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咸鱼人生——寒小期
时间:2020-10-16 10:50:43

  “他没空你有空?”
  “我也没空的,我……我去孟家帮他抄书!!”
  两害取其轻嘛!饶是刘侾再怎么讨厌誊抄书籍,在感受到巨大的威胁后,本能的选择了相对而言比较安全的选项。
  活着不好吗?
  终于,杨冬燕放过了他,还很嫌弃的冲他摆摆手:“走吧走吧,记得把我的话带到。”
  刘侾狠狠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撒丫子狂奔着离去。好家伙,那架势分明就是身后有鬼撵着。
  杨冬燕不稀罕搭理这个曾经爱过的孙子,又安慰了窝头几句,见站在院门口的闵举人一副快闭过气去的模样,索性开口留他在客院小住几日。
  闵举人一口答应,反正这会儿他就算回到客栈也肯定休息不好了,倒不如缩在老魏家,万一还有救呢?
  那肯定是有救的。
  事实上,大理寺压根就没派人带走他俩。
  道理很简单,泄露考题和买考题能是一样的罪名吗?就好比受贿和行贿,依着本朝的律法是只有受贿才算是犯罪的,严重的可判斩立决。而行贿最多也就是没收非法所得以及用钱换来的好处,并不会处以刑法。
  反正大理寺那头从来没将这俩小虾米放在眼里,今个儿假如孟老大人的罪名坐实了,翰林院那头自然会将二人今科成绩作废,还有可能给予终生禁考的惩罚,但那跟大理寺有什么关系呢?
  倒是陶举人,在牢里待到第四天时,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受刑。
  杖责一百。
  考虑到对方是文弱书生,特赦分期执行,每次行刑二十,间隔五日行刑。
  这个考虑是没错的,就普通人而言,一口气杖责一百是真的会死人的。别看刘侾当初被他爹打了好多下也不过只是卧床躺了七八日,但问题是,刘二老爷是没有受到过专业训练的,再说他本身还是个文弱书生,最重要的是,刘二老爷打刘侾用的是戒尺,大理寺行杖刑用的是手臂那么粗的木棍。
  甚至极有可能都不等一百杖打完,打到一半的时候,只怕陶举人就凉了。
  面对上头下达的命令,大理寺这边高呼圣人恩泽,然后从善如流的传召了陶举人准备执行首次责罚。
  但这里有个问题,像这样以惩治为主的杖刑,还是由大理寺这边执行的,那就必须跟着律法的规定的走。也就是说,对于力道、打击的部位都是有了明确规定的。
  要知道,在前朝杖刑是一通乱打没有章法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哪怕只杖刑十下,都有可能死人的情况。还有人假公济私,故意往脊梁处打,人倒是没死,却会造成终身瘫痪。
  也因此,本朝对杖刑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一旦逾越了,那么执行杖刑的差人就会受到同等的处罚。
  这个规定就是,杖刑的范围只能是臀部。
  ……还要光着屁屁打。
  当然,哪怕言明了是当众处罚,其实也不是拖到菜市口热闹处打的。本来,应该是放在大理寺里,那么看到的也就只是大理寺内部的人,而这边正常来说没人过来的,倒也还行。
  可大理寺卿不按牌出牌,他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意曲解了上头的意思,愣是把陶举人拖到了贡院前的空地上,按在长凳上痛打。
  打完了再拖回大理寺,然后过五天后再拖回来继续打,俨然是打算把这事儿做成一个长期的活动。
  于是,贡院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热闹,小摊小贩们包括附近的客栈、茶馆掌柜们都乐开了怀。
  本来就是啊,这都放榜好几天了,按理说贡院这头就该凉了,甚至很多落榜的举人们都收拾行囊离开了。这边的商户们只能盼着下届科举了,结果就迎来了新的惊喜。
  太感动了,大理寺卿真的是个大好人啊!
  大好人大理寺卿:……
  他只是不满于恩师遭人污蔑,这才忍不住搞了点儿小动作。当然,更夸张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像之前圣上的旨意尚未下达,他甚至摁住了想要搞事的手下,让接连好几拨负责盘查的人都看到了全须全尾毫发无损的陶举人。
  至于后来嘛,不是圣上说的要当众处刑吗?大理寺那头,平常连个鬼影子都没有,除了自己人还是自己人,再说大家事情还多,经常跑到外头去,怎么能称得上是当众行刑呢?
  就连圣上知道后,也只是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就摆摆手,算是默许了大理寺卿的小动作。
  没办法,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谁让陶举人搞到了大理寺卿的恩师头上?那位才是孟老大人真正的学生,在他跟前受教了二三十年的那种得意门生!
