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凝霜,丁氏突然觉得,或许这个小姑子,并不像表面看起来这样单纯。
她是个聪慧的姑娘。
“我觉得不需要。”凝霜笑道,“当然这对表妹来说,大概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了。对我来说无关紧要,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说读书习字,最不济也能学学女红,以后给父母做双鞋子,我觉得这些都比花时间和心思去做什么手部保养有意思得多。当然这些都是我的一些拙见,表妹不必在意。”
李盼月只能尴尬地笑了笑。她心中惊讶不已,上辈子见到凝霜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她当时非常的羞涩,脸红成了虾,几乎不太抬头看人,也不敢说话。
可是这时候的凝霜大不一样,她不仅昂首挺胸,看人的时候,还会看着你的眼睛,她说话的时候神采飞扬,一点都不像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她的心一沉。她都重生了,该不会凝霜也重生了吧!
可是她转念又觉得不太可能,就算是以前的凝霜重生了,也不可能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上辈子的凝霜直到离开王府,都一直是没有长进的样子。
孟氏听凝霜说要将时间花在女红上,目的却是为了给父母做双鞋子,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凝霜说得不错,娘盼了这么多年,能盼上女儿一双鞋,就再满足不过了。”
凝霜撇下李盼月,走到了孟氏身边抱着她的手臂,笑道:“娘想穿的话,女儿今天就开始学。”
“不急不急,你才刚回来,好好地休息几天再说。”
凝霜和孟氏十分亲近的场景也让凝霜惊讶,要知道,上辈子的凝霜对孟氏可是很疏远的,她每日都将自己关在房间中,没事的时候不会出来走动,就算是去见孟氏,也是很不情愿,因为那会让她很不自在。
为什么,这辈子的凝霜变化会这样大?
她不得不再次将凝霜往和她一样重生的方向去想。
除了这个,她实在是想不到别的可能。
还有凝神早回来了几个月,这也十分可疑。
李盼月顿时感觉有些窒息,若是司徒凝霜真的是重生的人,那她的一切努力就会变得很可笑。从她现在的表现看来,她已经和前世大不相同,好像是吃了灵丹妙药突然开了窍一样。
她这边还在胆战心惊,那边的凝霜已经将话题引到了她的身上。
“娘,刚才听大嫂说,这个盼月表妹是寄住在府上的,她父母呢,是已经不在了吗?”
孟氏有些尴尬,解释道:“没有,你姨母和姨父都健在的。”
“这样啊,表妹是哪天来咱们家的?”她再次问道。
孟氏有些心虚,“来了好多年了,大概快十年了吧。”
“为什么?既然盼月表妹的父母都在,怎么会在我们府上住这么久,她父母不想念她吗?”凝霜很认真地问道。
孟氏不想当着女儿的面告诉她——你走丢之后,我就找了一个小姑娘来代替你,这样的话很有可能还会伤母子感情。
不等孟氏说话,凝霜又道:“这样说来,盼月表妹已经快十年没有和自己的父母好好地聚过了,看着表妹年纪也不小了,过两年就要出阁,等出阁了,就是别人家的媳妇,再想回家可就难了,我听说有的姑娘出嫁之后就再也无法回娘家了。趁着现在还有两年,娘你应该送盼月表妹回家和她父母团聚才是。我这么多年没有见到父母,都快相思成疾了,盼月表妹,难道你就不思念自己的父母吗?”
最后一句,她是面向李盼月,问她的。
这话要怎么回答呢,她是万万不能说不思念的,身为女儿不思念自己的父母,岂不是不孝?可是要说思念,不就正好顺了凝霜的意,她思念父母,要将她送回家跟父母团聚?
念头在她脑海中转了几圈,她才笑道:“我每年也要回家几趟的,在这里,姨母和姨父对我就像是亲生女儿一样,我父母知道我在这过得很好,他们将我交给姨母也很放心。”
她这话变相地在提醒孟氏,当年可是你自己主动将我抱过来的,现在女儿一回来就过河拆桥,不太合适吧?
