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祸水群——南岛樱桃
时间:2020-06-02 08:47:22

 
    胡王听完心里就是一咯噔。
 
    这也太他娘的贵了吧?
 
    “去个人拿杆秤来,称一下。”
 
    他说完立刻有人去了,拿来一称,称完一算账,秦皇这个畜生!他他他竟然把一斤羊毛卖出了五六斤的价钱!
 
    “乌力吉呢?把乌力吉给本王找来!”
 
    乌力吉喝酒吃烤肉呢就被他父王喊去了,过去又挨了一通臭骂。
 
    “您又受了什么刺激?”
 
    “本王问你,你当初去谈羊毛生意,讲价了吗?”
 
    因为挨过太多次教训,使得乌力吉都警觉起来,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都过去多久了您问这个干嘛?”
 
    胡王把毛衣抛过去让他自己看。
 
    乌力吉一下还没看出名堂,然后就听到他爹说:“这是用咱们的羊毛纺成线做出来的。”
 
    “羊毛做的?怎么一点儿味儿都没有?这么干净这么好看。”
 
    胡王:……
 
    这是重点吗?
 
    这他娘的根本不是重点!
 
    他把这一件重多少卖多少钱告诉了乌力吉。
 
    乌力吉确实能骑善射,但他算数不好,当初去谈生意还带了会打算盘的人。但就算他算数再差,也品出秦国人赚了很多。
 
    但是乌力吉并不心塞,还非常的乐观,觉得这样很好啊。
 
    “咱们以前都没挣过这个钱,现在挣到了,不亏是不是?人家有技术有想法,凭本事弄出来这个,也该他赚啊。”
 
    “……你真能体谅他们啊,你到底是哪边的人?”
 
    “可是父王您想想,哪有不赚钱的生意人?再说他们要把羊毛洗干净洗到一点儿味儿都没有,还要纺成线做成这样,这没有成本的吗?您要是实在羡慕不如以后就少卖他们一点毛,咱们自己做毛衣。”
 
    这么一想,他们卖高价好像真不是坏事,这不就意味着以后草原上也能靠这赚大钱吗?
 
    “这么说,本王还得谢谢秦皇给我指了条明路?”
 
    乌力吉嘿嘿笑道:“倒是不用感谢秦皇,据我所知,这个是他们女亲王想出来的,这个女亲王才是真的出色,模样不输给梁国皇后,比梁国皇后更努力更上进更有才华。
 
    我仔细想过了,确实如您所说梁国皇后心里根本没我她就是喜欢我们的骏马。秦国这个女亲王就不一样,人特别好,知道我喜欢她谈生意的时候都会主动避嫌,从不出面。”
 
    等会儿!
 
    “你又喜欢上外国女人了???”
 
    “她好,她优秀嘛。”
 
    行了不用说了,什么都不用说了,胡王当场宣布乌力吉以后不准再去秦国。这个儿子平常好端端的,只要一喜欢上谁就是个坑。
 
    乌力吉还想为自己争取,胡王不听他说,扭头让人找个手巧的女人来,让她看看这个毛衣是怎么做出来的。
 
    那女人表示就这么看看不出什么,他们决定忍痛把这毛衣拆了,拆之前又去找了几个经常动针线的女人,等人都到齐了才找的线头,挑开了哧溜一下,毛衣没了一圈。再一扯,直接没了一截……
 
    “就一根线啊?一根线怎么做成这样的?”
 
    几个女人都没看明白,于是你扯两下我扯两下,胡王感觉不妙的时候他衣服已经没了。
 
    还有个肤色黝黑的女性腼腆地说:“这个实在很难看出门道。”
 
    “一根线就是一件衣裳,确实太厉害了。”
 
    “做出这个的是天才啊。”
 
    胡王看着散一地的毛线……觉得你们才是天才!把本王的毛衣拆了个干干净净还敢说没看明白,意思是咱们做不了这生意还是只能卖羊毛呗???
 
    不行,这么大笔的财富摆在面前了,却不属于自己,这多难受???
 
    胡王决定了,他还得派人去和秦皇谈谈,看要什么条件他才肯把这手艺教给草原。
 
    这回不能让乌力吉去,庆格尔泰也是个憨的,他也不行。
 
    还是恩和好,恩和看着聪明些。
 
    ……
 
    胡王盯上这笔生意的时候,裴乾早就打过主意了。
 
    他并且想到现在要从草原买羊毛不容易,寻思着梁国就有合适养羊的地方,他打算和大臣们商量一下然后安排起来。
 
    打主意的不止是他,挨着乌多国好几个国家都见识到了毛衣的保暖效果,加上胶鞋雨鞋,有不少人打算过完这个冬亲自去秦国看一看了。
 
    还不只是嗅着商机的生意人在往那边赶,代表国家去打探情况的也不少。
 
    比如法希尔,他就被国王委以重任,已经决定年后就出发了。
 
    冯念是在和那边通信的时候知道各种商品也卖到那边去了,那吸引了许多人注意,明年会有非常多人赶赴秦国,学习秦人发展的经验购买商品以及谈合作的都有。
 
    法希尔问梁国会派人去吗?
 
    冯念说那是皇帝要操心的,问他们呢?会派人去吗?
 
