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地走上人生巅峰——一七令
时间:2020-06-02 08:45:58

  王魏被他的眼风扫到,狠狠地哆嗦了一下。
  唐璟甩着袖子直接离开了。
  他平生最恨的,不在乎贪赃枉法四个字。要是这些人敢在他眼皮底下做这些事,回头看他怎么收拾他们。
  唐璟走后,几个小吏还围在王魏跟前,心有余悸地嘀咕着:“真没想到,这唐大人要么不发火,一发起火来,还挺吓人的。”
  有个小吏福至心灵,突然道:“这是不是就,会咬人的狗不叫?”
  王魏猛地拍了一下他的脑瓜子:“胡言乱语,被唐大人听到你就完了!”
  那人自知失言,再也不敢乱说了。
  因为有唐璟的丑话在前头,所以几个小吏心里也都有了数,知道这次跟以往不一样,是绝对不能贪的。
  这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早知道,他们好不容易才跟着唐大人做了一件大事儿,可不能因为这些蝇头小利,就耽误了正经的功劳。
  还是听唐大人的吧,听他的总没错,他们就是一路听着唐大人走过来的。
  唐璟回屋之后,透着门缝,偷偷地观察了一会儿,看到他们嘀嘀咕咕了一会儿终于一副认命的模样,心里这才舒服了一点。
  “算你们识相。”
  要不然,他还真是不敢用这些人。
  因为办成了事,所以唐璟这一整日心情都不错。就算中间出了那么一个小插曲,也无损他的好心情。
  李尚书人是精一些,不过好在他说话算话,答应了唐璟这日要拨款,傍晚的时候户部果真就派人送了钱来。
  这架势赫赫扬扬的,让周围官署的人都看足了热闹。
  说实话,他们到现在都还没有弄清楚,司农司的这帮人究竟在瞎胡闹什么?如今连户部都掺和了进来,怕不是真有什么大事吧?
  虽说看热闹不嫌事大,可是他们也不希望这大事、好事全都被司农司给独占了。朝廷里头的这些官署,原本就司农司最不起眼。
  虽则圣上重农,但朝中百官真没有几个愿意将前程放在司农司里头的,亦没有几个人盼着司农司蒸蒸日上,回头压在他们头上。
  这么想的人还不在少数。他们一边儿止不住好奇,想要打听一下唐璟这边的事情,一边又指望这次的事儿不最好不是什么好事儿。
  可这司农司的一群人,平日里散漫得很,眼下却是出奇了,唯在这事儿上拧成一股绳,分在团结。旁人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他们究竟在折腾什么。
  一时散值,唐璟带着他的一众小弟风风光光地出了司农司的大门,对着周围打量的目光压根不屑一顾。
  王魏等也是脑袋抬得比天高。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些人摆明了就是瞧不起他们。等着看吧,等他们做成了这件事之后,看看还有谁敢瞧不起他们。
  这一群人走路都带风,后头那些人就这么目送他们远去,盯了一路。
  嚣张!实在是太嚣张了。
  “那些人原本都跟在陈大人后头,如今陈离开了,他们换主子倒是换得快。”
  “就是,我的替陈大人觉得心寒。”
  想想来日陈司农回京,看到这情况,焉不知会如何反应。
  司农司这回出的风头还远不止这些,等第二日一早,工部侍郎周成文带着工部底下一众能工巧匠过来的时候,才真正算是一个大风头了。
  连工部侍郎都亲自过来了,这事儿可就不好说了。
  实际上,周成文也不愿意也不愿意来这一趟,只是他们家大人得了上头的吩咐,特意派了他过来。
  这指派都已经到头上来了,也由不得他同意不同意的。
  周侍郎一行人原以为来了司农司,便能知晓到底所为何事。可不想好容易来了之后,转眼间,他们又被司农司的唐经历带出了门。
  对此,周侍郎几个都十分不痛快,临走之时,几个人心里不痛快便说了几句不大好的话,且话里话外说得都是唐璟做事儿不靠谱,一看就不是正经科举考出来。
  说得正在兴头上,却不想一个没注意,被司农司里头的一个小吏给听到了。
  周侍郎吓了一跳,赶紧作势教训了说闲话的几个人。
  那小吏冷笑一声,什么都没说就撤下去了。
  周侍郎旁边的人往前一凑,小心翼翼:“大人,他是不是都已经听到了?”
  “这还用问?”不听到人家还会气跑了?周侍郎嫌他们不争气,“嘴上没把门,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不知道?”
  工部那些人一个个心中腹诽:说得好像他们大人没说似的……
  “那……咱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周侍郎虽然也老脸无光,可却真没有将这件小事在心上过。他们虽然做得不对,可这说破天了也不算什么大事,谁会计较呢?