孟氏本来都已经动了将人送回去的念头了,等李盼月将这话一说,顿时就好像被人掐住了七寸。
是啊,李盼月也养了这么多年,一直当女儿在养,她一直也很贴心。现在女儿回来了是好事不假,但是李盼月这些年的付出也历历在目,就这样将人送回去了,她也是在是于心不忍。
孟氏便道:“凝霜你刚回来不知道,盼月在咱们府上长大,以后也是要从府上出嫁的。”
听孟氏这样说,李盼月着实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她再次将目光转向咄咄逼人的凝霜,心里警铃大作。
看来确实是了,凝霜也和她一样是重生的。不然她不会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对自己的敌意就这样深。
千算万算,还是没有算过命运。现在她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凝霜不知道她也是重生的。
可是这辈子的凝霜显然不好对付,第一次见面就差点将自己送回家去,加上她是孟氏亲生女儿这个天然优势,她想对付自己简直是太容易了,孟氏怎么样都会偏向她的。李盼月心里顿时有些着急,这情况实在是太意外了,她一点准备都没有。
凝霜见没有成功将李盼月给弄回老家,心里微微有些失望。她遂不再将话题往李盼月身上引,她已经表现得有些过了,再逼迫下去,会让孟氏觉得她有些咄咄逼人。
丁氏一直在旁边看戏。她心想大概昨晚上孟氏就已经将李盼月的情况告诉了凝霜,凝霜大概对她顶替了自己很不高兴,所以今天才会一上来就针对她。
丁氏对她的看法再次改变,这个小姑娘不仅仅是不单纯,简直可以说是十分犀利。仅仅说了几句话,就差点将李盼月弄走。她收拾了一下心态,看来以后真的不能小看这个小姑子,否则说不定要在她身上栽个跟头。
等到了晚宴的时候,凝霜也见到了自己的大哥司徒青云。
至于他的那些妾室是没有资格出席这样的家宴的,而她家人口也不多,围着一张大圆桌坐还显得有些空旷,好在桌上的菜品摆得满满当当十分热闹,周围也站着两排伺候的下人,还有下人在一旁布菜,倒也显得没有那样冷清。
吃饭的时候,孟氏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凝霜身上,她很惊喜地发现凝霜的餐桌礼仪非常的好,远远地超出了她的想象。她就担心凝霜会在家宴上弄出笑话来,虽然都是一家子,但是有可能会让她爹失望,毕竟淮安王是出了名的讲究注重名声。
淮安王显然对凝霜的表现也十分满意。
凝霜就这样正式回归了。
丁氏果然像自己说过的那样,得闲就过来和凝霜说话。她女红尚可,教凝霜入门是没有问题的。她知道凝霜想学女红,就投其所好,亲自教她。
凝霜上辈子回王府之后,也学习过一段时间,只是她对女红实在是没有什么天赋,绣什么东西都四不像,就算是学着做双鞋,鞋也不好穿,要么大了要么小了,没有这些做惯了女红的人做出来的鞋舒服。孟氏顾念她是第一次做鞋,硬撑着穿了一天,等到晚上将鞋脱下来,后脚跟都磨出血了。
凝霜是铆足了劲要好好地学习的,但是很奇怪的是,当她拿起针,脑海里就自动浮现了分线的方法,她知道怎么样才能分出最细的线。那着布料,就知道要怎么剪裁。
凝霜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她也知道她不能表现出来,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丁氏慢慢地学。
丁氏教她女红只是顺带的,她主要还是想跟凝霜打好关系。现在看来,孟氏很紧张自己这个女儿,而凝霜也不是草包。
“虽说你才回来,但是城里是没有秘密的,这消息隔天肯定所有人都知道了。过不久肯定就会有人会请你去府上玩,当然是宴会,这城里大大小小的宴会常常会有,什么寿宴啊,百日宴啊,甚至有人娶个妾,也要摆个酒,请人去听一堂子戏的。你可能一开始会有些不适应,过不久你就会习惯了。一见人,嫂子说话也不见外。你是王府的姑娘,出去就是王府的牌面。你可能不知道,我们这样的人家啊,不管喜不喜欢,出去之后都要遵守老祖宗定的规矩,不然人家可能就会笑话。娘肯定是舍不得你吃苦的,但是为了娘,你也得给她争脸回来。所以啊,我觉得,不如现在就将教你东西的嬷嬷给安排上,有备无患嘛,你说是不是?”
李氏这番话说得十分有水平,虽然略微直白,但是跟显得她的心是真诚的,要不是真的当成了一家人,也不会说这种掏心窝子的话。让人听了只会觉得温暖,而不会觉得她多管闲事。
“嫂子说得是,爹和娘对我好,我也得争气一些。我以后要是有什么地方不对,还请嫂子不吝赐教。我知道嫂嫂是好心一片,嫂嫂别有顾虑。”
丁氏听她这么说,笑容更加真诚了一些。
“一家人没有见外的话。我是个直性子,以后日子长了,你就知道了。”
凝霜笑道:“我就知道嫂嫂性子豪爽,第一眼见到嫂嫂就觉得亲切呢。我也喜欢喜妹,嫂子要是不忙的时候,我还想去叨扰嫂子呢,也看看我那乖侄女。”
丁氏虽然二胎生了女儿,可是她一点都不失望,甚至比儿子更宝贝这个闺女。听她说想看喜妹,笑道:“你随时都可以过去的,嫂嫂扫榻相迎。”
两姑嫂说得热闹,那边一处院子,李盼月靠在迎枕上,却显得心不在焉。
凝霜这样锋芒毕露的样子,她从来都没有见过,让她感到害怕。她在府上算是孤苦无依,孟氏不可能会不帮自己的女儿却来帮她的,唯一有点指望的是司徒楠,可是那也不行,司徒楠在父母面前根本就没有多少话语权,他虽然也是嫡出,但是地位远远不及世子。
李盼月想来想去,都想不到什么好方法来破这个局。
她很快就要及笄了,本来孟氏都已经在帮她相看人家了。她总是要嫁出去的,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府上。所以她只要赢得这两年的胜利,替自己争一个未来就可以了。
又过了两天,她听身边的嬷嬷说起闲话,本来夫人已经帮她相看了一家家世合适的。因为当时凝霜还没有回来,所以她是照着王府姑娘的标准去帮她相看的。可是现在凝霜一回来,局势立马就变了。
司徒凝霜比她大,以前那些本来是给她备着挑选的夫婿人选,全部都先给了凝霜!
