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姬说:“那么夫人辞官后干什么呢?”
张素没有直接回答,却忽问:“你觉得我们此次北伐,为何进展的这么快?而且伤亡并不大?”
雪姬道:“我也早闻师叔所造的火炮之利,还有阵法之妙。”
张素道:“我并没有直接参与那些东西的制造,就算是种将军的小儿子,他花的精力都比我多。所以,有这利炮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你有没有想过,早前有那些文人进士把持着朝廷,拥有最高的地位,可是光靠他们,没有我们出手就是亡国了;而现在有那些制造师傅造出利器,国家强了,人民活了,国家和人民的尊严就都保住了,可是这个社会仍然视匠为贱。
如你我修道,除了修炼之外,尚要重视炼丹炼器,封神时一个好的法宝就是制胜关键。可惜整个天下都以读那几本四书五经的人为尊,那些四书五经饥不能食、寒不能衣。
科考侧重进士科,选出些文人,大部分人的能力对内不足以安民,对外不可以攘敌。我们回山之后,这天下会怎么样?那些势力会朝我们所希望的方向走吗?——不会。
我就算用剩下的七年时间仍然独掌朝纲把北狄灭了、把政敌都灭了,再把江山匆匆交给年轻人,朝廷天下很快还是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整个天下有尊重士大夫的土壤,却没有尊重工程师、尊重财经人才、尊重航海开拓人才的土壤,视为奇淫技巧。
本朝马不如人肥快,人不如人强壮,唯有百姓制造利器之能强过北狄甚至北方别的游牧民族,本朝贱匠是放弃这制胜的一线生机,岂非自绝于天下乎?那么强敌入侵时,从皇帝到平民又岂能不处于【别人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的境地?”
雪姬脑袋嗡嗡作想,师叔看问题的眼光实在太深了,她喃喃:“师叔……你这是……比改朝换代还进一步。你是想换‘土壤’,这太难了。”
张素想过:为什么史上中国有四大发明,可是进一步改进使用的人全不是中国人?因为缺少这个鼓励,也是价值观和思维的关系,进一步讲是文化属性、文化土壤的关系。她没有本事在神话世界去完全改变,但是她想埋下一颗种子。
张素道:“你是赵氏的皇后,我现在怎么会改朝换代?”
雪姬道:“那么师叔想怎么做?”
张素叹道:“目前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拉一部分人,打一部分人,把文人界的水搅浑来,博采众长,创一门学派,若是往后朝廷能以此为立国指导思想,总比仅靠脱离实际的文人强。”
雪姬道:“就算是我们,也不可能做到些。法术可以完成一些事,但是不能改变人的思想,不能改变人的风俗,也不可能改变人的学识。而如今文化的传承,多少是衍自三清,孔子师从老子师伯的人间化身,而诗文之源乃是师伯流传人间的残篇《庄子》,师叔要再立人间学派,师伯答应吗?”
张素知道这是神话世界,这个传承是不会错的。
张素道:“就是大哥学问流传在人间,却不成系统,之后又因为王朝的原因,有所走偏了,我继承发扬大哥学说的新学派,大哥当不会如此小器。”
雪姬暗想:三清圣人一辈的世界她真的不懂。
“师叔……有把握吗?”
张素说:“一半一半吧。我把文人的才华都用完,他们想要在诗文方面发光怎么也走不出我的阴影,绝望之下也许能涅槃重生来走我留下的路。”
我把一千年的璀璨诗文全写完,你们就不要再钻在这个小圈圈里面想得到什么超越我的成就了,老老实实去经世致用吧。
不是看不起我是女人,不能独掌朝堂吗?我打仗比你们厉害、做生意比你们厉害、发明比你们厉害,你们引以为傲的诗词文章儒家经典我都比你们厉害。那总有部分人想要跳出原来的圈圈接受我带来的新事物了吧,想要了解我这个对手吧?只要了解,就是上船了。
再不行,你们没救了,老娘回去安心当神仙了,你们再怎么样关我屁事。
一百多年后,或者六百年后、八百年后,你们后人吃够了苦头总会想我的,他们会把你们这代人骂得炸坟。
……
是年中秋前,护国郡主张素再三上奏辞去尚书右仆射的职位,退出政事堂,皇帝才答应了她的辞职。朝野内外、京城市井民间都哗然。
民间流传,护国郡主被奸臣韩兴等污蔑谣诼,逼着辞官,也有人说是皇帝猜忌,郡主不得不辞官。民间早因为护国郡主掌朝十年,施行仁政,深深爱戴护国郡主,不少百姓都供奉她的长生牌位。又因为韩樱的案件公开审理,百姓们对韩家满家的毒妇和奸臣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发展以讹传讹,把许多不是韩家做的事都按在他们身上了。
