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臣都傻眼了,在通译将皇帝的圣意告诉他们之后,皇帝已经离开了帐篷,他们才反应过来,叽里咕噜的希望通译帮他们转告皇帝,求他改变心意。
一路上到底略熟悉些的八贝勒很悲悯的看着他们,叹道:“你们还是回去转告国王,否则皇上就要令世子前来觐见了……”别给脸不要脸,赶紧的吧,皇上改主意对你们更没好处。
使臣们失魂落魄的离开了,在他们离开之前,听到了八百里加急的西北战报,清军又取胜了。看起来他们回去还真得好好劝说国王,接受现实罢。
“八弟也不必回京,就跟着朕一道南巡去罢,正好,朕也打算召见何焯,你们相交多年,也可一见。”
胤禩其实很想回京,他想探望自己的额娘,可是孩子都在南巡队伍里,自己也干脆从了皇上算了。希望福晋不要因为生气而忽略宫中,他们夫妻一场,胤禩还是不希望和福晋有什么冲突的。
“臣遵旨,谢恩。”
八贝勒随驾简直是个风向标,皇上对弟弟们到底还是宽容的,不管是老三还是老十三,都觉得前途还是明亮的,爵位还是有希望的。
胤禔接见李朝使节的时候,弘晗也跟在他身边,大阿哥很不喜欢他们。他甚至觉得很奇怪,如果小国,有什么资格对上国心存芥蒂。
“前朝与本朝,也是朱家和爱新觉罗家的事,和他们有什么干系!若是真有骨气,他日后再碰上倭国入朝,不要向朝廷求援才算真有骨气!”
胤禔心道儿子你还真说着了,人家日后还是会求援的,不会和你客气。不过,年轻人看问题也不要那么狭隘,他又一次开始给儿子上课了。
“过去的高丽还对元朝念念不忘,李朝起初与前朝也是多有摩擦,与本朝也是如此。何况,当年高祖一边做着前朝的官,一边又和李朝眉来眼去,”皇帝微笑着看儿子怪异的表情,道,“所以,谁知道日后会如何。”
“你不要用冷战……朕是说,你不要用‘总有人要害我’或者‘他们总要害我’的眼光看待问题。当年他们的使臣去盛京,高祖和文皇帝明知道他们看不起我们,不还是要好生招待,面子上过得去。”
“你将来、将来会面临更复杂的局面,处理更繁杂的问题,我们讲究的是怎么将自己人变得更多,将敌人孤立,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战争想法,那样是不会长久的。”
“在暹罗西南边还有个叫莫卧儿的国家,他们死去的那个帝王,一辈子就从不妥协,从不和解,听上去很有气魄吧?”
弘晗点点头,就听父亲继续说道:“可那个帝国要处理的问题也很复杂,以他的治国方略,哪怕他把一辈子都耗在了战场上,结局依然是众叛亲离,被其子软禁而死。”
“我儿要切记,我们要做很多事情,不要把自己变成斗鸡。当然了,如阿拉布坦那种人,谈不拢,该打还是要打的。你还有很多时间,慢慢学就是了。”
南巡给了弘晗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而另外一边,三阿哥弘昸满心失落,大哥回来了,汗阿玛的时间自然更多的给了他,上面还有大姐姐,下头还有弟弟们,自己似乎很难被注意到。
第285章 :扭转世界线(十六)
“大姐姐, 苏德留在京城,你不想他吗?”
苏日格骑在马上漫步,而弘昸带马跟在姐姐身后,忽然问道:“把苏德交给阿山统领照顾……苏德才半岁, 姐姐就算说不来, 阿玛也不会不高兴。”
“阿玛当然不会不高兴, ”苏日格奇怪的看着这个小兄弟, “汗阿玛还说, 苏德太年幼, 要不然把他带出来了。还道, 若是我担心孩子, 下次带我出来也是一样的。”
“那姐姐……”
“三弟觉得, 因为有了苏德,所以姐姐就得围着他打转吗?”苏日格倒是没有任何不悦,实际上她略奇怪, 当年阿玛和额娘随驾,冬冬就跟着她留在府里, 如今怎么想起这一茬了。
弘昸摇头:“弟弟没那么想,就是……可苏德和我不一样, 苏德是长子, 应该养的更……精心点吧。”
“唔, 姐姐我倒是觉得,长子反而该养的略粗糙, 这样对孩子也好。”
她笑道:“我和弘晗小时候, 阿玛还带着我们到处跑马, 夏日游泳、冬天冰戏,甚至春明园刚刚建起来的时候, 因为听说阿玛当年跟着先帝去长白山,还看松花江冬季捕鱼,阿玛就带着我们看冬日的湖面怎么被凿开,怎么将鱼捞起来。”
弘昸听的满脸向往,又带着羡慕的眼神,就听他的长姐突然道:“等到来年汗阿玛要东巡的时候,你也有机会跟着一起去啊。”
“会吗?”弘昸的兴奋劲儿忽而消失了,“汗阿玛之前说要带着大哥,或者干脆让大哥哥代他祭祀长白,弟弟恐怕是没那个机会的。”
“……冬冬。”
苏日格心中叹气,她已经隐隐察觉了幼弟郁郁不乐的因由,可就像当年弘昱对毓庆宫的处置不当回事,自己并没有多说什么一样。如今对待弘昸,他隐约的对于自己没有受到更多关注的郁闷,和可能引发的后果,苏日格依旧没法多说什么。
如今的苏日格已经足够成熟了,她明白阿玛对于弘晗和她的安排,竭力希望在不引起极大波动的情况下,让他们都有一个发挥才华的空间。但她能对还年幼的弟弟仔仔细细分析这些吗?
