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沙柳273
时间:2020-04-09 09:35:28

  “长轩,别说废话了,去给你姐买药,顺便将人参买回来,还有老母鸡!”冰兰拍着玉茹的手制止她要阻止的话,“你弟弟说的对,你婆家不管你,娘管你!钱花了再赚就是,人没了娘去哪儿再找闺女!”
  “娘!”齐玉茹感动地再次落泪。
  冰兰对邱连生道:“你是带玉茹回去养身子,还是将玉茹留下在我这里养身子?要是留下就养彻底,最少五年!我闺女也不会碍你们的眼!”和离估计很难,先把人留下再说。
  “听玉茹的,只是我们没有能力买参。”邱连生在金钱面前没了高傲。
  “玉茹你的意思呢?”
  “我不想回去,回去了就怕再也没命看到娘了!”
  “听到了吧!五年内玉茹就留在我这里养身体,等养好了再说!娘亲有病,孩子是不是应该在跟前尽孝?清扬,你们先生怎么教的你们?”
  “父母疾,应侍奉其左右”清扬规规矩矩回答。
  邱连生一听,儿子真要在这里侍奉齐氏五年,还读书不?“岳母,清扬正在读书,若耽搁五年学业怕是要荒废”
  “这倒不必担心,长益正在进学,他们可以一起去学堂,清清这边有婆子伺候着,怎么你还有什么不放心?”
  “不是,只是清扬的功课我每日要检查,不如就让清清留下陪玉茹,清扬我带回去!”
  冰兰看闺女,本来也没打算将两个孩子一起留下,能留下一个也好。
  齐玉茹点点头,伸出干枯的手朝两个孩子招手,冰兰喊秋英进来将齐玉茹扶坐,靠在枕头上。两个孩子站在床前,齐玉茹温和慈爱的眼神已经不再令他们害怕。齐玉茹叮嘱儿子回去要好好读书等等……
  这天齐家院子里飘出人参炖鸡的味道,邱连生看到汤里那一片人参眼睛眯了眯,不用喝,就是闻着味道就让人浑身舒服,这就是百年人参吗?
  “这是一百五十年的,我怕一百年的药效不够”齐长轩道。炖一次鸡汤切上一片,齐玉茹喝了满满一碗汤,连两个孩子都有份。冰兰说了,孩子太瘦了,也要补补。
  鲜美的味道令所有人垂涎。只是那只属于病人。不知道是人参的作用还是孩子让齐玉茹振奋,总之齐玉茹醒来后精神很多,邱连生失望不已。
  邱连生带着儿子是第二天走的,冰兰松口气,齐玉茹起来活动活动,比以前精神很多。冰兰不放心,让周妈留下伺候,叮嘱闺女和家里女人,急急忙忙跟儿子赶去牛岭山。
  冰兰是骑马去的,齐长轩知道到老娘骑马技术相当好。所以行程很快,牛岭山南已经开出一大片土地,他们到的时候正在播种谷子和高粱。
  “再稀疏一些,种子密集了影响产量”冰兰一看播种方法马上道。干活的人还真不少,不远处就是一片临时搭建的棚子。
  “着急播种,大伙都将就了”齐长松道。
  “那些棉花种子还没种吧?”
  “没有,想等粮种种下就种棉花,就是不知道怎么种。还有您弄到的那些种子,有的不知道怎么种。”
  “我都问过了,有的知道,有的也不知道。咱们试着种,今年算是长经验。”冰兰的到来分出部分人跟着去种棉花,土豆,玉米,豆子和各种蔬菜。
  土地还算肥沃,里面堆积了很多腐叶,除去草根晾晒后的土质松软。底边挖出沟渠,一个是降低土壤水分,一个是防止动物来祸害。总有不长眼的兔子袍子掉进去,第二天大家便可以吃上一顿。
  因为是新开的荒地,野草长得很快,随着苗出来,野草也跟着出来。很多人们都不认识,都是听冰兰指挥怎么留苗除草等等。
  草场放牧的牲畜都是他们带来的,各家的牲畜冰兰都给了钱。在没确定好能种出什么粮食前,大伙只能过集体生活。
  庄稼都出来后,迎来几次降雨,住处便成了问题。冰兰跟众人一样踩着脚下的泥泞,她在考虑选址,当初计划就在山脚,想到要开采煤,便把住处放到郭家村附近了。
  郭家村在她们购买土地的范围内,村子以耕种为主,养一些羊。整个村子只有三十几户,一百多人。
  冰兰带着两个儿子去村里拜访了村长郭亮,郭家村以前是一群郭姓人搬来定居的,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外乡人。人口很杂,但还是以郭姓人居多。
  “早就听说这一片被人买去了,原来是两位贵客”老人身体健朗,性子更是爽利。
  “我们早应该上门拜访是,只是家里事多刚过来”冰兰道。她带来的礼品丰厚,老村长一家格外殷勤。殷勤之余还是问了问他们为什么买那么大的地方。
  村民们早就看过那片草场,草场看着面积大,杂草却很多,荒地不少。还有几处沼泽。他们附近的草就够吃,平时根本不会过去放羊。
  也就是那些游牧族每年开春赶着牛马过来,草吃的差不多了就走。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愿意花钱买那些地方,如果不是村民去山里砍柴挖黑石,他们几乎不会过去。比那边草好的地方不是没有。这边别的不多就是地多人少。
  冰兰也不隐瞒,坦言道:“我们是想开荒种粮食,再养一些牲畜,不知道你们村上土地产量如何?”
