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知道,数学想要发展,除去有书籍、有现成的知识,还需要有人愿意去钻研,这一切都要依托于朝廷的重视,也唯有朝廷重视了,数学才会走入读书人的视线。
只要今年的科举新科考了,并在以后的考试中保留要考数学,让它成为一种传统,国子监中率先就会教育起在学的监生们,而上行下效,冲着中举而来的民间学子所在的学堂,也将为了“应试”而更加重视起“数术”来。
在大清,士人们所学习的数术书籍目录在于《算经十书》如汉朝时候的《九章算术》与祖冲之所写的《缀术》。
另有《宋元算书》八本,士人们学它们,学个大概,除去要做账房先生,或是在做官以后做算账类的官职,大部分人都不求甚解,根源在于科举考试不考这些。
胤礽在将辛辛苦苦捣鼓出来的四本书送给了朱之弼以后,就接着去沙大人的手中接活儿干。
这一回,他需要与王士禛联系一下,对国子监的春日祭祀进行规划与排练。
这事儿当然不会去影响到学子们,祭祀礼仪最需要排练的除去礼官们以外,还有奏乐的乐师们。
负责祭祀礼仪的乐师队伍养于宫廷,算是皇宫中专供的乐师,敲锣打鼓,吹笛子弹琴弹琵琶敲钟等应有尽有。
在仪制清吏司负责与宫廷联络的是左侍郎吴努春,胤礽找到了吴努春,问他要乐师名单。
吴努春支支吾吾半天,一问三不知,待胤礽一再追问,他又叫来了顾八代,由顾八代来向胤礽禀告。
胤礽感觉吴努春此人不太对劲,本该是他负责的模块,他却一知半解?
他仔细观察起了吴努春,并时常就公务之上的事儿召吴努春前来询问。
吴努春每一次办公时,身边都带了至少两位助手,分别由助手们接下他指派下去的活儿,而他自己整日里不知道在做一些什么,完全像是在这个职缺上混日子的。
曹珍悄悄告诉胤礽:“沙大人不止一次因为吴努春的办事能力不佳而发怒。”
胤礽奇怪极了:“科举招揽来的人才,也会有这样没有才华的混混吗?”
说混混已经算是好听的了,更难听的则是“酒囊饭袋”。
曹珍小声道:“吴大人的八股文写的很好,当初科举的时候,名次也是位于二甲前列的。”
【八股取士的优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而越来越多的弊端则体现了出来。
所选拔出来的中举之士,皆是做八股文的好手,善于“应试”,懂得圣人之言,文章写得也不错,唯独缺少的就是求实务真,更不会经世致用。】【大部分从应试之中脱颖而出的人,获得了官职以后,真正需要做一些庶务的时候,则会将需要做的事分给会做这些的下层官吏去做,这也造成了上层官员任人唯亲、唯利、唯圈,形成党羽、帮派,成了酝酿出腐败吏治的摇篮。】小美为胤礽解答的时候,还不忘像胤礽推荐新的考试办法。
【其实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啦!小美推荐大朋友了解一下申论与行测。所谓申论,相当于模拟官员在工作时候会遇上实际难题,让他们去回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符合实际致用的原则,考验人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处理事务能力也考验写文章的能力呢!至于行测,则更是考验职务相关内容了,适合分科考试。】小美所呈现出来的考试方式,新颖且先进,胤礽看了就觉得这办法哪儿都好,唯独不符合大清如今的国情。
他虚抚一下小美的虎脑袋:小美乖,孤知道你说的是对的,一边儿玩去吧!
【???】
胤礽语重心长解释:汗阿玛复推八股取士,增开博鸿儒科,为的是拉拢汉臣,现在全天下那么多学了八股文的学子在等待着考试,过那虽然,可一旦成功就是一步登天的独木桥,这一批人,至少在现在,是不可以去推行申论考试的。
胤礽歪头想了想,从增开特别科,到增开其他科加分需要多久才能推行新的考法?
他前往阿哥所,找到胤禛,将手插在他的腋窝下,将他给抱了起来。
“孤觉得,随着开恩科的科目增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而获得额外的官职与机会,朝廷给的位置多了,因为开恩科而升起的怨言也就会变少,长此以往,靠着潜移默化,八股文的影响将会变低,到时候就可以推行申论考试了,算一算,这个过程需要三届科举来逐步影响,也就是说,前后也许需要历时九年。”
胤禛疲倦地拢下脑袋,面无表情地说道:“旧的士人们必定会反扑,而汗阿玛,为了拉拢汉臣,能向八股妥协一次,就能妥协第二次。”
“改考申论于国有利,于国有利则于汗阿玛有利。”
胤禛抬眸,静静地看了他片刻,突然道:“二哥真是这样觉得吗?”
