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番茄菜菜
时间:2021-05-01 09:45:49

  “再说了,收购那么一栋大厦,哪是几天时间就能完成的啊。”
  阮文:是有点迅速,不过她前期做了考察评估,节省了不少时间。
  虽然阮文早前并没有在日本置业的打算,但对东京的不动产市场关注还真不少。
  对方是一个刚继承了祖业的富二代,急着把钱投入到股票市场上。
  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交易达成的十分迅速。
  至于后续的一些事情,阮文请赫尔斯过去,协同欧文一起帮她处理。
  乔继续说:“乔伊你要真想买大厦,何必去日本买呢?在纽约在洛杉矶在旧金山买不好吗?”
  阮文:纽约的房产税高一些,洛杉矶同理,所以我在旧金山买了。
  小青年在那里吐槽管理学院的学生们一个个脑洞大开,不知道脑子里到底都在想些什么,一点都不合乎逻辑。
  阮文在那里思忖着自己这次在东京,应该做的还算周全。
  要是有哪里不周全的地方,回头她得让赫尔斯帮忙收拾下才是。
  两人一个在嘟囔一个在想问题,明明都不在一个波段上,愣是还聊了起来。
  德里克有些看不下去了,“你们不吃饭的吗?”
  他原本想趁着其他人都不在,自己躲个清静来继续研究,结果倒好,乔叽叽喳喳的跟黄莺似的,之前怎么没发现乔伊这般饶舌?
  乔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挠了挠后脑勺,“乔伊你饿不饿,我们去吃饭吧?我还有件事想跟你说呢。”
  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阮文也没多想,直到小青年重复了一遍她这才意识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你是说,你把之前我写出来的那个编程寄给了那个盖茨比,结果人是微软的,想要约你去微软工作?”
  这是《读者》杂志上的桥段对吧?
  阮文没想到,竟然还小说照进现实。
  “那是你的想法,我当时没能想出答案来,但又想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
  但是他没想到这竟然是微软出的题目。
  而且对方回信希望他能加入到微软。
  那可是微软啊。
  尽管乔不是科勒,他的人生目标并非去微软工作,可能得到微软的邀请也相当光荣。
  阮文笑了笑,“其实,你完全没必要告诉我。”
  乔很是认真,“那怎么成?我是在想,你如果想要留在美国工作,其实可以去微软试试看,你写程序那么厉害,他们给你的待遇一定会很好。”
  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嘛。
  如果可以去微软工作,乔觉得乔伊完全没必要读这个研究生。
  阮文吃了口牛排,“怎么,你不想去啊?”
  乔摇了摇头,“我还是想要在数控机床领域发光发热,做一个程序员不适合我。”
  “真巧,这工作也不适合我。”
  乔张大了嘴,“乔伊,你……”
  “我说过的,我毕业后要回国,在我的祖国那里有我的家人还有我的事业,我来这里是学习的,可不是为了去微软工作,当然在那里我也能学习到一些内容。”
  不过,那不是阮文的目标。
  她要是真的有野心,那将来把某企鹅,某淘都创办了也不在话下。
  可是阮文有她一贯的路线,她没想着横生这么多的波澜。
  “在实验室里的生活还蛮开心的,我不想再去换个地方。”
  乔看着在那里低头切牛排的人,好一会儿他才开口,“你的人生目标很清楚。”
  “彼此彼此。”
  乔觉得自己当不起这个彼此。
  他的人生目标还有些笼统,自己究竟想要在数控机床领域做到什么地步,他并不知道。
  阮文点的晚餐是牛排和意大利面,这已经算是比较好吃的食物了。
  瞧着乔伊吃的开心,乔却觉得自己没那么高兴。
  小青年小心地打量着这位比自己年长了几岁的年轻女士,“乔伊,你好像什么时候都信心满满的样子。”
  就不管什么事情,她总是不慌不忙。
  记得他大二的时候就有意要跟着杰拉德教授读研,当时刚来到实验室每天看到德里克时,就觉得自己像是老鼠见到猫一样。
  可乔伊面对德里克时,总是那么的……
  游刃有余。
  对比乔伊,自己是那么的幼稚。
  阮文笑了起来,“当你到了我这个年龄,处理起事情也会变得游刃有余。”
  乔万分感慨,“那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你这样啊。”
  真是小青年不知道青春的好处,“多少富豪想着自己能够永葆青春,你还嫌自己太年轻。”
  “那要你回到十八岁,你乐意吗?”
