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婶斜她一眼,“自秀说可以那就可以,再说白日没事,咱们也可以回去看的。”
事到如今,建房队马上就要来了,也只能先这样了。
“你们俩在外头稍微避讳一下,毕竟已经是订婚的人了。”桂花婶开了口。
熙朝的规矩,一旦订婚,男女方在结婚之前不允许单独见面的。
可是她们家都不是讲规矩的,不过在外头,为了柔儿的名誉,还是要注意一些的。
张柔很是不以为意,不知道规定这条规矩的老祖宗是怎么想的,既然订婚了,为什么不趁机多培养一下感情,盲婚哑嫁真的好吗。
再说她们脑门子也没有刻字,别人怎么知道他们有没有订婚。
不过这些话她也只敢在心里吐槽罢了,说出去肯定又要挨瞪了。
沈自秀却是不行,赶紧允诺,有外人在一定会注意。
两人已经问名了,这是婚礼流程的第二步。
通常是男方委托媒人到女方家里问清女方的生辰八字,男方拿到后占卜,看看合不合。
不过到了张府这里,却有了难事儿,因为张柔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生辰八字。
她被卖那会儿才四五岁,还没继承脑子里的记忆,哪里会记得呢。
好在沈自秀并不在意,不过桂花婶还是带着她们俩去了城外香火旺盛的寺院,请了大和尚给看了,果然是天作之合。
“娘,我和三哥要商量点事啊。”张柔将沈自秀拉到西厢房。
“三哥,东西都做出来了么?”张柔问的是纳吉用到的聘礼。
主礼应该是大雁,不过大雁难打,而且也不是总有的,因为会南飞,所以也可以用木头雕刻大雁代替。
副礼是成双数的戒指、玉佩、布匹、珍玩等等。
本来这应该是男方独自承办的,视经济条件而定。
可是沈自秀却说这东西是给张柔的,她喜欢最是重要。
张柔也觉得很有道理。
再说上辈子男女双方合资买房子、装修太正常不过了。
但是两人都心有灵犀避开了桂花婶。
张柔从戒指设计图抽取了几张,包括金银各一对素戒。
红翡戒指一对,红宝石戒指一对。
红珊瑚戒指一对,南红戒指一对。
一共六对戒指。
因为有她的设计图在,所以东裕隆掌柜的几乎没怎么收钱。
这还是因为素戒图纸过于简单,人家没看上的缘故,要不然还要倒找她们钱。
最让张柔高兴的是,沈三哥没有因为戒指没有花他的钱而不愉。
后来她也问过,沈三哥的回答是,反正日后成家,他的钱都要交给她的,现在多剩一些,到时候就多交一些。
沈自秀觉得一点毛病没有的。
当然这都是后话,先看戒指。
沈自秀拿出一个盒子,递给张柔,“柔妹妹,除了戒指,我还买了还有两对玉佩,一对是翡翠的,一对是和田玉的。一对玉钗,一对金钗。”
除了戒指,是柔妹妹亲自选的样式,其他的都是他选的,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她会不会喜欢。
张柔没说她首饰匣子里金钗、玉佩多着呢,这是三哥的心意。
“是么,是么,那我要好好看看。”男人还是要多夸的,特别是他已经买完了的情况下。
再说女人的首饰多少也不嫌弃多啊。
将盒子打开,里面有几块棉布,张柔将它们一一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看形状大概就能猜出里头是什么。
张柔最先打开的是两对素戒。
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戒圈很是合适。
之后又仔细看了刻字,这才是重中之重。
她们两人的素戒都有刻字。
她的是秀·柔,三哥的是柔·秀。
这里没有拼音,所以只能用字了。
“我都看过了,刻的很清晰。”沈自秀说道。
沈自秀也觉得满意,“三哥,你知道我为什么定做无名指的戒指么?”
沈自秀还真没想过,愣了一下,“柔妹妹手指纤细,戴哪个手都是好看的。”
“就会哄我。”张柔娇嗔,不过女人还就爱这一套。“我在国公府一个府医说过,十指连心,这无名指是离心最近的一个手指。”
别细问,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它离得最近。
“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就如同锁在心里,这样就能…”张柔想说白头偕老,又觉得有些羞涩,索性就留白了,让三哥自行体会吧。
沈自秀当然是听懂了,“我以后会总带着的。”
“嗯。咱们做了这么多对戒指,当然要戴了,平时不方便六戴素戒,这个戴上也不会影响行动的。没事的时候,就带宝石、玉石的,这样的更漂亮。”要不是时机不对,张柔都想挨个给三哥戴上。
“我听柔妹妹的。”沈自秀对于首饰没有那么大的执着,平时为了方便,也就是带个荷包,连个压衣角的玉佩都不怎么戴的。
欣赏完素戒,张柔又把其他几款戒指通通试戴一遍,不得不说,东裕隆老师傅的手艺真的是精湛,简直和图纸上一般无二。
之后开始看钗子,“雁鸟钗?”
