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咱们景仁宫的三份贺礼,本宫全出了。”
惠贵妃这般做,当然想收拢了高才人的心。
哪怕是四公主养了她这儿。
惠贵妃还是知道的。她的亲女儿是和瑞大公主。
四公主的生母是高才人。
她想收拢好四公主,这高才人是绕不过的。
当然也是因为四公主是皇女。若是皇子的话,惠贵妃早动心思,那是去母留子了。
只是皇女的话,却也不必那般小气。
惠贵妃待皇子皇女之间的态度,还是有点儿差别的。
第118章
后宫的贺喜, 祝贺玉荣与皇帝一起临朝听政。
这等事情,有什么好祝贺的?
这未免太高调了。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这才是玉荣的风格。
所以, 玉荣对于各宫的贺喜,她是收下了贺喜的话。
礼物她却没有收下。
当然, 给各宫的赏赐, 这是要给的。
这算是大家一起同喜。
当然,她是中宫娘娘, 赏了后宫诸人名正言顺。
有理由可以赏,没理由也可以赏。
一切端看她的想法。
倒是各宫的嫔妃,那等想靠拢的心态。
玉荣是满意的。
就是这里面多少真心, 多少假意?
这还需要辨别一下。
正统十八年,冬。
关于那小岛的盐田,正统帝已经得了暗卫的回复。
结果让正统帝很满意。
这朝堂上, 若是实施了此事。
人手谁来?
玉荣自然是急了皇帝之所急。
在此之前, 已经谋划好了三个人选。这人选备上了, 就让皇帝挑一挑, 让皇帝都考查了是否满意。
这三人全是京都的官员出身。
当然,是下层的官员。
更确切的说法。
其时,这三人是小吏出身。
衙门里有一个说法。
任你官员清廉如水,也逃不小吏狡猾如油。
那些官老爷,特别是正紧科举出仕的。
在没中举前,一心扑在科举的功业上。在历练上,那肯定欠了火候。
这是必然的。
若是荫官?
更可能是家族中的嫡子, 特别是受了长辈宠爱的。
若不然,也不可能在官宦的大家族里,拿到了荫官的名额。
这就来了。
这等锦衣玉食堆里长大的荫官。
那又有多少的历练?
可小吏不一样。
衙门里跑腿的, 还是最底层的。
可以说,这衙门里的门门道道,谁最清楚?
就是这些衙门里的小吏。
有些什么潜规距,不可言说的,又或是办事儿,跑哪一条道才能拜得真神,入了真佛的眼缘?
这些衙门里的小吏都知道。
可同样的,这些小吏最想当官。
偏偏,官就是官,吏就是吏。
官与吏之间,是有一道鸿沟,那是难以逾越的。
而玉荣在京都,又或者说,整个承天府里。
那是花这些年的心思。
那才是挑中了几人。那是培养出来的,就是这么三个人。
玉荣花足了心思。
她要的是实干的人才。同样的,能为她所用的,而不是投靠了耿氏一族,又或是投靠了东宫太子的。
那么,只能起步太低。
低的一个后宫的皇后娘娘伸了手,这人都是迫不及待的抓住了。
而且,这里面有一个关键。
就是什么?
就是玉荣是皇后,她想用了人,还不能让人打了她的名号。
那么,便是最初得了机会。
这从小吏有机会,迈过了那一道坎儿。
同样的,想在官场混。
那会非常的难。
一只哈士奇混进了儿狼堆里,那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的。
这总官场上的异类,是会被排挤的。
同样的,玉荣就是这般的考查了。
她用人,就是简拔了这等出身不足,一旦得了她的机会,上了她这一条船,想下来是没门儿的。
考查,考的是能耐。
有能耐,才可能重用。
同样的,也是考查了。
在官场的做人做事。
玉荣想用一个人手。
特别是她的身份,在受了限制时。培养不容易,可不想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一下子给折了。
这不,三个人,就是她培养这些年的成果。
总算是想得法子。
一一都是简拔到了京都的衙门里。
这三个是真正的官员。
也是在官场混了这些年,可谓是多年不得志。
一朝做了官。
当了官老爷。难道,就不想做了大官?