  这个时候,陶举人还不知道他已经犯了众怒。
  其实,先前他得罪了杨冬燕是无所谓的,哪怕开罪了整个永平王府都没什么的。因为他们是属于武将那一脉的,即便跟孟家成了姻亲,但事实上永平王府是没办法支使文臣那一脉的人。
  简单地说,陶举人若是将来做了官,那肯定也是文臣那边的,永平王府根本就折腾不到他。反过来,他如今开罪了孟老大人……
  孟老大人本身倒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你不能保证他的学生也是吧?他教导了太多太多的学生,这其中只要出几个小心眼爱记仇的,陶举人就凉透了。
  也就是说,就算圣上没有明确的表示要他终生禁考,他的仕途也就此结束了。
  读书人记起仇来,可比武将们更吓人!
  武将们都是有仇当场就报了的,读书人那可是信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你害怕不?
  这个时候,陶举人还不知道这些隐秘,但他已经快凉了。
  当然不是因为杖刑,大理寺卿明确的觉察到圣上并不想弄出人命来,他又怎会暗中搞事呢?事实上,他不但支会了行刑者收着点儿,还在行刑结束后让人唤了仵作帮忙上药。在大理寺内,仵作就是兼职的大夫,还真别说,除了有时候力道太猛之外,人家的医术挺不错的,还是零差评的存在,反正比别的大夫名声更好。
  如此这般,没等陶举人行刑结束,殿试就开始了。
  闵举人惊吓了好多天,加上他本身才华也就一般,要不然也不会只吊榜尾了,因此在殿试过程中,既能说是发挥失常,也可以说是正常发挥,反正最终未被取中,也就是同进士了。
  窝头的心态是真的好,但有一点,他的才华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尤其在涉及到时政题目时,自身的年岁和阅历会限制到他的答题。
  假如不知道他的年岁,单看他的卷子,就会感觉这个人眼界比较窄,目光也不够长远,还带着一股子天真做派。
  少年嘛,看到的世界非黑即白,往往没有成年人的圆滑。偏生,处在官场之中,人情世故是一门必修课。
  本来,假如没有陶举人那桩事儿,以圣上的性子,在看到这份卷子时,绝对会跳过的。跳过既不取中,也就是默认的同进士了。
  可就因为陶举人搞得那些事儿,窝头在圣上心中留了点儿痕迹,反正他是知道了有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郎通过了会试,还曾亲眼看了窝头会试时答的卷子。就感觉这个少年郎是个可造之材,一时间就有些迟疑。
  不取中闵举人是无所谓的,同进士最差也能谋个县令当当,他三十几岁当县令也合适,在那个位置上先干两届,也就是六年时间。差不多四十岁的时候可以升一波官,这样年纪、阅历、资历都有了,哪怕没有什么大的功绩,一样能凭时间熬出来。
  但窝头呢?
  殿试跟科举当中的其他考试最大的不同是,并非是糊名制的。也就是说,圣上是能看到谁答的卷子,也会根据对方的年岁家世相貌等给出最后的评判。
  亦如当年刘二老爷应考时,以他的才能其实可取中也可不取中,但假如不取中他就只能放外任了,圣上不愿意永平王府的嫡子去外头,因此特地给他提到了二榜,又私底下同翰林院的掌院学士打了招呼,最终刘二老爷就被塞进了翰林院,一呆就是二十年。
  轮到刘侾的亲哥哥刘仁时,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但窝头又不是郡王府的子嗣,甚至就算是郡王府的子嗣,只要不是嫡子,圣上才不管他们如何。
  不过嘛,想起先前那桩飞来横祸,再瞅着窝头那瘦瘦小小矮矮的身形,圣上犹豫了一下,给他取中了。
  行叭,二榜和三榜也没差,不过这回倒是不必去翰林院了。
  殿试跟其他科举考试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成绩是当众公布的。也不能说是成绩,就是头榜的三名以及二榜取中的,都会当众公布,剩下没念到名字的,便是那同进士。
  另外,头榜三甲是必去翰林院的,且一去就有官职,不像其他二榜进士还得附加考核,就算考中了留下了,那也得从最底层的庶吉士开始做起。
  庶吉士是无品无阶的,要三年后通过散馆考核才会再度任命官职,或是留在翰林院或是放外任,一切又要重新开始。
  当然不是说去翰林院不好,那地方好得好,就是太清贵了,没有实权。
  不过,这次圣上压根就不给窝头参加翰林院考核的机会,他直接点了窝头的名讳,招他上来,假意一番考校之后,又夸了他一番。再之后,圣上便当众宣布,魏承嗣成为了三皇子专属的侍读学士。
  窝头懵了,其他人也懵了。
  三皇子本人是不参加殿试的,整个科举就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不过,从今往后就有关系了,就有内侍奉旨去御学报喜,恭喜三皇子喜得一名专属的侍读学士。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听到消息的三皇子:……满脸脏话。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人猜到陶举人为啥破罐子破摔吗?答案明天揭晓。
 
 
