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番茄菜菜
时间:2021-05-01 09:45:49

  阮文想了想,“那你再给我挑个家里头老人能穿的,给他做棉袄,要挡风耐寒的。”
  “这灯芯绒就行啊,这布又好看又厚实,给老人家做大棉袄最合适。”
  陶永安一旁风中凌乱,怎么又成了老人家适合穿的了?
  这老板满嘴跑火车,也就阮文脾气好,瞧他生意不景气就买了那么多。
  不过阮文属于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那种,到最后这些布料还是陶永安扛着。
  “你这又是年轻又是年纪大的,买这么多布料干什么?”
  “拿到村里给村长,还有老支书做衣服呀。”
  陶永安恍然,“说的倒也是,你倒是挺有良心的。”
  “那是。”
  虽然阮文就这么一句话,压根没再说什么,但小陶同志觉得自己被骂没良心了。
  “要不我回去再买点?”他下乡插队的时候,村里的老支书和村长对他倒是挺不错,当初恢复高考的消息刚传来,村长还鼓励他去备战考试呢。
  “不用。我买的多,回头你衣锦还乡时捎带着些回去就行了。”
  陶永安顿时眉开眼笑,“还是你想的周到。”
  阮文让陶永安先回去,她自己去服装店那边看看。
  这年头安平县一个小县城也没啥正经的服装店,其实就是一个小作坊。阮文过去的时候,店里关着门,她看了看到底没有在这边久留。
  到了招待所刚好看到邱爱梅。
  她跟陈主任正在往外去,看到阮文邱爱梅脸上有些尴尬,颇是有几分被人捉奸在床的窘迫感。
  “您不是晕车吗,怎么多休息一会儿?”阮文的嗔怪让陈主任有一丝迟疑。
  阮文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看我回来的刚巧,方便带着我一块过去吗?”
  邱爱梅在那一瞬间觉得阮文已经把她给看透了。
  她不算是什么厚脸皮的人,尤其是想到明明是自己求阮文来帮忙的,却又瞒着阮文干这事儿实在是不太地道。
  二棉厂如今的会计室主任邱爱梅扇了下自己的脸,“都怪我考虑不周全,是我想着让陈主任去看看那群老工,安抚他们一下。”
  一方面是想要安抚老工人们,另一方面也是想要老工人们趁机向陈主任诉苦。
  陈主任本来就不是什么硬心肠的人,看到昔日一起工作的工友们这会儿一把鼻涕一把泪,动恻隐之心那是人之常情。
  说实在话,邱爱梅真不敢确定,阮文会不会帮二棉厂。
  既然陈主任来了,那就在她这边说道说道。
  如今被阮文戳破了用意,邱爱梅觉得脸上烧得慌,“是我心思多了。”
  阮文看着又要给自己一巴掌的老大姐,连忙拦住了她。
  “您别这样!”
  这种小心机其实阮文也没有那么的烦。
  自己在二棉厂工作时间不算太长久,也难怪邱爱梅会选择陈主任来帮忙。
  要是她肯定也优先选择陈主任,毕竟这是跟二棉厂最有感情的一个人。
  一旦陈主任想帮忙,那阮文肯定也不会袖手旁观,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会搭救一把。
  “这件事先不着急,梅姐先把工人组织起来。厂里还有多少存货,有什么品类。生产线如今有几条,仓库里还有多少原材料,能够支撑着生产多久,另外就是那些款项,你把但凡是能叫的上来账目都整理出来,等着明天或者后天,就明天下午吧,到时候我和陈主任去厂里和大家开一个碰面会,来谈一谈未来棉厂怎么发展。”
  两个中年妇女都看向了阮文。
  陈主任的眼神里带着微微的诧异,“阮文……”
  邱爱梅惊诧之后是惊喜,“好好好,我马上去办这件事。”
  她生怕阮文反悔似的,连忙应下来去忙活。
  看着离开的人,陈主任拧了拧眉头,“你有什么想法?”
  “是有一点,不过还没想好。您放心好了,这里好歹是我当年起家的地方。我可不想日后飞黄腾达了,被人戳脊梁骨说‘阮文,你就是个忘恩负义的,明明有能力救二棉厂一把却袖手旁观,简直猪狗不如’,你说这多影响我的名声呀。”
  这话透着满满的孩子气,让陈主任笑了起来,“那行,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跟我说。”
  “那您现在就好好的回房间去休息,过会儿小陶同志从饭店带回来好吃的,咱们好好吃一顿祭祭五脏庙。”
  陈主任其实是阮文带回来的吉祥物。
  这个吉祥物能够帮助威慑工人,当然想要把这事处理妥当,还得跟县里和市里打招呼。
  县里头倒是好说,钱书记对阮文要投资这件事十分欢迎,这边解决了之后阮文下午的时候开车去了趟市里。
  阮文找到了市国资委的马主任。
  “你是说你想要投资二棉厂?”