肯定想的。
不过,就需要机会的。
眼下,在玉荣看来,她给的机会就来了。
能不能上位?
不需要玉荣在考查。
这需要皇帝掌一掌眼缘,看看皇帝是否满意了。
“此三人,梓橦,你是花足了心思。”
皇帝看了皇后给的小册子,瞧了三人的家世背景,以及这做官的经历。
皇帝看懂了皇后的意思。
这都是干实事的。
可以说,这三人没背景。
他们能靠的是皇家。
那么,做了皇家的孤臣,就是必需的。
若不然,一旦不得皇家的重用。
他们一路走上官场,那些得罪的人,又或者,他们将来会得罪的人。
那肯定不会轻饶的。
毕竟,盐业这是国之大事。
关乎了税收。
也关乎了皇家的小金库。
“盐田的事情,盐栈的事情,我只是一点浅见,也是想着一分为二。二人分揽,圣上再差得一个压得住阵角的重臣总揽。”
玉荣笑道:“三个人,三选二。若这般,还入不得圣上的眼,只能说,他们三人的本事不足。”
瞧瞧,玉荣培养了人手。
这给的机会,也是足够。
这都不能上位。
这真是无能了。
“这三人都不错。”
正统帝看了后,给了一个评价。
“两人调入盐业。一人调入绣衣卫吧。”
皇帝给了一个答案。
玉荣愣了一下。
她才说道:“绣衣卫乃是圣上心腹,是圣上的眼睛,是圣上的利刃,这真是让我这培养出来的心腹入了绣衣卫,合适吗?”
心中嘛,玉荣是巴不得。
一旦她有人手在绣衣卫。她可以正大光明的,借了皇帝的眼睛,那是看得更多,更远,更广。
可她在意了,皇帝是何意?
“梓橦培养人手不容易,这三人也是有本事的。朕全此想他们埋没了。”正统帝给了一个答案。
“梓橦,你不必多忧,朕是信任你的。”
皇帝不会讲,她给皇后开了一点后门。
是想让皇后盯紧了太子。
太子伸手了兵权。
这真正犯了皇帝的忌讳。
同样的,坤宁宫的一些野望,正统帝又不是傻子。
他只是装了聋哑。
那是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皇帝就是想治衡东宫与坤宁宫。
这双方都是想拿捏了对方的小辫子。
皇帝就要给双方机会。
同样的,这三个皇后提的人选,也不可否认的,还是有真本事的。
皇帝还是爱才的。
也可以说,皇帝现在加强了皇后的权利。
那么,在一些地方,皇帝自然也会给东宫找补回来的。
现在嘛,当然是给坤宁宫一些甜头。
“有圣上的话,我自然是放心的。”
皇帝给了好处,玉荣自然是受用了。在皇帝跟前,只会讲了好话。
至于这三人,谁入绣衣卫,哪两人又去盐业处,去管了盐田与盐栈?
玉荣只待结果。
她不会再多嘴。
毕竟,应该她做的,她做了。
再插手,可能皇帝会多想了。
当然,目前做的,皇帝也会多想。
可玉荣不在意。
她的最初想法,真是为了皇家好。这是为了皇家添了产业。
至于往后?
往后嘛,那肯定又是翻不同。
“圣上,盐业关乎税收,肯定是要单独成立一个衙门。那盐田,圣上与我都各自拿一个做了小金库,这名义上是否归在内务府的名下?”