倒是奇特。
“之前大哥、二哥都是用木头雁代替的活雁,我就想等等,所以当时看到这对金钗就很喜欢。”沈自秀拿过金钗斜着插进张柔的头上,真心夸赞,“好看。”
张柔伸手摸摸,也没摘,“其实活不活的大雁我没所谓的。”
她真的不计较。
之前她还有些疑惑的事情,终于有答案了。
本来沈家三兄弟都是用的一个官媒,那位媒人会按照长幼顺序来。
之前的纳采、问名都是这么办的,可是沈大哥、二哥那边已经纳吉了,他这却没了动静,原来是在等大雁啊。
沈自秀解释道,“也不只为了大雁,我还想等着房子盖好,到时候聘礼放到张府才好。”
张柔也觉得合该这样,租房到底是不方便。
再说她的那些家具、烧制的陶器都还没弄好呢,她真心不着急。
把各种首饰看完,张柔才从头上拔下金钗,仔细的用棉布包起来,“三哥,首饰这些足够了,再买些布匹就可以了。”
“大摆件买么?”沈自秀问道。
“不要,真不要。”张柔赶紧拒绝,“咱们不是自己烧制了么,到时候大的瓷瓶、花瓶、茶杯都不会缺的。”
因为找窑厂烧制马桶和管道,可是人家只要开窑就是要收一窑的钱的,而且因为她要做的东西体积大(管道太长),得开大窑,所以她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给家里所有的瓷器都来个大换新,那个马桶更是一下子做三个。
做的东西多了,她负的制作费用肯定就多了。
但也是合适的。
这次她没有太创新,她觉得师傅们给她看的图册就足够漂亮了。
沈自秀也是知道窑厂定制的事情的,还是他陪着柔妹妹找的呢,不过有些店大欺客的意思,价格不便宜不说,居然还要她们等一个月才能开窑。
好在不会耽误盖房子。
其他的还好说,就是那个瓷管道要提前用的。
张柔将盒子交给沈三哥,还不到她拿的时候,“三哥,你说到时候我的嫁妆怎么展示呢?”
熙朝女子讲究耀妆的,她可好,就在自己家,往哪里耀。
哎,白瞎桂花婶给她准备那么多。
第410章 沈大哥科举
第四百一十章
说到嫁妆,张柔就想到桂花婶差不多把整个家底都给她了,那厚厚的嫁妆单子可是她亲手抄写的,好几千字呢,赶上抄书了。
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她把每件珠宝首饰都详细记录下来了,不过听说那些豪门贵女们,会因为嫁妆太多,都是直接计数的,比如说金饰八十件,头面多少副之类的。
而且砖瓦代表着房产,土坯则象征土地。
古代人其实也挺会玩的。
桂花婶还说她这嫁妆一些官家小姐也难有的。
沈自秀稍微有些可惜,其实还好,省得财露白了呢。
人家贵女可以炫耀,那是因为人家有家丁护卫,她们家又没有。
沈自秀却早有计划,“可以拉出来在街上转两圈。”
张柔倒是知道这种,要是婆家、娘家离得近,多数都会绕圈的。
沈自秀想了想,好像有点傻,而且从一个门出又回到一个门,好像怪怪的。“到时候你和我娘商量吧。”
她虽然穿越过来十几年,但是太宅了,对于熙朝的风俗习惯并不是了解的那么透测。
而且她相信桂花婶和三哥,交给她们研究就好,她听话就是了。
沈自秀应了好,这些事他都会安排好,不让柔妹妹操心。
“三哥,最近是不是要回农庄看看。”张柔突然提起农庄,也是有原因的。
春天来了,正是宜栽树的好季节。
之前合作的商队,正在陆续为她带来板栗树苗。
还有沈家的商队,因为要春耕的缘故,所以大部分人和牛都被留下干活了,只有一小半在帮忙买树苗。
即使这样,山头的板栗树也越来越多了。
不出意外,这个春天,板栗树所有的移栽工作都将完成。
“还是先别去了,等到全部移栽完再说,大哥说了,有些脏乱。”沈自秀看向柔妹妹,“你不是说要在家好好保养么。”
张柔耳朵尖红了,那句话她其实只说了上半句,还有下半句呢,她要好好保养,做最漂亮的新娘。
赶紧转移话题吧,“那就不去了。对了三哥,沈大哥他们定下日子了么?”
“大哥和二哥商量过,要五月份了,大哥考完试再说。”具体日子并没有定下,“等定下日子,大哥他们肯定会过来通知的。”
“到时候你准备买什么当礼物啊?”张柔问这个,只是单纯的好奇。
主要是熙朝的“随份子”很少有直接给银钱的,都需要买礼物。
显然沈自秀对这个也有些头疼,“还没想好。你说我和大哥、二哥商量他们婚礼的酒我包了,好不好?”
张柔哪里懂,“这样可以么?会有唱礼的么?”
唱礼就是有人专门将客人送的礼物大声念出来。
张柔担心的是,如果有唱礼的,沈自秀这么亲近的关系,没有礼物就有些难看了。
沈自秀想挠头,“那我再想想吧。”
张柔也想叹气呢,“我也不知道送什么呢,我娘说送棉布,实用不浪费,最后想不出来好的就只能送布了。”
因为有兜底的,她也不是那么着急。
不免有些幸灾乐祸。
“其实我们送一份就好了。”沈自秀建议道。
“那不行。”这是原则问题。
沈自秀也没再劝,还开了句玩笑,“那你岂不是要吃亏了。”
沈自秀的意思是她们要随出去两份礼,等到他们结婚的时候,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已经成为一家人了,只需要回一份儿就可以了。
张柔一想也是,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我还不算最吃亏的吧,最吃亏的应该是沈四哥,他需要随出去三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