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身在第一师先锋特战旅的年羹尧也不得不新婚没多久再次出征。说实在的,真舍不得离开那年轻漂亮温柔可人的小妻子,只能叮嘱她好好在家等他回来,有空多进宫孝顺二老。这位历史上的雍正朝甘陕总督以另一种身份同样进入甘陕一带,却是外话。
……
岳龙升带领大军从四川进入陕西,打出中华帝国大旗,一乡一县地夺,凡是“起义农民军”占领的城池,多半是通过谈判占领,少部分还是威慑了一下投奔中华军。而陕甘的工作消化这些新附军是重中之重。
满清政府对于去年赔款了中华军还要北伐进行了严正的抗议,不过,他们是在北京抗议,没有人再敢来南京。
满清中央其实已经处于半跨台的状态,满清皇室的威信已经彻底进了厕所。当一个朝廷已经荒唐到要求所有的大臣聚集一起诅咒敌人,要靠萨满法师跳大神时,人心岂能不散?况且,跳大神还都被那样可怕地打脸。
陕甘一带其实还是一些满蒙军队在坚持和起义军打,但是他们一听是中华帝国国防军进入陕甘大部分的人怕了。虽说甘陕就连接着蒙古,但是很多蒙古部落因为满清拿不出粮饷来,也因为畏惧中华军,再难听其号令率军南下助战。
帝国历二年,就是以一海一陆两场战争唱着主打歌,海军打起来那是血腥残酷的屠杀,但是陕甘打仗倒是多有新旧交替时代的战争交叉的感觉。
……
帝国历三年初,陕西大定。
帝国历三年六月,中华帝国国防军、海军再经过一年的整编,规模更加庞大,全国境内的陆海三军加在一起达到80万。
中华帝国政府,正式北代,发动了浩大的华北战役,原本虚弱的满洲八旗军发出了他们最后的疯狂,并且他们通过晋商集团从罗刹国购买了许多的火枪。
清朝时辉煌的晋商集团本来就是在明末的大汉奸集团,喝着大明血,偷偷给后金走私各种他们缺乏的资源起家的,而且他们也神通广大在清时能把生意做到罗刹国去。清政府也抓住他们各种对于中华帝来说难以赦免他们的黑历史,他们也不得不绑在满清的破船上。这是外话。
经过一两年的布局,满洲八旗军在直隶一带驻军密集,各个要道建设炮台要塞。天津卫的炮台更是两百多门的大炮齐发和皇家海军对轰。
帝国陆军也精锐齐出,不但有龙墨大将军以及如钉子户一样在大名府的章玉凤大将军,最有儒将风度的章金凤大将军也率十万“川军”加入北伐战争。章金凤也是和章玉凤兄弟俩首次在这里并肩作战。
通过一个多月的行军和大大小小几百次的激战,横扫山西、直隶,歼敌达三十多万。
北伐大军终于打到北京城下。
康熙已经命前锋营护着太子逃往东北,康熙在北京出生,在这里从8岁起当了数十年的皇帝,他并不想走,即便这里已经充满了死气。
但这里也代表了他曾经的辉煌,这里的一切,他都是这么的不舍。
风光一生的不再年轻的他已经进入了一种扭曲的偏执:这一切都是他的,他就是死也不留给妖女!
然后,他命心腹太监,去准备柴火和油脂,他要把这些都烧了,把紫禁城里剩下的最珍贵宝贝、古籍全都带到地下去陪他。还要把整个紫禁城也烧毁,不能留着便宜南方政府!
在各宫有位份的妃子们哭到乾清宫求他出逃时,康熙提着剑砍了不少,这些女人不就是因为他让太子逃走却让她们跑吗?他的女人怎么可能让她们跑了呢?死也要陪他一起死!
于是,康熙把他还记得的妃子们全都召进乾清宫。
乾清宫点火之前,却是向来心如死灰的四阿哥带着一百多人赶到了,阻止了太监点火。
紧闭的大殿大门被撞开,四阿哥带人进入殿中,只见康熙穿着大清皇帝的朝服龙袍端坐龙椅,而下头的妃子都倒在地上哭泣。
妃子们一见门开了,充满希望地往外看去,德妃一见是深居简出的四阿哥,连忙叫道:“胤禛!快劝劝皇上!咱们回关外去,以待东山再起,也未为不可呀!”
德妃虽然偏心,但是这个时空,十四阿哥十五岁时就失踪了,她只能仰丈四阿哥了。
却不想,胤禛淡淡的样子没有什么反应,而是一个穿着黑衣的青年跑了出来,走到德妃面前,叫了一声“额娘”。
德妃定睛看去,那青年长得格外的清俊,眉眼带着哀愁,她怔了好半晌,眼泪涌了出来,叫道:“胤祯!”
那不是小儿子胤祯是谁?
和胤祯一起来的还有胤祥,他没有亲娘,却走到了康熙脚跟前,跪倒叫道:“皇阿玛!”
