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福娃三岁半——细鱼
时间:2020-08-18 09:58:34

  这个消息如同一个惊雷在所有人的上空炸开。
  知青们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刘翠花宣布了消息之后,就让众人原地解散,知青们等她的话一说完,就朝着县城跑去。
  当天下午,县城新华书店里头所有但凡与高考沾点儿关系的书都售空了。
  离着高考也就一个月多的时间,知青们但凡听到有什么渠道能买到书的,都从不放过。
  不过,即便如此,也多得是人没有书的。
  这下也闹出了不少乱子了。
  听说有生产大队的知青为了一本语文课本都打起来了,东风生产大队却是没有这种事,知青们虽然也着急,可没有人敢去尝试下刘翠花说话算不算话。
  在这种情况下,十一月初的发粮食依旧让众人格外兴奋。
  今年大丰收,各家各户领到的粮食都比往年多了不知多少。
  老徐家的几房虽然分了家,可是分到的粮食不在少数,徐卫国几个人搬了粮食回去,刘翠花就发话了,“这发了粮食,现在大队里其他人也没什么活,你们也该请人去建房子了,赶在年前搬出去,不然大过年搬家,意头不好。”
  众人也都道是这个道理,各自请了娘家那边的亲戚和这边的亲朋好友来帮忙。
  老大和老二平日里做人不错,两个媳妇娘家那边也都答应得很爽快,不过,老三徐卫党这边却是遇见了难题,白春桃前阵子才刚刚和娘家弟媳吵了一顿,她弟弟也是个懒虫,怎么也不肯过来帮忙,徐卫党平日里交好的人也不多,再加上这回外头都在传是他们闹着非要分家,因此他们这边的亲戚朋友也都不愿意来帮忙。
  徐卫党最后不得不用粮食请人来帮忙建房子,气得白春桃又长了好几个燎泡。
  乡下地方建房子很快,不过十来天时间,几人的房子就都建好了,连带着灶台也都搭建起来了。
  如今虽然不大讲究了,可是刘翠花还是看了黄历找了个好日子让孩子们搬走。
  搬新家这日,循例是要请亲戚来吃饭的。
  徐卫国和白大妮就请了婆家娘家这边的亲戚都过来吃午饭,留着晚饭那顿给徐卫军他们请,至于徐卫党,他们那边徐卫国问过之后都没个回复,徐卫国便知道他们估计另有自己的打算,因此也没有多问。
  为了说话方便,男女就分成了两桌子吃饭。
  白大妮陪着娘家婆家的亲戚在屋里那桌吃饭,她刚把饭菜端上来,坐下没多久,婆家这边的堂嫂就对着她打趣着说道:“大妮,现在出来当家做主的感觉怎么样啊?”
  白大妮想分家这事也早不是新闻了,这回闹出分家,众人起初还诧异怎么不是白大妮提的,倒是白春桃。
  “嗨,别提了。”白大妮摆手夹了一筷子炒猪肉,“我是真不想分家,要不是我那三弟妹闹分家,我婆婆说既然要分家就索性都分了,我是想给二老养老送终的。”
  众人一听这话,都不禁笑了,以为白大妮是在说场面话,可仔细一瞧,白大妮那脸色悲伤,如丧考妣似的,又不像是在说笑。
  “大妮,你说真的啊?”堂嫂诧异地看着白大妮问道。
  “我说谎话干什么,这里又没外人,说实在话,我之前还去找我婆婆和公公说,我们这家不分出去,想和他们住一块儿,毕竟卫国是长子嘛,也是该我们养爹妈。可我爸妈不同意,我们也没办法。”
  白大妮真诚地说道。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对白大妮是肃然起敬,这白大妮这思想觉悟是真高啊。
  也是大家伙都知道白大妮这人说话直,从不耍心眼,所以才相信她的话,这番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肯定有人会觉得是在装孝顺了。
  都说人怕对比,大家伙私心里把白春桃和白大妮一比较,顿时便越发觉得白大妮这人不错,就连之前觉得她不会做人的堂嫂也都觉得这白大妮虽然毛病不少,但是至少孝顺贴心,这点儿就足够掩盖她所有的缺点了。
  “来,大妮,嫂子今儿个敬你一杯酒。”
  堂嫂倒了一杯米酒,对着白大妮说道。
  白大妮受宠若惊地陪她喝了一杯酒,这堂嫂平日里对她是挺看不顺眼的,怎么今日突然对她这么热情?