难道让她告诉弘昸,弘晗是长子,汗阿玛属意他也竭力培养他作为继承人,采取稳妥的方式来处理大统承继的问题,所以汗阿玛最关注的必然是弘晗。这并不是你拼命努力就能扭转的局面……
且不说这个话题过于敏感,就是姐弟情份足够,苏日格也不能保证弘昸听明白之后,是会自暴自弃,还是动些不该动的心思。于是,大公主也只能和弟弟干巴巴的转移话题。
等到姐弟俩分开,弘昸和二公主乌日娜碰头的时候,愈发开朗的二公主瞧着弟弟的表情,也不知道他为何沮丧,就笑言:“你在路上有功课,为什么不去给汗阿玛瞧瞧呢?也让汗阿玛知道你学习勤勉嘛。”
二公主想的很简单,汗阿玛夸夸他,小三一定会高兴的。所以她大加鼓励:“汗阿玛看你在路上都这样勤勉,也会觉得你长大懂事了呀,而且还有弘曜和弘昘,对他们也是榜样嘛。”
也对,山不来就我,难道不能就山?
汗阿玛看重大哥,但是我过去请安,汗阿玛也不会把我赶走嘛。弘昸醍醐灌顶一样,跳上自己的马车,揣上功课就跑到了御驾外面,正好碰上皇上新提拔的六品太监高忠良当值。
“高谙达,汗阿玛这会得闲吗?我来请安,也把功课给汗阿玛瞧瞧。”
高忠良瞧见弘昸过来,也是满脸笑容:“小爷来的正好,皇上这会没见大臣,奴才给您通报一声。”
前一段弘昸常在皇上跟前,这也是人人看在眼里的,更何况皇上尤其看重膝下儿女,太监们也对阿哥格格颇为热络。弘昸倒也习惯了底下奴才们的巴结,面上还是平静的,心里却也颇为受用。
只是身后传来脚步声的时候,高忠良的声音居然硬生生又巴结了六分:“大阿哥,奴才给您请安了!”声音热情的堪称肉麻,听的弘昸眉棱骨一跳。
“三弟也在。”弘晗见着弟弟也有些意外,随即他笑道:“三弟是来请安?劳谙达通报,我们哥俩一起进去罢。”
高忠良自然一叠声的应是,弘昸心里却有点不高兴,怎么就这么巧呢。看吧,一会汗阿玛必然要和大哥说话,自己恐怕是白来了。
而且,三阿哥马上就意识到,他大哥是汗阿玛叫来的……因为他阿玛甚至很意外的看着自己“冬冬怎么想起这会过来!”
“儿子、儿子,我……”
“汗阿玛,冬冬想让您瞧瞧功课罢,这一路上弘曜和弘昘都要玩的不知时日了,三弟还认认真真读书,这份定力难得呢。”
弘晗这么一说,倒是引起了胤禔的兴趣,一瞧弘昸的功课,这孩子已经开始认认真真读汉书了。课业进展的确很快啊,胤禔瞧着儿子好学,自然也是高兴的。于是他和弘晗交代差事的时候,弘昸也留下了。
皇帝南巡自然不是浩浩荡荡一家子直达江南,然后再开始工作,那不叫南巡,那叫摸鱼旅行。正如当年康熙路上还得祭孔一样,胤禔固然不打算祭孔,但他一样要在齐鲁大地上做点事。
譬如,奉皇太后前往济南千佛寺礼佛,顺便将太皇太后、皇太后挂名编撰的书籍散发出去。这是重要的形象工作和政治活动,帝后、皇太后,公主皇子们都是演员,而导演是皇帝本人。
但皇上要忙的事情太多,他需要一个执行导演来处理活动可能遇到的问题,弘晗就成了最好的人选。弘昸在旁边又陷入了羡慕的情绪里,低着头不说话,不想身边的长兄忽然道:“冬冬也不小了,汗阿玛恩典,是否让三弟也跟着学一学办差?”
弘昸虚岁十四,半大不小的年纪,胤禔看着这个儿子,他的眼中都是渴望和期待。这个年纪的孩子都跃跃欲试,想要证明自己长大了,给他个机会并无不可。
“好吧,朕准了。冬冬,要跟着你哥哥多听多看,知道了吗?”
