长安,方方正正一个城,城里面的闾里也是方方正正,不是规划出来,能这个样子?
但也有些城市没那么有规划,而是自然聚落而成,等于是先有了城里的人、建筑,这才往外面围了一圈。
但不管怎样,即使是有规划的城市,也会面临建城日久之后,城市没那么规整的情况——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消化能力越来越差,然而城市本身是不变的,这个时候就得给城市打补丁。补丁打的多了,总会有继续不下去的那一天。
就像是唐代京都也是‘长安’,但此长安非彼长安!因为汉代长安营城日久,就连脚下的土地都成了一片盐碱地,在此基础上建城不可为——所以唐长安城是在汉长安城不远处再建的。
现代人有下水道,有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有...有数之不尽的东西,就为了保证城市的运转。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身处其中,因为太常见、太理所当然了,反而一无所觉!在这件事上,古人的条件远比不上现代人,自然是饱受困扰。
就比如倒垃圾这件事,古人也有清理垃圾的,不然全都倾倒在家门口。那不早就被垃圾埋了么——很多人对于人类的垃圾制造能力是有误解的,根本不知道一个人一年能制造多少垃圾!
古人的垃圾少不少,但他们处理垃圾的能力也更弱。
古人的垃圾,可以再利用的,肯定会被再利用,实在无法的就只能运出城了。而运出城也没有太多好的处理办法,一般是讲究些的填埋,不讲究的直接倾倒就是了。但即使是填埋,以此时这样原始、低效的填埋,城外很快也会没有可以填埋垃圾的土地。
久而久之,城市就是被垃圾包围的城市了。
更别说,城市里的垃圾弄出城外,其实只有某些区域才有这个条件。比如说贫民聚居的区域,哪有这个条件!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即使隔了两千年,全世界的贫民窟也是一个样子。
陈嫣在蓬莱岛建城的时候,完全杜绝了聚落成城,而是纯粹计划的产物!因为是计划的,所以可以避免掉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
以永安城为例,陈嫣是用唐长安城的概念去修建的——方方正正一个城市,里面再用方方正正的方式分割成一个个市坊,最后市坊里面的民居也不例外,全都是板板正正的。
当初修房子的时候,陈嫣就先把民居、商业区、工厂区什么的全都划好了!,所以看上去格外清爽...是的,在还没有住这么多人的时候,她已经把永安城以三十万人的城市规模规划了。
所以现在整座城市‘一环’才完工,‘二环’休了一半...这样也够用了。
而现在随着人口增多,只要接着修就可以了,二环、三环,根据一开始的计划,可以修出三环来。如果将来三环也住不下了,还可以以现在的城墙为三环界,往外扩出四环、五环来!
不过陈嫣觉得那太远了,以古代城市的承载力度来说,五环这个极限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达到。
真到了那个时候,还可以在周围建新城,成为卫星城...总之她是想的很远的。
在永安城搞房子,是不存在完全的私人行为的。那些迁移过来的自由民,如果选择过城市生活,就会分到一座房子,只是这个房子并不是白给,而是陈嫣出一部分钱,他们自己还要出一部分。现在没有钱也不要紧,可以贷款,然后慢慢还。
这种安置房,贷款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利息。
这个时候的房价也便宜,还款是很轻松的。
不过也有些人看不上这种安置房,想要买大房子,又或者有些人想要换房。这个时候,要么看看城里有没有合适的房子,有的话就可以去买。如果没有,那就只能自己建造了。
建造也不是随便建造的,出售各种用地的时候也是一个又一个的‘小方块’为单位,大房子就买多个小方块——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极大满足了陈嫣的强迫症,整座城市看起来真就是棋盘一样。
人对于整齐都有一种天然的喜欢...虽然一开始的时候觉得这样有些过头了,但现在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大家也觉得蛮好的。
而这种整齐,只不过是陈嫣计划城市的第一步而已!因为房子建的很有计划,其他的也就能跟着计划了——垃圾池、排水暗渠(直到封建社会晚期,许多大城市的下水道都还是明渠,也就是排水渠...不仅脏,还很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填起)。
永安城或许没有高科技,但是在公共服务这一点上完全达到了近代水平——相关概念总是有的。考虑到此时城市规模,倒也够用。
也是因为有这些服务,才好向市民‘纳税’...她当然没资格纳税,所以是各种管理会收取管理费——倒的垃圾有人处理,屎尿也有人收走,城里有道路,每个市坊还给打水井...这些都是公共服务,谁要是不交钱,那也说不过去。
或许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觉悟,知道得到这些服务就要付出金钱——当初在大汉的土地上要交税,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没有人收税了自然暗喜。这个时候让他们交钱负担公共服务,这就是从他们兜里拿钱,谁肯?
但这些人心中不高兴是没用的,因为大部分懂道理,也不敢和大机构作对!更何况,真要‘抗税’,很多公共服务就会关上大门,就连户籍上也会有污点...是的,你可以不交钱,那就别享受这些了。
最后还是要妥协的。
陶少儿看着马车外的景象,高兴道:“原以为永安城不过是海外小城,多有不便,如今看来,和大汉治下的郡县也无差别。”
她是担心陈嫣在这里生活不惯,譬如水土不服,譬如物资种类不丰...但是现在亲眼看到,觉得至少永安城很像样子,只是在这里的话倒不觉得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