这种忠臣名相名将被逼出朝堂可是奸臣却仍留在朝堂的事实让百姓都感到无穷的悲伤。就如一千多年前楚国百姓悲悯屈原放逐一样。
皇帝因为张素的功绩,晋封张素为“护国女王”,皇帝顺着皇后的辈份尊张素为皇姑,张素领双倍俸禄,“异姓王爵”可以世袭罔替,赐下丹书铁卷免死牌。这消息传出来,才让百姓安心她不会走上屈原的结局。
人只有越不须要什么,就会越容易得到什么:她个人不缺钱,所以领双倍俸禄;没有凡人杀得了她,所以发了一个免死牌;她不会有后人代代在人间相传,却给了她一个“世袭罔替”的亲王爵。
张素就这样退出朝堂了,张素暂让“炮兵教母”李碧莲出任新二军的代军长,这在朝野上下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但是新军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炮,最重要的工作在于细节,李碧莲有这个经验,背后站着那么多人。韩兴之流真想掌握这点军队,只怕也不会受到底下将士的拥护。
张素就是故意要留下“娘子军”,在这个时期保障有女子担任高官。
张素则一边带着种澜选址修建“帝都大学”,一边在编书。
张素是亲王爵,受的功勋田自然不少,便在东郊所赐的山田间规划,大兴土木,年底前完成了一期工程。
京城人文会荟萃,因为今年年初时韩廷北伐,一切以战事为重,所以今年的春闱推迟到了明年春。
今年携北伐大胜,更多有一腔抱负的人汇聚在京城,茶楼酒肆妓院时常满是士子,而不少外地的富裕之家争相在京城附近购楼。便是京城房价一涨再涨,也有人愿付这个代价。从前人们往南跑,现在北狄眼见被护国郡主打趴下了,京城安全得很。
李顺门下的刘进等人曾为张素效力揭穿韩樱的事,这几个月本就是为张素跑腿,组织修建大学的事。张素曾经带出来的弟子不是在官场就是在生意场上,她现在也没有精力临时培养人了,只有借用茅山派现任掌门李顺的人了。
三清宫也有客居院落收留异地的士子的,因此刘进师兄弟交游广阔,江湖草莽、士子都有结交。
这日蜀中来的贡士潘彬邀请刘进去聚会,潘彬出身蜀中的大富之家,蜀中道佛兴胜,知道三清宫是正宗的茅山派的“京城分号”,自然来参拜上香,这就结识了。
张素带了长史将要参加科考的胡栋、女扮男装的种澜跟着刘进一起去了赴会。
张素和种澜的女扮男装不会像电视剧一样侮辱人的智商,强要人睁眼说瞎话,因为她们身在真的古代,男人不是套头套的,和女子没有头发上的明显区别。还有,张素和种澜不像害装卸妆的女演员,她们不施脂粉,张素还有口技,能改变声线。
潘彬宅邸的下人迎了他们进去,这宅子比不上女王府广大奢华,但是也足有十八座屋宇,还带着一个雅致的后花园。
昨日正下了大雪,这时足有十几名书生贡士在廊桥亭阁间赏雪景或烤火温酒。
不少人还认得刘进,知道他是茅山派掌门李天师的弟子,武艺高强还通阴阳之术。李天师可是受了皇帝册封的,还赐了田地,茅山派徒弟不多是因为收徒也是有门槛的。
这些已经让人艳羡的了,可他还是护国女王的师侄孙。
护国女王建不世之功而事了拂衣去,赢得了百姓的同情和一些本来担心的人的敬重,就算是从前攻击她的小人也暂时无话可说。这个时代围绕从政的女子的一些桃色新闻,对张素来说也不值一提了,经过韩樱事件曲折真相的大白天下,几乎没有人再相信她这方面的流言。
潘彬和那些书生见刘进带了几位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过来,都纷纷抱拳寒暄。
“不知贵客驾临,有失远迎,伏乞见谅!”
刘进笑着回礼:“潘兄多礼了!”
“这几位是……”潘彬一见张素,只觉他像是一把绝世名剑,别说她的容貌俊美难言,这种气质气度不是常人所有的。
明星和替身,两人明明五官长得很像,皮肤也一样好,甚至替身可能更年轻,可是放在一起时,明星的气质就是有味道。
张素正是拥有比明星更出众的气质的人,一个比皇帝更像皇帝的女人,她的眉宇和眼睛中像是包含着无穷的奥秘。
张素双手交握:“在下姓史,单名一个元字,草字素之。来得孟浪,还请贤主人见谅。”
潘彬笑道:“佳客光临,蓬荜生辉,何来孟浪?”
胡栋、种澜也跟着寒暄自报家门,胡栋用的是真姓名,种澜变成了“钟兰”。
早到的书生们也都一一见礼,张素举目望去,最年长者也不过四十出头,年轻者只怕不足二十的都有。
忽然一个二十岁上下的人跟刘进请了一个安,口称七叔,刘进笑道:“原来是阿轩,你何时进的京,我怎么不知?”
