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聘礼而已,自己那小女儿很快就能把钱赚回来。
真要是把人给送出去了,那损失才叫大。
“抱歉,这个女儿我还要多留几年。”
这话虽然说的委婉,可是却是实打实的拒绝。
媒婆听到之后,脸都僵了。
她犹豫了一会儿,又加了价。
大家长听到之后,皱起了眉头。
原来不只是自己,其他人也聪明啊!
如果不是想的很好,谁愿意花这么大价钱娶媳妇?
媒婆心中觉得有些不妙,第三次报价的价格更高。
大家长呵呵冷笑,觉得还是自己聪明,不然现在就已经上了套了。
媒婆连续报了好几次价,一次比一次高。
可是大家长根本不为所动,仍然一副不愿意的表情。
媒婆也明白了,这张婚事估计是成不了的,只能告辞离去。
转过头来,大家长吩咐自己的小儿子,立刻把媳妇娶进来。
反正已经定过亲了,连聘礼都给了,所以也是他们家的人了。
小儿子点了点头,在兄长的带领下离开了家。
大家长笑嘻嘻的等着,等着儿子们带好消息回来。
结果在夜幕降临之后,等来的却是一个坏消息。
那家人不仅把聘礼全送回来了,还给了一定的补偿。
这是要干什么?
这是要退亲啊!
大家长气的咬牙切齿。
怎么聪明人这么多?
愚蠢一点,乖乖的被人剥削不好吗?
儿媳妇娶进门的可就是他们家的人了,赚的钱都是他的。
那么多的钱是一点聘礼能够比的吗?根本比不了。
******
北济县中的云清流根本就不知道大吴某个地方所发生的一切。
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竖起大拇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女性如果能够赚钱,虽然不见得能够过得有多好,可是至少要比在不赚钱的情况下要好得多。
至少在有人喊赔钱货的时候,有底气反驳。
“你是不是弄错了什么,我赚的钱比你还多。要说赔钱货,你才是货真价实的赔钱货。”
新的一年了,云清流即将九岁。
到了那个时候,她就不是垂髫之年,而是总角之年。
不过无论什么时候,她都少不了要干活。
批阅过一份又一份的文件,云清流只觉得眼前一花。
此时的她还以为自己眼睛看久了,产生了那么一点点的小毛病。所以还眨了眨眼睛,舒缓舒缓眼神经。
可是到了下一秒,她便察觉到了不对。
——没有营养液,也没有地雷。
——收藏:4546
——评论:3038
第131章 ~>_<;~
冬去春来, 万物复苏。
过去的一整个冬天, 投奔大华的人数不胜数。
那些人来到大华这么久, 是时候该拿出来溜溜了。
这些刚刚投奔的人自然不会去县城去, 县城那里没有他们的位置。
事实上他们跟在军队的身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做的好有吃的, 做的不好就没有吃的。
至于怜悯之心,军队们没有。
军队中的军人们, 讲的就是规矩。
新来投奔的人们表示, 很累。
不过虽然累了一点,他们却能好好的活下去。
这一整个冬天下来,这些新来的人们也学习了规矩和文字。
有的人学的很好,有的人学的很差。
这关系到每个人是否拥有天赋, 拥有悟性,拥有勤奋的品质。
军人们也懒得劝这些人上进,每个人过得好不好都要看自己的。
如果现在学的不好,日后在某方面吃了亏, 遭罪的也是他们。
一个月下来, 土地即将解冻。
段小月接到命令, 知道又是种田的时候了。
大华的种田范围很广, 涉及到五个郡县。
以清平郡为中心, 向外辐射。
不过除了去年刚刚占据的广野郡之外,其他的只是涉及了一点点不起眼的边缘地带。
这一年的种田,不是从广野郡向前进发,直奔主题。而是打下清平郡和广野郡的安南郡, 形成一个铁三角。
整整几年的时间里,大华都在吸收在别的地方过不下去的人口。
安南郡大半的人都跑到了大华之中,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华的人。
所以当军队带着一大批的种田人员前来占据土地,并且修建成一个个农场,一个个果园,一个个养殖场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不仅仅是如此,还有一些人忍不住粮食的诱惑,直接加入到了大华之中,转换为了种田人员。
云清流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就没有人过来阻拦呢?这不科学。
情报部门的人员出去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大吴朝廷那边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将派过来。
最重要的是大吴朝廷那边认为大华的发展实在是太慢了,不值一提。
等哪方腾出手来,多派一些军队过来,定能不战而胜。
听到这样的话后,云清流一头雾水。
“我的地盘发展的太慢了?我们可是连手机都搞出来了耶!这可是跨越几千年的高科技,无论在哪方面都厉害着!”
