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敛财人生之新征程(下)——林木儿
时间:2020-09-13 10:05:51

  在客栈里的小伙子并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会引出这么大的变故来。正忐忑呢,房门被敲响了,是一个他常在书院见的一个学弟。
  海兰察笑道:“学兄,端爷有请。”
  哦!哦哦哦!他赶紧拿了他调查的东西跟着往出走。
  弘晖真是没想到,在大家都小心的不想毁了孙嘉淦的名声的时候,有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做了一个不起眼的小事,结果会闪动起这么大的波浪。
  他也是第一次理解了阿玛说的话:虽总说民如水君如舟,可这水汇聚在一起能起多大的波澜,你却未必真知道。
  这一次,他觉得窥出一点门道了。后来的舆论方向根本就不由人控制。原来,只要真的把恩泽降到最低处,是可以掀起这么大的浪花的。
  外面的消息和敬笑吟吟的说给乾隆听,“可见,百姓是知道好歹的,也知道皇阿玛您的为难和委屈的。”
  乾隆听得大小不已,“这个孙嘉淦——哈哈哈——也有今天!”
  和敬抿嘴笑,别的话倒是不多说了。刚好有朝臣求见,她就推出去,“儿臣去给太后皇后请安,之后就直接出宫了。”
  好!
  这些事和敬没瞒着皇后,一一都说了,话里话外,她有提点,“越是明君,才越是显得有些臣子混账。回头啊,我还得特意招了孙家的女儿做女官,看她孙嘉淦如何说?”
  皇后眼神闪了闪:“听说最初闹出事来的,是戴佳家的?”
  和敬心里明白的很,附和着道:“听说那姑娘长得极好,还是今年的秀女。”
  皇后微微点头,于是,戴佳氏破格被先招进宫里,皇后赞她容色好,留在宫中服侍了。大家都明白,这姑娘以后便是宫中的贵人了。
  皇上宽大,涉事的姑娘没被责罚反而得了荣宠。所以,你孙嘉淦在朝上那么逼迫皇上是不是有些不地道。
  孙嘉淦本来就撞的脑震荡,吐的昏天黑地,整个人都天旋地转的,一听说这个事,一口气差点倒腾不上来。
  而此时,来保家围坐着不少人。
  “这一手太卑鄙!孙大人怎么说也是位朝廷辛苦了半辈子的人,怎么能叫人这么随意污蔑!”
  “今儿能是孙大人,明儿是谁呢?这件事,不能这么算了。”
  “有女人想出门,也总有女人是坚决不愿意出门的。女人们的道理还得女人去讲。”
  来保环顾了一圈,心思却飘远了,想起那位小爷的话。他说,“这有些事不是十年八年就有结论的。争——是可以的!争辩争辩,日久终见分晓。但在此之前,朝堂不能乱……老圣人知道你的难处,但朝廷更需要你这样的柱石大臣。各持己见是正常的事,但总得有人把着大方向不至于演变的不可收拾。站在明处容易,可站在暗处艰难。这最艰难之处,只能交给大人。老圣人是把大清朝往后十年的平稳……交托在你的手上了!”
  这份托付——沉手啊!
 
 
第397章 故国神游(58)三合一
  “老大人,您要给大家拿个主意呀。”
  来保睁开眼睛,“拿主意?我来拿主意?行!我来拿主意。”他坐直了身子,张嘴就问说:“你们聚在老夫这里,到底要得的是什么?”
  啊?什么意思?
  来保就道:“你们到底是要反对什么?”
