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卫员小张带路,阮文去看还小孩。
名字还没取。
“汪萍姐和罗哥一直没想好,说等生下来再取名字。老首长倒是取了很多,不过都被汪萍姐给否了。”
“不着急,慢慢想。”反正又不急着上户口。
她在这边等到汪萍醒来,新手妈妈看了眼自家儿子叹了口气,“长得没元元好看。”
阮文:“……”虽然这是实话,但这是你儿子。
下午的时候,罗嘉鸣终于来了。
楼下吵吵嚷嚷的,“同志你不能带着羊进去啊,病人体弱,万一被感染了病菌怎么办?”
阮文听到了那咩咩的羊叫声,走到窗边就看到罗嘉鸣把羊拴在小树苗上。
这俩人一个嫌弃自家儿子长的不够好看,另一个笨手笨脚的能把孩子养好吗?
于是,警卫员小张再度听到这个问题,“月嫂什么时候来?”
……
汪萍生产后,颇是忙碌了几天。
好在有月嫂照顾,她倒是轻松了些,专心在那里养身体。
阮姑姑带着谢元元来了一趟,小姑娘对于躺在床上的小朋友十分好奇,奈何自己还是个娃娃只能趴在阮秀芝怀里看,对此谢元元十分遗憾。
晚上的时候缩在阮文怀里,“妈妈,你会再给我生个弟弟吗?”
女儿的问题让阮文恍惚了下,“不会呀,怎么了,元元怎么忽然就问这个问题了?”
谢元元的小脑袋瓜枕在阮文胳膊上,“我困啦。”
小姑娘说睡就睡,一点都不含糊。
阮文看着这小人精,忍不住的低叹了一声。
元元是想着要她再生个孩子,这样就不用再四处跑,有时间在家陪她玩了?
又或者,家里有个弟弟陪着,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孤苦无依也就有人分担了?
“可惜,计划生育写进国策了,妈妈不能超生啊。”
阮文低笑一声,“好好当你的独生女吧。”
小姑娘动了一下,嘴角扬了扬,小手抓着阮文的睡衣不放。
……
进入腊月后,首都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阮文一大早打电话到电子工业部办公厅那边,又被办公厅的秘书给回绝了。
她倒也不生气,索性拿走周建明的相机,带着女儿去故宫玩。
这时候的故宫没什么游客,又是雪后,最适合照相不过。
阮文特意给谢元元换上了那套红色的小袄。
朱墙白雪红衣幼童,阮文成功嚯嚯完了周建明的胶卷。
胸前挂着相机,后背挂着谢元元,“记住妈妈说的话了没?”
“嗯,要是舅舅敢跟你发脾气,我就说他不疼元元!”
“聪明。”阮文戳了戳女儿的脑袋瓜,“回头给你买提拉米苏吃。”
“妈妈最好了。”
谢元元紧紧搂着阮文的脖子,她今天在雪地上疯跑,很累,一点都不想动。
母女俩刚拐过来,阮文就看到了停在她家门口的那辆小轿车。
而车边的人,她有过一面之缘。
“唐主任,您怎么过来了?”
唐主任微微歪头,看着阮文背上的小姑娘,“孩子睡着了?原本是打算请你去喝杯茶,看样子要去你家讨口热茶喝了。”
阮文安置好了女儿,这才过去招呼这位不速之客。
“之前听说你跟沈老打听了下九三学社,现在还没想好吗?”
阮文手一抖,热水洒在了紫砂壶外。
“我怕自己进去给沈老丢人。”
唐主任轻笑了声,“是还在犹豫?”
