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南极蓝
时间:2020-05-18 10:14:07

  待小暖默数到第一百八十二只羊时,建隆帝终于开口了,“平身。”
  小暖谢恩站起来,老老实实地低头等着答题,准备了一晚上,她居然还有那么一点点期待。
  “才半年不见,朕发觉你长高了一截。”建隆帝以唠家常的方式开口了。
  这题简单,唠家常暖气氛的!小暖屈膝谢恩,脆生生地道,“回万岁,臣女比二月时长高了一寸半。臣女的娘说,臣女跟田里的庄稼一样,到了拔节的时候了。”
  建隆帝含笑点头,“你娘说的对,进京了可想去见你师傅?”
  暖气氛后就直入主题!小暖乖乖回话,“想,不过臣女问了晟王,晟王说臣女的师傅在大理寺,所以不能见。”
  “师道长是在帮助查案又不是关押,虽不能外出,见见徒儿还是可以的。”建隆帝表明意图。
  让她去套消息?去不去?当然是将计就计!小暖惊喜跪地谢恩,“多谢万岁。”
  建隆帝依旧笑眯眯的,“你来了这几日,也没去玄妙观看看?”
  第一件事搞定,建隆帝开新题了。小暖老实回答,“臣女店铺生意忙,还没来得及去。”
  建隆帝点头,“你的南山坳近来如何了?”
  这都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提问方式,是要把她弄迷糊吗?怎么可能!“正紧锣密鼓地收拾着,臣女想在上冻之前建成一个比五更书舍大两倍的书舍,藏书五千本,供济县学子翻读。盖房买书都得用银子,所以现在臣女才这么赶着忙生意赚钱。”
  想要银子?建隆帝没接话茬,继续问道,“发现石棺的那处地方,你打算用来做什么?”
  真小气!小暖老实回话,“臣女的七师兄觉得那块地方可能有邪气,建议臣女建个道观压邪。”
  建隆帝很喜欢小暖说的“邪气”这两个字,“若是压邪,不如盖座地藏王菩萨庙。”
 
 
第七五四章 不许说不知
  尼玛!她好端端一个道士,在自己的封地里建个毛的和尚庙!
  不过小暖也不好直接说不同意,便转了个弯儿吭哧道,“回圣上,臣女囊肿羞涩,臣女的七师兄前些日子友情赞助了臣女十万两银子,还说建造道观的钱不用臣女出,工匠也不用臣女请……臣女当时就一口答应了,银子也接了……”
  建隆帝豪气地一挥手,“不过区区十万两银子罢了,朕赐你白银万两,你把你师兄的钱还上,剩下的钱足够建座地藏菩萨庙了。”
  ……
  这就有钱了?
  刚才还装听不懂呢!
  早知道她就说师兄给了一百万两了!
  小暖恭恭敬敬地弯腰谢恩,“修庙是功德,臣女修成了庙后,要让人在庙前立个石碑说明此事,好让人知道地藏菩萨庙是圣上您出资修的,让他们铭记您的无量功德。那地方不大,建完寺庙剩下的钱还能用来买书。臣女再替济县莘莘学子,谢过圣上的大恩大德。不过臣女没有建和尚庙的经验,若是建得不好,还请圣上恕罪。”
  建隆帝见她没坚持着要建道观,心里便舒坦了,“无妨。”
  “多谢万岁宽容。”小暖再谢恩,嘴角微微翘起,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乱响。
  建隆帝靠在龙椅上,似是漫不经心地道,“刨坟掘墓发现石棺时,你也在场?”
  这话问的真让人不舒坦……小暖心里不高兴,老实答题,“是。那山坡未堆坟头没立墓碑,臣女事先并不知那里有墓。”
  清王戴罪之躯,岂敢立碑!建隆帝又问道,“你且将当时打开墓葬门见到石棺的情形,仔细将来。”
  这个她已经讲了很多遍了,建隆帝身边的德喜公公都听过。小暖磕巴也不打地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后,建隆帝又问,“你对墓室中的那些小陶罐,怎么看?”
  这是几个意思?这题搞不好是要送命的。小暖谨慎答题,“臣女见到那些陶罐,第一感觉是要发财了,后来知道那东西不值钱,就没多看。”
  所以,她没怎么看。
  德喜……
  小暖贪财,这说的也是实话,建隆帝又问道,“你可知那些陶罐中装的是什么?”
  小暖摇头,德喜却微微握紧了拳头。
  “那里面是初生婴儿的五脏!被人为挖取泡在药液中,作为祭品放入墓中。”建隆帝缓缓道。
  什么?小暖惊得忘了规矩,抬头看向建隆帝。善察言观色的小暖,发现建隆帝表面平静,但目光紧盯着她,身躯也微微前倾,双手压住玉案上,又问道,“陈小暖,你可知这是为何?”
  这题很难解,而且答不好绝对会送命。小暖立刻摇头,“臣女不知。”
  建隆帝又问,“那你觉得是为何?朕问你话,不许再说不知。”
  现在假装被吓哭了,是不是有点晚,建隆帝也不会信她真吓哭了吧?