胤礽愣了下。
是了,用他经常被揍的屁股来想一想,在国家与皇帝之间,皇帝会将自己的私人利益放在国家之前,即使是在圣明的君主,也做不到无私为国,更何况是又小气又任性的汗阿玛呢?
胤礽还真给胤禛堵住了话,他诺诺半天,挣扎道:“那改考制也能拉拢到更多汉臣,不会威胁到汗阿玛的权力。”
虽然嘴上这样说着,胤礽心如明镜:若所推行之事所带来的后果会影响到汗阿玛,则即使明知那样做是对的,继续维持是错的,汗阿玛仍然会做出在后人看来错误的选择。
再也没有人比胤禛更了解当皇帝时内心在想些什么,即使是目前最为接近帝王的储君,没有真正的做够皇帝心境就全然不同。
胤秅算是给胤礽提醒了。
胤禛道:“‘申论’是申而论之的意思吧?与宋时科举所考的策论有些相似。汗阿玛之前废除八股时就推行的策论,后来就废除了,你可知为何?”
“因为会答者十之一二,而大清禁言之严,不可犯上,不可忤逆,稍有不慎,则会有大祸。”
在位期间兴文字狱比康熙多出许多起的胤禛眼中冷芒一闪而逝。
胤禛:要放任叛逆的人有机会作妖,不如从根源上斩断,愚民之策民才听话。推行儒学,以科举八股取士,则可以招揽到一大批听从帝王话的“忠君爱国”之士。
胤礽:“……”
他伸出了手,一把捏住了胤禛的脸颊,斩钉截铁地说道:“那么,不如孤就劝汗阿玛将申论作为新的恩科吧!考过了申论的,可以去对应各部院上岗做事,而只考过八股文的,则进入翰林院任职等候差遣与晋升机会。”
胤秅瞪圆了眼:“你!”
胤礽:“四弟弟之前做过皇帝吗?”
他瞅了瞅胤禛,见弟弟身体僵硬,瞳孔紧缩,笑嘻嘻地说道:“你说话的样子与汗阿玛给孤的感觉非常像,也唯有坐过那位置的人,才会想得那么多,才会有那样的疑心。”
“不过,有一点孤还是要更正一下。”
“汗阿玛要比你想象中要有志向的多,他固然重视自己手中权力,重视皇权的地位,却也有宏图大愿,想要做那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为此,若有可行之策摆在眼前,即使会有麻烦,他仍然回去用它。”
不然,汗阿玛不会另成一新部,去管天下文人创作,也不会将他所写关于新设商部的奏折压在御案上奏折的下面,至今都没有挪动。
“孤比你要了解汗阿玛。”
胤礽笑着,按住了胤禛的脑袋,语重心长:“之前就说了,胤禛永远是弟弟,既然是弟弟,就收起你那些成见与傲慢。孤与汗阿玛,都不再是你以为的那个人了。”
这一刻,胤礽的容颜与上一世的太子相重合,他笑容满面的神情与上一世矜贵冷漠的太子宛然不同,有着与当年全盛时太子所没有的威慑与压力。
胤禛给他一压,后背汗毛都炸了起来,小心脏拔凉拔凉。
他脑海中飞快飘过许多念头:竟让太子看出来了,他在威胁朕?他会怎么做,是忌惮,还是想办法除掉朕?
胤礽眨眨眼,惊讶道:“孤唬你的,你这是什么表情,不会真让孤给猜中了吧?!”
【……】
今天的小美,也在为雍正帝的小命而担心受怕。
胤秅:……
第143章
好好的一个太子,怎么就长了一张嘴?
若是放在以前,以胤禛的脾气早就甩袖子走人了,而他现在,黑着一张脸,腋窝受制于人,小屁股坐在胤礽的大腿上,像抱娃娃似的给他锁在怀里揉来揉去。
太子到了长个子的年纪,论身形,现在的胤礽已经是个“五头身”的小小少年了,而胤禛,则还只是个“三头身”外形的小豆丁,受制于人,任人挫揉捏圆而反抗不能。
稍稍抗议地伸出小手推拒一下,脸上气得恼羞成怒,晃荡着小腿要下来。
胤礽学着好不容易,学坏只要一眨眼,汗阿玛当初是怎么揍他小屁股的,他就怎么对着胤禛的小屁股揍那么一巴掌。
胤禛不可置信地僵在原地,怒极指着他都结巴了:“你,你,你竟敢……”揍朕屁股!
【……】
小美简直没眼看了,它能怎么办?它也很无奈啊!