  “我和我哥都在二棉厂工作过,我姑父更是为了保护国家资产牺牲。如今二棉厂有了困难,我能力有限,不过还是想要竭尽所能做点事情。”
  现在这种民间资本介入到国有资产中的事情并不奇怪,甚至比比皆是。
  马主任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不过这到底是国营工厂,你要是想要拿下来,还得去省国资委点头才行。这样我给省里打个电话,你要是方便就找人当面说一声?”
  请国资委的主任或者副主任发个话,这事他也就能顺理成章的给搬下来。
  倒不是马主任在推脱,只是这责任重大没省里发话,他哪敢啊。
  二棉厂上千名工人背后可就是上千个家庭呀,这零零散散的得牵扯到上万人的生计。如果二棉厂破产,自己这个市一级的国资委主任脸上没半点光彩。
  可到底是国有资产,也不能由着民间资本介入。
  何况马主任也知道,阮文能量大着呢,和省里那边关系都很好。压根都不需要他打这通电话。
  但他这多少也卖一个人情嘛。
  至于阮文领不领这个人情,那就是另一说了。
  阮文自然是明白这些弯弯绕绕的,“那就麻烦您了。有您在中间帮忙说话,我这事情也就好办了。”
  “都一样,都一样。”
  马主任是个敞亮人,他当即就打电话过去。
  省国资委那边倒也知道这件事,省里头第二大纺织厂,厂长捐款逃走这事要不知情的话,那还谈什么工作?
  这通电话又是打到了商业厅那边。
  秘书向黄主任转达了消息后,听到黄主任喃喃自语,“阮文这又是在搞什么?”
  不过领导很快就给了回复,“让他们按照流程办就是了。”
  阮文要真需要他帮忙,电话早就打过来了。
  既然没电话,那就是对这事十拿九稳。
  自己何必参与其中呢?完全没必要。
  他这这一句话又把这皮球踢到了国资委那边。
  秘书有些想法,“要不要我再去提醒一句?”真怕省国资委那边公事公办,还真就走了流程。
  这流程,可长着呢。
  “不用。他们那边也是顾头不顾腚,有人帮忙解决问题就该高兴了。还摆官老爷的架子,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秘书笑了笑,“也是想向您讨一个人情。”
  “人情哪是这么容易讨的?想要去讨人情,去找书记要去呀。”
  秘书被这话逗乐了,“还不是看您好说话嘛。”
  “我这是人善被欺。”
  ……
  省国资委很快就给出了回复——竞标。
  盯着这边的不止阮文一个,有几个民营工厂的老板也看中了二棉厂这一块肥肉。
  直接给阮文不合适,那就搞一个竞标好了。
  大家公平竞争,起码表面上是公平竞争,给阮文一个很正当的理由参与到二棉厂的再建当中。
  省里头给出了通知,市国资委的马主任没想到,盯着二棉厂的可不止阮文一个。
  这么个正当流程让阮文有了不少的竞争对手。
  如今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第一时间了解政策才能帮着自己发家致富。
  何况很多也不是真正的民营企业家,他们本就是干部队伍里的直系亲属又或者小舅子大姨子小姑子等诸如此类的亲戚,这些人本就有内部消息。
  哪怕知道,这条线很可能是专门给阮文搭的,也不耽误他们来蹚这个浑水。
  谁说这二棉厂就一定是阮文的呢?
  既然是参与竞标,那自然是公平竞争。
  当然,这种公平也是相对的。
  其实到最后,还不是看谁后台更硬一些吗?
  ……
  阮文没想到这件事如今反倒是复杂了。挂断马主任的电话,阮文的情绪委实不怎么好。
  二棉厂如今成了香饽饽。
  她并非那种死要占便宜的人,如果有其他的人能够救二棉厂于水火之中,阮文退出也没什么。
  但问题在于,参与竞标的其他人又有几个想要好好经营二棉厂?