刘轩道:“小侄考完了乡试就进京了,七叔拜入仙门,小侄哪敢随意打扰?”
张素正觉这刘轩面熟,刘进才笑道:“这是刘迪堂兄家的小子。”
张素失笑:“呀,原来是他!”
刘迪正是现任的三司使,是从前的扬州知府,这个刘轩还是她接生的,一晃二十年过去,长这么大了。刘进正是刘迪的堂弟,李顺当年在扬州与刘迪往来多了,有一回还是小萝卜头的刘进在刘迪家小住,被李顺看中,收做了弟子。
刘轩道:“史兄识得家父?”
张素笑道:“我识得你七叔,自然也就识得你父亲了。”
在场的士子中,还数刘轩的父亲实职官位最高,大家见他不以出身压人,不靠恩荫也能考取举人才进京春闱,也多了一分敬重。
今年春闱,秀才是不能参加了,举人已经足够多了。
现在不比前些年,越繁华的时期,考试就越难,这些举子要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乡试,如果不游学拓开视野,写的文章是没有灵性,难以脱颖而出的。
所以这样的文会交流就十分重要了。
第247章 大神掐架
潘彬这个雅致幽谧的花园里有半亩池塘, 又辅以太湖石假山,是以山水具全。
腊月里, 湖中残荷早已清里过了, 因为下过大雪,湖上结了一层冰。白雪覆盖的园中唯有几树梅花静吐冷香。
其中一位士子正做好了画, 张素等人也好奇过去一看。只见是方才的画者以园中梅为基本,加以想象画得一幅写意国画。山间白雪中一株梅花傲然绽放, 笔墨也是一气呵成,可见技巧之熟练。
那士子笑道:“伯文邀我来玩, 结识这么多的贤达, 我空手而来, 只有恬作此画为礼了。”
主人潘彬的字正是“伯文”,潘彬笑道:“仲明兄的笔墨,可比什么礼都重了。”
那作画的人名叫郑绍辉, 字仲明, 在士子中画技是出类拔粹的。
刘轩过去一看,笑道:“好画,好画,可惜这画没有诗相配。”
郑绍辉笑道:“那只好请威仲兄赐诗了。”
只见郑绍辉朝一个穿着朴素的年轻书生拱了拱手, 那叫威仲的书生也不推辞, 说:“在下腹中倒是有一首堪与这画相配, 只好献丑了。”
威仲提笔在那画的一旁留白处写诗,是一笔行书,字迹隽秀。
只见他写下: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雪一段香
潘彬、刘轩、郑绍辉和在场看到的人吟出诗来, 均大赞其妙,特别是后两句实在惊艳。
张素本来并不急着看人写诗,她经历几世几千年了,只要出版过的诗词她就算不能第一时间想起来,也都读过。并不觉得有人会写出让她惊叹的新作来。
不过,听到这一首诗,张素真的吓到了。
这首梅花诗不是南宋末年卢梅坡所做吗?这个神话世界的天朝不是历史,但是时代上也不能这样乱来吧?
原本张素还想借用一些南宋的名词,把这个时期的词人的路子都走完,吸引知识分子的“流量”关注,也好接着对广大的“流量”输出她的真正“产品”——她要创办的新学。
从现代无论是政治还是商业来说,早已证明了流量才是王道,选美国总统要靠流量,互联网制胜法宝也是流量。
没有想到出来一个会写南宋末年的诗的人,那么南宋的诗词她最好都不写。她喜欢的辛弃疾、陆游的诗词全不能写。
张素轻声问刘进这人是谁,刘进知道刚才张素没有太在意他,才说:“这是广南路来的举子卢铺,字威仲,年轻得很,才二十岁。”
张素暗道:这神话民间故事的世界真的不能当历史呀。不过,写历史的都是人,又谁知道史书有多少真多少假?
天仙配、白蛇传乃至封神西游本就是民间故事和评书整理出来的,许多事都是拼凑的。
再说到民间话本故事,早期如风尘三侠,到后来电视剧改编或借用题材时也是乱来的,如《大唐双龙传》和《风尘三侠红拂女》还把红拂女、李靖与李世民放在同一辈人,李世民还和李靖争红拂女的都有。
事实上,李靖比李世民大了二十八岁,红拂夜奔总是李靖没有建下不世之功当上大唐卫国公的时候吧,那时候他还年轻吧。试问在李靖二十几岁的时候,李世民怎么出来和他一起追求红拂女?
比如广为流传的包青天故事,也是不能考据包青天的生平时间的,比如狸猫换太子,包拯权知开封府时,刘太后早死了二十多年了。
不过民间故事在这方面也不必太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