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文女主说要称帝——云清流
时间:2020-10-12 10:00:46

  等到第二天他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回来后,就对隔壁店铺的主人说。
  “我们已经通过了考核,明天就可以去上班了。”
  听到这样的话,隔壁店铺的主人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问道:“你们怎么这么快?”
  道观的人有些想不明白。
  “不就是考察一下我们的文化水平,顺便问一些规矩而已,这很简单的。我们自幼学习各种知识,只要背诵一下大华的规矩就可以上去应聘了。”
  一听到这样的话,隔壁店铺的主人就大声的说道:“不可能。”
  道长们更想不明白了。
  “贫道等人并没有骗你,的确只是考这么一下而已。”
  隔壁店铺的主人忍不住摇了摇头。
  “那为什么有的人要两三年才能当上老师,有的人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当上老师呢?”
  道长们表示自己也不太明白。
  一段时间过后,佛教的人来了。
  非常巧合的是佛教就在隔壁店铺主人的另一边买了铺子。
  出于礼貌的缘故,隔壁店铺的主人也帮助了佛教,让他们在大华立足。
  只是当佛教的小沙尼被送进学校之后,佛教那边就出了一点点小小的毛病。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佛教那边总是考不上老师。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隔壁店铺的主人就知道自己想岔了。
  原来所谓的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这些和尚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考不上。
  反倒是道教那边,很快就考上了。
  隔壁店铺的主人总觉得自己明白了什么,又有些不明白,于是把自己的这个烦恼发在了手机上,希望手机的朋友能够帮自己好好想一下。
  #
  讨论区
  主题:你们知道道长去考老师只需要一天吗?
  1楼:最近有道长去考老师,一天就过了。我以为是宗教的人很好考老师,结果佛教的人为了继续教导小沙尼也去考老师,结果考了很久都没考上。大家帮我想想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2楼:上面的在说笑吧,怎么可能一天就过?我记得成为老师很严格的,不只是老师,就是学校里面的所有人全部要通过考核才能进去,听说一百个人里不见得有一个能够合格。
  3楼:我也觉得这是在说笑,考试哪有这么简单。我考了很久了,至今没考上。
  4楼:我没有说笑,这是真的,你们不信就去问那些道长们。
  5楼:我可以作证,这件事情是真的,他们花了一天就考上了。现在学校里面有了一门新课程,专门用来培养道士的。
  6楼:不可能吧,哪有这么快?
  7楼:虽然你们不相信,可是这件事情就是真的。
  ……
  137楼:你们为了这个居然说了这么多,我也是服了。不过一天就考上老师了,这些人也是厉害。
  138楼:你们以为考试考的就是文化水平以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吗?
  139楼:楼上的好像有话要说,请讲。
  140楼:敢问考试考的道理是什么?我一直想考老师,可是怎么也考不上。
  141楼:其实这个已经不算是秘密了,考的是三观。
  142楼:这件事情我也知道,反正就是要从心底的认可那些规矩,而不是做做表面功夫。
  143楼:这个可就难了,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
  144楼:不愿意就不愿意,没有人强迫他们愿意。
  145楼:听说只有打心底赞同大华的规矩的人才能够升官发财,不然一辈子都升级不上去。
  146楼:不可能吧,有这么可怕?
  147楼:没错,就是这么可怕。
  148楼:凭什么呀?
  149楼:凭这里是大华。
  ……
  #
  隔壁店铺的主人看到这里,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搞了半天,原来看的是三观啊!
  怪不得有些人考了好几年都没有考上,有的人一9就考上了。
  虽然心里是想通了,可是隔壁店铺的主人仍然有些不知所措。于是他找到了道长们,询问了一个问题。
  “请问你们对男女平等怎么看?”
