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南极蓝
时间:2020-05-18 10:14:07

  圆通赶忙道,“张道长且慢,馒头还没烤好呢。”
  度通邀请道,“张道长,要不要一起来烤馒头,烤熟的馒头味道很是不错。”
  张玄清默默接过馒头,跟两个和尚、一个小丫头、一条狗围着火堆慢慢烤。小暖见了这场景,竟一时不晓得该说什么,只得仰头看着天上已经发亮的金星,暗道今天也是一个赶巧的日子。
  今晚的豆腐宴斋饭很好吃。从“禅房”参禅出来的智真,与七师兄吃饭时一直谈些小暖听不懂东西;小暖则与度通探讨打理寺院和铺子的共通之处;小草和圆通一起嘀咕着他们的乐事,时不时地笑几声,气氛和谐而融洽,完全没有出现小暖担心的僧道对立场面。
  待用完饭后,小暖送七师兄回客房歇息。张玄清回到房中,先问小暖,“师妹看智真如何?”
  “得道高僧,比他师傅慧清要强很多。”小暖如实道,慧清那家伙一看就没佛性,只会钻营。
  张玄清点头,“若是不出意外,永福寺下一任方丈该是智真。现在趁着慧清闭关参禅,永福寺的监院僧智藏却借着点小错就将智真逼走,目的就是为了争夺永福寺的方丈之位。待慧清出关后,智真就能带着他的徒弟们再回永福寺,南山坳的寺庙还是会空着。”
  小暖见师兄憋着一脸坏主意,便顺他的意问道,“那依师兄之见?”
  “你不是说要进宫见圣上么,就请圣上封智真为南山坳寺庙的方丈,等慧清出关时木已成舟,也只能干瞪眼,待他百年后把永福寺交到其他徒弟手里。到时候,嘿……”
  小暖心领神会,“他的其他弟子,都没师姑的大弟子怀充师兄厉害!等慧清圆寂后,接下来几十年他们永福寺绝对斗不过咱们玄妙观!”
  “师妹太不谦虚了,说十几年就不少了,怎能一口就说到几十年呢。”张玄清笑地开心,“师妹进宫为南山坳的寺庙请名时,顺便请圣上给南山坳的道观起个响亮的观名,再请圣上封师兄做个风光观主吧。”
  小暖一下咳出了眼泪,听七师兄这口气,好像请圣上赐个名、封个观主是件随随便便的事儿一样。这真有那么简单吗!他是不知道建隆帝有多小心眼儿,自己提了这个,他不一定九转十八弯地琢磨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略尴尬的张玄清待师妹不咳了,才低声道,“这是师姑的意思,师姑说此事不难。师兄就是觉得吧,南山坳是你的地盘,怎能让秃头和尚占了上风呢。所以,咱们的道观得比他们的大,名头得比他们的响,香火得比他们的旺!”
  小暖哈哈傻笑两声,“九清可以试着去宫里请旨,也可以将道观盖得比和尚庙还大,但是名头和香火就得靠着师兄了。”
  张玄清斗志昂扬,“师妹放心,待师兄抓住杀我徒儿们的凶手后,就把全部心思放在道观上!”
  小暖一头乱麻地出了客房,玄舞上前低声道,“三爷带着木刑来了。”
  要借调给左相审大案的木刑这么快就回来了?三爷带他来见自己又是为了什么?小暖加快脚步,待到书房才知三爷和木刑是变装前来的。
  一把大胡子的木刑上前给小暖行礼,“郡主,属下审问在益州囚犯时,查出了三个被他们安插在绫罗霓裳铺子里的细作,这三人已被秦三宰了。秦三请郡主示下,是否需要动用暗卫,尽快将绫罗霓裳所有分号铺子里的管事和伙计都细查一遍。”
  竟然还有这种事!小暖追问道,“这三人都是为了运铁砂混进铺子里的?他们的主子是谁?”
  木刑摇头,“只有一人是为了运铁砂,另外两人只是奉命潜伏,并未接到进一步的行动命令。他们也只知道自己的上线就是那对老夫妻,而这对老夫妻的上线已经逃走,暂无消息。”
  小暖低头沉思片刻,才道,“不用劳烦暗卫出手,三爷给我的这些人再加上我手里的,足矣。京中事了后,我会趁着年底查账,把所有的店铺巡查一遍,揪出每个可疑之人!”
  三爷凤眸含笑,他就知道小暖不会让暗卫出手,这丫头要强得很。木刑则两眼冒光问道,“待郡主巡查铺子时,可否让属下随行?”
  小暖疑惑了,“你不是要帮着左相追查羽林卫大营药箱一案么,能脱得开身?”
  郡主察言观色识人的本事可谓登峰造极,跟在郡主身边学习的机会,木刑怎会错过,“能,此案半月内属下定查个水落石出!”
 
 
第八零三章 大隐瘾于朝
  半个月就能破案?小暖很想跟木刑说他这话说得有点大了,但见他胸有成竹的模样,小暖只得默默转头看三爷,见他也不吭声,好像木刑没说啥一样,便应下了,“好,这话听着提气!我等着你,半月后你随秦东家一起巡视绫罗霓裳的二十三家分号!”
