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星城听到小燕王几不可闻的吸了一下鼻子,她转头回看,却只看到小燕王别过脸去,面对着那琉璃窗子,半晌哑着嗓子道:“他从未想过回到家乡,而我却犹豫着觉得大明不像我的家乡……我对不起他。”
作者有话要说: 小燕王表面看着功利、爱社交爱热络,其实是因为恐慌。内心更是犹豫彷徨的。怀疑自己的地位是不是太子的垫脚石,犹豫自己到底是那个世界的人,哪里才算是完全容纳他的“家乡”。
第124章 四人
奥斯曼皇宫里的仆从领来了温骁几人。
俞星城先起身来应对, 是想给小燕王一个整理神情的时间。
温骁对俞星城一点头,哈丽孜点头笑道:“本以为你们的使团早该到了,却只派来了三人, 我还颇为担心呢。”
阿里脸色不太好。
他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时候前往奥斯曼帝国的,显然这些人来就是通风报信的。
埃及拒绝修建苏伊士运河怕已经是明面上的事儿了。
三方心里清楚, 但俞星城嘴上还是道:“只是当时以为在埃及还要住一阵子, 耽误时间, 怕您与皇帝挂心我们的行程,所以派遣他们先前来觐见。”
哈丽孜微笑点头,也把这事儿划过去了。俞星城他们差点死于埃及的事, 就算心里有再多怒火委屈, 也只能先压住。小燕王神态恢复如常,转过脸来,道:“如今埃及劳工似乎也有许多得了疟疾, 疟疾易感的季节就算强行开工也会让更多劳工染病而亡。不如先停工一阵子,签订工程合约, 等到大明的劳工与工部官员前来后, 再开工。到时候埃及的疟疾也已经平息了,到时候再让埃及的劳工加入修建运河的行列, 也合适。”
小燕王一下子把话往前推,仿佛是“修建运河”“签订协约”都是早就商量好的事儿, 继续往下走就好。
这倒是符合哈丽孜的心意,她接口道:“这样倒也方便。听说你们大明的劳工修建速度极快, 也有专门修运河的沙土船和现在强行把埃及劳工赶过去做苦力, 也只会让他们染病。关于协约,我们可以尽快商议细节。”
阿里坐在软垫上,过了一会儿道:“如果大明能带二十万以上的劳工前来, 并且留在埃及修建十年,那这协约就好办了。”
果然阿里也要来谈条件了。
小燕王明白,如果他真的只跟哈丽孜详谈,而把埃及踢出去,就算签了协约也没法实行,到时候在埃及境内修建,埃及必定百般阻挠。再说真正有矛盾的是埃及和奥斯曼帝国,他要做的工作是在其中协调,便接口道:“阿里总督为何这样说?”
阿里看着小燕王,态度稍稍缓和一些:“毕竟修建运河可不是说随随便便来几千几万人就能干的事儿。我预计过,二十到三十万的劳工,完全修建好可能要九年、十年。就算是大明的劳工们天赋异禀,也不可能来个几万人随随便便就修好吧。”
小燕王:“这倒是。”
哈丽孜看向阿里:“所以,你的意思是?”
阿里:“修建运河,出人力物力最多的必定还是埃及。难道这协议上只有大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名字,却不能有那些为了运河累死病死的埃及劳工的名字吗?”
阿里口头上说的是为生民请命,但实际还是要分一杯羹。
哈丽孜往后仰了仰,她布满皱纹的手戴着红宝石戒指,交叠在膝盖上,嘴角含笑:“有是自然可以有的。阿里总督希望我给每一个在埃及运河中出力的劳工立碑了?”
阿里:“埃及出了这么多力,理应也从这运河中拿回一部分。”
哈丽孜:“多少?”
“运河开通后,总税收的百分之十七。以及苏伊士声东部的一块也门旧地。外加如果大明与奥斯曼联合在运河附近成立公司,埃及也要入股。”
哈丽孜半晌道:“阿里,你我也是多年的朋友了。你这会不会要的太多了。”
阿里抬起脸来:“我亲爱的苏丹娜,我们谈过许许多多笔生意了。你让我击退拿破仑,报酬是送给我埃及。你让我给奥斯曼输送矿石和煤炭,报酬是商船与订单。我这次既然索要这样高的报酬,自然是还会为你解忧了。”
俞星城看得出来,这两个老人应该是打过小半辈子交道了。
其实也能看出来,大事只有阳谋。
阿里独立的意图,与现在暂时还不独立的野心,是不需要太多隐瞒的。哈丽孜应该很了解阿里,如果她有余力就一定不会放过阿里,但如果她棋差一步,阿里也一定会反扑,啃得她不剩骨头。
但现在俩人还都需要彼此,还找不到对方的纰漏,所以就这么笑意盈盈的谈着“生意”。
哈丽孜叹气:“但现在希腊的局势或许不是你想的那样。英国人对希腊的渗透很早就开始了,而如今在希腊的前线,最重要的几个团体,都是英语世界的口舌,都是英国、法国与美国知名的青年人。或是他们本身的魅力,或是他们也具有军事素养,就那几个人在希腊,如今已经要呼风唤雨了。”
小燕王与俞星城交换了一个眼神,俞星城开口道:“我听阿里总督提及,说其中有一人,名叫乔治·拜伦?”