  道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方丈笑了一笑,回答了问题。
  因为在这里,他的身份最高。
  “男子,阳也,主生;女子,阴也,主养万物。雄,阳也,主生;雌,阴也,主养……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一阳不施生,一阴并虚空,无可养也;一阴不受化,一阳无可施生统也。”
  听到这一番话后,隔壁店铺的人懵了。
  “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老方丈耐心的解释了一番,其中心思想只有一个,男女本就平等。
  隔壁店铺的主人听到这样的话后,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怪不得道教的人这么快就考上了老师,搞了半天这三观就非常符合大华。
  再看看佛教那边,这就有一些不妙了。
  需得知道,到目前为止,佛教都没有人能够成功的进入学校之中。
  隔壁店铺的人一脸感叹的走了,却不知老方丈沉下了脸。
  道观这边,虽然有人考上了老师,可是更多的人却被刷了下来。
  原因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不合格。
  话说在一段时间以前,所有人都去考试了。
  这是为了以防万一,避免所有人都考不上,只要有一个人考上了,那事情就算定了。
  结果那么多人过去了,仅仅只有五人过了。
  其他的人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方面不合格,通通被刷了下来。
  合格的五人当中,包括方丈。
  只是方丈要留在道观里面,根本就走不开。所以能够去学校里当老师的,仅仅只有四人而已。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去上班了,晚上都不会回来。
  也就是说在场的人当中,全部都是被方丈不爽的存在。
  ******
  最近这段日子,赵正诚换了一份工作。
  换的是一份文职工作,轻松又自在。
  如果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大概就是钱和贡献值比较少吧!
  赵正诚表示自己不缺钱,这一辈子都不会缺钱。
  大华还是很有交易信誉的,一分钱也没有拿他的。
  至于贡献值,那更没什么了。无论是多是少,对他而言都无所谓。
  因为他是赵国的君主,怎么说都不可能进入权利的中心。反道是那些被送入学校的孩子们,或许还有一点可能性。
  所以赵正诚就做自己的小透明,没工作的时候还拿着手机翻来覆去的玩。
  看到赵正诚这么悠闲自在,其他人自然是羡慕的。
  可是他们想了想自己的存款,又努力的干起了活计。
  别看现在吃喝不愁的,其他方面也要花钱的啊!
  不然的话什么都不买,多丢人啊!
  再者说了,这个年头想要什么都不买,那可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到的。
  毕竟现在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完完全全抵御不了。
  最重要的是每天不认真工作的话,吃什么?
  不是所有人都跟赵正诚一样钱多的没处花,伙食不好的话还可以出去买东西吃。
  他们这种月光族可没有那么多的钱,一向是把钱用在其他地方。
  这一天,工厂下班了。
  赵正诚裹着虎皮袄子从工厂里走了出来,沿着街道慢慢的往前走。
  对于他来说,大华的建筑是相当奇怪的。
  所有的楼房又高又大不说,楼房下面还有商店。
  也不能说这样不好,只是逛个街还要走很远。
  特别是在下雪天的时候,很少有人敢骑车的。
  于是只能慢慢的往前走,在街道中闲逛。
  走着走着,赵正诚来到了一个地方。
  抬头看去,画风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
  赵正诚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看起来可不就和道观一样吗?
  只是到底是店铺改装而成的,有那么一点点的维和感。
  赵正诚摇了摇头,抬步走了进去。
  里面有某某帝君的画像,威严肃穆。
  赵正诚买了一束香点了,又给了一点香油钱,转身离去。
  只是还没有走远的时候,他又回来了,并且找到了老方丈。
  “道长对长生不老怎么看?”