  当然是要反对违圣言之处了。
  三纲五常总要顾的吧。
  来保点点头:“你们有你们的理,但别人不知道你们的理。”
  “这话没错,不能由着他们蛊惑世人,咱们还动的还是要动的。”
  来保就又道:“你们处处以圣人言立身,那所作所为,须得君子。不可用下三滥的手段。对方也不是下三滥的手段能伤到的。因而,怎么辨都成,但要管束好下面的人。别为了口舌之争,反而坏了大事。”
  汪由敦就道:“这还得看万岁爷的态度。”
  裘日修心说,之所以站在这边,是知道万岁爷的性子。那人怕麻烦,船稍微有点摇晃都不行的。想着这是稳赢的事的,可万岁爷却把刘统勋给提拔了上来,这是没有要妥协的意思。但这到底是真不妥协还是在气头上却不好说了。但现在肯定退不得,退了反倒给了皇上治罪的借口。其实这位帝王大家心里清楚,看似宽和,但心胸并没有那么大的。前面有了认错的给了宽大,但剩下的这些认罪的,他估计是连宽大的机会都不会给你,只会用人头来震慑人心了。
  不能退,但更不能太激进。否则,那就是胁迫帝王了,连半点的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能进内阁的,谁心里没多出几两弯弯肠子来。
  他跟来保和汪由敦对视了一眼之后就道:“之前说的那个主意不错……女人的事由女人出面先去办。”不要急于出头,大家都不是为了找死去的。只是现在得搞清楚皇上的态度,另外,刘统勋还兼任吏部的尚书,如何在这样的局面上保证大家的位子不动,才是最紧要的。其他的朝后让一让。叫下面的人打打嘴炮就算了,难道明儿还能继续冒死参奏皇上?或者编点刘统勋的花花故事……再要么揪着和敬公主的事不撒手。
  那位是公主!公主跟皇子还不同,皇子出来办差,那就是臣子,得按着大家的规矩来。可公主不一样,公主搁在皇太后那里哭一场,皇太后别的不干,只今儿不吃饭了,明儿不好了,摆出个逼迫皇帝的样子。那他们这些大臣怎么办?看这皇帝不孝吗?人家一家子搁在宫里给你演绎出苦情戏,你还得跪着求皇上别犟着,要不然逼死太后的罪名自家九族都不够赔的。别说公主放出太后这种大招,就是公主跑去哭一趟先皇后,也都够他们喝一壶的。
  不是要说三纲五常吗?君君臣臣这是三纲之首,你们遵不遵守?公主再如何,那也先是君。
  然后裘日修把自己给绕进去了。按照自家的理论,如今的所作所为怎么做都能用自家的理论给堵死了。可要是用对方的理论去解释的话,好似又是通的。有那么一瞬,他自己都糊涂了,到底哪种才是对的。
  现在是三巨头得达成一致,他们争斗先得是为了稳住手里的权利,不是下面那些傻狍子,纯粹是殉道者,抱着一肚子的圣人言能赴死的那种。要死他们死去,自己一点也不想死。
  然后话不用说的太明白,彼此都懂。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来保心说,这两人心里不是挺明白的吗?自己是被孙嘉淦那货给坑了,这两人又是为的什么?
  哦哦哦!想起来了,真是人老脑子不太管用了。人家还真不是没原由的。
  这裘日修的夫人熊氏是太后的义女。
  对的!没错,就是宫里那位钮钴禄太后的义女。
  而之前听人说汪由敦打算和裘日修家结亲来着,汪家的孙子还是侄孙要娶裘日修的孙女。
  然后因为事由是由太后而起,所以,裘日修打从一开始就没有第二种选择的可能。汪家纯粹是被拉扯进来的。
  汪由敦知道来保在打量他,他心里叹气,谁知道事情会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但现在,死道友不死贫道吧,“想来裘夫人出面最合适不过。这件事由裘夫人出面办吧。”
  “就这么着吧。”来保马上表态,拍板定了。
  然后裘日修只觉得是哔了狗了。
  “义女?”林雨桐都迷惑了,“钮钴禄认了臣妻做义女?”她看德海,不是很明白,“这熊氏有何独特之处?”怎么就认了义女了?
  这要是熊家有借力的地方好歹是个理由,哪怕是有银子、超级有银子也算数。可人家有权有势,也是想给家里的儿子添助力,找个闺女认在太后膝下是个什么操作?
  要不是熊家特别,那就是裘日修特别。当然,能做到军机这位子上,肯定有特别之处。但是,认熊氏做义女也不是这几年的事了吧,当年的裘日修可没这么高的地位。他是乾隆四年的进士,就算是家里几代都出进士,但不是个个进士都出息的。顶多说是言情书网,但大清国大了去了,找裘家这样的也不难呀。就说当年才考中的裘日修吧,考中的时候是乾隆思念,也就是说他最早也是那个时候携家带口才进京的。至今十几年的时间官做到这个份上……是厉害。但这跟后宫的太后有没有关心呢?应该是有的。也就是说是他们是吃了钮钴禄氏的利了,而不是钮钴禄能从裘日修这边得什么好处。
  所以,这不是更梦幻了吗?一个太后也不靠别人什么,降恩也得降值得的人家呀。便是弘昼府里的孩子也没见这么着的,好好的什么也不图,就这么认了一个初入官场的小进士的妻子做了义女。
  迷惑不?
  德海摇头:“熊氏并无特别之处,家世平平。江南普通的读书人出身,祖父中过举人。之所以被认做太后义女,是因为太后说,熊氏长的像是她的女儿。”
  她的女儿?
  她就生了一个弘历,还有女儿吗?
  当然了,做了太后了,四爷的女儿都能说是她的女儿。但是,四爷的女儿就那么几个。宋氏生的那两个,钮钴禄还没进四爷的府邸那两孩子就夭折了。还有一个是怀恪,那是李氏生的。就凭弘历和弘时最后闹成那么个德行,两边都恨不能咬死对方,她钮钴禄会想念怀恪?真正长的有点像是怀恪的是和婉,和敬据说长的跟富察氏皇后极为肖像。但也没见钮钴禄多疼和婉,怎的去认了一个熊氏。
  再要不然就是年氏生的皇四女?年氏生了三子一女,三个儿子没活下来,但好歹还有个名字,好歹有点年岁。这个皇四女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可见是生下来就夭折了的。这样的孩子……她钮钴禄见过?就算是见过,一个婴儿跟熊氏一个嫁为人妇的女人,从哪里能看出想象的。
  她看四爷,四爷跟吃了苍蝇的似得,一脸的:难道我就知道?