  阮文笑了起来,“我没有辜负我的十八岁啊,所以没什么好乐意不乐意的。你知道对比很多人,你的人生起点已经很高了。”
  多少美国大学生只能进入社区大学,背负着巨额学费的债务。
  而乔能够在麻省理工拿到奖学金,已经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阮文没想着打击这个小青年,“不要用你的二十岁来对比我,咱们没有什么可比性。”
  事实上,这话更打击人。
  乔深呼吸了一口气,“我会认真思考我的人生。”
  阮文很是费劲的把牛排切好,她觉得自己下次还是只吃意大利面好了。
  毕竟之前即便是家里头吃牛排,谢蓟生也都会帮着切好。
  哪用得着像现在这么麻烦。
  谢蓟生。
  阮文觉得心头泛起了一点点酸涩滋味。
  其实她当时也有机会回国,冲动来的如此的突然,阮文最后还是忍住了。
  再等等,且再等等。
  ……
  暑假期间,阮文一直留在实验室里,这倒是让德里克觉得有些佩服了。
  做科研的人,注定没有假期。
  但即便是高等学校的学生,也会抽出一些时间来休息一下,毕竟大脑一直运转也会很累的。
  对德里克来说,乔伊毕竟还没正式入学,过去几个月一共请了四次假,最长的一次十天,就连短的也有五天。
  他早已经习惯了乔伊想方设法请假。
  如今人从暑假开始,如今眼看着暑假都要结束了她还待在实验室,反倒是让他有些适应不能。
  “你不打算回家看看吗?”
  乔伊结了婚有了孩子。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阮文笑了笑,“我争取明年毕业,这样就可以提前回去了。”
  硕士两年毕业,相较而言博士就时间长了些。
  这是德里克读博的第四年,他手上已经有了几篇很不错的论文,但是对德里克而言,这还不够。
  他想要继续在教授的实验室待下去。
  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他想要见证成果。
  博士后进站,对德里克而言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而且他可以给教授做助教。
  等到拿到成果,日后留在学校里做一名讲师也不是不可能。
  德里克的起点不算低,但是想要留在麻省理工执教,还需要一些运气。
  他原本以为,依照着乔伊一贯的态度,说不定她还会继续读下去,没想到人已经考虑提前毕业的事情了。
  “你这是不是太匆忙了些?”
  阮文看着他,“有吗?我看了下学院的规定,只要完成课业,拿到实习证明,以及发表文章,教授推荐提前毕业答辩,就可以提前拿到毕业证,不是吗?”
  是这么个制度没错。
  德里克想了想,“那说不定咱们俩明年能一块毕业,只不过不能一起过圣诞节了。”
  阮文很是认真的纠正大师兄的错误之处,“我是要在明年夏天来临前毕业。”
  博士大师兄手有些抖,险些把手里大块头的书给丢掉。
  “你认真的?”
  “我干嘛要跟你开这个玩笑?”
  阮文很是认真,她多少也算是熟悉这边的游戏规则,不管是《读者》还是《青年文摘》里的小文章,大部分都是骗人的。
  实际上在名校也有懒学生。
  而学校的规章制度阮文也研究的很透彻。
  她不打算在美国呆那么久,总不至于再连带着读个博士吧?
  那才真是要疯呢。
  德里克试图从这位师妹的脸上找到一些说笑的痕迹。
  但他失败了。
  “乔伊,你是想要证明什么吗?其实没有这个必要。”
  证明什么?
  阮文笑了起来,“我无须证明什么,只不过我想能早些时候回家应该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德里克是真的想不明白,这位同学脑子里到底都在思考着什么。
  不过他到底还是没那么直肠子,并没有直接追问阮文。
  乔伊想的很美好,但在杰拉德教授的实验室有个规矩,提前毕业简直难于登天。
  她不是提前一学期,而是整整一学年,这怎么可能呢?
