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反派他爸[快穿]——司遥
时间:2021-01-01 10:18:36

  郑夫人是后院社交的老炮,进门后,爽朗大笑,亲亲热热地坐了过去,和众人说话。见谢柔娘不习惯,还特别自然地拉着她,给她介绍了眼前这一圈夫人。
  谢柔娘记在心里,面上谦逊含笑,依次打了招呼。
  一群人交换个视线,露出衡量的目光,不知道达成了什么样的默契,很快也笑呵呵地施放善意,看起来友好和善。
  东珠公主和皇帝做的那点缺德事,早就传遍了。
  百官不当回事,可是官员们的妻子,却是感同身受,很有危机感的,自然也就对谢柔娘充满了同情。
  凭借这个原因,谢柔娘半天下来,就成功打入到了后院文化的中心。
  一群人赏了花,划了船,宴会过半,一开始的话题过去,渐渐绕到了闲话家常里。
  身为官员的妻子,很大一部分都
  是识字的,因为要学着红袖添香,后院社交,总不能什么都不懂就出来丢脸。
  而识字的后院女子,最广泛且文雅的兴趣爱好,便是看话本。
  听着几位夫人讨论最近的话本,谢柔娘眼神一闪,露出温柔笑容,加入到聊天里。
  “姐姐们原来也喜欢看话本,说起新话本,我倒是有个推荐……”
  夫君狠心无情,明明莲儿和书生都那样辛苦了,他还要欺负他们,就该让大家一起来骂他才对。
  这一刻的谢柔娘,不是季修的夫人谢柔娘,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愤怒小读者。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想法,就是想要让大家都掉坑里,见证莲儿和书生的艰难情路,哭得和她一样狼狈。
  只是她没想到,旁人的看法,却和她完全不同。
  “谢夫人也看过这篇话本?”一个绿衫夫人惊喜站起来道,“我昨天熬夜刚看完,写得太好了。”
  谢柔娘微微一怔。
  难道重点不是莲儿和书生之间的千辛万苦,一起谴责作者吗?
  绿衫夫人看起来三十来岁,回忆起话本内容,眼里浮现一丝少女的憧憬和失落:“里面的书生,实在太好了,要是我当年遇见的是他,我也就不会嫁给现在的夫君……”
  越说越过分了。
  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怎么还有因为一本话本而嫌弃自家夫君的?
  谢柔娘虽然不喜欢夫君虐了莲儿和书生,可是却也无法赞同绿衫夫人的看法。
  不过很快,她又想起自家夫君和外人的不同。
  夫君面对东珠公主的下嫁,还能冷言拒绝。
  可要是换成外人……怕是没那么容易放过。
  谢柔娘及时住嘴,没有将自己先前浅薄的观念说出口,想了想,附和绿衫夫人的说法:“对,书生确实很好。”
  虽然就比她夫君差一点。
  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只在心里想想。
  绿衫夫人得到赞同,立刻将谢柔娘视作好友,拉着她的手,热情地交流起对话本的看法。
  旁边的夫人们对视一眼,来了一点兴趣,纷纷旁听,听完之后要走了话本的名字。
  绿衫夫人大概是真的对这篇话本爱得深沉,见别人有兴趣,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将话本夸上了天——就
  差抓住对方的肩膀摇晃,问她知不知道安利了。
  要不是谢柔娘亲眼看着夫君一笔一划写出这篇话本,差点误会这是绿衫夫人的夫君写的。
  她都没有这么热情推荐。
  谢柔娘反省了一下,内心有些羞愧,看着绿衫夫人说起话本时,那副年轻了十几岁的样子,心神一动,顺势加入到了绿衫夫人的推荐队伍里。
  就这样,在她们二人的搅和下,一场好好的赏荷宴,成了话本交流大会。
  宴会结束,谢柔娘和郑夫人从李家离开。
  路上,郑夫人谈兴不断,脸色期待:“我要去朱家书坊,将这篇话本买回来,看看是不是真的这么好看,柔娘,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谢柔娘露出迟疑脸色。
  她肯定是不想去的,家里连原作手稿都有,何必要浪费那个钱,给书坊创收呢。
  可是她来的时候,坐的郑夫人的马车,总不会让郑夫人先送她回去,再去书坊吧。
  谢柔娘吞吞吐吐:“那就一起……”
  “柔娘!”郑夫人诧异地抓住她的手,偏头看前面,指着说,“你快看看,那是不是你夫君?”
  谢柔娘惊讶地顺着望过去,半响后,露出一个盈盈浅笑:“嫂子,看样子我不能陪你去书坊了。”
  ……
  “今天出门还习惯吗?”