“儿子遵旨!”弘昸兴奋的点头,还对弘晗小声道,“谢谢大哥。”
如果说庆复被抽调去给大阿哥打下手,还没有让弘昸多想。太监奴才堆大阿哥更巴结也只是让弘昸心里不舒服,那么这次跟着大阿哥办差,弘昸这才明白什么是“太子”。
宫中奴才还可以说是趋炎附势,那么外头的宗室朝臣对待大阿哥,就和对自己完全不同。弘昸甚至明白的感受到,这并非年纪带来的分别,而是身份,嫡长子的名分有多重要,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们对待大阿哥是有期待的,期待盼望和慎重,这些东西,弘昸没有得到了。父母爱他,但是似乎对他并没有很大的期待,没有指望他独当一面去做什么……
弘昸终于明白自己常常感到失落的根由,但他无能为力……他想起庆复那会被调走跟着大阿哥去兵部、户部办差,那之后庆复都没有和自己见过面。弘昸一直以为是庆复跟着大哥很忙,后来佟家出事,他被褫夺侍卫身份回家守孝的缘故。
可如今想来,未必不是人家攀上高枝了,“高枝”这个词出现在弘昸脑子里的时候,三阿哥的心颤了一下,原来他自己都知道,他不算是高枝……只要和大哥一比,他什么都不是。
不,或者说,他们哥几个其实都一样。二哥宁可跟着使团走那么远,冒着风险也要出去,是不是也想明白了这一点,要为自己争取立足的本钱呢?
几年前弘昸就读过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现在长安君有太后的庇护,若是他不为赵国立功,将来他要靠什么立足呢?
当初读这个故事,只是当成古人故事罢了,弘昸甚至有些不懂,长安君是赵王母弟,谈何无法立足,是否过于夸张了。而今设身处地,弘昸才明白,如果要成为“大人”,是否立功就很重要了。
否则为何纯王叔在汗阿玛面前能说上话,四叔能说上话,有些叔叔却只能靠边站,就像京里没这么个人似的。过去自己想的读书骑射要上进,真是太简单了,这世上不是那么简单的呀。
济南千佛寺始建于唐代,本叫兴国寺,因为后山千佛崖上有杨隋开凿的佛像,之后历经唐宋元明,佛像渐多,就叫千佛寺了。
作为齐鲁名胜,皇帝一家子来礼佛,挑选这里也算合宜。山东巡抚,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济南知府等大小官员早就预备好了迎驾,所幸皇上巡幸是有成例的,对于地方来说,只要皇上没有格外嘱咐,按照成例总不会出错。
极少有地方大员会在这种场合标新立异,因为不合身份,且会带来极高的风险。上到巡抚,下到知府,想的都是安生把迎驾大事办好,也就行了。
唯一可虑的是身边这个河督,他们悄悄看着跪在一边的河道总督陈鹏年,这个人不会要在迎驾的时候,将漕运和地方那点事上奏天子吧?
第286章 :扭转世界线(十七)
山东地方官来的这么整齐, 除了迎驾,最重要的目的是:怎么皇上跟前把新任河督陈鹏年给弄走。
还有就是,怎么把漕督施世纶给拉到自己的阵营里,山东巡抚蒋廷锡如此想道, 以施世纶的官声名望, 如果他和自己站在一起, 显然在皇上跟前更能添几分胜算。
施世纶上任没一年, 却几次被皇上召入京中, 显然是很得当今青眼的。
只是眼下太后礼佛这件事最要紧, 伺候好这桩差事, 才好谈别的。要不然, 当今还不得一巴掌把自己抽出巡抚衙门……
千佛寺作为数百年屹立不倒的名寺, 在对待达官显贵包括皇室的问题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主持带着一溜寺内高级僧侣从寺外一直将皇太后迎入寺内。
为了表示孝道,皇帝带着皇子们骑马侍奉皇太后驾前, 等到太后登上轿子,皇帝又带着皇子皇侄们为太后扶轿。而皇后带着公主、福晋和命妇们一早等在了寺内, 迎候太后的到来。
整个礼佛的仪式肃穆庄重,高僧大德自是庄严, 皇室中的男男女女也是谦冲有礼, 经过在场所有人的口口相传—这个过程中免不了夸大其词, 这一次礼佛就变成了皇室好文重礼的宣传。
等到参观过千佛崖底下的部分石刻,太后将带来的武英殿制佛家典籍捐给千佛寺并赐予迎驾地方官员并地方上有名望的士绅们, 皇后和公主们将武英殿制书籍分赐朝臣乡绅并散于世子, 又听了一车的奉承, 这个活动就宣布结束。
“臣惶恐,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并诸公主等如此重礼崇文, 皇上、皇后并诸皇子、公主又如此推崇孝道,臣忝为巡抚,想到平日该做的教化之事还是不够,辜负了皇上赋予的重任。”
蒋廷锡恭谨的进行自我批评,胤禔坐在上首根本没往心里去,他喝着茶正在歇气。元起皇帝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大型典礼,可是又不能不做……
唉,做皇帝也有皇帝的难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样的大事万万不可轻忽。
“蒋卿何必妄自菲薄,朕看过吏部档案,你的京察考绩一向是不错的。鲁地官绅民等也一向觉得蒋巡抚劝课农桑、重视教化,面面俱到,已经颇为难得了。再说本次朕奉皇太后礼佛于此,并无前例,你办的也很是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