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咱们不买了!就让他们卖四百五十两,看谁愿意当冤大头。”张柔作势拉着桂花婶要走。
“又胡闹。”桂花婶再次训斥了张柔一句,并不严厉就是了,“周房主这样,我也是诚心买,你们也诚心卖,再给涨十两银,同意我们立马去衙门办手续,不同意就算了。”
“干嘛非得买啊。”张柔气鼓鼓的。“太贵了。”
那边房主两口子也在商讨。
张柔偷瞄两人还吵的挺激烈,那就再给下点猛药。
对着桂花婶使了个眼色,“娘,人家不愿意卖呢,我们走吧。”
桂花婶装模作样的叹口气,“既然这样,也就罢了。”
说完母女俩就往外走去。
“等等!等等!夫人留步。”男房主追了上来,“我们卖了,卖了。”
张柔心里比了个“yes”!,脸上却是满脸的不快,“不是不卖么,怎么这么快改主意,肯定我们吃亏了。”
桂花婶却是不理会她的嘟囔,直接邀请两位去衙门办理手续。
桂花婶和张柔还找了白中人代办,到时候给二两银的茶水钱即可。
要不然进了衙门,她们少不得也要塞钱,还不如让熟人挣了。
而且双方一直合作愉快,以后还得靠人家找铺子呢。
这关系可不能断。
白中人在衙门一向吃得开,很快房契就下来了,当然钱也花出去了。
房主那边需要一天搬家,桂花婶答应了。
不过也让赵师傅告诉胡掌柜一声,现在房子是她们家的了,得看着点。
等他们搬进去要重新换锁头的。
还有怎么安排房间,也让胡掌柜做主。
她们不管的。
张柔那边也在和白中人谈话,就是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商铺。
一上午就把房子的事儿搞定了,还便宜了二十两,也算没白演戏。
张柔心里也放松不少,答应胡掌柜他们的事情总算做到了。
“娘,下午去买人。”她要趁热打铁。
“你准备买几人啊?”桂花婶问道。
“先买六人吧。”她这第三家店铺,不出意外面积不会小。
因为她这次并不打算合租。
上下两层的面积呢,六个人并不多。
“还是买一家子?”桂花婶又问。
“最好是。”要不还得管他们终身大事。
万一乱点鸳鸯谱,弄成怨偶如何是好。
桂花婶也有些想法,“还是王伢人那儿。我顺便看看有没有好的,再买两个在府里伺候。现在府里就赵嬷嬷和琉璃两个,有些不够用。而且赵师傅活计也有些多。”
“就是手里钱不够,要不然我准备再买处大房子,到时候,凡是在铺子里工作的都搬出去,赵师傅这个采买工作也交给其他人,到时候就在府里养马赶车就好了,那时候家里就清爽了。”张柔想到家里账上的钱,又觉得任重道远。
等她在附近开四家铺子的,到时候每个月收入不菲,这个想法就不难实现了。
“是得这样。”桂花婶很是赞同。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张柔很有信心。
那么就从下午的买人开始。
两天后,张柔一大早醒来,还没起床,就想着沈三哥应该返程了。
也许明天就能见到人了,忍不住有些开心。
她这两天正经做了不少事,经王伢人介绍,花了一下午时间,买了两家子,七口人。
回来就交给赵嬷嬷了,之后送到胡掌柜那里一家子,让珍珠管理另外一家子。
送到胡掌柜那里的当然就住新买的房子里,剩下那家子在二院门房住下。
现在可以老带新,她不用事事操心了。
昨天她一直在挑选羽绒。
这羽绒并不是所有的家禽毛都可以,必须是小软毛。
所以就得挑,从几袋子里慢慢挑。
好在一件羽绒服用两斤毛足够了。
上辈子她看过新闻,很多羽绒服里填充的羽绒就百十克,很轻却又很保暖,原因是那些羽绒都是经过处理的,特别的膨胀,所以那些羽绒服最怕水洗,能透亮。
她现在肯定弄不到机器处理羽毛,顶多是多次水洗,上锅蒸去异味,很是原生态,所以为了保暖只能加量。
厚重一些也没关系,她的主要目标就是保暖。
只要达到这一目标,其他的都可以让位。
她现在处理过的羽绒足够做羽绒服和睡袋了。
就是剩下的羽毛有些多,怎么处理有些为难。
就这么烧了未免有些可惜。
她想利用这些羽毛做好事,可又怕春晴过来,有些纠结。
第355章 授人以渔
第三百五十五章
张柔在家里等了一上午,也没见春晴的影儿,就知道今天她是来不了。
叹口气,当人家奴婢的就是这么身不由己。
那就不等了,“娘,你还记得当年咱们出府,去了一家饭馆,结果菜不好吃,咱们走了不少路送给了一些小孩子。”
桂花婶点点头,“记得啊。那些小孩子孤苦无依,很是可怜。”
张柔拉着桂花婶衣袖,“那…咱们就去做好人好事吧?”
“好人好事?”这词倒新鲜,却不难理解,“你要施粥么?”
张柔伸出手指摇了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看到桂花婶要瞪眼了,张柔赶紧解释,“咱家不是从飞鸿居弄来很多羽毛么,我挑了一些,绝大部分是用不着的,我想教那些孩子做毽子,非常简单。就是有些羽毛做不了毽子,留给她们也能保暖。”
桂花婶有些不确定,“会有人买么毽子么?”