  季修扶着谢柔娘上驴车,随口问她今天过得如何。
  谢柔娘回了他问题,想到什么,接着和他说到了后半段的趣事,眼里流露出笑意:“看样子夫君如今已经有了相当忠心的读者了。”
  季修挑眉,温言提醒:“我的别号,尽量不要在外面说起。”
  “放心,我知道轻重,不会说的。”谢柔娘点头,满眼温柔浅笑地看着季修,坐进驴车。
  夫妻俩一边回家,一边说起了要不要另外租个新住处的事。
  最终两人约定,等话本的抽成对账了,就搬去大一点的宅子,采买两个下人,换一辆马车,这样季修上衙方便,谢柔娘照顾两个孩子也容易些,不用事事亲力亲为。
  “对了,我还想和你说件事。”季修挥舞着鞭子,“安书还小,不着急,可是月笙已经快五岁,也该启蒙了。”
  谢柔娘点头:“夫君说得对,我们女儿,日后一定要嫁个
  家世相等的清白读书人家,总不能大字不识。”
  “月笙才几岁,你就想着这个了。”季修失笑,“搬家之后,我们就给月笙启蒙吧。”
  谢柔娘颔首,心里甜蜜。
  夫君亲自来接她回来,对她的要求无所不应,还要和她一起给女儿启蒙。
  这世上,有几个这样的儿郎呢?
  她美滋滋的,忽然想起刚才宴会上,绿衫夫人对话本书生的追捧,心神一动。
  只怕再也不会有了吧,夫君是独一无二的。
  ……
  另一边,郑夫人站在原地,看谢柔娘和季修离开,本来还没什么想法的,忽然看见谢柔娘上驴车的时候,差点绊了一脚,被季修拦腰抱住,小心翼翼地送上马车,心里突然不是滋味起来。
  她和夫君成亲不到八年,昔日三品官员之女,下嫁籍籍无名的小官,一开始也曾柔情蜜意,可是八年过去,夫君已经蠢蠢欲动想要纳妾,两人再也回不到当年的恩爱。
  唉,怪谁呢,世上哪个男子不是这样?
  郑夫人在心里长叹一声,坐上车马,依旧下令让车夫往朱家书坊去。
  她如今已经和夫君离心,除了照顾女儿,每日便是看看话本打发时间,越是郁闷难受的时候,越想要买话本。
  这种感觉,大概就是和其他夫人一难过就想买胭脂水粉是一样的感受吧。
  郑夫人到了朱家书坊,碰见了另外几位夫人,都是刚从李家宴会离开的,没想到大家会这么默契地来买话本,彼此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郑夫人买了几本新出的话本,又将清波散人的话本收入囊中,和众夫人告辞,结账离开。
  到家后,她先去看了看女儿,见女儿情况如常,这才回房,拿起桌上的话本看了起来。
  不知不觉几个时辰过去。
  外面传来嚷嚷声,郑夫人的陪嫁丫鬟进屋来说,老爷回来了。
  郑夫人眼眶红红,抹了抹泪痕,无动于衷道:“不用和我说,他自然有他的温柔表妹。”
  丫鬟着急:“夫人,你怎么能自暴自弃,你要是不去见老爷,老爷更有借口纳妾了。”
  郑夫人抬头,隔着门似乎能看见院子发生的事,冷笑一声:“这种渣滓,爱纳妾就纳妾,本小姐才不稀罕!”
  想她未嫁之时,也是快意恩仇、潇洒利落的人。
  嫁人之初,对爱情亦曾有过幻想——要是夫君敢纳妾,她就和离归家去。
  结果八年时间,不但那个男人变了,连她自己也变了。
  她明白了世道的艰难,看透了男人的劣根性,变得懦弱,得过且过,心里毫无半点激情,却为了女儿、为了面子,不敢提出合离。
  反正嫁给谁都一样,男人的爱情总是很快退却,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那她何必折腾?
  正是发现了她的软弱,那个男人才会得寸进尺。
  不过,现在郑夫人不这样想了。
  好事多磨,莲儿和书生那么艰辛才在一起,她为什么不能鼓起勇气,争取自己的幸福?
  只要愿意努力,她总会等到属于她的良人。
  就算找不到,她也不该将自己美好的一生,浪费在渣滓身上。
  郑夫人摸着话本的序言,眼里闪过一道坚定的光。
  ……
  第二次,郑夫人带着女儿回了娘家。
  郑大人得知消息,一开始并不以为然。
  他知道夫人想干什么。
  半个月前,他不小心和夫君过世、前来投奔的寡妇表妹睡在了一起。
  表妹醒来后哭哭啼啼,他心里不忍,脑袋一糊涂,就说要纳她为贵妾。
  郑夫人大怒,摔了茶盏,死活不肯同意。
  可是郑大人也有自己的脾气,他年初刚升官,已经是正五品京官,前途远大,还搭上了二皇子的路子,不再需要岳父的提携。
  就算夫人闹别扭,他也不可能事事顺从她的要求。
  哪个五品官员没有妾室?