这其中就包括了她一早就看好的徐国公府!
徐国公府虽然现在看着比王府的门第略低,但是李盼月知道,现在的徐国公世子以后会很有出息,他出入朝堂,成为最年轻的首辅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连带着徐国公一府都成了为数不多最显赫的人家。
这样的人家,孟氏却打算给自己的女儿了。
李盼月心中苦涩又怨恨。凝霜没有回来之前,是她一直在讨好孟氏,假扮她的女儿孝顺她。假扮的日子也不好过,她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王府姑娘,处处谨言慎行,小心翼翼,生怕什么地方做得不好,遭了孟氏的嫌弃。
她已经这样努力了,最后还是轻易地被凝霜给破坏了,这对她不公平!
她不是王府的姑娘又怎么样,这是她应得的东西!她伺候了孟氏十年,她就应该得到这些东西!
李盼月暗自咬牙,她一定不会让凝霜得逞!
司徒楠自从将凝霜送回来之后,就老实地待在了家里。他们是祖荫,是不必参加科考的。但是也可以参加,靠自己的实力为自己谋求一官半职是最好不过的了。他兄长以后是王爷,他是不能参加的,于是司徒聿就将希望放在了自己的小儿子身上。
但是他显然放错了人,司徒楠玩乐一把好手,让他去参加科考,可是要了他的命了。
今年秋就是三年一次的秋闱,司徒楠身上捐了一个秀才功名,连考了两次都没有捞回来一个举人,所以这次他一回来,就被司徒聿下令要关在家中好生读书。
侍读西席每日毒打,司徒楠叫苦不迭。
这日,他才上完上午的课,逮着中午的休息时间,瘫在椅子上午休。
房门被人悄悄地从外面推开,尽管动作很轻,还是将他吵醒了。
司徒楠不悦地睁眼看了过去,对上了他侍从小心翼翼的眼神。
“公子,盼月姑娘来了。”
司徒楠正想要发火,听说是李盼月过来了,坐直了身体,咳嗽了一声,“盼月来了啊,还不快请人进来?”
李盼月不多时就推门而入,手上提着一个食盒。脸上带着温柔的笑,“表兄,我听说你被姨父勒令在家中读书,辛苦了吧?我特意去厨房给你做了点心,快尝尝,这是莲子糕,你最喜欢吃的。”
司徒楠笑道:“是表妹亲手做的啊?那可要尝尝了。”
李盼月走了过去,将食盒中的莲子糕给取了出来,放在了司徒楠旁边的高几上。
司徒楠伸手捏了一块,咬了一口。
他几乎在同时就分辨出来了这莲子糕就是家中厨子做出来的味道,不过他也知道,一般姑娘们说亲手做的糕点,无外乎就是去厨房提一下,他也不戳破,甚至还夸赞了一句。
“这莲子糕不错,辛苦表妹了。”
李盼月笑道:“表哥喜欢就好。”她十分善解人意道,“读书虽然很辛苦,但是表哥也要理解姑父一番心意才好,毕竟是望子成龙,表哥这次好好努力,一定会考上的。”
司徒楠笑了笑,没有接话,反而问道:“盼月过来是有事吗?”
李盼月摇了摇头,“没有,就是很久没有见过表哥了,想来看看你。”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316章 王府千金(四)
司徒楠笑了笑, “最近西庭的荷花应该是盛开了,只是可惜我被父亲勒令读书,今年无法陪你去看花了。”
李盼月道:“表哥有要事要做, 花年年都开这呢。明年再去看也是一样的。”
司徒楠只是一笑,问起另一件事来, “凝霜回来了,你们相处得怎么样?”
李盼月脸上的笑容蓦然一僵,随即她勉强一笑, “凝霜妹妹自然是好相处的。”
她这个欲语还休的样子, 司徒楠难免要追问,“怎么, 你们相处得不好吗?”
李盼月笑道:“也没有不好,凝霜妹妹住在玲珑阁,平时也不怎么见面。”
司徒楠见她情绪低落, 安慰道:“你也别多想了, 凝霜这么多年流落在外面,好不容易找回来,王爷和王妃对她好一些也无可厚非的。你是王府教养出来的姑娘,我知道你的心胸没有那样狭隘, 不好受是可能的, 只是不要太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