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拿胡椒粉去了,喝羊杂汤怎么能没有胡椒粉呢。“娘,放点这个增味儿。”
桂花婶哼了声,“你倒是心大。”
张柔能怎么办,赶紧劝呗,“咱们清者自清,身正不怕影子斜。”
“你可知道谣言能杀人。柔儿,你年纪还小,经历的事情不多。不知道有时候这谣言比刀剑都锋利。”桂花婶叹口气,“那时候我还小,前街有个俏寡妇,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也真是那样。后来…后来周围的妇女都在说她不守妇道,勾引别人的男人,总之,越传越难听,那人终于受不了了,最后上吊自杀了。可即使她死后,还是有嚼舌根的。”
张柔觉得桂花婶肯定是略了一些更不堪的事情,“娘,我懂。”
她是真的懂。“娘,其实我都能猜出来,这话是谁传的。”
太没有难度了。
还以为她们能出什么高招儿呢,没想到她太高看她们了。
桂花婶咬牙,“还能是谁,除了那不要脸的木家。”
她们娘俩刚从国公府出来,有交集的才多少人。
对她们心怀恶念,又能在家里附近传播谣言的还能有谁。
“应该是那位二夫人了。”这手段很明显出自妇人。
女人果然了解女人,这招儿的确够阴险。
桂花婶实在没心情喝汤了,“柔儿,你说我们要不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也不是不行,到时候水浑了,也就没人在意咱们的事了。”就如同上辈子,有些明星丑闻爆出来了,多是爆别人料,转移大众视线。
第311章 桃色谣言
第三百一十一章
赵嬷嬷正在挑野菜,现在正是野菜冒头的时候,最是鲜嫩。
这是小姐特意吩咐要买的。
估计是吃了一冬天的萝卜、白菜和各种菜干,就想吃这口鲜嫩的。
可是真贵啊,要十文钱一斤,都能买半斤肉了。
“哎,赵妹妹,你也来买野菜了。你说这主子就和咱们不一样,这么贵也舍得买。这野菜大地不有的是么。”这人是一条街其他府邸的嬷嬷,也是出了名的大喇叭。
赵嬷嬷不太喜欢这人,因为之前说她家夫人、小姐的就有她。
“哎,你听说了么,木府出了大新闻了,哈哈…我都不好意思说。”这位嬷嬷捂着嘴笑的跟老母鸡似的。
赵嬷嬷心话,那你倒是别说啊。
“木府老太爷和二夫人扒灰,传的有鼻子有眼的,据说两人在厨房就弄上了。”这位嬷嬷说的她好像就在现场一样,讲的活灵活现的。
“大姐,真得假的?那他儿子呢,就甘愿当王八了?”赵嬷嬷没搭话,卖野菜的大婶听的两眼冒光,忍不住搭了话。
周围好几个竖着耳朵的。
这位嬷嬷更有谈性了,野菜都顾不得挑了,“那儿子也是怂货。那家老太爷是个老举人,全家都靠他,儿孙都是窝囊废,我们附近的人都知道一家子都靠着儿媳妇的嫁妆过日子呢。那老家伙,人老心不老,小妾还不到二十岁呢。”
就有人听出不对劲来了,“人家都有十几岁鲜嫩的小妾,还会找儿媳妇么?”
大嘴嬷嬷捂着嘴笑了,“这扒灰的刺激能和玩小妾一样么。我还听说,他家穷,所以那小妾不但是他的,还是他俩儿子的,那家子乱遭着呢。”
“这样的人家还能娶到媳妇嫁的出去闺女!”有些妇人露出不齿之色。
“他家大公子都快二十了,也没找着媳妇,眼光高着呢,还想找个嫁妆厚的,好养家呢。眼瘸才和这种人当亲家呢。”大嘴嬷嬷很是不屑。
赵嬷嬷让买菜的给量量多重,算了账她悄么声的走了,她得把这消息告诉夫人、小姐,让她们高兴高兴,这就是恶有恶报。
之前消息一出来,赵嬷嬷就猜出来了,准是木府的人没跑。
不过这话儿也太脏了,不好说给小姐听,只告诉夫人就好了。
张府。
“娘,刚才赵嬷嬷和你说什么悄悄话呢?”张柔好奇啊。
桂花婶表情有些一言难尽,看了眼张柔,“自秀倒是听你的话。”
当日,娘俩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商量怎么将消息传播出去的时候。
沈自秀登门了,原来他也是听到了一些风声,有些放心不下,才进府看看的。
桂花婶也有心做试探,就把娘俩商量好的决定说了,她就想看看沈自秀会如何做。
会不会因此厌恶于她们。
没想到自秀却把事情揽过去了。
当时柔儿就说了一句,极尽桃色。
张柔有些懵逼,“怎么就听我的话了?”
桂花婶却是笑了,解气了,“现在外头都在传木家的…笑话呢,看她们怎么办。”
还有没有心思害人了。
“沈自秀出手了,可以啊,这效率。我出回血,找一块好玉佩,您送他。”不能让人白帮忙不是。
“是得找块好的。”这份人情可不轻。
张柔好奇啊,“他都传什么了?”
哎,都怪她年纪小,还要装好女儿,不敢暴露本质,要不然她给弄个“桃色剧本”,保证让熙朝人民大开眼界。
编造黄色小故事,她可以骄傲的和所有的熙朝人民说,在座的都是垃圾!