    虽然心上人这么狡猾,法希尔还是告诉她了,说会。当然也只是这样,他没说是自己带人。
 
    冯念也没关心这个,就想到这几个月要把客栈饭馆这些地方整顿一下,那么多人被商品吸引赶赴秦国,总得有住的地方。    
 
 二四二:
 
    这一冬, 秦国那边大批量的使用了水泥,一方面是建工厂,还有铺路筑堤。水泥带来的变化是一眼就能看得见的, 通向几大工厂的路最先被铺平, 之后送材料过去或者拉货出来都轻巧了很多。
 
    这时候马车还是载货的主力, 但秦国已经有橡胶车轮。
 
    他们的橡胶车轮和梁国做出来的不一样。
 
    梁国那个就是把凝结的橡胶贴在本来的木制车轮上,减震效果确实有, 但弹性远远不够,还达不到无颠无簸的程度。
 
    历史上橡胶最早被用作车轮也是这样弄的,开始是贴在车轮上,后来有实心的橡胶轮胎, 因为废材料外加热脏冷缩的问题才逐渐朝空心过度。
 
    冯念没学过轮胎演变史,她不知道这么详细,但她知道后世绝大多数车胎都是空的,既然做成那样,肯定有道理。
 
    所以说,秦国这边一直是以做出空心轮胎为目标,是困难一些,这些技术员非常可靠, 折腾了半年一年真做出了和后世那种很像的轮胎, 给朝廷拉货的马车已经装上它了。
 
    用的人已经在用,搞技术的还不满足,他们试图用人力机械代替马车。
 
    去西方见识过的技术员知道, 洋人发明了一种双轮小车,坐上去用脚蹬, 通过带动链轮链条就能让橡胶轮子滚起来,速度不会比骑马慢多少。
 
    他们想做这个。
 
    冯念觉得很好, 这边水泥路逐渐会铺开,自行车和三轮车都可以安排起来。但是要做这个不轻松,对钢铁厂就提出了不低的要求,尤其是那条钢链,要够结实才行。
 
    就感觉前一样东西推出去,还没好好享受成功的喜悦,立刻又要投身下一样。
 
    群里出来的技术员也真坚韧,可能是上辈子挨过的打受过的气太多,现在一个个都卯足劲,他们一声儿都没抱怨过,搞完前一样自己就琢磨起后面的,一环扣一环想推动工业快速发展。
 
    搞技术的不累,跟他们学徒的帮手的累倒了几批。
 
    但因为不断的有新成果出来,加上朝廷给他们的薪资奖金非常不行了累死了该干的活一点儿没少,经常是让他们休息还没人去,头还在忙跑腿做工的哪敢溜号?
 
    不过啊,殿下推荐给朝廷的这几位也太能吃苦太优秀了。
 
    哪有从来不问待遇,一心给国家出力的?
 
    他们之间连恶性竞争都没有,偶尔会吵起来那也是大家意见相左,各持己见……平时这几位可团结了。
 
    可能就是太优秀了,哪怕跟着他们时间已经不短,下边的人还是不习惯。
 
    回去吐槽几句家里还觉得是应该的。
 
    “殿下发掘了他们,还给了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能出人头地,不好好做事对得起谁?”
 
    “你也是,跟着多学点,得对得起朝廷给你这么优厚的待遇。”
 
    “看看现在,谁敢相信咱们两年之前才打了仗?我总觉得陛下和亲王殿下都是上天派来解救咱们的,想想以前多苦,再看看现在,和外面做生意的大老板都说咱们现在不比梁国差了。咱们有的他们还没有咧。”
 
    “赞美陛下,感恩亲王殿下,两位是世上最了不起的兄妹了。”
 
    “是啊,赞美陛下。”
 
    “陛下长命百岁。”
 
    “殿下也是。”
 
    “……”
 
    吐槽失败,还受了全家人教育被要求为秦国努力奉献,学徒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苦着个脸做什么?怎么还对现在不满意?贪得无厌啊你!”
 
    “我不是,我没有,我尽力了。”
 
    “我们的东西被那些商人带去其他国家,给别人找我们好,之后会有更多人过来吧。”
 
    “那好啊,有人来就能挣他们前,现在咱们还要把东西拉出去卖,以后就是他们到厂里去谈了。”
 
    “只盼别招来事端,北边的大梁别兴兵打我们才好。”
 
    秦国现在不想打仗,只想搞发展。
 
    不过为了防止那些强盛的国家对他们施压白拿好处,朝廷已经做了应对,钢铁厂走上正轨之后军备厂就建起来了,清朝的时候已经有□□火炮营,挨打那些年又学习了西方,他们搞军备也不差的。
 
    提出要弄这个的时候,冯念就和嬴政谈过。
 
    枪炮在冷兵器时代的杀伤力堪称巨大,这些装备,弄出来最好也是做震慑用,能不使就使,比起打仗,还是搞建设搞发展更有意思。
 
    嬴政很赞同她这说法。
 
    “在这边确实不需要动武,有妹妹鼎力相助我们已经走在最前面,以我们这发展势头,不用去攻打谁,自有万国来朝八方来投。”
 
    确实,以秦国现在这个势头,要扩张地盘可能真不用打,派几个人出去挑拨煽动一下就能达成目的。
 
    不是每个国家的人都有民族骄傲,有些国家建立时间并不长,生活也不幸福,他们的百姓就没那么忠诚,并入隔壁邻居分享工业成果这种事,没准真有人敢提。
 
    政哥这么说了,感觉可行性更大了些。
 
    到底是将来的事,冯念没过多纠结,眼下还是按照本来制定的发展计划一步步走。
 
    又是忙碌的一冬,过去之后,次年二三月,有商人陆续来了。
 
    也是三月份裴光光过了他的三岁生日,和六六那时候不一样,赔光光一满三岁就搬到东宫,伺候他的和教他读书的也全部到位,赔光光准备开蒙了。
 
    b儿因为好奇跑去东宫那边看过,回来却不是很高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