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游[快穿]——月下清泠
时间:2020-11-03 10:49:00

  艾伦道:“不,不,这只是表达我对女皇陛下的尊敬,也表代了我们威尼斯城邦与中华帝国交好的诚意。”
  女皇道:“朕已经交代内阁与子爵您谈判, 不知子爵还有什么要直接与朕谈的?”
  艾伦一双蓝色的眼睛有几分水汪汪的, 说:“陛下是上帝偏心赐给是东方民族的天使,您改变了您民族的命运。陛下的学识如大海一样广阔, 我威尼斯城邦直心仰慕中华文化, 特别是陛下您的学问。前日我与杨部长谈论派遣留学生的事, 部长大人同意中华帝国的学校接收威尼斯人, 但是皇家军校却不接受留学生。”
  女皇笑道:“皇家军校?呵呵, 你夫人红鸾都还当过南洋军校的校长呢, 您请教她不是可以了吗?”
  艾伦道:“不,夫人是您的弟子,要是没您的同意她也拒绝谈论军事, 而且她也离开军校三年了, 军校的变化她也不知道。威尼斯真心想向帝国学习, 据我所知,贵军自从起事以来,大小数次战役几乎都是以少胜多。压着靼鞑人几万几万地消灭,特别是江北战役,其实贵军一共投入也才十几万人,却以极少的伤亡把靼鞑人四十万全歼了。我们整个威尼斯城都没那么多人呢。”
  中国人谈判是喜欢绕圈子的,就是兴华党的开会的风气直来直去,不过他们和外国人谈判时也是会绕的。这时,这个番人子爵这么直接地夸奖、羡慕中华,还是让在场的诸位臣子心里面美得冒鼻涕泡。
  不过女皇依然淡定,说:“丹多罗子爵过誉了,丹多罗家族也是军事世家,五百年前令先祖恩里克-丹多罗总督率领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创下的丰功伟绩,整个欧洲目前也几乎没有人能超越。”
  艾伦听女皇还对他的家族及欧洲了解脸露喜色,却忽然叹了一口气:“那是祖先的荣光了,现在我们威尼斯面对四面各个强国的威胁,只怕我们的海上商贸利益都无法保住。上世纪经过与奥斯曼帝国的漫长战争,如今又在冲突的边缘。我们真的想保卫我们的祖国。我想我们的渴望和当年东方的明帝国一样,我们百姓就像当初的明国的百姓。我想世上没有比中华民族更能体会我们那种保卫国家渴望和百姓朝不保夕的心情了。”
  这西方人没有现在的中华人那么好面子,为了达到目的连装可怜都用上了,几位大臣都展现出同情之心来。
  女皇沉吟了半晌,道:“军校开放招生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帝国军校学生都算是帝国现役军人,所以帝国国民考上了后上学是免费的。事实上,帝国培养他们是非常花钱的,这是帝国百姓的赋税在供养他们,因为他们将来是保家卫国的。不过,威尼斯的朋友如果入学,帝国在教育方面没有多余的预算……”
  艾伦高兴地鞠躬,说:“陛下您不必担忧,我们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愿意支付学生的学费……”
  女皇问道:“你们用什么支付?”
  艾伦自信地说:“黄金!我们会用威尼斯杜卡特金币支付学费。春天,我们就派100名威尼斯勇敢的骑士来南京,先学学汉语和中华文化,到夏季就可以入学了……”
  女皇摆了摆手,一本正经地说:“100名太多了吧,军校学费不便宜呀。”
  原来的南京中央军校一年才招收200名学生,国内的青年挤破了头,突然扩招100名,却全开放给洋鬼子,那些人会吐血吧。
  艾伦问道:“这学费要多少?”
  女皇淡淡道:“1500杜卡特金币,1人。”
  陈朝生和秦少白一个是商务部长一个是中华远洋的副总裁,又刚和艾伦谈判过,自然知道杜卡特金币的价值,不禁惊讶地张大了嘴,互相给了一个彼此都懂的眼神,没发出声。
  他们心中却在豪叫着:原来我真的是良心商人呀!我真的是善良仁德的商人呀!我简直是商人之典范——“义商”呀!以后谁敢再骂我是奸商我要跟他急!!