阮文的确有些迟疑,如果可以,她想民建和九三学社都入。
奈何成年人的世界必须做出选择,还从没有过能两个都进的。
“是有点。”阮文也不掩饰,“我也算不上什么科研人员,冒昧进去怕是不合适。”
“只要你想,自然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
阮文倒了杯茶,她虽说喝不出滋味来,但阮姑姑倒是对茶有些研究,早前还帮着季教授校正了一本关于茶的书稿。
不过似乎一直都没出版,阮文也没问。
是上好的明前龙井。
虽然阮文冲泡手法十分简单粗暴,但茶的清香还是出了来。
阮文觉得味道还挺好闻,但她喝茶容易失眠,喝了点白开水。
“您看这样行吗,让陶永安进九三学社,我进民建。”
她和陶永安本来就是合作者,而且这两年来两人分工也算逐渐明朗,陶永安抓研究,阮文搞钱。
如此这般,也算各得其所。
唐主任闻言收回目光,“虽然你俩合作多年,但你是你,陶永安是陶永安,不可混为一谈。”
他拒绝了阮文的折中之法。
“阮文,你想要去电子工业部做什么?是为了413所的事情?”
科协的副主任,什么都知道?
阮文觉得这位科协的副主任,似乎比自己想象中藏得还要深。
她或许当时应该细究一下才是。
“是,研究所里搞出来了一台光刻机,国内如今用不着,所以我想着帮着推销下。”
“你有想过,这会造成技术外流吗?”
“想过,不过既然敢有着想法,自然就做好了准备。只要我们的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就算是被他们学去了,又怕什么?”
唐主任看着这意气风发的人,“你怎么敢保证,这技术能一直领先?”
“不敢,但总要试试,当初我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时就想过这个问题,或许不见得能帮什么,可但凡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呢?”
未来的中国多需要芯片,阮文清楚的很。
但凡是有一丝希望,她都要把握住。
413所便是这火种,她竭力想要保护的火种。
没了她的保护,火种依旧在燃烧。
而当火种需要她时,阮文也会义无反顾的去做那些她该做又或者不该做的事情。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一条道走到黑。
断然没有,中途结束的意思。
“电子工业部并不允许技术外流。”
唐主任冷静的陈述事实。
“我知道,不过有时候箭在弦上,便也由不得他们了。”
“你想做什么?”
阮文笑道:“没什么,其实我这次来,原本也没打算说服电子工业部的人,见与不见与我而言都没什么要紧的,我说服不了,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替我说服。”
唐主任沉默了片刻,好一会儿这才开口,“你是打算让对外贸易部来施压电子工业部?”
阮文闻言笑了笑,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唐主任轻声一叹,“阮文,你填下这个申请表吧,我帮你交过去。”
“那您会帮我吗?”
“帮。”唐主任笑了起来,“我这不是打算帮你交申请书嘛。”
这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阮文还是写了这申请表。
她有的选吗?
唐主任离开的时候,阮文送人出去。
“电子工业部那边不用去了,去了也没用。”
阮文看着打开的车门,忽的有了一个念头,电子工业部的主任姓宋,三个副主任分别姓姜、孙、李,倒是没有什么姓唐的。
可那位李副主任,会不会和这位唐主任有什么关系?
“李主任!”
车门关上,坐在后排的人并没有看向窗外。
不是吗?
阮文看着离开的车子,有些摸不透了。
那这位唐主任,到底是什么来路?
作者有话要说:快完结了
嘤,每天更新都丢中午好了!
第340章 340做好人很难
阮文特意问谢蓟生,但谢蓟生并不认识这么一位唐主任。
“或许是匿了姓名?”
阮文觉得大概率是这样的。
毕竟她也只知道这位姓唐而已,叫什么都不清楚。
她到底不是被动等待的人,第二天就去了沈老家。
扑了个空。
沈老并不在家。
就连许阿姨也去了学校。
保安告诉阮文,晚上八点钟来比较好。
“沈老和许老师会在家吃晚餐。”
阮文思索了下,“那过会儿我让人送来点菜和肉,到时候麻烦您跟沈老和许阿姨说,让他们记得做我那份。”
保安瞧着她倒是一点不客气,让阮文登记了姓名这才放人离开。
……
谢元元十分的奇怪,“妈妈,我们为什么总找不到人?”
“因为大家都很忙啊。”
阮文把女儿抱起来,牵着她手走路有点累,主要是孩子还小,个头还不够高。
虽说,抱着也很累。
“像妈妈这样忙?”
阮文亲了亲穿成了小狗熊的女儿,“嗯,你沈爷爷的忙呀,很厉害的,元元想知道吗?”