  不过两人也都明白了。怪不得民间编排乾隆的身世编排的最为起劲呢,这实在怪不得人家,他们自己给人提供的素材太丰富了。这操作骚到不行!
  而此时尤其注意各方动静的乾隆,气的将一御案的折子都给掀翻了。
  吴书来战战兢兢:“万岁爷息怒,不值当为那些不懂事的生气。”
  “朕哪里是因为别人生气……”朕是跟自己生气。朕是有多愚蠢才信了太后是自己亲娘的事的!太后这义女……说是像她的女儿,她的女儿是谁?她的女儿在哪儿。同父的姐姐有三个,妹妹有一个,算了一遍,好似跟太后都没什么关系和交集,所以……熊氏到底像谁?
  他不由的想起一个传言,说他是抱来的男婴。真正的格格已经被送出王府养在民间了。
  这传言不可信,但总不会无风就起浪的。必是有什么原因在其中的。
  他倒是要问问太后,这个义女到底是像她哪个女儿!
  钮钴禄好容易盼到了儿子来了,却被儿子铁青的脸给唬了一跳:“弘历,这便是你的孝道?”
  乾隆不吃那一套,只问说:“那熊氏到底是跟哪位长公主模样肖像?”
  钮钴禄愣了一下,张口结实:“……怎的问起她了?”
  “皇额娘除了朕还生养过格格?”
  不曾!只生你也都是侥天之幸,哪里还生过格格。
  她想到儿子不认自己的话,连忙道:“那熊氏瞧着面善,一瞧就叫人觉得喜欢。当年要是能生一格格,必是熊氏那样的。”
  跟之前的说辞又不一样了。乾隆满眼的怀疑,这就每个准普!
  钮钴禄一看这表情就赶紧道:“那裘家也是四代进士,想来必是前途不可限量的!”
  所以,您其实还是想跟朝臣勾连,所以提前下注?
  钮钴禄傻眼,当时就那么一想,那么一说……她儿子是皇帝,这点事叫事吗?谁想到会成了现在这样。所以,她现在怎么说都是错的吧。
  因而只得转移话题:“熊氏可是失德之处?”
  乾隆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钮钴禄愣在当场,脸上青红交加。她现在终于体会到了那种连呼吸都是错的是什么感觉了。怎么哪哪都不对!
  几乎颤抖着,她起身一把扶住桂嬷嬷的手,“便是当年在王府,也不曾受过此等委屈。一年一年的熬过来了,怎么日子反倒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弘历这么着,老圣人就不管?你出宫……你去庄子上。去见见老圣人……”
  桂嬷嬷苦笑:“娘娘,老圣人不是奴婢想见就见的。”
  “你去见见福晋……”像是回到了在王府的时候,有事就去找福晋,“你求见福晋这总行吧。告诉福晋……弘历我是管不了的,这个儿子不能再这么放纵下去。请福晋好好管教……他也是福晋的儿子,福晋有管教之责!”
  “娘娘!”桂嬷嬷手上使劲,看向太后有些浑浊的眸子,“娘娘……您醒醒娘娘!如今不是当年了……”
  当年的阿哥爷若有不好,自家主子必是要去告知福晋的。她在阿哥爷眼里永远都是贴心的额娘,从不说阿哥爷的不好,指正阿哥爷的都是福晋。而福晋不可能亲自太厉害的说庶子,不要紧的事就多说几句,估计会闹的不好看的那种,都是叫了阿哥爷的教养嬷嬷过去训斥的。这当然看上去是最规矩的做法,但是……这心里是怎么个算计,自家主子知道。福晋也不是傻,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况且,现在不是当年了。宫外那位太后不可能管的。
  钮钴禄的眼神渐渐的清明起来:“不!你还得去,还得去求见。还得去求见她……这事只能她先出面,要不然老圣人知道了也不会管的。”说到底老圣人还是在乎福晋的想法的。
  桂嬷嬷一脸的为难,“要是福晋不见呢?奴婢实在是……”
  钮钴禄太后脸上的表情慢慢的收了,进而变的凝重起来,沉默了良久之后才道:“那就少不得要筹谋筹谋了。在宫里碍眼且不得自由,倒不如去礼佛……反倒是比现在要好些。”
  礼佛?
  出京吗?
  “不出京,去潜邸好了。”当年的雍王府便是喇嘛庙,去那里礼佛这总行的吧。
  桂嬷嬷就想,每次太后在宫里礼佛,都得召一两百喇嘛进宫念经,如今去喇嘛庙,好似也不是不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