  白大妮没想到她发了一顿牢骚,却误打误撞给自己拉了一波好感。
  亲戚们一回去,都纷纷和家人说白大妮多孝顺多孝顺,什么非要给爹妈养老送终,还说什么在饭桌上泪洒当场,不想分家。大家伙都说这要找儿媳妇得找和白大妮一样的,不会说话不要紧,心里善良孝顺那才重要,反正什么儿媳妇孙媳妇都能找,就是不能找白春桃那种白眼狼。
  白春桃知道这事后,气得险些呕血。
  她拍着桌子,就想去找白大妮理论。
  “你出去干什么?还嫌弃现在不够丢人现眼啊?”徐卫党呵斥道。
  白春桃站住脚步,回过头来,她一脸委屈,“我去找白大妮算账,她现在倒好了,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孝顺儿媳妇,我倒是成了坏人了。”
  “你去找她算账,那人家不还得说你不尊敬嫂子!”徐卫党窝着一股气,说道。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她踩着我成了好人吧。”
  白春桃抹着眼泪,说道。
  “行了,都已经这样,还能怎么办。横竖咱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也用不着在乎别人的话。”
  徐卫党说道。
  白春桃想了想,徐卫党的话虽然难听,但却也有道理。
  她现在去找白大妮算账,那是吃力不讨好,就算吵赢了,人家也只会觉得是她的问题,而不是白大妮的问题。
  哼,就先让白大妮得意一阵子,日后迟早把这笔账给讨回来。
  1977年的冬天,这一年的雪下得特别的大,但是再大的雪也抵挡不过众人心中火热的情绪。
  十一月底,第一届高考恢复了。
  几乎所有的知青都下场参加了考试,不过很多人心里头都明白,他们的希望渺茫,原因无他,他们得到消息的时间实在太晚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多人连课本都没买到,就更加不用说能考上了。
  但考完这场高考,知青们的心情却格外明亮,因为他们心里踏实了,找到了一条回家的路。
  “哗,妈,你瞧瞧这张报纸!”
  徐卫军把报纸递给了刘翠花,“今年高考竟然有五百七十万人考试,这实在太可怕了。”
  “是啊,五百七十万人就录取不到三十万人,这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点儿也不过分。”徐卫家在旁边说道。
  刘翠花看了一眼,摇着头说道:“估计很多人都是去凑下热闹的,真正竞争激烈的还是明年。”
  徐卫家可说是幸运也可说是不幸运。
  他幸运在他是第二届的考生,不同于第一届考生的两眼一抹黑,有前辈的经验能够参考,而且上头的消息也传来了,第二届高考在夏天,也就是说他读完高二就可以直接去参加高考,不同于上一届的学生有的人一毕业都结婚生子,书本都烧了,没想到突然间恢复高考,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不幸运的一点就是明年他的竞争对手更加多,今年没考上的考生,明年一定会下场考试,而且这些考生经历过高考,知道的消息比他们多,经验比他们丰富。明年高考的人数是只多不少。
  “小弟,你有没有把握?”
  徐卫军笑嘻嘻地看向徐卫家,说道。
  徐卫家笑了笑,“哥,我只能说尽全力吧,我们老师说等过阵子高考试卷流传出来了,他会让我们考一下试试。”
  “那你可要加把劲,二哥看好你。”
  徐卫军鼓励道。
  “谢二哥。”徐卫家说道。
  “谢什么谢啊,妈,我看时间点儿也差不多了,我回家吃饭去了。”
  徐卫军说着话,作势要站起身来,往外走去。
  刘翠花养他这么大,他一撅屁股,刘翠花就知道他的心思,她白了徐卫军一眼,“都快吃晚饭了,你今晚索性留下来吃完晚饭再回去吧。”
  “诶,那怎么好意思?”
  徐卫军说着这话,却手脚利索地走进厨房去拿了碗筷出来。
  今天向西和正中捞了几条鱼,徐卫军就挑了条大鱼,带了报纸过来,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打小徐卫军就是吃刘翠花做的饭,如今分了家,有阵子没吃到刘翠花的手艺,徐卫军早就惦记得不得了了。
  “妈,您做的这道豆腐鱼汤,是真好吃。”
  徐卫军边吃边夸赞,说得刘翠花眉开眼笑。
  刘翠花笑着给他夹了一筷子鱼肉,“好吃你就多吃点儿。”
  “妈,你偏心,我也要。”徐卫家促狭地撒娇道。
  “你要我给你夹。”徐卫军故意夹了一筷子姜丝到徐卫家碗里。
  “二哥,你这眼睛怕是老花了,这是鱼肉还是姜丝?”
  徐卫家看着碗里的姜丝,皱眉抱怨道。
  “我说夹,可没说夹什么。”徐卫军耍无赖地说道。
  刘翠花和徐志强在旁哈哈大笑。
  徐甜甜看着这温馨的情景,唇角不由得翘起,原来分了家其实也没什么,只要人心不散,这家就还在。
  高考的结果在过完年的时候传来。
  刘翠花亲自去公社里头领通知,她回来的时候,满脸喜气地召集所有人在晾谷场集合。
  知青们这回是率先赶到的,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刘翠花手上的牛皮袋子。
  “刘婶,是不是咱们大队有人考上大学了?”