谢元元从小就听故事长大的,这会儿已经很配合的鼓掌。
阮文看着那肉乎乎的小手,“我也不知道,晚上咱们来蹭饭的时候,再讲给你听。”
谢元元:“……”欺骗小朋友可不好哦。
……
阮秀芝觉得侄女这事做的不太好,“你也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本来就是嘛。”当初她出事,沈老和许阿姨把自己那点积蓄都拿出来,帮她渡过难关。
人家可从没把她这个小辈当外人。
阮文去找那个房产证,她之前办理了过户手续,本想着年后有时间去拜望,把房产证送过去。
计划赶不上变化嘛。
阮秀芝有些担心,“沈老能要?”
“要不要的那不全靠我一张嘴嘛。”阮文笑了笑,“反正钱是花光了,要是实在不想要,那回头找人卖了就好。”
阮秀芝戳了下侄女的额头,“就你鬼机灵。”
沈老幼时家境相当不错,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在老家的宅邸和阮家老宅有的一拼。
连命运都极为相似,早就被焚烧成灰烬。
甚至起了新的工厂。
早前当地政府说,把工厂拆了,让沈老从起宅院,被沈老拒绝了。
老两口如今就红砖楼那套房子,虽说住下两人绰绰有余。
但家里的书,怕是放不开了吧。
何况还得上下楼,这如今身体扎实还好说,过两年身体不济,该如何是好?
阮文心里头有数。
何况,她还带着大杀器呢。
阮文看向了正在那里吃桔子的女儿,“沈伯伯要是不留我住下,到时候我打电话让我哥去接我。”
“知道了。”阮秀芝也不放心她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走夜路,“回头我打电话,让小罗帮你哥借辆车,到时候去接你。”
要不是汪萍生了,如今罗嘉鸣走不开人,阮秀芝都想直接让罗嘉鸣去接人了。
“我哥能耐了,竟然都会开车了。”
阮文觉得稀奇,“什么时候学的啊,那我回头给他买辆车好了。”
阮秀芝不赞成,“你就别给他花钱了。”
“这有什么,那是我哥,不给他花钱给别人花钱呀?”阮文嘿嘿一笑,“对吧元元,喜不喜欢舅舅?”
“喜欢~”
“那回头记得好好读书,将来考清华去当舅舅的学生。”
阮秀芝:“……”孩子才两岁!
……
阮文早早就去了红砖楼那边。
那边还有个小图书馆,她带着谢元元在那里看书。
怕打扰其他人,阮文特意找了个角落,搬了个小板凳,靠着暖气片坐在那里给谢元元读书。
鲁宾逊漂流记。
阮文记得自己看这本书时还想过,万一自己跟鲁滨逊似的流落荒岛,那可怎么办才好?
事实证明,她想多了。
自己压根没有那机会。
从图书馆出来,外面天黑的透透的。
红砖楼亮起了万家灯火。
阮文甚至还看到了沈老家窗户上的影影绰绰。
应该是正忙着做晚饭。
“沈爷爷家的饭很好吃。”
“那和爸爸比呢?”
“嗯,你尝尝看就知道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阮文一点都不奇怪女儿太过于聪明,两岁的孩子就已经懂得接大人的话。
小孩子的脑子一直在生长发育,尽管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发育的还不够完善,但实际上他们已经足够聪明,从小就对父母察言观色,很清楚怎么从父母那里讨便宜。
谢元元更是鬼机灵。
大概这孩子完美继承了她的圆滑吧。
反正阮文还没看到倔强的一面。
许阿姨瞧到阮文十分亲切,“你去学校里说一声就好嘛。元元在外面冷不冷,快进来让奶奶抱抱。”
谢元元倒是一点都不认生,十分欢快的往漂亮奶奶怀里扎。
阮文觉得这孩子将来指不定是个颜控。
炉子上炖着汤,沈老看到阮文家的女儿,擦了擦手抱起孩子去书房看。
“老沈!”
奈何许阿姨都喊不动,只能跟阮文解释,“他这人,最喜欢带着孩子去看书。臭脾气几十年都不见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