  他这才纳第一个,夫人就闹脾气回娘家,不遏制她这股脾气,以后她还要翻了天了。
  三日后,郑夫人没有回来,派人送来了一封和离书,并派来了下人将嫁妆搬回家,郑大人才慌了神。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卡文,写得干干巴巴。今天忽然来了一点点的手感,但是时间又来不及了,先发出来,明天双更试试康
 
 
第140章 
  话本里, 书生和小莲重逢后,很快成亲,遭遇了一开始就让很多人担心揪心的事——书生父母虽然因为书生失踪的事, 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可是成亲之后,却始终没有对小莲改观,暗中嫌弃苛待小莲。
  小莲受了苦,决心回家去, 书生惶恐挽留, 两人彼此表白,台词感人, 可是依然拦不住小莲离开的想法。
  她也是家里千娇百宠的女儿, 只不过喜欢上一个男人, 就要将自己贬低到灰尘里,来讨好男人的父母吗?
  那她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父母?
  他们爱她宠她, 并不是为了让她去别人家当牛做马。
  这一番言论, 如晴天霹雳, 又如拨云见日, 让看过话本的女子都为之动容。
  郑夫人也是如此,她正是看到这里,才想要找回自己,和郑大人和离。
  尤其是, 话本后半段,书生痛定思痛, 没有再去打扰小莲,直到考上功名,获得了家人的另眼相看, 才站出来言辞坚定地拒绝了父母为他续娶的想法,并说了一番在这个时代,可以称之为名言的话。
  一生一世一双人,他此生永不纳妾,永不娶二色。
  最终书生父母被他的诚恳打动,放弃了为儿子续娶的事,放下身段,前往小莲家中道歉,接回了这位同样风骨不凡的儿媳妇。
  郑夫人看在眼里,想起夫君要纳贵妾一事,更加感同身受,于是才彻底地清醒了过来。
  她不愿意和人分享男人。
  既然夫君要纳妾,那么,他们就一别两宽,各自欢喜吧。
  郑夫人带着女儿回了家,送来了和离书。
  同时,悄无声息间,京城也掀起了一阵和离的热潮。
  里面有高官夫人,也有小官妻子,尽皆一言不发,便带着嫁妆和孩子回了家。
  直到和离书送到面前,官员们才发现这惊天巨变。
  郑大人在其中,只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只是他和别人又有不同。
  郑大人出身贫寒,全靠寡母日夜不断帮人洗衣,才勉强得以读书科举。
  所以当年远赴京城赶考,他念在家里艰难,只带了少量银钱上进,不成想竟饿晕在城门外。
  要不是当年待嫁闺中的郑夫人,正巧和母亲金夫人从外地访亲回
  来,路过救了他一命,他只怕早就死在无人知道的荒郊了。
  有这份纠葛在,青年男女,多番接触,彼此爱慕,金家才肯将自家千娇百宠的女儿,下嫁与他区区小官。
  郑大人心里,也是真心喜欢郑夫人的。
  因为他这一路走来,少不了郑夫人的襄助。
  先不说当年科举,全靠郑夫人救了他,派人送钱财给他傍身,才让他顺利参加了那年的春闱,得中进士,获户部授官。
  就说这几年来,他区区一个普通进士,家徒四壁,能在京城扎下根来,少不了郑夫人的嫁妆补贴。
  虽然八年过去,这份感情经过时间的磨砺,变得不那么坚贞如一了,却也不能掩盖他心里对郑夫人的看重和感情。
  他以为,郑夫人对他也该是同样的感情,所以,他才敢冷着郑夫人,要挟她同意纳妾一事。
  可郑夫人递出的这一纸和离书,简直将他以往左右的信心都打碎了。
  “为,为什么?”郑大人手持和离书,看着上面的字迹,略一对照,果然和夫人一致,心里如同被泼了冷水,慌张又惶恐。
  “夫人为什么好端端的要和离?”
  金家下人神情鄙夷地打量郑大人:“郑大人这话问得好没道理,你家里要纳贵妾的事,都传得人尽皆知了,怎么还好意思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郑大人一听,脸色大变。
  金家下人见状,眼神不屑,脸色更加轻视。
  在他看来,这郑家姑爷,不过是个泥腿子出身的农家子,大小姐下嫁给他,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结果此子倒好,不珍惜大小姐,还敢将一个寡妇出身的表妹,纳为贵妾。
  贵妾是什么?那可是勉强可以和正式夫人一较高下的身份。
  平常人家,门当户对,也不敢如此折辱人。
  郑家做出这种事来,不正是应了那句话,出身轻鄙,烂泥扶不上墙。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