第119章 
  殿试只考一天。
  从时间上来看, 那是比乡试、会试轻松太多了。实则却不然。
  旁的考试又不用面圣的,唯独只有殿试,是要入宫在大殿之上, 当着圣上并多位高官的面作答的。假如圣上有兴趣,还会亲自下来看学子们答题, 那种精神层面的压力可真是别提了。
  再便是, 乡试、会试好歹是允许吃饱的,可殿试为了怕中途要上厕所,宁可饿着渴着也要撑到最后一刻。
  简直就是身心双重折磨。
  也因此,不取中也能拿个同进士,看起来就像是补偿了。
  譬如闵举人,哦不,他如今已经是闵同进士了。在取中者的名单中却听到自己的名讳时,要说完全不失落是不可能的,毕竟都走到这一步了,就算没奢望过头榜三甲, 那也是盼着直接能挤进去二榜的。好在, 这人心态还算不错, 应该是当年考秀才时,数次落榜培养了他的心态, 又或者是考完会试之后, 他都笃定了自己肯定考不上,都打算收拾包袱回去了, 如今想起来……
  就还成吧,好歹也是个同进士嘛。
  至于听到魏承嗣被取中时,闵同进士也没太大反应,羡慕肯定是有的, 但仔细想想,人家十几岁的少年,他却已经三十好几了,哪怕俩人才华相当,圣上更看中一些少年郎也是正常的。
  再看看周遭……
  因为当初考完了会试之后,陶举人搞事情,他便跟魏承嗣一起被带走问话,且不说这里的过程,单就一点,他错过了跟其他举人闲聊的机会。再后来,也就是会试放榜那一天,没等他跟同样考中的人闲聊,就又被陶举人搞了一波,皇榜被撕毁了,他的心情也跟着低落了,哪里还有心思跟其他人谈天说地?
  当时是没啥感觉的,可等今个儿来到了大殿之上,偷眼四下一瞧,闵同进士是从未有过的感概。
  五十少进士这句话真不是虚的,放眼望去,在场至少三分之二的人年岁在五十以上。当然,年轻的也是有的,无论哪一届都不缺惊才艳艳的少年天才。像这一届的头榜三甲,状元郎看起来不过才二十出头,探花郎更是年仅十七八岁,倒是那中不溜丢的榜眼,年岁同闵同进士差不多,也是三十好几的样子,样貌也十分平常。
  怎么说呢?反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旁人暂且不论,闵同进士心情特别平静,这会儿已经开始盘算着万一吏部考核失利了,他就回济康郡的省学里去。
  就济康郡省学的那个师资情况,还是被安平王世子搞过一波的省学,身为同进士,笃笃定可以谋个位置,兴许一去就能升为副院长。
  当然,但凡有可能,他还是想当正经官员的,像他们这样的寒门子弟,谁还没个当父母官的梦想呢?
  反正他的算盘打得啪啪响,总感觉无论走哪一条路,前程都是一片光明的。
  之后便是散了。
  他们这些参加殿试的学子,是五更天就被带来安置在大殿之上的,这会儿便是散了,也不是由着他们四下走动的,自然有人领着他们走,一直待走到宫外,才算是真正的散场。
  一同参加殿试的人里头,闵同进士也就跟窝头熟悉一些,谁让其他人都考垮了呢?
  待出得宫外,他便走向了还处于愣神之中的窝头:“恭喜恭喜,魏老弟得中二榜进士,可喜可贺啊!”
  窝头当然是懵的,他很认真的思考着,三皇子的专属侍读学士到底是个什么鬼。
  伴读?恐怕不是这般,饶是不清楚皇家的做派,但一般来说,伴读选的肯定是亲戚家的孩子,而且学问程度也该是相当的,哪儿有找个二榜进士给皇子当伴读的?这是想坑死三皇子吗?
  就算窝头再怎么自谦,那他的学问肯定要比三皇子好上很多啊!
  “先回去吧,回去再说。”窝头没想明白,不过他一贯的做派就是,想不明白就不想了,等回家后倒是可以问问他奶,万一他奶有说法呢?
  闵同进士自打被陶举人的骚操作吓到后,就一直住在魏家的客院里,他倒是跟他的两位好友打了招呼,但因为对方跟窝头并不亲近,觉得贸然登门拜访不太妥当,便约定了等殿试结束后再聚一聚。
  眼下,殿试结束了,闵同进士倒也罢了,本来只要通过了会试的,最差也能谋个同进士的出身,自然也没好说的。不过窝头却是进士及第,甭管怎么说都是要聚一聚吃顿好的。
  俩人略说了几句,便跟随人潮走了出去。
  南陵郡这边,先是分为外城和内城,而皇城又是处于内城的核心部分,整个皇城就是个典型的瓮城构造。他们这会儿倒是出了皇宫,但离城门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这块可没轿子没马车同行,反正他们如今是没在宫门口直接坐车的资格的。
  结果,俩人才走出了一小段距离,就看到刘侾特别张扬的过来了。
  刘侾本人是骑着高头大马的,毕竟这会儿都四月里,还谈不上炎热,但骑着马享受着微风拂面,别提有多舒服了。他身后还跟着一辆慢腾腾的青布马车,看到窝头就停了下来:“上马车!对了,你是几榜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