  木刑出去后,小暖好奇地问三爷,“三爷的暗卫大都姓玄,管理秦记铺子的管事们才姓木,为啥木刑和木开也姓木呢?他们都是从秦记到三爷身边的?”
  三爷解释道,“应该说他们是我舅父的人。”
  小暖更好奇了,三爷还是第一次跟她提起华嫔娘家的人,而且他用的不是“舅舅”而是“舅父”,说明他与这位舅舅其实关系很好。小暖没想到,除了乌羽和自己外,三爷还有关心很亲近的人。
  “母妃被选入宫后,圣上给了华家丰厚的赏赐,以示他对母妃的恩宠。舅父用这些钱暗中创办了秦记,并在我十二岁时找到我,将秦记转到我的手中。舅父栽培出来的木姓管事和下人们,也一并归入我的名下。”三爷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小暖一直就觉得奇怪,三爷现在才二十,而秦记存在却已有二十多年了,只是这涉及到三爷的秘密,他不说小暖也就没问。
  小暖知道三爷外祖家乃是言情书网,原本只是在潮州做小文官,后来因为华嫔入宫,三爷的外祖才升了官,不过到死也只是个没有实权的五品外官而已。
  不同于三爷的外祖父,其舅父华远怀现任临江知府,可是二品大员了。
  大周皇帝统领京中六部、五监、九寺衙门,并将九州除京畿外地区域划分为十四路、六十一府、二百四十州。大周的“路”相当于现代中国的华中、华北、华南、东北等七大区的划分,起初并不是作为行政区域而设置的。所以路这一级比较混乱,设官无定式也无定员。有的路有专门的安抚使、节度使、转运使等职官,有的则没有,而是由路所辖的府的知府兼任。
  与府并列的,还有州、军、监,府、州、军、监的区别在于:但凡政治、经济、军事三者兼重的地方设府,有驻重兵的军事地区设军,工业区如煮盐、冶铁等重要地区设监。府的地位比州略高一些,稍大的州则多升为府。
  大周用文臣知府事,皇帝会派二品以上的官员充任知府,能被派出去的知府者,都是比较得皇上信任的官员。华远怀能任知府,是比他爹的官职高了许多,不过小暖看过这么多本邸报,邸报上关于临江知府华远怀的消息很少,也就说是他这个临江知府干得并不出色,但也没差到需要京中衙门关注的地步。所以小暖一直以为华远怀是个无能之辈,是靠着妹妹入宫的关系才得了现在的官职,想必抱着与她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华远怀这个人虽居高位却没引起众人的关注和重视。
  现在听三爷这么一说,小暖立刻改变了想法。能以一人之力开创秦记的,怎么可能是个平庸无能之辈!于是,小暖很是热情地问道,“三爷,你的舅父除创办了秦记,还做着什么营生?小暖想跟他学做生意,他太厉害了!”
  三爷笑得柔和,“你以十二岁的年纪白手起家,只用了两年便创出绫罗霓裳这等规模的商号,舅父来信说,你比他厉害许多。舅父创办秦记时,已是及冠之年。”
  听到自己曾被牛人写信夸过,小暖的嘴角恨不得咧到后脑勺,“哪敢跟他老人家相比,如果没有三爷和赵大哥帮助,小暖也没有今日。”
  她这样子真是怎么看怎么顺眼,三爷把她的小手握在手里,以拇指轻轻抚摸她的掌心。蹲在书房里的大黄看着他这亲密的动作,似乎很不满意但却没有出声反对。三爷看着大黄严肃的狗脸,又道,“舅父只留了两个田庄,并无其他营生。他志不在此,当初创办秦记,是为母妃在宫中为难时,他不至于无钱为母妃疏通。后来舅父才知只有钱也无用,才入朝为官,一步步走到现在。”
  三爷这几句话里,蕴含着太多的消息和感情,小暖觉得心酸又欣慰,原来三爷也有一个很好的舅舅,一直在暗中帮着他,“小暖常听人讲,‘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三爷的舅父是小暖这些年来见到的第一个大隐。”
  “舅父的学识、才情,绝对配得上这两字。”三爷是个内敛的人,不习惯将感情宣之于口,便转而说起他今日的来意,“智真要跟你回南山坳?”
  小暖立刻点头,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后,询问三爷的意见,“三爷觉得小暖明日进宫向圣上请庙名和观名,合适吗?”
  “你不必专门跑这一遭,明早我进宫请安时,顺便将此事办了。”
  听三爷说得如此云淡风轻,小暖都惊了,“就这么简单?”
  三爷解释道,“圣上在清王墓上修地藏菩萨庙本就有压制清王后人运道之意,有智真这样的高僧自愿前往镇守,圣上当然不会反对。佛道势不两立,在南山坳修座道观能与寺庙相争,也是圣上乐见其成的。师无尘久居京城,对圣上的心思摸得很透,所以才让张玄清来找你。”
  原来是这样!解决了这件事儿,小暖的心情放松许多,眼睛眨啊眨地与三爷开起玩笑,“三爷能不能请圣上给我家的道观,起个比菩萨庙更响亮的名字?”