玉荣问了一句。
“归在内务府的名下吧。这处到底是管了皇家的小金库。”
皇帝应了皇后的话。
玉荣听懂了。
显然,皇帝还是在意了内务府的。
谁让内务府现在也有三处要紧的产业。
玻璃与镜子,为此还成立了鉴宝阁。
皇家邸报与印刷业。
以及已经见了成效的养珠场。
这三样,在内务府名下,也是顶顶要紧。
现在眼瞅着,又要添了两处的盐田。
内务府的产业,可谓是越加的兴隆。
到是盐业那一处衙门。
那会成为皇帝新的要脉。毕竟,盐业一旦改制,这里面产生的利益非常的大。
皇帝有多少想法?
皇帝想做多少事情?
有时候,也是需要钱财的。
玉荣很淡定。
她在给皇家开了财源。她一直做了一个合格的皇帝妻子。
那便是努力的挣钱,让皇帝好好花。
这等贤妻。
皇帝一直是满意的。
哪怕皇后有点儿小心思,这是为了孩子考虑。
那皇后生的,也是皇帝自己的儿子。
所以,皇帝有时候,也能理解这慈母之心。
这不,皇帝伸手,就是握了玉荣的手。
“朕理解你,梓橦,你做的甚好。”
皇帝夸了话。
“得圣上一声赞,我心中就是万般的满足。”
玉荣笑着回了话。
这一年,冬。
皇帝成立了新的盐业衙门。
然后,小朝会上,又是抛出来了新的盐业改制。
初初一提。
自然有人反对。
哪怕是韦首辅,也是有不满意的。
倒是皇帝的目光,在慕容国舅的脸上扫了扫。
然后,这一位慕容国舅出头了。
他抛了方案。
或者说,他提前得了皇帝的暗示,不,应该是明示。
知道皇帝的方案。
所以,慕容国舅提了盐田的事情,又提了,皇家并不是要独家经营。
而是把盐田分成二十处。
皇家占两处。
只要十分之一。
其余的十八处,那是在鉴宝阁中,进行公开的拍卖。
总之,价高者得。
这能来参加了五年一竞价的承包盐田一事。
这当然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的。
这资格从哪来?
谁有能耐得提名?
这才是关键点。
于是,慕容国舅的方案一出来。
在场的重臣们,一时间沉默了。
这时候,只要不傻的,已经懂得了。
这里面的利益多大?
不傻,都知道的。这盐田就是一座雪白色的金库。
还是坐着收钱的那一种。
当然,这里面的一些细节。
正统帝本着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
还是提了提。
那盐价,不可过高。
当然,也要给承包盐田的皇商,留一定的利润。
当然,这盐嘛,一旦出来。
不可私卖,这是一定的。这得卖给了皇家的盐栈。
可这盐栈,天下县城皆一座。
那得多少座。
这如何运输。
这里面利益又是多少?
这些都可以谈。
这些都是一些筹码。
总之,小朝会上的重臣。
不可能吃亏的。
他们是大魏朝的决策者。
他们能见到盐业的一大笔税收时,他们就能做许多的事情。
毕竟,他们是划分了这一块大魏朝的利益蛋糕的人。
制定规则的人,还能吃亏吗?
搁这,都能吃亏的。
那一定是爬不到今天的位置。
玉荣只是静静的听着。
哪怕跟皇帝二圣称尊,临朝听政。
玉荣一直都是沉默的。
她一直给皇帝做了影子。
哪怕有新政,她不会提。
至少,在朝臣们的面前,她不多话。
她只会跟皇帝提了。
然后,出谋划策。
或者说,玉荣很清楚,在她的影响力不足时。
她不应该多嘴。
她目光做的试探,只有一样。
就是她替皇帝批了奏章时,她不在临摩了皇帝的笔迹。
偶尔里,她似乎故意的,她用了她自己的笔迹。
跟皇帝的,还是七分像。
七分像,那总归不一样了。一眼就可以瞧出来,那是一位女子笔迹。
玉荣在试探。
试探的结果是不错的。
皇帝似乎故意的忽视了。
而收到了折子的朝臣们,似乎也有意的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