  赵大娘既激动又好奇地问道。
  “对,咱们大队有个知青考上大学了,还是北京的大学!”
  刘翠花一脸喜气地说道。
  她的话让知青们都顿时兴奋了起来,所有人瞪大了眼睛看着刘翠花手上的牛皮袋子。
  这个袋子并不大,但此时却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未来。
  “让我们祝贺白老师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刘翠花高声说道,她的话让所有人都朝着白老师看去。
  白老师素来低调,此时她正站在角落里,听见这话,她先是怔了怔,而后眼眶一红,热泪盈眶地走到前面去,“刘婶,真是我考上了?”
  “对,孩子,你太厉害了,我们这里好几个公社,就只有你一个人考上,还是北京的。”
  刘翠花把牛皮袋子递给白老师,“白老师,这里头是你的录取通知书,你拆开看看吧。”
  白老师颤抖着手将牛皮袋子拆开来,里头是一张轻飘飘的录取通知书,上头写着白晓丽三个字,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
  “白老师,今天是你的好日子,你该高兴才是。”
  徐甜甜冲着白老师喊道。
  旁人不晓得白老师多辛苦,徐甜甜却是知道的,她每天除了上课批改作业的时间,其他时间全都拿来学习,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甚至大冬天发高烧还看着书本,她考上大学,算是实至名归。
  “是,你说得对。”
  白老师抹了抹眼泪,高兴地笑了。
  她下意识地朝柳校长的方向看去,柳校长冲着她笑了笑,做了个“加油”的口型。
  白老师脸上一红。
  “白老师,这里还有我们公社发的奖金,对了,蔡书记说了,明天还会有记者来采访呢,你要做好准备。”
  刘翠花把一个信封递给了白老师。
  她没把奖金的金额说出来,可众人一瞧那信封的厚度,就知道里头少说得好几十了。
  “这读书可真是好,又能去长见识,又能赚钱。”
  赵大娘羡慕不已地说道。
  她瞧向两个孙子,心里头就凉了一半,算了算了,她这两个孙子是指望不上了,指望他们两个考上大学,那还不如指望她自己呢。
  白老师彻底地成为了十里八乡的大红人。
  有人趁着她没离开,想着给她说亲,但不必说,这种事,都不必白老师张口,刘翠花就喷了回去,“我们白老师可是大学生,嫁给你家儿子,你家儿子小学都没毕业吧。”
  那人脸上露出讪讪然的神色,她还辩解道:“我家儿子读书是不好,可我们家有钱有粮食啊。”
  “行了,你再多的钱再多的粮食能比得过大学生这个学历吗?要知道,她们这群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将来要挣多少钱没有,而且她们去读书都是国家给钱给粮食,还不用交学费,你这能比吗?”
  刘翠花不客气地说道。
  “不用交学费?”王奶奶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以前念书还得交学费呢?怎么她们考上大学反而不用交学费?”
  “那能一样嘛?时代不同了,现在国家需要这些孩子来建设,自然不需要他们给学费了。”
  刘翠花说道,“对了,蔡书记还说,别的地方的大学生都还没入学呢就被国企和单位抢着要,你们想想看,那可是铁饭碗,一个月能挣好几十的,别人家打破头都进不去,咱们白老师没毕业呢就能有这样的好岗位,用得着稀罕你家那点儿钱?你这是来糊弄谁呢?”
  被刘翠花喷了一顿,那人讪讪地跑了。
  白老师松了口气,对刘翠花感激地说道:“真是多亏刘婶,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白老师,你不用和那些人客气,这些都是些什么人啊,瞧你出息了就想来坑骗你,真没良心。”
  刘翠花义愤填膺地说道。
  她说到这里,又想起一件事,对白老师问道:“对了,白老师,你什么时候去学校报道?用不用我找人送你?”
  “三月份就要去了。”
  白老师说道,“明年没办法教甜甜他们了。”
  “嗨,这有什么,咱们大队那么多知青,回头我找个老实靠谱的接你的岗位也是一样的。”刘翠花笑着说道。
  白老师这才放下心来。
  白老师要走的事,回去后,刘翠花就告诉了徐向东等人。
  徐向东倒是没什么,他们都不是白老师教的,也没多少感情,可向西、正中和甜甜却很是不舍。
  不过,他们也都知道这对白老师是件好事,他们这里不是白老师的故乡,白老师的家在那遥远的北京城里,她回去对她来说才是个好结果。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