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妆——姚颖怡
时间:2020-07-04 09:05:25

  大饼来的地方就是衙门街。
  衙门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官吏,别说是卖冰糖葫芦的,就连普通百姓也看不到。
  大饼抓抓头皮,有些失望。
  出了衙门街,便是安定街。安定街上虽然也不繁华,但是却有一座茶楼。
  大饼进了茶楼,这才发现,这座茶楼里一没有说书的,二没有卖唱的,若不是还有个文士打扮的老头在弹古琴,大饼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来茶楼听老头子弹古琴?
  大饼想想就觉得没意思。
  没办法,谁让这里紧挨着衙门街呢。
  大饼要了一壶茶,两干两鲜,这会儿还没有下衙,茶楼里冷冷清清,只有几个读书人一边喝茶,一边听琴,还不住地摇头晃脑,好像他们已经被琴声陶醉了一样。
  大饼招招手,小二跑了过来,大饼问他:“我是从乡下来的,第一次来京城,我在乡下时听说京城的冰糖葫芦最好吃了,可是我怎么满大街看不到卖的呢?小哥,你知道哪儿有吗?”
  店里客人不多,小二很清闲,他没想到大饼要问这个,看大饼一副傻呼呼的模样,小二给逗乐了,道:“您来的不是时候,天热,冰糖葫芦做出来就化了,当然没有卖的了,您冬天的时候再过来,那时就能看到了。”
  “冬天啊”,大饼一脸的失望,自言自语道,“那些卖冰糖葫芦的只有冬天才做生意,那他们其他时候没有生意可做,还不得饿死啊?”
  小二又乐了,道:“有手艺还能饿死吗?咱这儿是京城,不是你们乡下,京城可没有饿死人的事儿。他们冬天卖冰糖葫芦,春天卖干果,夏天卖凉粉儿,秋天卖山楂糕,生意好着呢。”
  大饼用舌头舔舔嘴唇,问道:“凉粉儿啊,京城的凉粉儿也比我们乡下的好吃吧,这附近都是衙门,怕是没有卖的吗?”
  小二笑道:“您这小哥还真是问着了,咱这儿虽然守着衙门,卖凉粉儿的不敢在街上卖,可是却能来咱这茶楼里卖啊。”
  大饼的眼珠子都瞪出来了:“在茶楼里卖,在哪儿,还哪儿?我咋没看到?”
  “这里来的都是斯文人,他当然不能来里面,就在后巷里,您如果想吃凉粉儿,只管说一声,给您到后巷子里端去,一碗凉粉儿多给两文跑腿钱就行了。”
  “那你给我端一碗吧。”大饼说着,就掏出一整串铜钱。
  一整串铜钱就买一碗凉粉儿,小二自是高兴,没过一会儿,一大碗凉粉就摆在大饼面前。
  大饼吃完凉粉,便按照小二的指引去了后巷,后巷里居然有三个凉粉摊子。
  大饼找到自己看着最顺眼的那个摊子,坐了下来,道:“来碗凉粉。”
 
 
第450章 先帝回来了
  傍晚时分,大饼回到杨柳胡同。
  “既然是探子,一定会在最能得到情报的地方出没,衙门街和安定街就是这样的地方。”
  “安定街上只有一家茶楼,那里是官员们小憩之处。”
  “茶楼后巷里有三个凉粉摊子,一个是位身材矮小的老婆婆,一个是个五大三粗的大汉,只有一个人的身材,和那天我见到的人差不多。”
  “易容最难改变的就是身材。”
  “这人是个年轻人,二十上下的年纪,相貌平凡,看一眼很难记住,他很爱笑,一口京片子,他的生意是三个人里最好的。我去的时候,他的摊子上还坐着两个送公文的小吏,看那样子,和他很熟。”
  “他姓崔,那里的人都叫他小崔。”
  “小崔除了卖凉粉儿,冬天的时候还卖冰糖葫芦。”
  沈彤默默地听着,这个人确实符合。
  “盯住他吧。”沈彤说道。
  现在,这个人竟然已经是他们能够找到云七的唯一希望了。
  小崔很狡滑,他在京城的住处有三处之多,而他平时摆摊的地方竟然也有三处,且,他不是只有一张脸。
  燕北郡王想要让他的人协助大饼跟踪小崔,大饼却指着可意儿道:“就让他和我一起吧,别人我不要。”
  可意儿白他一眼,道:“你倒是有眼光,不瞒你说,这是我的强项。”
  在西安时,大饼每日混迹于市井之间,而可意儿从小就是在市井里长大的,他们两个去跟踪小崔,的确比其他人更合适。
  转眼又过了几天,这天京城里忽然出了一件大事。
  先帝少亡,他殡天的时候,帝陵尚未建好。依制,皇帝梓宫暂时停放在煤青山寿皇殿内,待到帝陵建好后再正式葬。
  事情就出在寿皇殿。
  有内侍亲眼看到了本应躺在梓宫内的大行皇帝。
  最初当那内侍哭诉时,没有人相信,可是才过了两天,又有侍卫看到了身穿龙袍的大行皇帝出现在梓宫前。
  一个人是看花眼,两个人也是看花眼了吗?
