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段时间的肃清,林府已经算得上是铜墙铁壁了,不过这不代表说,林府就没有探子了,而是大部分的探子已经暴露在林如海和安西的眼前。
比如林如海就有一个小斯是皇帝的眼线,前院一个洒扫的仆人是大皇子的人,花园整理花木的下人,一个是三皇子的人,一个是四皇子的人,等等。
这些人是有意留下来的,毕竟皇家想要监视你,你就老老实实的被监视吧,还要装作不知情,反正已经暴露的探子,已经不危险了。
经过林如海小心的甄别,府里有皇帝的,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和十一皇子的人。
当今皇帝陛下一共有十三个皇子,其中已经成年的就是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七皇子十岁,十一皇子六岁,都在上书房读书。十三皇子是个奶娃娃,其他的皇子还没长大,都已经夭折了。
大皇子是贤妃的孩子,又是长子,颇得皇帝得信众,不过为人嚣张跋扈,但前几年跟着军队挣过军功,手下人也多是武将。
三皇子是德妃的孩子,德妃出身言情书网,祖父是当代大儒,父亲也官拜礼部尚书。所以三皇子在文官那里很有地位。
四皇子的母妃是牛贵妃,走的是勋贵的路子。牛贵妃是修国公的嫡长女,身份尊贵,长得也貌美如花,一进宫就备受皇帝宠爱,连带四皇子也被宠着长大。
十一皇子还只有六岁,本来不该这么早就给朝臣安插眼线的,可他的母妃是甄贵嫔,也就是金陵甄家的女儿。
甄家的老太太是当今的奶娘,在当今三岁出宫避痘的时候照顾过当今,而且当今的亲生母亲难产,生下他就去世了。
可能是移情的作用,当今对甄老太太相当好,还赐封‘奉圣夫人’。
甄贵嫔是奉圣夫人的嫡亲孙女,从小被奉圣夫人教养长大,一举一动都是按皇帝喜欢的样子培养的,一进宫就代替牛贵妃成为皇帝的第一宠妃。
因为被甄贵嫔抢了宠爱,牛贵妃非常厌恶甄贵嫔,连带的四皇子也非常不喜十一弟,只是十一皇子还是个孩子,四皇子也不好做什么。
甄家在皇帝的宠信下,在金陵可谓一手遮天,不过显然,他们并不满足,连姑苏这边都插手进来了。
林如海不信甄家只在自家安插探子,估计整个江南官场都不能幸免。
自从查出来这事,林如海已经悄悄透露给姑苏知府,这个知府是治国公家的人,和修国公同属勋贵,利益上一致,在这种小事上不介意帮帮宫里的牛贵妃。
所以在知府的大力推动下,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知道了,甄家的手段也太恶心人了,你以为你自己是皇家不成,还到处插探子,是想探听什么,难道是想抓住自己的把柄好威胁自己?
大家明面上不说,但心里都不怎么高兴的。只是碍于甄家的权势,不敢表现出来而已。知道这事之后,和甄家离心的就多了,即使是甄家的亲信,也不自觉多了许多防备,秉着暴露的探子毫无作用的原则,居然没有一个人告诉甄家,这事就这么隐瞒下来了。
所以到目前为止,甄家还以为自己瞒的很好,他们为十一皇子安插了很多眼线,可以监控整个江南官场。
实际上呢,因为这事,大家都对十一皇子产生了恶感,有这样的外家,十一皇子要是上位了,他们这些官员哪里还有安心的日子过?
虽然皇帝派探子,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但这是皇帝不是,他们毫无办法,可你一个还未长成的皇子就敢这么干,是把他们这些朝廷官员当自家的奴才吗?