  教授也不会答应的。
  ……
  暑假的最后一天,阮文接到了国内的电话。
  事实上这段时间她每天都有和国内通话,和谢蓟生说话的时间少,更多的时候是跟程部长聊。
  聊日汇聊日股。
  从三月份广场协议对外公布至今,日元升值了将近百分之四十。
  与之同时,西德的马克,法国的法郎与英国的英镑都有将近百分之二十的升值。
  不过这点升值区间,对比日股而言可谓毛毛雨。
  日本股市已经翻倍,有些股票甚至翻了数倍之高。
  不过程部长到底还是慎重,觉得股票风险性太高,他还是选择比较稳重的炒外汇。
  毕竟如今日本的股市、楼市火热,外汇市场的这点升值其实都不算什么了。
  “你说日元能升值到哪里?”
  程部长其实有些拿不准。
  日元的升值对于国内外贸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最近半年,国内的出口贸易额增幅明显,尤其是数控机床,去年好不容易才拿到了几个外国订单,而在今年四月份,这些订单翻了何止三五倍?
  日本的数控机床曾经占据了海外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伴随着日元的升值,日本数控机床在出口上再没有价格优势,这让东三省得到了机会。
  阮文去年一手督办的协会如今再度发展壮大,几乎囊括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机床厂,就连华北和华东的一些厂家都要加入其中。
  和外国人谈生意很麻烦,固然可以绕过协会去自己谈,但万一被骗了怎么办?
  反倒是协会有对外贸易部和电子工业部的同志专门负责,起码在合同上不会出现问题。
  而且加入协会后还有那些研究所给进行升级改造,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见到甜头谁不想插一脚呢?
  程部长这大半年忙得厉害。
  外汇得盯着,这边的对外出口又得拿主意,他像是个陀螺似的滴溜溜的转,就没有能歇下来的时候。
  不过忙好啊,就他这个岗位,忙着挣钱总比忙着想辙去挣钱要好。
  阮文刚刷了牙,觉得嘴里十分清凉,“您要是着急用钱倒是可以先卖出,不过大批量卖出势必引起市场波动,操作的时候得小心点才是。”
  程部长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那你还看好继续升值吗?”
  “看好啊,为什么不看好?我在东京买的那个大厦如今已经翻倍了。”
  曾经的二百多亿元买下来的大厦,有人报价五百亿日元想要买下。
  财大气粗的很。
  程部长倒是知道这事,毕竟东京那边也有他们的同志嘛。
  “你不打算出手?”
  阮文还真没这个打算,“日本那边的法规还挺麻烦的,短期内出手要缴纳将近百分之五十的增值税,我干嘛把这钱交给日本政府?再等等吧,不着急。”
  怎么说这种疯狂势头也得维持个两三年,到那时候她再出手就行了。
  不过这到底是自己的私事,阮文觉得还是不要跟那些巨额外汇搅和到一起好,“您可以请信得过的专家评估一下,我这就是个人想法,可称不上什么权威。”
  阮文的确不是什么权威人士,奈何程部长十分信赖。
  “阮文啊,你从美国回来后有什么打算?”
  打算?
  阮文还真有,“我想陪我先生和我女儿一段时间。”
  她这段时间在国外混的很吃得开,但对不起谢蓟生和谢元元父女俩也是事实。
  不管曾经再怎么单身主义,现在的阮文是一个母亲,她没担负起母亲的职责就是失职。
  程部长苦笑了声,“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是说你有没有打算到部里来?”
  尽管这不符合章程,可是阮文有实打实的功绩,到了对外贸易部怎么也能做一个司长,说不定等自己退下去后,她还能成为那个最年轻的部长呢。
  她的经济眼光好,对外贸易部交到她手中,程部长一万个放心。
  阮文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那我那些生意就不能要了。”
  程部长一愣,“这个是规定嘛。”
  担任政府高职,再做生意很容易以权谋私,这是对人民不负责。
  “那还是算了。”
  阮文推脱的十分爽快,“我这样往后都不敢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开个私家车怕都会被人指着鼻子说贪污腐败。”
  程部长:“……”虽说想的未免太长远了些,但这么说倒也没错。
  阮文家大业大财产多得是,舍不得也正常。
  “你现在挣的钱,也够你下半辈子花的了吧?”
  阮文很认真的说,“下下半辈子也够了,可是还不够多。”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