  又有人道:“万一,这小吏回头跟唐大人说,唐大人有心教训咱们呢?”
  “这不可能。”周侍郎满口笃定。
  谁会这么闲?
  一时上了马车,周侍郎与唐璟同坐一车,剩下的便都挤在后头的两辆马车里头。
  马车缓缓向前,期间绕过两三条街,却还是没有停下。
  “这去的地方,好像还挺远的啊。”周侍郎觉得有些坐不住了。
  唐璟看手里的申请书看得去了神,一时没有听见。
  周侍郎沉了沉气,他一路上或委婉,或直接地问了好几次,就想打听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这位唐经历也不知怎么了,就是不告诉他。
  若只是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几次三番都想这样,周侍郎心里也有些发毛了,他再一次问道:“那咱们去哪儿?”
  唐璟这回倒是听见了,抬头看他:“急什么,去了就知道。”
  保持一下神秘感,回头才能狠狠地震慑一下他们。
  唐璟知道外头那些人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今儿这回,只本来只想让工部的人大开眼界,可听到这话的周侍郎,却真真切切地惊悚了。
  他掀开了车帘,确实是青天白日的。他们确实说了唐大人的闲话,可他是朝廷命官,这唐经历也是朝廷命官,总不至于……
  不成,周侍郎越想心里没底,他又试探着问了一句:“若是有什么大事的话,还望唐大人能提前告知,也好让我心里有个底。”
  “你要知道那么多干什么。”唐璟回得不甚在意。
  该知道的时候,自然都会知道的。
  周侍郎悄悄地往后缩了一下,没过多久又再一次地掀开了车帘。不成,他得看看他工部的那些人是不是还在后头。
  他坐没坐相,唐璟看了几下,不免心生疑惑:这回来得这位大人,怎么瞧着好生活泼?
  不过活泼些也不错,他也活泼,凑一块儿应该能相处挺好,唐璟心情愉悦地想到。
  一路上提心吊胆,等下了马车往邓老三铺子的后院里走的时候,周侍郎更胆战心惊。
  到了后院尽头的小屋子,唐璟朝着周侍郎一伸手:“周大人,请。”
  周侍郎咽了一口口水。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他就不信了,这唐经历还真敢拿他怎么样?不就是说了他几句坏话吗,总不至于真要千刀万剐吧。
  一众人都进了屋子。
  须臾,唐璟在榨油机前停下,伸手拍了拍机子:“此次请各位大人前来,是为了榨油一事。原先的榨油机子榨油成效不大好,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许多,我们不通此道,是以只能请诸位过来。”
  “原……原来是为了这个。”周侍郎呢喃。
  唐璟盯着他,奇怪道:“咦,周大人您为何满头大汗的?”
  “热的。”周侍郎慌忙擦了擦头,嘴上笃定道。
  “这天儿,热?”
  “热!我这一路上赶过来,都热极了。”周侍郎尴尬地笑着。
  唐璟却听得一头雾水。这天儿,哪儿热了?
  彼时,李尚书正在大明宫,跟皇上回禀此次的榨油一事。
 
 
第57章 皇上反应
  唐璟这事儿,皇上一早便已经知道了。
  李尚书从一开始便对此事分外上心,唐璟头一日去了户部,第二天李尚书便带着唐璟留下的那几桶油去了皇宫。
  这样大的事儿,怎么能瞒着?
  经此一事,皇上对唐璟的动向也算是了如指掌了。唐璟前脚收到了户部的拨款,皇上后脚就从福禄那边听到了消息。
  今儿李尚书进宫汇报太庙修缮一事,皇上听完之后,一时便想到了唐璟,是以又多问了两句。
  “你是说,这外头的人如今都不看好他?”
  李尚书微微颔首:“这小子做事儿向来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随心所欲,一般人,哪里能猜到他的想法?是以,在旁人眼里,他便是一个瞎胡闹的,看不上他也实属正常。”
  说起这事,李尚书又想到了先前唐璟弄的阳畦:“他当初为了置办阳畦,亲自去马市收粪,就因为这一桩,不知道惹出了多少非议。这次,应当也是差不多的。”
  “一群心胸狭隘之徒。”皇上如此评价。
  李尚书却替那些人说了句话:“也不怪他们如此了,是那小子做事没个章法。”
  皇上却不在乎什么章法不章法的,只要于国有利便够了:“他们行事倒是有章法,可大多都是一事无成。待这回素油一事成了,那往后的大燕必定又是一番新景象。”
  说起来,这素油提炼好像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甚至就连唐璟想的,也不过是让油价降下去,让平常百姓都能吃得起炒菜。
  可皇上想得却深远多了,这素油提炼的背后,可不仅仅是炒菜的普及。如若这事能成,往后诸如黄豆之类,便不仅仅是食物,更是生钱之物。吃的和卖的,一字之差,却千差万别,往后又不知多少人,能靠着此道谋生。
  没有一个皇帝,不盼着四海升平,国富力强。一念此,皇上喟叹着:
  “镇国公那老家伙,总是说自己儿子如何不中用,可朕却觉得,京城里头这般年纪的,没一个有这唐璟出息大。”
  “这您可就夸狠了。”李尚书道。
  “事实如此,哪是朕夸得狠了?”