  艾伦也痴呆了良久,然后,完全放下架子讨价还价,最后女皇也不能让他杀价没有成就感打8.5折,1200杜卡特金币的“跳楼价”成交。不过,艾伦只好先派出50人来了,实在太贵了,威尼斯城邦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几十万金币吧。
  至于贸易的谈判,就更进一步了,如果他们取得葡萄牙那样的在中国任性做生意赚钱、几乎全面开放的状态也是有条件的。
  最重要的几条:一是,帮助中华在欧洲招工——真正的招工,和倭奴贸易不一样,特别是技工和精通数理化,呃,格物的人。如果招来的人合格,中华帝国会支付劳务中介费10金币1人,当然船票、中途伙食费另补贴1金币。二是,威尼斯及其殖民地也要开放给中华商人做生意。
  艾伦想起中华有几千万人,地域有整个欧洲那么大,而且就他所见所闻,这里的人都很有钱。
  这种互相开放对威尼斯一定有好处,这些条款他也都答应了。
  艾伦现在想的是威尼斯的产品怎么和一直垄断着中国市场的欧州另一个国家葡萄牙竞争了。
  终于,威尼斯成为欧洲第二个和中华签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国家。葡萄牙的条款在威尼斯基本也适用,包括接受双重国籍——玉尧主要是想把精通格物的西人也留下来。那些葡萄牙的教官也好、精通格物的人员也好、还有一些技工,他们有中国国籍,在地位和财产安全上有保障。所以在中国一边领着高薪,一边做自己的生意,操着一口有口音的汉语,过得挺惬意的。
  不得不赞叹威尼斯人赚钱的动力,半个月后,艾伦就在南京以高价从市政买了块地,要开建“威尼斯城邦共和国在华商会总部”兼“威尼斯城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玉尧得知“威尼斯猴急”后不禁想到,按条约,中华帝国的国民在这两国也能享受基本的权利,但是她都还没派驻两国的大使呢。于是,她又问陈朝生和红鸾,手底下有没有人合适的,只要在欧洲站稳脚跟,那招工也好、贸易也好,还不都好说吗?
  不久,他们各推荐了些人员名单上去,女皇下令这些广东人和南洋人为主的人员进京。这是后话。
  之后,女皇私产的水泥厂也赚钱了,要卖8000吨水泥给威尼斯城邦,又是天价打折后的“跳楼价”4.9金币1吨。天知道水泥的成本有多低。这样算,在现代,水泥是300-400元1吨,1金币是3.56克,黄金在现代每克是300元上下,杜比特是很好的足赤金,1金币大约是10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千年老黑鱼把市价仅仅400元的东西卖出了4900元的“跳楼价”——可以让买家去跳楼。
  难怪合同签订后,黑鱼这种水里游的生物感觉好像在飞,艾伦把订金直接抬进皇宫,然后千年老黑鱼让御林军抬进了栖凤宫的寝殿里。
  “杜卡特,我的杜卡特~~~啦啦啦~~~发财了~~发财了~~~啊哎,要不要先进公司的账?不行呀,这应该是我这个销售员的提成!给公司2金币1吨,那也是天价了呀!哈哈哈~~~”公司还不是她的?那是独资企业呀!成功做成生意和成功做成黑心大奸商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前者她看淡了。
  然后,据说那天晚上,皇宫传出了一些奇怪的声音,又据说是冬季刮风的声音。单纯而忠诚的御林军们绝对不会往有些方面想,比如:英明神武的女皇陛下数着金币时情不自禁的笑声。
  ……
  很快就要过年了,中华帝国境内的各阶层百姓辛苦了一年,终于可以过一个富足安乐的好年。
  腊月下旬天降瑞雪,最高兴的是农民们,明年又能有个好收成了。
  虽然外头的天很冷,不过繁华的南京城仍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南京城周边的县的人民一家家几乎是全家出动,现在各县也都修了可以通往南京的水泥路,有辆牛车或马车就能拉一家人,路上也不颠簸。
  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企业家、农民或是工匠、男人或是女人、大人还是小孩,都踏破了南京城的一家家商铺、摊贩,购买囤积年货。
  京城附过的码头都塞满了商船,各家都冒着风雪运货补货,有些商铺都断货半天了。但是码头实在是挤,一时难以轮到靠近卸货,在码头谋生的搬运工这几天的工资都升到两倍了。这样的经验很有意义:一是让市政府认识到扩建码头必要性,二是让商家认识到明年年底一定要提前囤积货物。
  八阿哥和九阿哥等人出使中华帝国,由于码头都在过年前堵了,他们的船也没有“优先权”,原决定回程的时间过了两天,船都没有轮到靠岸来接他们。而且,据说在江南很多繁华码头差不多都是这样。
  两人反正也完成了那屈辱的谈判,顺便也到处逛逛,就多呆了五六天,然后八、九两位阿哥越逛越是惊讶。
  他们就一直到腊月底都还滞在南京城的“招待所”里。说是“招待所”但招待得一点都不好,不是服务不行,而是好贵呀!
  原本两位爷对那点钱不放在心上,但现在大清穷呀!他们作为原本的历史炮灰天道护得不紧,早年的财资就被章睿光顾过,后来都还靠卖产业收回点现银过日子。而且,以前出巡哪有地方敢问他们要银子?