地府那儿派送了胤禛的魂魄还帮它完成主线,谁能想到,堂堂雍正皇帝这么不顶用,从小就给大朋友当柿子一样挫挫揉揉,小孩子三岁看到大,以后想来也逃不掉大朋友的五指山。
白虎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胤禛不仅要被那张嘴“白嫖”,还要被“调戏”,就算是狂怒,那也是无能地狂怒,半点没有杀伤力。
他不是真正的孩童,也做不到像胤祉小时候被揉的时候要哭不哭地挂上眼泪,或是靠嚎啕大哭来耍赖免于被捏。
“好啦好啦!孤知道了四弟弟对政务精通,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你快快长大,日后有的是你发挥长处的地方。”
胤禛心头一凌,急于反驳:“臣弟不是那个意思,也不想……”
胤礽:“不,你想!你若不想,孤也会想法子让你想。”
胤秅:“……”
“四弟弟可不能浪费了自己的奇遇,大清所要治理的地方那么多,你与孤,都应该互相共勉,切不可因奇遇而骄傲自满。‘弱小与无知不是失败的原因,傲慢才是’。这句话是孤从动画片里听来的,现在孤将它告诉你,也再一次提醒自己。我们需要做的太多了,大清在我们有生之年,真的能够成为理想中的模样吗?”
胤秅一怔,神色微微动容。
“所以,四弟弟不能荒废了时间与机遇,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该在学习的年纪,也不能浪费掉去做别的事情,为了明天与未来,现在要拼搏呀!来,四弟弟,二哥教你做题吧!”
胤礽将胤禛抱到书桌前,让小豆丁自己坐好,然后将一本《小学数学》放在了胤禛的面前,开始了今日的授课……
不久,胤礽将考卷放到了胤禛面前,笑容中透着诡异的“慈祥”:“这里是一百道选择题,你学会了吗?”
一百道选择题,出题之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态,画出那复杂图案,最后问他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还有那什么一笔将给的图案画出三角形、龟兔赛跑、画火柴等题,题目看似充满了童趣,实则绕得人一个头两个大。
“四弟弟,看看这一题‘小明在十九乘以十九的围棋盘上摆棋子’……”
小美万分同情地看了一眼双目无神,为被一百道数学题绕晕的胤禛说出一句公道话。
【大朋友,他可能学废了。】
胤礽:什么?就这点就学废了?!孤还指望拉着四弟弟一起探讨数、理、化知识呢!
胤禛给他折腾了一番,待胤礽离开后,那精神气儿顿时就萎靡不振了起来,倦怠地聋拉着脑袋,丧气兮兮,一连几天都没有缓过神来。
胤礽心满意足地将小学数学交给了四弟弟,当然也没有忘记去教三弟弟,而曹珍为了赶上胤礽的进度,无论是什么课本他都要看,死磕着看,不会就为胤礽,并且成了第一位陪伴胤礽一起刷题的“好学生”。
快乐的闲暇时间在教育弟弟中度过,傍晚来临后,胤礽专心致志地写了一封给康熙的上奏,拉了拉打瞌睡的胤禛,将上奏的草稿递给了胤禛看。
胤秅粗略扫过两眼,瞌睡虫都吓走了。
胤礽:孤比四弟弟要了解汗阿玛的多,自然也知道给如何说服汗阿玛。
上奏上首先阐明,旧的八股取士之制弊端有多少。八股束缚文人思想,亦会选拔上来如同吴春怒这类会写八股文,却不会做事的官,一旦他们开始任人唯亲、唯党,则成吏治腐败的根源。长此以往,于国百害而无一利。短期内或许可使文人顺服,时间久了,则拖垮吏治,后患无穷。
接着,胤礽又写了逐渐将八股文的影响减弱的方法,先通过增开恩科的方法增加官职,而朝廷确实需要人。开数术还不够,还需要开别的。胤礽没有直接向康熙提新颖又容易挑战汗阿玛敏感神经的“申论”,而是提出了参照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在唐时,科举竟有五十余科!如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等,而明经、进士主考策论与时务(1),这才是符合大清朝堂未来需求的招考之法。
胤礽道:据记载,当初黄大人请示复立八股取士时的理由包含了为了让人重视圣人之言与考核考生品性等,儿臣以为,若八股与品性并无直接关系。但既然黄大人如此说,可见汉臣文人们重视这个。因此,儿臣建议,采用八股取士与开恩科并存,增附加分,逐年递减八股文所占得分比例。
最后,胤礽提出了逐步改制的未来蓝图与好处,最终提出能够为汉臣们所接受的口号:复唐之贞观,创盛世之风。
所谓的口号,就是明面上说出来好听,文人们听了动容,又能凝聚人心的一种东西。
胤礽也没真打算劝汗阿玛去复唐时开放之风,那会让如今靠着强权治理之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国内再次人心浮动起来。
像汗阿玛那样,祭拜孔子,提拔汉臣,光这些还远远不够。
从十几年前的文字大案就可以看到,汗阿玛对汉臣们是有戒心的,怕它们造反。
所以才推行八股文,因为八股取士之下选拔上来的汉臣,没能力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