哈丽孜点头:“此人有一些曾经在反法同盟中作战过的友人,许多人都跟随他来到了希腊战场,带领英军和希腊人一起作战。其中最出名的是四人,包括拜伦,雪莱、利·亨特与济慈。这也是最近才查明的。他们四人在英国境内时,就写诗创报攻击过当时的摄政王——也就是现在的乔治四世。他们四人中二人下狱,另外二人写诗发表演讲来宣扬英王的迫害,当时就已经是英国境内的人民英雄了。”
哈丽孜调查的也很清楚:“后来四人在反法战争中几乎都拿到了勋章,大家都传言以拜伦、雪莱为首的二人会进入政界,但乔治四世继位后很怕他们利用民心,改变议会势力,就将四人派遣来了希腊。结果来了希腊,反而让他们四人……大展拳脚了。”
俞星城记得,乔治四世登基是在万国会馆开办前的事,如今一年多,倒也对的上。
她在这一边张罗着万国会馆的繁荣景象时,世界的另一端也有着许多有位年轻人在积蓄力量啊。
俞星城有些感慨,她当然了解这四人。
在历史上他们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好友,其中三位知名的大诗人雪莱、拜伦与济慈,都在五年间相继因病或因灾去世,死时年龄分别是三十岁,二十四岁与二十六岁。若说当时有命运的巧合,如巨浪扑灭了这些璨燃的新星,那么如今就是历史上的小小偏差,将他们捧上浪尖,捧上命运的高点。
阿里道:“若是能杀死这几个所谓的英雄与喉舌,必定能重挫他们的势力。”
哈丽孜:“是,他们是诗人也是喉舌,或许这是英国人早有的计划。在他们的叙事诗中,都把奥斯曼帝国渲染成落后的、血腥残暴的□□统治者,把伟大的征服者的屠杀,套到今日的希腊身上。但他们并不那么容易找到。这四个人曾被英国王室迫害过,所以极其懂得隐匿自己,懂得号召人民,所有的希腊人都会保护他们,除非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杀死他们,其他绝无办法。”
阿里:“请您相信我的实力。他们都说这拜伦是小拿破仑,可我是连拿破仑都曾经击败过的人!”
哈丽孜并不是不相信阿里,但她似乎还知道一些别的事情,有些忧心忡忡,眉头蹙着:“可是阿里,我们老了。就连拿破仑都已经五十多岁了。那些锐利的麦芒们,那些绚烂的星月们,带着让我很陌生的胆大和力量。我听过手下将领的传达,蓝色的旗帜在希腊白色的城墙与箭垛后挥舞起,那些一样年轻的希腊人便愿意以血肉之躯滚入刀尖和弹雨。”
俞星城不得不说,哈丽孜是敏锐的。
马上就要掀开百年革命的篇章,未来会在许许多多国家挥舞起民族的旗帜,高举起百姓的拳头,到时候谁也无法阻止。印度、希腊,这都只是开端罢了。
哈丽孜:“而且我还听说,就那四个人中,有一两位,为了刺探军情,频繁的出入奥斯曼中心与希腊地区的边境。”
阿里一惊,俞星城也呆了。
小燕王:“这不可能吧,如今不是说战事十分频繁吗?他们难道把自己送到敌方家里吗?”
哈丽孜叹气:“我是听说了这样的消息。所以说他们这些年轻人,才是我们无法理解的。而且最近爱琴海附近出的事太多了。阿里,你是否听说过,教宗国传闻有古神复苏了。也有人说是邪神入侵了。”
俞星城一惊,把目光投到阿里身上。
阿里脸色微变,他努力镇定,轻笑道:“那基督徒们的教宗国有邪神入侵,对我们来说必定是好事啊。”
哈丽孜摇头:“教宗国本就封闭,听说古神复苏后更是与世隔绝,没人知道里头发生了什么。若说犹太人重建国家,是因为他们的神或许还没真的消亡,只是虚弱到像苦行教徒一样在人世间行走,那复苏已死的古神,便是比让人死而复生还要可怕的事啊。”
哈丽孜语气淡淡的。
也看不出来她到底是否知道埃及古神复苏一事。
只是教宗国就相当于罗马教廷、梵蒂冈,那里也有古神复苏了?!
若说人类的世界阴谋与战争不断,那神的世界是不是也发生了什么?