  在一家茶馆中喝茶,他们已经把这多呆的时候当作研究南方政府的工作,想看看为什么他们那么有钱,而大清那么穷。
  虽然,由于他们一行人穿着满清旗服走在南京城受人歧视,不过南京的各家商店还是很有素质的来者是客。
  他们要了间上好的雅间。高高的茶楼上,从窗户望出去,一整条宽阔的商业街道的极致繁荣。
  有些看着是乡下来的人,也没有连衣服都穿不暖的情况,还会给自己的小孩买街头的糕点、大饼、糖葫芦、糖人等吃的,还会买面人、布偶、风车、小姑娘的头花。
  他们虽是乡下农民,有些腼腆,但是没有那种连头的不敢抬的卑微模样。
  九阿哥看着那些店铺是羡慕,他如果能把店铺开在这样的地方,那真是日进斗金呀,不过,这里他不是皇子,只是大家看不怎么上的“满清人”。
  而八阿哥却思考更深层次的,他不是没来过南京,皇阿玛南巡经过南京也来过,当时地方上的官员清过场,但是伪装的光鲜和这种真正的自由繁荣是不一样的,规模也不一样。
  八阿哥当年也是有雄心壮志的,他不禁从比九阿哥更大的格局思考问题。这南方的中华朝不但打仗历害,治世也远胜大清呀!他在南方的几天也接触过一些事,南方政治的理念跟前朝和大清都不一样。
  军事制度他们不知详细的,但他们的税收土地制度、商业制度、财产制度、国民制度、民族自信、开民智、开言论,全和大清天差地别。
  女皇是以党起家的,没有外戚联姻,就是传播理念知识和技能,集结越来越多的“同志”。
  兴华党政治上的基本主张是:华夏民族都是系出同脉的炎黄子孙,同是帝国的主人,女皇陛下是中华民族的代表。同是炎黄后裔在帝国国家制度层面上没有奴才,只要帝国的国民——就是主人。
  或者民间百姓们却又发展出他们更容易接受的说法:自己是高贵的炎黄后裔,是同出炎黄贵裔的女皇陛下的子民,能够得到女皇陛下的恩泽,所以,自己也要效忠女皇陛下。
  而少数民族却发展为这样的观念:他们是汉人的亲密的兄弟民族,兄弟是平等的,各族人民认为女皇陛下是天下共主,他们也是陛下的子民,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也是帝国的开国功臣,无可争议地也是帝国的主人。他们也应该和汉人一样效忠女皇陛下,效忠同样是属于自己的国家和朝廷,共享盛世。
  这样的政治理念,大清是绝对不会接受的,甚至是他们最恐惧的。
  八阿哥觉得很难过和绝望,如果大清不改变或者也不投降,面对这样的中华帝国是无法阻挡的。从经济和政治上都得人心、给了几乎只要不叛国的大部分人好处,又从意识形态上控制统一,这些都牢牢地巩固了政权。况且南方朝廷做事很实,非大清可比。
  大清就算再有百万雄师,又有何用?
  八阿哥心中想着能不能在大清推行改革,但是只这么一想,他背脊却冒出森森寒意。好像那些王公和八旗大爷已经向他举起了屠刀,或者把他推向如秦国变法先锋商鞅的后尘。
  八阿哥和九阿哥各带着两个奴才,出了茶楼,忽听马蹄声响,从北门跑来好几骑人影。
  又有哨站的传令兵骑着马高喊着:“大捷!海军大捷!!”
  八阿哥和九阿哥吓了一大跳。什么大捷?难道签了合约赔了款后,他们还是不信守合约,派海军北上了?他们又打了哪里?这也太快了吧?或者,这只是他们的圈套,一来骗钱,二来让他们放松警惕?
  八阿哥、九阿哥直欲倒下地去,与街头让开道路,欢呼万岁的百姓完全是戏剧性的强烈对比。
  正在这时,又有几骑不急不缓地跑过来通往内阁办公场所。
  当先的是一个身穿中华帝国正式的从五品紫色汉服官袍的美貌女子,她身后跟着四个穿着中华帝国七品之后蓝色的汉服官袍的大汉。
  “吕四娘?”八阿哥和九阿哥忍不住惊叫一声,吕四娘失踪多年,而四阿哥回北京也没有向康熙禀报关于吕四娘及十四阿哥的事。因为那只会让康熙发怒,于事无补,四阿哥这点脑子还是有的。
  吕四娘是何等耳力,距离也不远,眼光扫到满清旗服打扮的人,也认出了他们。这两位虽然是最后的炮灰中,但也是数字军团中的美男子。不过,到底不及四阿哥“功夫”好,也不及十四阿哥英俊。所以,吕四娘嫖他们的次数不多,那么些年在满清那边也只睡过一两次。
  后来八阿哥成亲了,被瑶华所迷且想着与皇阿玛的妃子有染后果太可怕,就主动断了。九阿哥倒是挺贪恋这个美女的,不过这种事也是不可说的那种,他就连最亲的八哥都没告诉过。
  数年不见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再见,吕四娘也惊讶,不过只高傲不屑地瞟了他们一眼,然后绝尘而去。
  ……
  内阁得到喜报,连忙着人进宫报信,女皇得到消息时,正看着钱东来花了两个多月才写出来的鼓励引导青年多元化发展的方案。
  钱东来也是招集了以前的手下们一起多次讨论的,他是老党员,兴华党的“集体组织”的原则和方法倒是用得很熟。
  正看到方案中的试验组织全省青少年的数理化三科知识大赛,女皇不禁勾了勾嘴角,想着这些小子是不是穿越过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那些三科或四科竞赛也是各校的老师学生们的一座大山呀。
  凤仪阁的会议室,钱东来和他的草台班子主要成员们偷偷看女皇的笑,心情老激动了。心里总是美美地想女皇陛下满意,可能会嘉奖他们,就算是露个脸也好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