  说起粮食老村长不由叹气:“一亩地弄好了也就一石,弄不好也就是种子数,家家能糊口就不错。你们打算种什么?”
  “跟您们一样,谷子,高粱,还有一些从外面弄来的种子,就是不知道成不成?”说了一些其他,冰兰说明来意:“我们带来的人还没正经住处,想在你们村边给他们建房,以后住的近了,大家相互有个照应”
 
 
第492章 古代老娘  22
  土地是人家的, 老村长自然没说的, 人家过来打招呼是眼里有他, 忙道:“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村里人都闲着, 没看一个个就知道晒阳(晒太阳)”
  “我们也正有此意,建房修路的事需要大批人手,需要石料和木料,村里要是有人愿意过去做工我们是给钱的”
  “那是好事,村里一定有人愿意, 回头我去问问?你们建房是给自己住还是给那些下人住?”
  “都有, 我们带来的不是下人,就是亲戚乡里的。前两年先帮着我们种地拿工钱和粮食”
  “哦, 这样很好”老村长连声道。
  冰兰圈定了房子建筑范围,齐长松去镇上找建房的工匠,不图什么花哨,只要结实,主体还是以石头和木料为主,经过了解,本地百姓建房喜欢用一种砂岩石,不为别的,主要是好采集, 比青条石差一些, 却比土坯结实很多, 冰兰试了一下, 比烧的土砖还要结实一些。这样盖出来的房子也会结实。
  采石场提供各种规格大小的石头。木料也一样,只要是有银子,自然有人给送过来。也就是只要有银子,一切都不是问题,唯一缺的就是人手。要是郭家村男劳力都来干活,建房也不是问题。
  冰兰与儿子们研究了一下房子设计,一般一家人都有六七口子,多的十来口,采用建四间正房,三间厢房完全可以住下,后院要有牲畜棚家禽棚子。一排十户,加上他们自己的一排两进院子,先建四排。
  这点人远远不够,冰兰计划庄子要最少能容纳千人,还要有仓库,牲畜棚,饲养场,晒场,街道等等。娘三画了一个草图,将别的位置预留出来。
  一户费用大约五六十两,两进院子采用的原料不同,预计一户五百两。加上修外围墙和铺路,买料,粮食,工钱,前期一万两都不知道够不够。
  村子规划完,齐长松便全面负责起来。干活的人一听自己就要住上那么好的房子,干劲十足。主家说了,干好了留下住,干不好的还是要被送回去。
  来了除了干活可是有吃有喝的,眼看就能住上大房子了谁还想回去?不想回去就好好干,于是在不能开荒,只需要管理好种苗后,除了放牧的孩子,所有人都投入修路中。修牛岭山到齐家庄的路。牛岭山到田间地头的路。
  冰兰不关心那些,她还有两儿子。她最关心的是那些苗,尤其棉花,她希望能把棉花种成功。
  地里出来的苗一垄垄的,冰兰身边跟着秋英家的两个哥哥——秋丰,秋收。他们跟秋英一样有胆色,有头脑,能吃苦。冰兰是非常看重他们的。
  两个人什么也不问,冰兰说什么便干什么。只是用心记着。冰兰种过,棉花怕涝,所以她将棉花地周围挖了排水沟。山北那片地或许更适合种植,但今年是第一年,只能看着。
  放牛的孩子跑来告诉冰兰那边来了一群乌护人,乌护人是他们对某些游牧部族的称呼。
  “来了多少?”
  “小男孩道:“好多,他们在搭帐篷”
  “带我过去”冰兰骑上马,秋丰秋收也跟了过去。
  远远的就看到一群马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一群牛跑到河边喝水。穿着破皮袍子的乌护人正搭建着帐篷。几只凶猛的大狗对她狂吠,很快被人安抚住。
  “请问哪位是部族的首领?”冰兰过去问。
  “阿妈,有人找爹”干活的一人喊道。随后一个青壮男子过来看冰兰。男子很高大魁梧,脸色黝黑,一口牙齿却很白。
  男子看对面的女人已经有了些年纪,人却很精神,身上的衣服也不是粗麻布,而是棉布。加上简单却不俗的首饰,怎么看也不是村妇。“夫人,您找在下?”
  对方客气,冰兰也和气,“您是他们的首领吗?我是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夫家姓齐。”
  “新主人?”男人愕然后了然,“齐夫人是将这片草场买下来了吗?”