  有个胆子很大的内侍,认定那两个人看到的大行皇帝是有人假扮。
  那天夜里是他当值,他便借故支开和他一起值夜的人,踩了凳子爬上去,想看看皇帝的灵柩上有没有藏着人,可是还没有站稳,他就看到灵柩缓缓打开,他吓得从上面摔了下来。
  脑袋重重撞在硬物上,他便没了知觉。
  当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时,他还趴在地上,他的面前有一双穿着明黄靴子的脚。
  他强撑着抬起头来,便看清了眼前的人。
  他是见过那人的,不仅见过,而且还服侍过。
  他们这些被送到寿皇殿的人,以前都是曾经在先帝身边服侍过的,别人会认错,他决不会认错。
  他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不久,外面传来他的惊呼声。
  次日,在煤青山的人全都知道了一件事,就在昨夜,又有人看到了大行皇帝。
  在这件事被报进宫里之前,不知为何,就已经在街头巷尾传扬开来。
  有人见到了大行皇帝的鬼魂。
  先帝舍不得皇祖母,舍不得他的遗腹子,舍不得后宫的美人们,所以他回来了。
  就在这件事被传扬出来的第二天,住在真定府的一位名叫杨得旺的人,全家都死光了。
  不仅是人,就连他家的牲畜也一个没落,全都死了。
  而这个杨得旺,虽然表面上只是一个乡绅,可是真定府的人都知道,他是杨家的旁支。
  杨家嫡支发达后,他们这些旁支便也跟着鸡犬升。
  杨家嫡支进了京城,旁支们便搬到了离京城不远的真定、保定等地,一来逢年过节方便进京走动,二来有好事的时候也能及时得到消息。
  这些年来,杨得旺一家没少拿好处。但凡是有修河修坝的肥差,都是他们这几家旁支的。
  杨得旺家财万贯,子孙满堂,谁也没有想到,一大家子几十口,竟然无一幸免全都死光了。
  府衙的仟作去看过,在杨家的水井里捞出几只死老鼠,把父母官吓得半死,一时以为是疫症,连忙让人封了杨家的宅子,杨家的死尸也全都火化。
  可是除了杨得旺一家以外,真定府再没有一个人感染疫症,百姓们便认为是杨家时运不济,不知惹怒了哪方神仙。
  偏偏这个时候,京城里先帝鬼魂出现的消息也传到了相隔不远的真定府,于是有人就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了。
  还有人先帝到死都没能亲政,心里有怨气,这口怨气就怨到了杨得旺一家身上了。
  可是杨得旺只是杨家旁支,先帝为何不去报复京城里的护国公府?那才是杨家嫡支。
  不久,有个暗门子里的妈妈忽然疯了,逢人就杨得旺活该,她辛苦养大的女儿给杨得旺的儿子怀了骨肉,被悄悄接进京城,还以为从此会飞上枝头做凤凰,没想到就再也没有回来。
  没过两,这个妈妈就被人杀死在自家炕上。
  原本没有人会相信一个老鸨子的疯言疯语,可是她被人杀了,这件事也就引起怀疑了。
  很快,的真定府里发生的事,便传到了京城。
  有人,那个暗门子的女人被接到京城之前,曾经对很多人显摆过,她肚子里怀的是个大宝贝,杨家人看上了她的肚子,只要她生下儿子,不但要把她接进府里做姨娘,而且还要把她的儿子记在大太太名下当嫡子。
  那时那女子已经显怀,有四五个月的身子。
  而那女子确确实实没有再回到真定,杨得旺一家还活着时,家里已经两年没有孩出生,杨得旺的孙子当中,也没有和这个孩年龄相仿的。
  可偏偏这个孩子,却和皇帝差不多大。
  定国公府里,萧长敦看着手中厚厚的密报,面沉似水。
  如果那女子的是真的,真定杨家的外室子,为何要送到京城生产?
  而杨得旺一家为何又恰好全都死光了?