  小暖心思百转,决定答题,“不瞒圣上,臣女十二岁之前一直围着家里的锅台转,离开陈家后才开始读书认字,不过因为忙着做生意,臣女到现在也没正经读完过一本书;臣女拜了师傅后,师傅只给了一本《老子想尔注》让臣女背,臣女笨得很,到现在也没背下一半儿,所以遇到这样的事儿,臣女无法探究,只能猜测。”
  “你随便猜!”建隆帝语气急切又不耐烦,德喜也深深盯着小暖,想听听她能说出什么。这个问题若是圣上问满朝任何一位大臣,他们都会跪地求饶,宁肯惹怒圣上领罚,也不敢妄言,便是他德喜也不敢轻言。陈小暖若是说得不好,莫说是她一家子,就是连晟王和师无咎都会被牵连进来。
  小暖看着建隆帝脚上穿的明黄绣龙纹的靴子,缓缓道,“臣女不通葬经玄学,不知以婴儿五脏入墓有什么说法。所以臣女首先想的是:这是谁干的、他又为什么这么干,是为了害石棺里的人坠入地狱还是送他登极乐。”
  建隆帝微微点头,认真听着。
  “如果是为了送他入地狱,这个人就跟石棺里的人有仇了,那他就不会在石棺里塞满金玉宝物,所以,送他入地狱不成立,只能是想为他积福了。婴儿五脏可以积福吗?”
  建隆帝摇头,“不能!”
  “问题就在这里了,请圣上您想:在什么情况下,婴儿的五脏入墓才可能为墓主人积福?”小暖抬起头,很想口动给自己来一段柯南上的经典配乐。
  这个他还真没想过,建隆帝反问小暖,“你觉得是为何?”
  小暖摇头,“这须得找到做下这件事的人,才能知晓。”
  建隆帝刚心生不悦,又听小暖接着道,“不过臣女觉得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些婴儿不是为了陪葬而死的,而是另有死因。冤有头债有主,这或许就是部分原因。”
  不错!建隆帝忽然站起来在宜寿宫内来回踱步,是这么回事儿,他怎么没想到呢!
  看来自己的回答让建隆帝想起来什么,跪在地上的小暖觉得自己这题答对了,便老老实实地低着头,脑中不断推测清王的儿子柴严亭以婴儿五脏作为祭品,摆在他爹坟墓里的原因。
  小暖先是被那血淋淋的场面吓到,然后又后知后觉地想到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方才建隆帝说的“刨坟掘墓”,在大周可是死罪,因为挖人坟墓是对其先人的极大地不尊敬。她虽然不是刻意为之,但也算是挖了柴严亭他老子的墓。
  手下养着一批杀人不眨眼的死士、会以婴儿五脏当祭品的柴严亭绝非善类,小暖不信他不恨自己。
  那么,柴严亭与她两次相见,为什么小暖在他眼里看不到一点儿恨意呢?是因为那个人根本就不是真的柴严亭,还是柴严亭是个能把情绪藏在心里,连她也看不出来的狠角色?
  若是后者,那就真得很麻烦了,下次见了一定要想办法解除这个后患!
  “你在想什么?”小暖正想得出神,建隆帝的龙靴忽然停在她面前,冷不丁地问道。
  小暖老老实实道,“圣上,臣女在害怕。臣女觉得布置那个墓室的人,一定把臣女恨透了。”
  建隆帝微微点头,“应是如此。”
  小暖……
  尼玛!
 
 
第七五五章 宫里的闲人们
  看着小暖目瞪口呆的模样,建隆帝理直气壮地道,“朕已布下天罗地网,定会将此人擒获!”
  您这“天罗地网”窟窿眼儿实在有点大,那家伙在南山坳和益州晃了两大圈也没被网住!
  就他这样的,还能生出三爷这么聪明的儿子,真是奇迹。小暖无语地出了宜寿宫,去见建隆帝他娘。
  待小暖走后,建隆帝看着她小小的背影叹道,“此子有谋臣之能,只可惜是个女儿身。”
  建隆帝居然对陈小暖一个“女子”起了惜才之心?德喜笑道,“文昌郡主是万岁爷的儿媳,一样能为国所用。”
  建隆帝皱眉,“内宅妇人怎可干预朝政?祸国之源!”
  德喜捂嘴笑道,“郡主不可干政,但可帮着晟王搭理庶务、教养出能干的皇孙。”
  建隆帝点头,“你觉得给柴永昶陪葬的婴儿从何而来,又因何而死?”清王名柴永昶,这名字多年不提,建隆帝都觉得生疏了。
  德喜低头小声道,“万岁爷,这不过是郡主的无端猜测罢了,凡是得讲究证据……”
  证据!建隆帝哼了一声,“传金益昀!”