想当年100G的硬盘不是白存的。
哪个主播不是资深老司机。
桂花婶哪里讲的出来,只能瞪一眼张柔,“小孩子家家问什么。”
张柔翻了个白眼,嘟囔了句,“现在我又是小孩子了。”
是谁恨不得她立马嫁人给她生外孙的。
“你就别多问了,等着看热闹就好了。”桂花婶边说边乐。
木府。
本来木府奴仆少,她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听到风声。
可是事情偏偏凑巧。
木大夫人正在为大儿子相看亲事。
女方是集市一茶楼掌柜的独女,本来这种抛头露面的女人,木大夫人是看不上,而且这茶楼掌柜的还不是茶楼的主子,只是雇佣的,虽说有些家底,但不厚。
但她实在没有办法了,周围的媒婆已经不愿意再登她家的门了,如果这个再不成,就要往南区那边找了。
可是这流言一出来,媒婆当天就登门了,告诉她女方不同意,还说木家是个淫、窝。
给木大夫人气个半死,这媒婆才出木府。
谁让木府两位夫人都是刻薄之辈,之前可没少得罪人。
木大夫人越想越气,偏偏木二夫人什么也不知道,还来说风凉话。
这下子木大夫人还能不炸,直接就骂起来了,说二夫人不知廉耻和老太爷扒灰,外头都传遍了。
这两人直接扭打起来,然后各自的儿女也参战了,越打越热闹。
桂花婶和张柔也听到了动静,都顾不得冷了,跑墙根底下听动静。
“嘻嘻…打的可真激烈,娘,你说都打冒油了,还能住在一起么?”张柔巴不得她们卖房搬走呢。
哎,不行,她手上银钱还不够,再等她两个月的。
“没钱搬个屁。听着,那个老太爷出来了,还很中气十足呐。”桂花婶做了个嘘声的动作。
“不愧是读书人,还挺会骂人。不过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张柔很是幸灾乐祸。
原来木府大夫人发难了,她要求把二房分出去,如果老太爷不分,就说明外头的传言是真的。
木二爷正在骂他大嫂,木大爷也毫不相让。
“娘,其实这会子那个流言已经不重要了,分明是两房都想分家,只不过是把对方赶出去,全占家产那种。”张柔这也算是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大房好不容易拿到这个把柄,不会轻易放弃的,就是外头不传了,木大夫人都不肯答应呢。”以后这木府要热闹了。
让她们尽情作吧,这样也就没闲心惦记她们娘俩了。
第312章 沈自秀再登门
第三百一十二章
至此,桂花婶娘俩又多了一个乐趣。
那就是听墙头。
桂花婶本来不想让张柔听的,怕脏了她的耳朵。
但是张柔哪里肯,没有电话、电脑,好不容易出了点乐子。
就差就地打滚了,桂花婶也只能由她。
其实桂花婶也有思量,家里就她们母女,她一早就决定让张柔当家做主,以后少不得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儿。
到时候像这种木家人估计也有不少,也算是提前涨些经验。
这木家也是奇葩,也不知道家丑不可外扬。
每日打的热闹,每隔几天必出点新花样。
之前还是老太爷和二夫人扒灰,现在木家少爷、小姐都被卷进去了,一家子彻底没了干净。
就这也没让木家消停。
木家两房更像生死仇人一般,有点不死不休的架势。
惹得张柔感叹,怪不得说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不过这还不是最奇葩的,更奇葩的是木家老太爷居然还有闲心逛窑子。
还被传出来了。
这事又给木家的艳事添了一把火,以前周围的人该传传,但心里知道是假的。
但是现在却有些拿不准了,这老太爷如此混不吝,那扒灰的事儿未必是假,要知道空穴可不来风,人们说的更来劲儿了。
木家这事情越传越邪乎的时候,终于被人给告了,告到了府衙学政那里。
原来这举人也是有俸禄俸米的,而且还能免杂役。
但也是要受监督,不是一劳永逸的。
这学政就是专门管这块的,派人一查,木家那些事儿简直是不堪入目。
之后木老太爷被罚去举人身份,木家也因为治家不严,三代不允许科考。
这下子,木家人都彻底疯了。
之前他们木家穷,可还能端得起架子,四处得罪人,靠的不就是老太爷举人的身份和子孙后代能读书,以后也能考出来的信念。
现在两样都毁了,木家人不疯才怪。
这时候,沈自秀再次登门拜访。
桂花婶和张柔当然是热情接待了。
“婶子,我最近要在城里办点事,能不能叨扰几天?”沈自秀话里话外的意思居然要住下来。
桂花婶沉吟了下,“你怕木家狗急跳墙?”
既然被猜到了,沈自秀也没死不承认,“是有些担心。”
其实这里少不了他的推波助澜。
从木家把主意打到张家的时候,他就打定主意要让木家吃苦头了。
不过他没想走正道,因为没有人脉,也没那么多银钱。
他是知道那位老太爷喜欢逛窑子的,准备给他弄点助兴药,让他瘫在女人肚皮上的。
可还没等他动手,木家就被告了。
比他出手还狠。
可见看木家不顺眼的人不少。
现在木家要人没人,那位老太爷没了功名,谁还理他。
要钱没钱,还不能科举。
一家子以后靠什么生活?
近在咫尺的张家,孤儿寡母的张家就是块大肥肉。
只要他们咬到这块肥肉,他们的日子还能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