  因为唐璟的事儿,皇上连着好几日心情都不错。
  要说当今皇上也有个癖好,他一高兴就喜欢四处溜达,更喜欢寻人说话,皇后那儿已经被他说怕了,故而今儿皇上便去了太后那儿说。
  太后越不想听的事儿,皇上说得越来劲儿:
  “朕听福禄说,太后您这些日子胃口越发得不好了。也是朕的错,朕前些日子勒令镇国公家的老二不许卖菜,估摸着往后他应该是不会种了,即便种了,也不会种太多,不过是自家嚼用,您要是想吃,多半是吃不到的。”
  “你当哀家稀罕?”太后被迫听着皇上说什么素油的事儿已经听得烦不胜烦,如今又被他揭了旧日伤疤,既觉得没面子,又觉得气得慌,“哀家从来就没有稀罕过他的东西,不止不稀罕呢,哀家还从来没有看得起过他。”
  “您这话说的就有失偏颇了。”皇上又想将那素油的事儿再说上一遍。
  可他还没有开口,太后便知道知道他要说什么了,当下先一步道:“那些事儿哀家也不稀罕听,不过是弄了些油出来,只当谁没吃过似的?”
  “咱们吃的是多,日日都能享用,可穷苦的百姓就没吃过。”
  这才是皇上看重所在。
  太后不屑道:“说破天了也不过是几桶油,价格贵贱,回头总还是要百姓自己掏钱去买。他若是真有本事的话,就让大燕所有的穷苦百姓吃饱穿暖,如此,哀家才是真正的心服口服。”
  “这话可是您说的?”
  “是哀家说的!”太后笃定了唐璟没有这个本事。
  太后这信誓旦旦的话一出来,皇上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且说唐璟这头,自打得知了此躺过来的真正目的,周侍郎也算是真正将心放到肚子里了。
  放心之后便只剩下了好奇。
  他还从没想过,这些东西竟然都能榨油。
  “竟然连落花生这等海外之物,也能榨油。”
  周侍郎说起这个,唐璟不禁眼神微闪。
  要说这朝代,生产力似乎在唐宋之间,不过物产却丰富得很,连花生都有。
  起初唐璟在铺子里看到花生的时候,还惊奇了许久,本以为要重新估量大燕的生产力,可后来翻看史书,却发现花生这些东西的出现不过是偶然之故。
  大燕建立之初,海外贸易管理极为松散,富商趋利,不惧海上风险,是以私人造船出海之风盛行。
  出海一事虽说福祸难料,可一旦回来,每每都能带来数十倍乃至百倍的利润。这便导致在大燕开国之时,许多富商接连不断地派人出海,去得多了,海外的一些粮食也作为稀奇的物件被带到了大燕。
  有的合大燕人的胃口,譬如这落花生,便被广为播种,有的不被时人所喜,便渐渐没有了动静。
  后来大燕政局平稳,朝廷对海船整改了一番,先前那些富商赚的金盆满钵,纷纷拿着所赚之钱财置地。这海外贸易,才渐渐中断了。
  时也,命也。
  倘若这海上贸易不曾受阻,谁又能猜想到大燕如今会是什么模样呢?
  想起这些旧事,唐璟也感慨良多:“海外之国,多的是奇珍异宝,远不止这落花生一样。”
  “听唐大人这话,似乎对这些海外国甚是憧憬。”
  “那是自然的。”谁不想去海上溜达一圈呢?
  周侍郎又忍不住多问一句:“难不成唐大人还想出去见识见识不成?”
  唐璟兴致冲冲:“这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若是得空,且又有合适的船,去海上见识见识也未尝不可。怎么,周侍郎也想要一同过去?”
  周侍郎警惕地摇头。
  这个人来疯的,休想害他!
  唐璟遗憾地摇头。算了,亏他还觉得这个周侍郎是个面善的,还想分点好处,拉着他一块入伙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