  不知自己搅动了多大一池水的小暖,此时已坐在慈宁宫内,听给大白猫顺毛的太后絮叨,“昨日素琴进宫与哀家说起,你许给了她和挽秀每人一匹粉红棉布?”
  听语气,柴素琴和方挽秀还挺得太后喜欢呢。小暖回话,“不是许的,是店里的棉布供不应求,两位姑娘想买的布断了货,所以小暖请她们按着铺子里的规矩先下订单,等布运来后再给她们送去。”
  太后撸猫的手不停,“你现在是郡主,又是晟儿未过门的王妃,身份远非一般女子可比,这些庶务能交给下人做的,就交给下人做。你多学些用得上的本事才是正经。”
  ……
  “是。”小暖低头应了,啥能用得上,嬷嬷说得那些规矩和琴棋书画?
  太后忽又笑道,“素琴在哀家面前将你一顿好夸,说你听闻挽离生辰在即,还送了她一些珍贵皮毛做贺礼?”
  这天家母子俩真像,说话天上一句地上一句,还到处埋雷……小暖一脸老实地回话,“记着柴家二少夫人生辰的方挽秀姑娘,小暖送皮毛主要是为了搭配方挽秀姑娘买的大红色棉布。”
  “不错,很好,很好……”太后乐开了花,在大白猫的身上一拍,本安稳闭目休息的大白猫,受了惊吓,蹦起老高,蹿到地上跑了,两个小宫女赶忙跟了去。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小暖,晟儿说挽秀不错,小暖也跟她也合得来,以后的事儿就好办了,太后语气越发亲切,“你这丫头,什么柴二少夫人,该叫她二嫂才是!”
  他爹给方挽离叫二嫂,她也叫二嫂?小暖老实巴交地看着太后,“这……不合适吧?”
  采珍捂嘴笑,“太后娘娘,郡主现在该称方二姑娘为二舅母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待郡主与晟王成亲后才能改口叫二嫂。”
  太后才想起来还有柴玉媛这么层亲戚关系,“是了,就该如此,哀家真是老糊涂了,哈哈哈”
  ……也不晓得自己这句顺了太后哪根筋,让她高兴成这样?小暖傻傻地跟着乐,然后满殿内的宫女太监都陪笑。
  去福宁宫见皇后时,皇后拉着她的手去看昨日移栽过来的刀枪菜,“这菜不愧名为刀枪,移栽回来后都没打蔫儿,叶儿片片向上。”
  为了移几棵比一个半巴掌长不了多少的小草,建隆帝动用了十个御花园的花匠和三辆马车。工匠把草根带着土块完整移栽过来,第四庄的地头都让他们挖成坑了,这要再打蔫儿还有天理吗!
  昨日小暖问过三爷,也明白了为何这么几棵草,能让建隆帝那么有感触。原来建隆帝和清王争位时,建隆帝起初是落于下风的,甚至曾一度灰心丧气。
  当时建隆帝的第一谋士也就是当今的左相,劝导他不可操之过急。左相言道:清王就算是棵大树,建隆帝只要一点点地把自己炼结实了,就能像锯条一样,今天在清王身上锯下一点儿,明天从清王身上锯下一点儿,早晚能把他这可大树掏空推倒。
  是以,当皇后讲了典故后,建隆帝看着小草,想起了当年“弱小又强悍”的自己,有感而发。
  听了三爷的话,再回想皇后当时的话,小暖真心觉得皇后真的是个成功的商人,很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为自己谋好处。
  这是她该向皇后学习的地方。
  小暖笑吟吟地道,“是娘娘照顾的好,这草才能这么精神。”
  皇后笑得愈发开心了,“你这小嘴儿越来越甜了,难怪太后总是人前人后地夸你。”
  辞别了皇后后,小暖终于敲开了华嫔的重华宫门。进了宫内还没见到正主,就见百无聊赖的郑美人坐在院子里的秋千架上荡来荡去。
  郑美人上赶着搬进重华宫,就是为了蹭华嫔的光,多见几次圣上。哪知华嫔三天两头生病关宫门,不光将想挖空心思拜访她的各家王妃、郡王妃挡在宫门外,连建隆帝也一起挡了!
  这怎不叫郑美人心生怨气,初来重华宫时郑美人还想跟华嫔亲近,可现在她发现华嫔就是一块冰坨子,谁挨得近谁受冻!
  真不知道圣上为何总对这块年老色衰的冰坨子念念不忘,难不成他就喜好这一口?
  郑美人没好气地瞪了小暖一眼,这也是一个喜欢冰坨子的,难怪圣上看她顺眼!
  小暖带着玄舞进正殿去见准婆婆。华嫔得知小暖来,已起身靠着垫子坐在榻上,她那上等白瓷般的小瓜子脸上满是承不住的娇弱,看得小暖的心都疼了,恨不得不管不顾地把她扛回第四庄好生照顾着,“娘娘,您的身子……”
  华嫔的声音如被雪压的梅花,虚弱又别有风韵,“无妨,多将养些时日,入冬就能好起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