  老方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当积雪化去的时候,某某道观已经和咸鱼修仙协会达成了共识。
  他们所有人聚精会神的研究那些可以修炼的东西,发誓要找出一条可以修炼的路。
  作为将两个不同的势力联合在一起的赵正诚,现在正摸着胡子大笑。
  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实在是太好了。
  早一天琢磨出修炼之法,他也能早一天安心。
  ******
  又到了春耕的时节,龙南玉让一部分人停止远航。
  现在除了与草原人接壤的地方,他们哪儿也不去。
  对于这样的情况,那些人什么也没说,乖乖的答应了下来。
  至于那些一直等不到商队过来的人,便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不得不承认这样做的影响是巨大的。
  无论是各国君主还是自认为可以自给自足的世家贵族们,一时间都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别的就不多说了,只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资源不足。
  大华的产品,无论是细麻布还是卫生纸,全都是不可或缺的产品。
  没有细麻布就没有衣服穿,没有卫生纸就不能上大号。
  如果说以前还好,无数的绸缎可以供他们使用。然而现在不同了,什么都没有了。
  对于这样的状况,众人十分焦躁。仿佛是放在火上的蚂蚁一般,急得团团转。
  然而那又怎么样呢?根本解决不了什么。只能看着自己的生活质量一天天的变差,心情也就越加烦闷。
  下雪天的日子里,商队是不走的。
  无论是谁都有经验,在入冬的时候购买了应该买的东西。
  可是这些东西只能够使用到春季,再往下就不行了。
  草原那边还好,商队照常过去了。
  可是各国的都城就不一样了,该来的商队一个也没来。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好,并没有觉得有什么。
  可是到了后来,所有人都有些惶惶不安起来。
  他们心里明白,他们被抛弃了,被隔绝了。
  如果不好好想想办法的话,这一切都会崩溃。
  等了一个月的时间,确定商会真的不会再来后,有些人开始远行。
  这个时候,如果他们还想要体面的活下去的话,那么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投奔大华。
  只是这些世家贵族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如果想过体面的生活的话,那肯定是能够过的。然而有些事情就不是他们能够做得了主了的。
  比如跟着他们一起迁徙过来的人,全部都被安排到了其他的地方。因为在大华,从来没有良贱之分。
  这个还算是小事,最过分的是他们不能够获得应有的政治待遇。
  可是即使是这样,又能怎么样呢?他们还能够离开大华,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去吗?要知道他们的人口全都没了,包括那些具有一些手艺的人。
  当然了,世家贵族中也是有聪明人的。
  短短一段时间,他们就摸清了大华的套路,积极的参与到了日常工作之中。
  即使有人责骂他们,他们也不后悔,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走的是一条青云之道。
  话又说回来,有些人能走,有些人却不能走。
  比如那些君主们,他们可不认为自己到了大华后能够继续过上体面的生活。
  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只能坚守在此处。
  只不过在暗地里,他们把年纪还小的某些子孙送了出去,希望可以留下一条血脉。
  与此同时,还安排了一些比较忠心的奴仆,希望他们能够把小主人好好养大。
  说不定这些孩子长大后还能做出一番大事业,重新把天下夺回来。
  只是这些人万万没有想到,等到这些孩子到了大华之后,纷纷被送进了学校里。
  至于那些忠心的奴仆们,也有了新的身份。
  适应良好的还好,把所谓的小主人抛之脑后,过自己的小日子。
  如果有时间的话也会去看看,当然只是看看而已,再多的也也就没有了,又不是亲儿子,亲孙子。
  适应不良的仍然把小主子当成小主子,奉行主奴这一套。
  这种拥有封建思想的人自然是无法在大华生活下去的,很快就被秘密处决了。
  因为这样的人不仅自己上杆子的跪在地上,还想让别人对自己的小主子恭恭敬敬的,视若神明。
  不用想也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还会让人恶心。
  至于那些年纪还小的小孩子,能教的自然是继续教。
  如果一直转不过弯来,那恐怕也是被处死的结局。
  云清流还没有那么好心,平白无故的留下几个仇人。
  没把他们杀光就已经很好了,带着恨的一个也不能留下。
  虽然这些人不可能伤害到她,可是也会伤害到其他人的。
  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可能性,云清流都不会放过。
  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大华子民负责。
  冬季过去后,商队出发了。
  由于龙南玉的吩咐,商队只在草原以及大华之间流转。
  和去其他地方不同,去草原的时候带去了很多东西。
  因为负责防守草原的人不能自给自足,必须大华的商队来帮个忙。
  因为这一点,边关人对于大华是相当感激的。毕竟有了大华之后,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
  这一次,商队过去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询问这些边关子民们,愿不愿意成为大华的一员。
  负责守卫边关的将军听到这样的话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答,而是说要商量一下。
  商队的人也不着急,继续从草原人那里获得一定的物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