情报部门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直接拿出了一份文件。
云清流看完之后,终于知道为什么别人说自己发展慢了。
别人也是打,自己也是打。
有的人在有能耐的情况下,三年就可以打下小半个天下。
而自己呢?三年了也才只有两个郡县而已。
说的就是那些藩王,一个又一个的十分强势,占据了大半个天下。
他们不仅和朝廷打,还相互之间打。即使是如此胡闹,地盘也不见小。
不得不承认,大华是第一个形成正规势力的起义军。
与此同时也是所有势力当中,地盘最小的正规势力。
云清流撇了撇嘴,努力为自己辩驳。
“我这是稳打稳扎,注重于实际发展。而且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的成果,而不是一戳就破的皮球。”
不管怎么样,攻占安南郡的计划已经开始了。
对于那些新来投奔的人们来说,不过是种田而已,简单。
当然也不是全部种田,还有修路,修房子的。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在多种工具的帮助下,非常轻松的就可以完成。
段小月看着那一个个形成的农场、养殖场之类的东西,忍不住想。
或许大华不是没有村庄,只是被农场、养殖场、种植园……代替了。
军队沿途路过了一个个村庄,发现里面已经没有了人。
再看看那已经荒废很久的田地,足以说明一切。
段小月不过是挑了挑眉就放下了这件事情,继续让人种田。
经过几年的发展,家畜的养殖场越来越多。
虽然仍然不够供应整个大华的肥料需求,可是也有那么一点作用。
所以把种子种在田里不用担心,迟早能够长成可以食用的粮食的。
沿着地图往前走,段小月终于看到了人。
只是那群人不像是人,反倒像是鬼。
这不是开玩笑,这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瞧瞧那些人皮包骨头,脑袋都仿佛变成了一个骷髅的模样,看着就让人心肝胆颤。
段小月让人招揽人手,能救下的都救下。
当然如果有人在其中捣乱,那么该杀的也杀。
这些人很好拐,一听说有粮食吃,蜂拥而至。
段小月不是厚此彼薄之人,不会看着他们可怜就白白养着他们。所以在这些人吃过一顿饭后,同样让他们干活。
干多干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态度。
再说了就这种破烂,身体又能够干多少活?
三月份的时候,段小月已经走遍了整个安南郡。
经过他们的探索,这里已经没有了管理人员。
也不知早就走了,还是听到风声后逃走了。
虽然那些官员们走了,可是有些大户人家却没有走。
因为这是他们的根基,他们根本就走不了。
段小月是知道这一点的,不过还是给这些人下了通牒。
要么加入大华,去繁华的城市里住。
要么离开大华,自生自灭去。
这些大户人家手里拥有不少的人口,无论是丫鬟还是护卫,又或者是种田的雇民们,都可以成为大华的养料。
段小月表示,这些大户人家们可以离开,这些人却不能离开。
听到这样的话后,那些原本想走的人也不敢走了。
如果没有人保护着,那么多的财产留在身边就是祸患之源。
所以这些大户人家屈服了,脸色僵硬的表示自己愿意忠于大华。
段小月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让人送这些大户人家以及大户人家的财产前往苍云县。
苍云县是一个很特殊的地带,里面住着的都是有钱人家。可以说一个比一个有钱,一个比一个富豪。
只是谁都知道,如果他们不思进取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再怎么不舍,也得把至少一个的后代送到体系中,从最底层做起。
转了一圈后,把所有人都处理好了,段小月重新回到了边界线上。
这个时候人们只需要专心种田就是了,用庄稼占据整个安南郡。
另一边,云清流看着自己面前的地图,陷入了沉思。
前几年的干旱和蝗虫,席卷了整整三个郡县。
分别是清平郡,广野郡以及安南郡。
周围其他的郡县虽然擦到了个边,不过并不严重,可以忽略不计。
云清流发现,自己已经把这三个郡县打下来了。
清平郡和广野郡先不说,安南郡那边虽然还没有完成种田的任务,可是那也是自己的了。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要先攻占这三个郡县?