  三爷抬手捏了捏她的小鼻头,宠溺地笑道,“真当你的男人无所不能了?”
  小暖与三爷玩笑时曾在他面前提过几次“我的男人”,没想到三爷记下了,还会翻过来跟她这样说。这称呼实在亲昵,小暖自己说时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听三爷说,真觉得好害羞,她转开红扑扑的小脸盯着灯芯不敢看三爷。
  三爷见了她这娇羞的小模样,很想转过来亲一亲,但大黄那严肃的狗脸在侧,三爷不想再刺激它,只好作罢。
  第二天还没到晌午,小太监张来财就带着两道圣旨到了第四庄。建隆帝给南山坳内的寺庙赐名镇清寺,智真任方丈;道观赐名归阳观,张玄清任观主。
  小暖听了这两个直白的名字,好悬没喷出口老血。
 
 
第八零四章 师妹不傻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镇清寺、归阳观,乍一听都是很符合佛道气派的高大上的名字,但是联系南山坳的实际就完全走样了。
  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广为弘传的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大愿地藏王菩萨很是灵验,无论是商家求财、农人求丰收、迷失者求指引,或妖妖除魔、斩尽烦恼、灭除惑障等一切众生所求,皆能如愿!关键是这位菩萨功德圆满能成佛果后,却坚持入地狱,在秽土恶世中度化众生,所以地藏菩萨是建隆帝为了镇压被他称为“邪恶”的清王的首选真佛。
  清王墓室内的布置和石棺上画的飞升图,金益昀已经查明是能墓地积攒的山川河流的气势不仅能助清王飞升,还能增强其子孙的运道。现在清王被镇压度化了,这运道怎么办?归阳!
  阳是谁?阳是“日”。建隆帝的儿子们,柴严昌、柴严易、柴严晟、柴严昙、柴严景、柴严显,名字个个带日!你清王积攒了十年的,要阴翳后世子孙的福报和运势,全都要归到我的儿子们身上!
  清王要是在天有灵,或者真有阴魂在地狱内,得知此事非得跳出来把被建隆帝挫成灰的骨头攒巴成一根骨棒,活活将建隆帝敲死!
  就算清王做不到,布置墓室的清王之子柴严亭听了这两个名字会咋想?小暖真心期望柴严亭能冤有头债有主,直接抽刀跳进皇宫将建隆帝剁了消气,而不是把气撒在南山坳或者她的头上。
  建隆帝,就是个躲在皇宫内的挑事儿精!
  小暖见智真和自己的七师兄都是和颜悦色的,不由得不佩服他们的涵养和气度。待送走了张来财,度通跑过来恭喜师父后,又跟小暖商量道,“九清道长,小僧的佛经单子已经列好了,您看您是否也列张归阳观需要的宝典名录,咱们好一并去鸿胪寺讨要?”
  对,镇清寺能要,归阳观就能要!不过小暖可没这个本事列出道门典籍,只得转头去看她的七师兄。
  觉得“归阳观”比“镇清寺”要好听的张玄清,此时心情正好,“也可。待贫道吩咐虚空,让他弄好后与度通师侄一同去趟鸿胪寺,九清没必要为此屈尊降贵。”
  虚空是张玄清的弟子,在京城南的天师庙内替小暖打理杂事。论辈分,度通是镇清寺方丈的弟子,虚空是归阳观观主的弟子,他俩身份相当,一同去跑腿办事也应该。但是……
  被降了一辈的度通拿他的小眼睛瞅着张玄清身边的小暖,如果小暖不亲自去鸿胪寺要经书,那么这事儿基本上就黄了一大半。因为鸿胪寺卿许录,是个会看人下菜碟的老滑头。
  小暖也明白这一点,不过七师兄已经开口了,她得顾及师兄的面子不是?小暖咳嗽一声道,“是,九清知道了,此事就劳烦虚空跑一趟吧。”
  度通微愣,然后带着笑说好,又转头去忙碌,智真早就回了他的禅房打坐,圆通也跟小草跑得没影了,小暖回到七师兄落脚院内,才商量道,“师兄,让玄舞陪着虚空一起去吧?”
  张玄清反对,“玄舞去也是靠的晟王的面子。咱们归阳观虽然穷,但买经书的银子还是有的。何必拿着你和晟王的面子去给镇清寺做筏子?后晌讨不来经书是度通和虚空本事不够,归阳观的经书咱们想办法,他们的他们走门路。你且去忙你的事儿,不必为他们费心。”
  “其实,圆通算是九清邀请去南山坳的,智真大师他们与永福寺其他作妖的和尚不一样,他们确实没什么家底……”小暖解释道,一群被赶出来还扛着豆子和萝卜白菜的和尚,怕是会了永福寺也弄不出经书吧。
  张玄清叹口气,“他们没有家底?师妹真是太小看度通了。师兄只跟你说一件事:因为智真宝相庄严,说话自带佛家气度,所以度通央了他师傅每旬开寺门为香客们讲法,以度化世人积功德。师妹可知智真讲一场,永福寺能收多少香火钱?以千两数!装得苦哈哈,不过是度通迷惑世人的假象罢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