  这几年来上面逐渐放权,国营工厂的经营多少都出现了些问题,不是所有人都像梁晓那般有魄力,面对巨额财富的诱惑,很多人都是张厂长。
  而觊觎国营工厂的民间资本,归根结底还是资本。
  资本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拯救二棉厂于水火之中。
  阮文猜不出来,到底有多少人会真心实意的想要帮助二棉厂度过这一劫。
  她想了很久,拿起电话打到了卫生巾厂的财务科。
  接电话的是程佳宁,“喂你好,这里是安心日化用品有限公司财务科,请问您是……”
  这公事公办的语气让阮文愣了一下,“去学校里找一下谢蓟生,让他尽快给我回一个电话。”
  程佳宁没想到打电话的是阮文,这一句吩咐让她有点懵,“我正在上班。”
  “我知道,如果你没有时间可以找保卫科的人,让他们去找谢蓟生。你现在上班是事实,但这件事可以用其他的办法来解决,遇到问题是多动一动脑子而不是用嘴来解决。”
 
 
第223章 223与工人的纷争
  程佳宁觉得自己被骂了,她有些郁闷。阮文心情不好为什么要骂她?
  其实现在财务科并不怎么忙,她们敬爱的小陶经理出去开会了,其他几个会计忙活完之后正在聊天,程佳宁在那里看账本熟悉公司账务。
  虽然吃了一肚子冤枉气,不过她还是出去了,趁这个机会出去透透气。
  出去的时候,程佳宁特意照了照镜子,惹得其他几个会计对视一眼
  “可真是资本家的小姐。”
  “也不知道还得祸害到什么时候。”
  “小声点点,别被她听到。”
  即便是听到又能怎么样?程佳宁压根不把这些话放在心里。跟这些女人计较,那只能说明她也跟这些人一般档次。
  这是程佳宁绝对不承认的事情。
  至于照镜子……倒不是为了勾搭谢蓟生,程佳宁对有妇之夫没兴趣。
  只是一向男朋友遍地走的人耐不住寂寞。
  虽说这里的学生比不上哈佛的高材生,但谈个恋爱倒是不错。
  程佳宁知道自己长得好看,也从不遮遮掩掩的。
  她现在就想艳压省大所有的女学生,给自己找几个裙下之臣。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
  从财务科出去后,登时冷风扑面。
  程佳宁从香港来的时候可没带什么厚衣服,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这件穿了好些天的风衣。
  冷风卷起了一阵黄沙迷了她的眼,气得程佳宁直跺脚。
  等着她找到谢蓟生,已经是半个小时后的事情了。
  彼时谢蓟生正在给学生们,有学生指了指教室门口。
  “谢老师有人找你。”
  谢蓟生往外看了一眼,瞧到是程佳宁时,他先是一愣,“稍等一下。”
  教室里的男同学看到外面那个年轻漂亮的年轻女生眼睛都亮了起来。
  “那是谁呀?看着好漂亮。”
  “好洋气呀,谢老师的亲戚吗?”
  门外,程佳宁心情并不怎么好,“阮文让你尽快给她回个电话。”
  说完她就离开了。
  谢蓟生一怔,他看了看时间
  还有五分钟下课。
  小谢老师又回去继续讲课,只不过今天下课后他离开的更快了。
  阮文接到谢蓟生的电话时,距离她打出电话已经过去了三十九分钟。
  在她耐心即将耗尽之际,这通电话打了过来。
  阮文简单说了下,“……虽然马主任没明说,但他那意思倒也明确,后面好多人盯着呢,回头县里要在三天后竞标,我原本是计划引进牛仔布的生产线,对棉厂进行升级改造,现在看还缺了点东西。你能不能联系军区那边,让他们派个人过来,我想和部队合作。”
  阮文知道一旦和部队合作,她一直想要避开的政治就会将她席卷进去。
  但这次她既然要拿下二棉厂,想要在竞标中稳压一头,部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谢蓟生也没有跟她解释为什么还保留着军籍。在这件事上,阮文也没有多问。
  但如今她有需要,谢蓟生无疑是她第一个求助对象。
  或许小谢老师有朝一日能够重返部队。既然存在这种可能性,阮文也乐意给他这么一个机会——把自己和部队联系起来。
  在提出要求的五秒钟后,阮文听到了谢蓟生的回答,“好,后天,最迟后天上午会有人赶到与你对接。”
  他们没有再多说什么。
  也无需再多说什么。
  她提出要求,谢蓟生帮忙解决问题。
  这就够了。
  阮文需要做的是,是尽快地了解到棉厂的现状。
  把部队拉进来,是为了抗衡其他竞标人选,能这么快得到消息的人背后肯定也有各种关系。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