康熙本来欲大怒斥责四阿哥,但是失踪十几年的胤祯出现让他震惊忘了说话。这是却又见自己另一个失踪了的心爱的儿子胤祥。
“胤祥,你们……你们回来了?你们怎么回来了?”
“皇阿玛,儿子不孝,儿子回来晚了……”
胤祥抱着他哭,康熙也老泪纵横,而这整殿的女人却也活泛起来,说着些吉祥话,希望康熙父子重逢不要再自焚了。
他们在抱头痛哭,而一个高挑窈窕的黑衣女子却捡着大殿两旁边堆积着“陪葬”的一个个古董看看又放下。
良久,她走到殿中央,清了清嗓子,说:“各位,哭够了,就好好谈谈正事吧。”
众人一见那人摘下帽子,是一个极其美貌的女子,一头如瀑乌发,五官绝媚,肤色如玉。
只听妃子们一声惊呼:“芙贵妃!”
那女子却不是吕四娘是谁?
吕四娘却冷哼一声,说:“本官乃中华帝国正五品女官吕四娘,女皇陛下亲封的‘中华女侠’,不是什么芙贵妃!”
康熙并不知道吕四娘在南方当官的事,因为没有人敢告诉他,没有人会这么傻。
“什么!!”众人惊呼。
惠妃一直记恨着吕四娘,“芙贵妃”虽然不是“四妃”之一,但是她在于特别,而且有个“贵”字,隐隐是在“四妃”之上。当年在宫里吕四娘可是很给了这位惠妃没脸,吕四娘当年也是受后世戏剧影响看不上生了大阿哥的惠妃。
惠妃道:“原来,你是投靠了南朝!你对得起大清吗?对得起万岁爷吗?”
吕四娘手指一抬,一个手下过去一脚踢晕了惠妃,又有手下给搬来了椅子,吕四娘气势十足地坐了下来。
如今她在江湖上威望也很高,作为一个征倭大功臣,还亲手抓住倭皇的、女皇陛下亲封的“中华女侠”,走到哪里不是人人敬畏有加?
她现在是完全看不上满清人了,包括曾经能让她跪在对方跟前的康熙。
她轻轻飘飘道:“我本来就是汉人,我祖父仍天下名士吕留良,忠于中华正统大义所在。”
康熙到底是当过皇帝的,此时已经从自焚未遂、父子重逢的起起落落中回神。对着这个自己曾经喜欢、曾经忌惮、曾经愤怒却也利用的妃子他心情也是复杂的。
康熙道:“吕四娘,你来干什么?”
吕四娘道:“女皇陛下到现在还没有挥师进攻北京城,不过是想给你们最后一个机会。派我来把这个机会转达给你。”
康熙冷笑:“妖女以为朕会怕死吗?”
吕四娘凉凉笑道:“你们太子的人马就算已经秘密逃出关,但是北京城的数十万旗人呢?还有你们金家的子子孙孙呢?海军已经在直隶北部登陆,南北夹击,你们北京城的几十万的旗人必成困兽。再不识实务,是连老弱妇孺都得全死光了。”
康熙和众多妃子倒抽一口气,康熙道:“你们要屠城?”
吕四娘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从当年入关的清军身上学的呀!道义上也站得住!况且,华北之战,我们已经仁之义尽抓了近十万战俘,没杀干净了。如果,你们还不投降,那么我们只有杀光了。别怀疑,面对反抗者,杀无赦,女皇陛下做得出来,而事实上力主杀光你们的人很多。不过,女皇陛下念在年氏一族曾为旗人,想在这时停止杀戮、放你们一马。呵呵,这个紫禁城是永乐皇帝命无数工匠修建的,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也没把它烧掉,你鸠占鹊巢几十年,却要把它烧了。这就是你们满人的狭隘,未把自己当中华人,如何为中华之君?败也败得不够英雄,连崇祯皇帝都不如。”
康熙气得一口气差点提不上来,吕四娘的话正句句击中他的软肋。
正在这时,听得殿下有人高喊:“皇上!皇上!小玄子!小玄子!”
※※※※※※※※※※※※※※※※※※※※
吕四娘就是那种擅于依附强者,若是走上当官路,也是能让帝王喜欢用的人。因为她有所求,而且皇帝很容易抓住她的欲求。
第344章 清穿群魔乱舞之年玉尧八十四
康熙一怔,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却忽见有一男两女的中年男女跑了进来, 见到殿中众人也吃了一惊。
那个中年男子眼中带着常人没有的机灵,但是他却一眼看向了端坐于龙椅上的康熙。
在两个中年女子的保护下,他往康熙扑过去,扑在了地上, 抬头说:“皇上, 臣韦小宝救驾来迟,还请皇上恕罪!”
康熙不禁热泪盈眶,道:“小桂子,你来啦?你回来啦?”
那人正是这个混乱时空的打酱油角色韦小宝,而保护他来的是双儿和苏荃。
韦小宝见康熙都老成这样也不禁扑过去抱住他的腿, 哭道:“小玄子, 我想你呀!”