林如海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坑了甄家和十一皇子一把。也没有别的,只是不想在江南这一亩三分地上有个甄家对自己虎视眈眈。
巡盐御史府虽然设立在姑苏,其实监管的是整个江南的盐政,而甄家要在江南当土皇帝,势必就要和林如海斗法,不管是是谁输谁赢,对林如海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输了,他在江南寸步难行,没有政绩就可能失了皇帝的信任。赢了,也不代表就安稳了,只要奉圣夫人还在,只要皇帝还信任甄家,林如海就要面对甄家无穷无尽的报复。
所以为了自己考虑,甄家在江南的势力必须打压下去,而且还不能让人知道是自己干的,所有治国公家的人就成了最好的利用对象,而且还不用担心知府会对林如海不满。
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林如海是背叛了自己的岳家来帮他们。
勋贵一系虽然一起被统称为四王八公,但他们其实内部也有各自的派系,就比如,修国公和治国公交好,他们与甄家是死对头,而贾家却与甄家是老亲。所有修国公和治国公其实算林如海的敌人。
而现在林如海放弃岳家,转而帮助‘敌人’,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有机会拉拢林如海这位皇帝器重的重臣,即使拉拢不行,也不再是敌人。
所有知府不只会感谢林如海,还会帮林如海瞒的死死的。
而林如海不仅少了一个压在头上的甄家,还隐隐得到了姑苏知府的支持。这之后,他在姑苏乃至整个江南都将顺利很多。
言归正传,唯一没有在林家安插探子的就是五皇子了。倒也不是没有,只是五皇子更高明而已,他收买了府衙的一个文书。
五皇子的身世在这些皇子中是最差的,他的母妃只是一个小官之女,生下他后被封为敬嫔,至今再无可升。因为她本人不受宠,带累五皇子也被忽视的彻底,不管是朝堂,还是后宫,都是隐形人。
敬嫔的娘家至今都是五品的小官,对五皇子毫无助力,而五皇子本人也低调,从不冒头,一直默默发展自己的势力。
如果不是林如海发现那个文书是五皇子的人,他也会和其他人一样以为五皇子不争呢。
果然,皇家,哪里会有不争的人。
只是五皇子更懂隐藏而已。
因为有这些探子在,林如海很轻松的就把这个消息透给了各个皇子。面对这一大笔财产,不是没有心动的,不过他们也明白,要是自己伸手了,无异于虎口夺食,等待他们的就是皇帝的屠刀。
他们还不至于这么蠢,所以即使再眼馋,也只能当作不知道。
礼单送出去后,皇帝什么也没说,不过收了就已经代表了他的态度。
林如海松口气的同时,心情大好,特意选了一天时间,带着坐满双月子,身体已经养的差不多的贾敏去寺庙还原。
第14章 红楼世界14
这些年,夫妻俩为了生孩子,拜了无数的佛,烧了无数的香,现在愿望成真了,当然要好好还愿,顺便祈求保佑幼儿平安长大。
他们这次去的是子安一直待的那个寺庙,一是那个寺庙在姑苏非常有名,高僧云集,二来也是为了老和尚。
林子安的身体从小就不好,之后又被狠毒的继母下了虎狼之药,可谓是差上加差,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还被老和尚治好了,安西现在看着可健康了。
所以林如海和贾敏误认为老和尚的医术非常好,正好把孩子带过去给他看看,希望老和尚有办法。
这事安西还真不好解释,不过也没事,老和尚的医术确实也不错,去看看也没坏处。而且现在天气暖和,孩子带出去不担心冻着,去救去呗。
他们邀了安西一起去,不过安西没时间。
庄子那边已经育好苗了,正准备开始播种了,安西得去看看,不然无法安心。
去之前,安西是背好了资料的,总不能在下人面前露怯吧。可去了之后才发现,压根没自己什么事。
庄头就是务农的好手,关键他还上过两年学,对安西给的资料理解的比安西自己更加的通透。
在他的安排下,庄子里一切都井井有条,该播种的播种,该施肥的施肥,就连灌溉多少,庄头都有严格的规定。
不需要自己,安西安心的同时,还有点失落呢。
叹了两声气,安西打算打道回府,突然一个想法冒了出来。
这个庄头这么厉害,是否可以让他试一下嫁接技术,如果能嫁接出果树来,他就再也不用忍受那些不好吃的水果了。
安西住在林家,是不会缺水果吃的。但是这个年代水果的味道,真心比不上现代。
现代的水果经过驯养,嫁接等技术,产出的水果不仅香甜,很多还易保存和运输。
可这里就不行了,只能吃当季当地的水果不说,味道也没有那么好。甜的也有,但酸的也不少,而且酸性还很大。
安西非常喜欢吃水果,但到了这个年代,吃的就少了,主要他很怕酸,但吃苹果橘子枣子等水果,难免碰到酸的。
所以安西想着能不能让庄头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嫁接技术弄出来。
庄头听完安西的描述,沉吟了一会儿,开口说,“可以试试,但这个从来没人做过,我怕做不好。”
“做不好也没事,也就是浪费几颗果树的事,你让有经验的老农都试试,如果能行,重重有赏。”安西也知道,万事开头难,如果不行也没办法。
安西不是不想自己去搜一下嫁接的技术,但他已经暴露了高产粮种,还一次性拿出了三种,要是再拿出别的,他就真的瞒不住了。