  “是,那座山周围五十里地,去年冬刚买的”
  “在下不知,这就收拾东西另寻他处,每年我们都会在此放牧一段时间,既然有了主人我们该离开”他们喜欢这边也是因为离着村镇近,秋收的时候会换一些粮食布匹和盐巴等物。
  “不必急着走,今年你们还留下吧,我们刚来,草场还用不了。只是能不能给我们两头牛仔和两匹种马要是你们觉得吃亏,我们在秋季或许可以补偿你们五百斤粮食。”冰兰是看好了对方的马匹,他们的牛马都出自一个牧场,这对繁衍很不利。
  这条件对汉子来说简直就是惊喜,五百斤粮食对他们太重要了!声音都带了颤音,“一言为定!我会为您挑选最好的牛犊和良马!我叫亚吉伯。”
  乌护人的到来让修路快了很多,冰兰用盐巴和新长出来的蔬菜雇佣他们帮着修路。路基都是从牛岭山上凿出来的。大石头放下面,小石子放上面。有那么多牲畜帮着运,人力就省事了。
  冰兰带着黑炭出去了一趟,拿回十余件挖地开石头的铁锹头、铁钎凿子等物,交给儿子,“这几件东西你专门找人用,要信得过的。是娘找了一个老工匠新做出来的,外面可没这东西。开石头很好用,我的意思是咱们先从山脚打开一个口子,等秋收后便可出黑碳了。外面石头咱们铺路。”
  “娘,放心交给我,您帮着看着那些庄稼就好,我看地里的庄稼长得很好,明年咱们可要多种一些”任谁现在都能看出庄稼长得真的很好,没想到夫人这种稀疏种植可以让苗长得更壮实,以前以为苗越多越好,原来是他们错了。
  工具真的很好用,那大石头用些工具很容易劈开。没几天里面黑炭便看到了,齐长轩带了一些卖给打铁的,煤炭的高燃点让铁匠尝到了甜头,心甘情愿拿钱来买黑炭,同样价钱,他们宁愿买黑炭也不要买木炭了!
  齐长轩带回一百两卖黑炭和预定黑炭的银子,回来交给冰兰:“娘,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不就是用力气挖挖吗?运过去就变成银子了。
  “那是量少,他们刚知道黑炭的好处,你要是运过去一大堆,那价钱会马上下来。或者别处也发现了黑炭,并大量开采,一样不值钱,什么多了都不值钱了。”
  齐长轩明白了,所以他们不能大量开采,只能少量往外运。
  冰兰让他自己琢磨去,棉花要到掐尖的时候了,再长养分就都到植株上,影响花果的成长。冰兰装作在田间研究,让秋丰秋收带人照做。
  地里还有一片土豆,谁也不知道那会长出什么。玉米更没人见过,那一株株秸秆长得倒是很粗壮。唯一让他们气愤地是那些野兔,防不胜防,总想办法进来祸害。
  开出来的地已经用木栅栏围了一圈,对大型牲畜野兽还好,就是那些兔子。而且兔子对牧场里的牧草破坏性很大。他们的繁殖能力超强,打都打不绝。
  对付他们只能用老办法,“让长松再去县城给我买一些迷药来”
  “娘你要干什么?”
  “对付兔子,咱们的豆秧被祸害了不少,看着心疼”
  “是该好好收拾他们了!”齐长轩一听就是气愤,要知道庄稼长这么大是多不容易!
  于是不久,地里和放牧的人都开始满草场捡兔子,放牧的乌护人也帮着捡。
  “捡了你们就拿去吃,这么多哪里吃得完!”冰兰大方地道。平时地里瓜果多了她也会让他们过来采摘。相处久了,帐篷里的女人也会过来帮忙照顾蔬菜园子。
  他们平时吃的很节俭,牲畜舍不得杀,那是用来换东西卖钱的,他们只能食用奶制品,奶制品吃多了很容易起火,身体就会难受,吃一些菜和果子会舒服很多。他们看到冰兰那个大菜园很是羡慕,偶尔拿一些酥油,牛奶,马奶换一些。
  酥油放不坏,冰兰也愿意帮他们。让他们习惯吃这些食物,或许他们会愿意定居下来。这片处女地需要更多人手。
  马明开始负责起菜园蔬菜的外卖,豆角,黄瓜,茄子,南瓜,冬瓜,韭菜,芹菜等等每天装好筐子运去镇上和县城贩卖。卖的价钱不高,赚一些小钱。那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菜都能在这边长得很好。
  还有十几棵果树,长得好,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结果。谷子吐穗了,棉花开花了,冰兰想回老宅看看去,看看齐玉茹恢复的如何,却一直离不开。所有人都没经验,她只能手把手教。
  河边那些乌护人又在帮着清理那些毒芹,毒芹是有毒的一种野外植物,牲畜就怕吃到,吃了的结果就是等死,暂时没救。所以放牧的人都小心地让牲畜避开。
  乌护人来了后为了感念冰兰他们,经常将长出来的毒芹挖出来,不是远远扔掉,就是挖坑埋了。大自然就是那么奇怪,越是这些有毒的东西生命力越强。人们一遍遍清除,它还是坚强地冒出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