“这个…?”张柔也不是特别确定。“试试嘛。”
总没有坏处的。
“哎,咱们还是去当铺,买些旧袄子吧。”桂花婶对于做毽子卖有些没信心。
“不能买好的。”要不然她们留不住,甚至会给带来祸害。
“知道的。”桂花婶又想叹气了。
娘俩又收拾了一些吃的,带着赵嬷嬷上了马车。
这次直接去了城外的破庙。
里边常年有一些孤寡老幼。
她们马车一行驶到附近,就有十来个小孩子围了过来。
因为也有其他好心人来附近施舍粥饭,所以很多小孩子见到马车不但不害怕,还会迎上来。
不过也都是小心翼翼的,犹如惊弓之鸟,好像随时保持逃跑的样子。
张柔先把几袋子味道不怎么好闻的鸡毛推下了马车。
因为有赵师傅拿着马鞭子,小孩子们虽然好奇,也不敢太过于上前。
赵嬷嬷先下了车,然后桂花婶和张柔也陆续下来了。
张柔一抬眼就看到一群穿的衣不蔽体冻的瑟瑟发抖的孩子。
很多人身上的衣服还是单衣,就那样还有口子,漏着肉,他们为了保暖,身上还裹着草,也有羽毛、蒲草棒,反正乱糟糟的。
张柔心里很是酸涩,她没想到会这么惨。
不过想到今日的来意,赶紧蹲下打开袋子,挑出几根合适的羽毛。
指了个七八岁的男孩,张柔冲他笑笑,招招手,“你过来一下。”
这个男孩看着她们的眼神有好奇、探究,但却不畏缩,是个好苗子。
小男孩抿抿嘴,略微迟疑一下就过来了,后边还跟了个小尾巴。
张柔也没管,拿着羽毛文他,“认识这个么?”
男孩点头,“鸡毛。”
“很好,我今天教你做毽子,你要是学会了,我给你一件旧棉袄,学么?”张柔问道。
男孩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不过立马使劲的点头,“学,我学!”
“要做好的鸡毛毽子首先就是挑鸡毛,最好是雄鸡的鸡毛,挺直还漂亮…之后找块布…再穿过铜钱…”张柔一边讲解一边做,几乎都是慢动作,“学会了么?”
男孩点点头,“学会了。”然后一脸期望的看着她。
张柔就知道这是要棉袄呢。
“这几个袋子,里头有不少羽毛,送给你了,你回头也可以把做鸡毛毽子交给小伙伴,或者用这些羽毛保暖。”张柔看了眼其他的孩子,还有庙门口张望的老人,“嬷嬷,把棉袄、吃食分给他们吧。”
棉袄她们买的都是特别破的,都是露棉花的,布也有些糟了那种,说实话,硬邦邦的,保暖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这是当铺的货底子,没人要的,她们花了七钱银子都给买了,得有十来件呢,差不多人手一件了。
张柔说话算数,随便拿了件递给那个男孩,“不是多好的衣服。如果学会了,以后可以进城去给小朋友去做,不要钱,给口吃的就成,应该有人愿意做的,铜钱你没有,可以让对方出材料,你出鸡毛加免费加工。快去抢吃的吧。”
看着男孩抓着棉袄跑到赵嬷嬷那里了,张柔笑了笑,然后裹紧斗篷,钻进了车里。
没有那几袋子羽毛,车里空间大多了。“娘,你也赶紧上来,太冷了。”
半路上,母女俩免不了聊上几句关于这些孩子的。
“这些孩子也是命硬,靠着乞讨,贵人们舍粥勉强度日。冬天对于他们来说,太过于难熬了。”桂花婶很是可怜这些孩子。
“我觉得官府还是应该管管。”这还是京城呢。
不知道其他的地方,那些穷苦的成什么样子。
张柔恍惚记起来,她刚穿越那会子,好像鞋子都是漏口子的,可是刚才好些孩子脚上都是烂草,草鞋都不是。
应该是他们不会做草鞋。就把野草随意围在脚上了。
桂花婶哼了声,“当官的才不管呢。好了,不说这闹心事了,以后咱们有钱多过来布施几次吧,官府老爷的事儿咱们管不了。”
“算算日子,自秀该回来了吧。”桂花婶还挺想那孩子的,这么冷的天,要走那么多路也是辛苦。
自秀细皮嫩肉的,也不知道会被磋磨成什么样。
“明天是第四天,不出意外差不多也要晚上了。”张柔当然希望一切顺利。
“回头买点羊杂去,咱们给做熟了,回头让自秀带着,半路上喝一碗,暖身子的。”桂花婶提议道。
“好好好,多买一些,咱们自己也喝。”张柔很是捧场。
她今天早上就念叨羊杂汤了,没想到和桂花婶这么心有灵犀。
“还要吃什么?”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当然要多买一些,反正现在天冷了,能放的住。
“家里好些天没吃鸡了,买两只,咱们自己吃一只,回头自秀哥回来,给他做一只。”她虽然给沈三哥带了不少吃食,可是赶时间,他们肯定就对付,回来的时候给他熬鸡汤好好补补。
这得回是桂花婶,要换个娘,听到女儿这么明目张胆的胳膊肘往外拐,肯定要心塞的不行。
第356章 加层牛皮
第三百五十六章
张柔今天早上没有赖床,有羊杂汤喝,还是炖煮了一晚上的,火候到了,味道必然差不了。
加上点花椒粉,这羊汤味道就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