事实上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三个郡县好打。
那么多的人口,只要一点粮食就可以收买,多么简单的事情。
虽然一个个在刚开始的时候都瘦的不像话,能够起到的作用不多。不过只要好好的养一养,过不了多久的时间就会成为大华合格的工人。
至于其他的地方就不同了,因为人们还能够活得下去,所以不太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那些人,在遇到战争的第一时刻就是恐惧,恐惧自己家会被卷入其中。
当然这是不可厚非的事情,毕竟太多的人恐惧死亡了。
不管怎么说,战争带来的总是鲜血和死亡。
安南郡,种田计划仍在认认真真的进行中,火车的轨道也通到了这边。
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大华服务,现在还有了第二辆火车,减少了大量的不必要的时间。
与此同时,一个个小鸡小鸭小猪什么的,通过火车被送到了这边来,经由人们养殖。
这叫做开枝散叶,为大华养出更多的家禽。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们需要肥料种田,也需要各种各样的肉来补充身体的营养。
百万人口多吗?
说多也不多。
说少也不少。
不过云清流是嫌少的,认为一个城市都装得下。
自己可是有三个郡县,怎么得也要来个几千万人。
殊不知现在整个天下也只有几千万人而已,哪来那么多的人口给她?
自古以来,人口的增长有好几种方法?
第一,鼓励生育。只是以古代的生活习惯,那不叫鼓励,而是被迫或者间接被迫强制性生育。
当然,这样的现象在现代也是有的,比如那些催生孩子的家长,何尝不是在强制性的让自己的子女生育。
在现代生活中,屡屡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更何况是在古代。
所以对于这一点,云清流并不赞同。
先不说刚刚生下来的孩子有什么用,能种田吗?
不仅没什么用,还要派人照顾,那叫一个麻烦。
最重要的是生育权是掌握在女性手中的,她们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想生,任何人都不能勉强。
当然生育也要符合法律,二十一岁之前绝不能生。
为了一个养上十几年才能干活的孩子,牺牲已经能够干活的成年女人,完全划不来。
第二种方法,吸收他人人口。
事实上,云清流一直采取着这样的方法。
不管到底是哪里的人,只要成为大华的人,那么就可以为大华带来利益。
对于这样的人,她一向是欢迎的。
可是安南郡的事情告诉云清流,天下的人口也是有限的。
整整三个郡县,虽然是受灾过的,可是仅仅只有百万人,怎么够?
为此,云清流十分苦恼。
对于这样的情况,其他人大多也没有办法。
只有一个人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说:“我们可以买人回来。”
话音落下,所有的人都看了过去。
那人咳嗽了一声,一本正经的说:“我们把人买回来了,先不给他们工钱,只给他们提供衣食住行。等到他们什么时候把自己的身价钱赚回来了,我们再让他们成为我们大华的子民,拥有工钱。你们不用这么看我,我没有违反规矩。他们是从外面买的,并不是大华的子民。而且他们来了之后也会脱掉奴籍,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
云清流敲了敲桌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还有这个法子,不错。”
那人憨厚的笑了笑,道:“主公忘了,主公曾经用过这个方法,我就是主公买回来的。”
这些年来,谁敢说他是奴仆出身?
即使说了,他也不会在意。
做神仙的奴仆,丢人吗?
不。
一点也不丢人。
不仅不丢人。
反而是一种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