  武将大多不信鬼神,萧长敦也不信,他不信那个什么先帝的鬼魂,但是他却怀疑到了杨得旺和那个孩子身上。
 
 
第451章 热锅加把柴
  定国公世子萧祎走了进来,他的额头上满是汗珠,一看就是急急忙忙赶回来的。
  “父亲,我查出来了,就在杨得旺一家出事之前,护国公府的德善就不在府里了。”
  一直以来,德善都是一个神秘的所在。
  据萧家父子所知,德善武功极高,他是太皇太后赐给老护国公杨锋的,说是管事,其实他才是杨锋的贴身护卫。
  不过,既是太皇太后赐的人,十有八、九,他还是太皇太后放在杨家的眼线。
  而且,三十多年来,德善从未离开过杨家。杨家大大小小的管事,京城里的人几乎全都见过,他们比起那些初进京城的官员们,派头还要大一些。
  唯有这个德善,京城中几乎无人知晓。
  萧长敦沉声说道:“如果德善离府是为太皇太后或者杨锋做事,那么杨得旺一家就是他杀的。”
  萧祎猛的抬起眼睑,嘴角翕翕,好一会儿才喃喃道:“那就意味着那个孩子就是……”
  萧长敦道:“那个孩子不一定就是龙椅上的那位,但是龙椅上的那位定然出自杨家。”
  出自杨家,而非周氏天子。
  萧祎怔怔一刻,许久他在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德善还未回来。”
  杨得旺一家已经死了,可是德善还没有回来。
  萧长敦道:“去查查杨家的亲戚,要查那些无权无势不惹人注意的。”
  萧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应声而去。
  几天后,萧祎派出去的人陆续传来消息。
  住在昌平的杨清平一家半年前搬家,说是要回老家,一家几十口一夜之间便走得干干净净,至于是否回老家了,并未得知。
  家住青县的杨同安上个月病故,他已年近七旬,这个年纪病故原本并不会引人注目。可是杨同安之所以病倒,是因为他最疼爱的孙子暴病身亡了。这个孙儿是死在从京城回青县的路上的。
  住在通州的杨范其,同样是在半年前搬家,也同样说是要回老家,从此之后,一家人下落不明。
  萧祎对父亲说道:“杨清平和杨范其是搬家,搬走之后地方上对他们的行踪并不知晓,而杨同安的孙子是暴病死的,也同样不会惊动官府和地方百姓,因此,这三家的事并未引起注意,若非我们去查,恐怕便再也无人提起。”
  是啊,如果杨得旺家的水井里没有出现死老鼠,地方官吏误以为是疫症,将杨家几十口的尸体火化,这件事也就不会传扬出来。
  又过了两天,龙虎卫的消息也送过来了,他们派人去杨家的原籍,以及杨清平和杨范其的岳家和外家所在的地方都查过,这两家人并未回来。
  已经过去半年了,杨清平和杨范其连同他们的家人就像是太阳下的两滴水,消失得无影无踪。
  萧祎的人又从青县调查到新的消息,杨同安的那个孙儿之前包养过一个外室,为此,原配带领娘家的嫂子们打上门去,两个女人在大街上撕扯头发,一时成了笑话。
  奇怪的是,杨同安的孙儿死后,那个外室也不知所踪了。
  住在真定府的杨得旺也有一个孙儿,那个孙儿也曾包养了一个暗娼做外室,而家住青县的杨同安的孙儿,恰好同样有个外室。
  只是失踪的杨清平和杨范其这两家人,已经无法查出他们的子孙有没有外室了。
  萧祎道:“即使是家里的妾室通房,一旦有孕,都是纸包不住火,终归是能查出来,可唯独外室,只要他们自己不说,想查出来就难了。”
  但凡是做外室的,几乎没有良家女子,这些女人早就没了娘家断了六亲,是死是活无人问起。
  杨家旁支的事情就查到这么多,可是德善却依然杳无音讯。
  傍晚时分,定国公府来了客人。
  客人是两个小姑娘,主仆二人,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
  阿马看到她们,笑容就掩不住了,他殷勤地说道:“沈姑娘,您还在京城啊,七少……”
  面对这位真尽实意疼爱萧韧的老仆,沈彤只能说谎,她道:“七少有信来,他有问起国公府的事。”
  “是吧,是吧,我就说七少心里还是记挂着国公府,记挂着国公爷的。”阿马开心地说道,连忙把沈彤带去了定国公萧长敦的书房。
  这是萧长敦与沈彤的第一次见面。
  上次沈彤来的时候,只见到了阿马。
  萧长敦早就从阿马口中知道了这个小姑娘。
  那一次沈彤来到定国公府,只是告诉了阿马一句话:杨讷就是季四爷和杨锦轩杀的。
  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
  萧长敦选择了相信,于是便有了魁星楼闹鬼,杨锦轩将见到鬼魂的老汉从魁星楼上扔下去,自此掀起轩然大波。
  这场大波余韵犹存,谁也不知道杨勤会有何举动,可是谁都知道杨勤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或许这也是太皇太后和杨锋派出德善的原因。
  因此,今天听说沈彤又来了,萧长敦便想亲自见一见这个神奇的小姑娘。
  “姑娘姓沈,可是与当年的沈首辅有何关系?”沈家已诛九族,萧长敦却开门见山这样问,就是要告诉沈彤,他对她的身份存疑。
  沈彤微笑:“我出生后不久就被奸人带走,八岁之前由沈太太抚养,至于国公爷所说的沈首辅与我的养母有何关系,我就不得而知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