一个几十年没有听到过的称呼更让康熙牵动心绪,哭道:“小桂子, 朕也想你, 能在死之前再见你, 也好。”
“小玄子, 你不会死的, 小桂子是来带你走的。小桂子一辈子侍候你。”
“小桂子, 你不怪朕吗?当年朕逼你杀天地会的人。”
“皇上虽然逼我去杀天地会的人,可是皇上也对我很好呀!我心里虽然敬重师父,把天地会的人当朋友, 可是, 小玄子也是小桂子最好的朋友呀。小玄子有难, 小桂子怎么能不来?”
康熙没想到当了一辈子皇帝,风光一辈子,最后是这个少年时的玩伴惦记着他。他像是回到少年时,一时之间五味陈杂,原本一直困在心中的怨毒偏执却奇怪地消退了些。
“小桂子,朕当年说朕若当六十年皇帝,你就当六十年大臣,可是朕当不了六十年皇帝了。”
“小玄子一直是小桂子心目中最英明的皇帝。让小桂子护送你离开这里吧。”
吕四娘看了许久,终于开口:“韦师兄,你要带走康熙,却让师妹如何向女皇陛下交代?”
韦小宝回过头,只见是个绝媚的女子,能与阿珂年轻时不相上下,不禁心中一跳。
“你……你是谁?”
“我是吕四娘,我师父是九难师太。”
“师父……她老人家好吗?”韦小宝也吃了一惊,九难当年传了他神行百变后归隐,他就再没见过了。
吕四娘道:“去年她在南京去世了,不过她走得很安详。”
韦小宝道:“是师父让你造反的?”
“不是。”
“那你为什么要造反?”
“我是汉人。”
“汉人当皇帝也好,满洲人当皇帝也好,只要是好皇帝,让老百姓有饭吃就行了。为什么就一点要造反呢?”
吕四娘笑道:“对呀,韦师兄,我也这么想。现在我中华帝国女皇陛下英明神武,国富民强,国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分到地,人人都照一样的税法交税。没旗人压迫汉人,也没有汉人压迫苗人,没有地主压迫佃农、村里没有土豪劣绅强占土地、强霸少女。各族、各阶级共荣,共创四夷臣服的盛世中华。所以,应该女皇陛下当皇帝比康熙更好,当年你不是让师父不要狭隘定要汉人当皇帝吗?那现在你也让旗人不要狭隘而放下汉旗之别,争取早日得到国民身份,共沐女皇陛下的恩泽,共享身为中华国民的荣耀呀!看吧,我们中华对旗人是不是比满清对汉人还更大方,只要他们不会扰乱社会秩序,就能得到和汉人平等的国民身份。”
韦小宝向来口齿伶俐,现在居然说不出话来,他是扬州人,自然知道如今南方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和从前有什么不一样。
“可是造反是大逆不道。”韦小宝心里终究是偏向康熙多些。
吕四娘道:“对,真是太对了,当年大明建州卫指挥史努尔哈赤怎么就大逆不道地造反呢?如今的女皇陛下当年可是和咱们师父长平公主订了盟约的,奉命起兵剿灭努尔哈赤一脉的大明叛匪。但是后来百姓们不愿复明要让女皇陛下当皇帝,女皇陛下才当皇帝的。大明后裔子孙现在还好好住在南京,也没说女皇陛下是叛匪,号令天下义士去讨伐呀!因为女皇陛下登基是问过百姓的,所以,到那时大明已不是正统,而我中华朝才是天下正统了。反之,康熙问过百姓要不要他当皇帝?要不,现在去天下问问,有没有百姓请他当皇帝的?”
韦小宝见吕四娘思路比她还清晰,这女人不简单,而且她说话气都不喘一下,让向来口齿伶俐的他居然插不进话。
韦小宝道:“不论如何,我是不会让你伤害皇上的。”但是韦小宝就算不学无术,当年是何等人,如今到这把年纪,自然是知道明亡清兴的一些旧事。听吕四娘句句占理,不会言之无物,他也有些心虚,他当年还被康熙赐作满洲人,虽然他从来都知道自己是个假满洲人。
吕四娘道:“我没想伤害他。我就是建议他投降,他的儿子们都接受了我的建议。投降后,华北之战就结束了。康熙就不用死了,妃子们也不用死了,京城几十万旗人都不用死了,多好呀。‘皇父’年大人还是比较敬重康熙的,有他护着,康熙还是不会受到大辱的。”
十四阿哥这时也上前道:“皇阿玛,事已至此,还是投降吧。再打下去有什么意义?陛下说了,战争之后满汉前尘恩怨消解,满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与倭奴不会相提并论。皇阿玛,您不也有一半汉人的血统吗?你最爱读的不是汉人的书吗?您最好的朋友不是汉人吗?您住了一生的宫殿不是汉人修建的吗?”
(注:韦小宝的爹不知道是哪族人,但娘是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