哈丽孜并没谈及太多与希腊的战事,而是说自己累了,请仆从先安顿了小燕王他们。显然是之后要跟其他大臣和阿里详谈。俞星城也自知外人管不了这么多事,就与小燕王一同前去休息了。
托普卡帕宫与印度红堡在风格上有些相似,毕竟都是□□教建筑,只是托普卡帕宫以白蓝二色为主,使用了大量的琉璃与瓷器,外部看起来纯白简洁,内部则通透清凉,是不是都能从平台、高窗或窄门处,看到三湾汇聚的海峡与蔚蓝的海面。
这里天暗的很晚,俞星城与小燕王等人入住了一个山坡上的别院,听宫仆说,这是塞利姆年轻时居住过的地方。因托普卡帕宫人不多,所以这间别院虽然更换了不少家具,却还留有许多塞利姆居住时期的痕迹。
包括高台花园上面朝大海的秋千,包括他少年时期经常翻墙的地方留下的脚印。这院子虽然有些老旧,但小燕王很喜欢,那走过一处水台,发现水台周边的柱子上有很多刀痕,宫仆介绍说是塞利姆亲王小时候在这里耍剑玩留下的。
小燕王笑着站在那儿,摸了又摸,又拔出自己腰间的匕首,比了比那刀痕。
俞星城记得他的刀也是他父亲临终前留给他的。
那刀痕被雨水侵蚀,但也能勉强吻合他匕首的宽度,小燕王露出难以掩饰的笑声,模仿了一下奥斯曼民族常用刀的姿势,笑道:“他肯定是这么耍的。哎,不过他应该比我高一点。”
当日头开始微微西斜,给白色大理石的院落投下粉色的柔光时,小燕王和俞星城在院子里简单吃了一些橄榄、面包和酸奶,先垫垫肚子,等着去参加真正的晚宴。小燕王那时候才稍稍消散了兴奋,心终于沉静下来:“不过这协约绝对不会轻易谈下来的。他们必定希望我再承诺别的事。”
俞星城:“比如断绝和沙俄的来往?暂停往沙俄西伯利亚修建的铁路?”
小燕王点头:“肯定的。我们不可能什么好处都沾着。而且咱们估计要在奥斯曼留一段时间了,最起码要等到协约谈成后,第一批来修建运河的大明劳工到达埃及。”
俞星城:“待在爱琴海附近,总觉得压力很大,仿佛到处都是□□桶一样,随时都能点着。”
作者有话要说: 我本来就很喜欢拜伦雪莱济慈这几个浪漫主义诗人,他们在短短四年内接连死亡,年纪又相仿,更是很让人心痛,所以我一直想让他们在虚构的世界里活下去。而在蒸汽朋克开山之作《差分机》中,雪莱也命运发生了转变,成为了英国政界人物,我在这里写他们几个,也算是致敬《差分机》了。
利·亨特是一位撰稿人与杂志编辑,是雪莱和济慈的伯乐,又和拜伦在意大利做过同一份杂志的编辑,也就是同事。(不过在拜伦死后他写文章批评过拜伦)
雪莱在1822年6月参加亨特的婚礼,7月8号回程的时候因海上风暴,雪莱覆舟淹死,亨特与拜伦都参加了雪莱的葬礼。至于跟雪莱关系亲密的济慈为何没参加,因为在一年前,1821年2月,济慈因肺结核而死。
第125章 宴会
对于爱琴海附近的紧张氛围, 小燕王深切同意。
但就跟在印度时候一样——他们毕竟是外人。小燕王就算父亲是塞利姆,也改变不了是外人的事实,除非说哈丽孜会想要除掉现在的皇帝, 让小燕王接替这个位置。
俞星城之前没细想过,如今突然想到, 竟有点冒冷汗。
而且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性。
毕竟现在的皇帝依旧没有子嗣, 婚姻上不听管控, 而在如果哈丽孜死了,他过于孱弱也不定能顶事。
或许哈丽孜对这个傀儡并不满意。她想要个刚刚好的傀儡。
或许有能力却没有人脉,懂政务与打仗却不懂语言与习俗的小燕王, 是她心中考虑过的人选。
小燕王倒是身份上没什么问题, 相较于和大明朱姓的亲缘关系,显然他离奥斯曼更近一些。而且如果奥斯曼人知道他是塞利姆的儿子,或许会对他也有很多欢迎与喜爱吧。
难道哈丽孜真的会抱有这种想法?
那小燕王自己呢?
俞星城差点问出口, 却强忍住了。
有时候小燕王似乎离她很近,近到让俞星城有一种和他是好友的错觉。但有时候, 她又觉得很远……毕竟他是朱姓, 毕竟她只是小燕王的下属之一。
俞星城最后还是忍住没有多问下去。
小燕王正坐在院子的秋千上,靴子蹬着草地, 拽掉旁边橄榄木的叶子,拿来飞她, 语气轻快熟稔:“想什么呢,还在发呆。别让自己忧虑太深, 轻松轻松。”
俞星城抿了一下头发, 正要开口,就看到一群仆从从别院门口鱼贯而入,似乎送来了晚宴需要的衣装。俞星城本来就打算穿平常的衣服或者官服, 但没想到这些宫仆却捧来了洋装礼服与许多首饰,大概有七八套左右,也就是说最起码要有七八人会参加这场晚宴。
俞星城面露难色:“非要这么打扮吗?你们参加去吧,我实在是不太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