当初那套西域高僧带过来的说辞用一次就够了,再多就惹人怀疑了。
没错,当初拿出红薯土豆玉米,用的借口就是几年前庙里来的西域高僧带来的。他和高僧相谈甚欢,高僧请他共进午餐,他好奇西域的食物,高僧就留了些种子给他。
经过这些年的培养,也一直保留了种子,所以现在才能拿出这么多。
这个借口不算完美,但是老和尚在安西说出粮种的产量之后,就默认了安西的这个说法,有了德高望重的老和尚打掩护,安西这个借口就比较可信了。
但这肯定是一次性的,安西不能再用这个借口了。所以关于嫁接方面,安西只能提供一个想法,其他的都要靠庄头他们自己摸索。
对农事只懂点皮毛的安西决定不在庄子里讨嫌了,因为提出嫁接和驯养,那些下人看他的眼神,隐隐都透露着怪异,好在庄头一如既往的靠谱,交给他,安西放心。
安西回到林家的时候,林如海和贾敏也回来了,看他们喜气洋洋的,应该是在老和尚那里听到了好消息。
果然,林如海笑着开口道:“大师说,小儿并没有大碍,只是体弱,只要按现在的法子好好调养,以后未必不能健康长寿。”
对于林如海和贾敏这对盼望了多年的夫妇来说,孩子健康就是最大的幸事。
好事成双,京城,皇帝对于林如海关于盐政改革的方案也通过了,并且大加赞赏,为了让这套方案顺利的实施,皇帝专门派了钦差下来协同林如海。
钦差来的很快,半个月的时间不到就来了,而且这次来的钦差身份很不一般,是福亲王和五皇子,以及户部的一些官员。
福亲王是皇帝的幼弟,是先皇的遗腹子,在皇帝登基后才生下来,比五皇子只大了一岁。
皇帝是将他当儿子看的,一出生就赐了亲王爵位。福亲王自小聪慧,文韬武略,样样出色,当差后也表现的非常亮眼。
可能是因为福亲王只是弟弟,又是自己带大的,皇帝不像防备其他成年皇子一样防备他,反而予以重任,这次的差事万分重要,关系到江南乃至全国的盐税,其中的利益何止千万,可皇帝就毫不犹豫的选了他,可见信任深重。
而以福亲王在朝内上下的风评,必不会辜负皇帝的信任。
另外,让林如海没想到的是,五皇子居然在列,皇帝对这些成年皇子的忌惮表现得很明显,别说军权,税收等方面,就是吏部,皇帝也不允许他们染指。
大皇子立了那么多军功,一回京就卸去了领兵的职务,只在兵部领个闲职。为了避嫌,甚至有时候要躲着那些武将走,就怕一个不小心让皇帝怀疑他勾结武官。
三皇子到现在还在翰林院混着,虽然能接触许多新晋的学子,但毕竟没有实权,每天做的都是和书籍打交道的活,修书之类的。清贵是清贵了,但一个皇子,要清贵的名声干什么。
四皇子稍微好点,在牛贵妃的枕头风下,进了户部,但也不是担任要职,而是户部尚书的副手。户部尚书虽然不敢吩咐皇子给自己办事,但也不会白白让出实权,所有四皇子其实也是个混日子的。
最惨的就是五皇子了,在礼部连一个位置都没有,至今属于编外人员,是那种一年到头都不用出现的角色。
五皇子在朝堂上就是个隐形人一样的地位,没想到现在居然被派来当了盐政改革的钦差,虽不是正使,但也真是出人意料。
不过这些也不关林如海的事,他的任务就是做好盐政改革,至于和谁搭档都没有关系,皇帝重视,钦差就不敢不上心,只要目标一致,期间遇到的种种摩擦都可以克服。
而且,林如海对于五皇子这个人有点隐约的好感,谁让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在林家安插探子的人呢。
不管他不安插是因为人手不够还是什么,但没做就是没做,有了对比才凸显出五皇子的君子之处。
林如海是个正统的文人,对于君子一套非常推崇,五皇子此举,正和了他的脾性。
钦差一到,林如海就忙的不见人影了,就连幕僚也一样。幕僚是个读书人,有秀才的功名,在林如海的举荐下,加入了改革人员的行列,和户部的官员们一起核查账务。
而安西这个白身就无所事事了,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
盐政关乎国本,林如海相信福亲王和五皇子肯定不会有私心,也不敢有私心,但户部的那些官员就不一定了。
这些年,盐商不知道往京城送了多少银子,打点了多少人,身为户部的官员,当然是重中之重,而这些派下来的官员,指不定就有收过盐商孝敬的。
这次的改革,不能说完全损害盐商的利益,但至少不能像以前一样大赚特赚,所以肯定有不少人反对。
只是碍于皇帝,不敢明面上提出来而已,但做点小动作搞黄此事却是可以的。
为了以防外一,林如海安排了安西暗中重新核算一遍。林如海晚上会把官员们当天核算过的偷偷带回来,安西当晚核算再誊抄一份。
然后第二天,林如海带回去,和其他的已经算过的封存。因为做的隐蔽,这事没人知道,林如海连幕僚都没说,就怕他在和官员们相处过程中,不小心透露了什么。
如果是其他人肯定赶不上那些官员的速度,但安西不一样,他做了份更加简便的表格,用家里带出来的铅笔填写,用计算机算,不用一整晚,几个小时就搞定了。
时间过得很快,核算进入了尾声,到快要结束的时候,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了。
安西算的结果和那些官员给的结果渐渐不一样了,在问题出现的最初,林如海就仔细核对了一下,不是失误造成了,出问题的环节很隐蔽,但是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