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零开闲渔/我的以物换物系统通现代[六零]——柚苏
时间:2021-05-01 09:49:40

  
  徐寒梅的眼泪完全控制不住,不要钱般哗哗的往外流,姜晓菱也被憋得心口一阵阵发疼。
  
  她终于明白上辈子俩孩子被抓走,奶奶为什么会因为没有将他们追回来而心梗突发去世了。
  父母头上挂着土匪,叛徒,特-务这一连串的帽子,孩子被带走那还能有好?
  更何况这时候的宁宁和美美才五岁!
  
  女儿临死之前将儿女托付给自己,却最终没能保住……奶奶也确实没法活了。
  
  就在姜晓菱终于想通了一切而陷入后怕的时候,姜老太太则已经缓和过来了情绪。
  
  她用手绢擦了擦眼睛,慢慢的收回了信,细心的叠好重新放入口袋。
  这才对她们说道:“这信看过也就算了,不要和任何人说。俩孩子你们不用管。有我这个外婆活一天,就不会亏了他们。”
  
  说罢,她转头看向徐寒梅:“明天你们把东西收拾收拾,做好准备。后天早上我会写一封信给你带给立南,放心吧,必不会让你因为这点儿事落埋怨。”
  
  “妈,你还是跟我们一起走。把你和孩子们留下我不放心。”
  徐寒梅望着婆婆:“不是立南埋不埋怨的事儿,你们老的老,小的小,我们走了,你们以后的日子可要怎么过啊?”
  
  看出儿媳说的是真心话,姜老太太的眼中带出了一抹欣慰。
  嘴上却不以为然的切了一声:“没了你们我就不能活了?当年还不是我一个人带大了他们兄妹俩?
  怎么了,觉得我现在老了,看不上了?不是我说,有没有你们,我也能把这俩孩子拉巴大!放心走吧。”
  
  “一起走。”
  姜晓菱看向奶奶:“都别争了,奶,你和宁宁,美美都和我们一起走。”
  
  她原本就做好了打算,姑姑的信更让她坚定了信心。
  
  看奶奶还要再说什么,姜晓菱冲她摆了摆手。
  “奶,这事别争。你和我妈平时出门少,现在外面是个什么情况你们都不了解。不是我吓唬你,如果我们走了,表弟表妹你保不住。”
  
  一句话说地姜老太太瞬间变了脸色。
  “你什么意思?”
  
  “我还能有什么意思?”
  姜晓菱用手指了指老太太放信的口袋,无奈的说:“姑姑姑父两个人都保不住他们,难道你以为你一个老太太就能保住?
  现在外面天天闹得多厉害,你们就算是没见过也应该听说点吧?
  天天查成分,查外来人口。
  都是一个镇子生活了几十年的,咱家什么情况,街坊四邻谁不知道?
  我们留下你自己走了,然后家里忽然多出来两个孩子,你就能保证没人上心?
  姑姑,姑父住在深山都有人举报,你能确保咱周围没人干同样的事儿?”
  
  说到这儿,她摇了摇头,一脸的不赞成:“奶,你别把事儿想的太简单了。真有那一天,万一有人到家里来抓这两个孩子,你是能打得过,还是能跑得赢啊?你护不住他们的。”
  
  姜老太太打了个冷颤。
  她根本不敢去深想孙女说的那个情况。
  
  她不愿意相信会有这样的一天。
  可是又不得不承认孙女说的没错,外面是个什么情况,她和儿媳确实没有天天出去上学的晓菱知道得多。
  
  “我看谁敢?!”
  老太太梗着脖子说。
  
  “我看看谁会这么丧良心,要跑到我家来抓孩子!这么小的孩子,他们懂什么?不是,不是还有那个脱离关系的证明吗?”
  
  老太太依然嘴强牙硬,可眼泪已经开始吧嗒吧嗒往下落。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她已经慌了。
  
  “晓菱!”
  看把婆婆吓成这样,徐寒梅使劲瞪了女儿一眼。
  然后赶紧走过去试图安慰,却被姜老太太巴拉到了一边。
  
  “谁?你说谁还能和俩任事儿不懂的孩子过不去?”
  
  姜晓菱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可是,”她又继续说:“要是没有这种可能,姑姑,姑父不会把他们藏起来。也不会这么多年不和咱们联系,一直到最后没办法了,才让他们悄悄的到咱家来。”
  
  听了女儿的话,徐寒梅也急了。
  “是啊,妈,你和孩子都跟我们走吧!这不是说你们留下就能解决的事儿。要是真有人上门,你们哪儿躲得过啊?”
  
  可她的话,姜老太太却仿佛完全听不见了。
  她忽地一下就哭出了声。
  
  一边哭一边说:“你小姑没有不和家里联系啊!她就是没有说。她每年都来的,她一直惦记着这个家呀!”
  
  老太太哭着告诉她们,每年初二,后院的院墙里总是会被人丢进来一个麻袋。里面有时候是细粮,有时候是猪肉。
  即便是在最困难的那几年,这一袋子东西都没有少过。
  
  “那年你生小河,要不是有那五斤小米,你和娃娃都保不住啊!可那时候,我的女儿,她也已经怀上了娃娃。
  她是从自己的嘴里给家里省出来的啊!”
  老太太哭得泣不成声,想起那个贴心的女儿,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被人给割裂了。
  
  徐寒梅整个人都傻了。
  
  这件事她是知道的。
  那时候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
  连粗粮都吃不饱了,更别说像小米这样的细粮。
  
  当初婆婆只说是找人换的,却没说是从哪里换的。
  为这事,她感激了很多年,觉得婆婆待她比亲娘都好。
  也正因为此,才会和婆婆处得这么贴心。
  
  可,原来这是小姑子送过来的啊……
  
  徐寒梅知道,宁宁和美美比小河小了不到一岁。
  那就说明,送粮食的时候,小姑子确实已经坏了他们。
  
  想到这儿,她的心里更加的难受了。
  只恨不得现在就跑到屋里去,把两个孩子再使劲的抱一抱。
  
  看着那眼泪吧嗒的两个人,姜晓菱有点烦躁。
  哭要是能够解决问题,那么就一家人抱在一起哭好了。
  可那有什么用呢?
  
  “别哭了,一堆事呢。”
  姜晓菱说完转头看向徐寒梅:“妈,你去翻翻看还有没有我和小河的旧衣服了,抓紧时间给他们俩改两套出来,明天还要忙活,总不能让他们俩在被窝里待一天吧?”
  
  一句话彻底提醒了徐寒梅,她再也坐不住了,连忙站了起来:“可不是!明天早上起来宁宁和美美就没有衣服穿啊!”
  说完,她也顾不得这边了,小跑着回屋翻箱倒柜去了。
  
  而姜晓菱则坐在了老太太的旁边。
  
  “奶奶,你明天的时候和宁宁还有美美好好说说,让他们以后改口给我爸妈也叫爸妈吧。”
  
  “什么意思?”姜老太太吓了一跳。
  待明白过来立刻不赞成的瞪了姜晓菱一眼:“你胡说八道什么?这是能混叫的吗?”
  
  “我认真的。”
  姜晓菱一本正经的看着老太太:“奶奶,你不觉得这次去宁林,对咱们一家子来说,都是一次最好的机会吗?
  一千多公里的距离,只要不出大事,家里有几个孩子谁会来查?
  咱们就说他俩是我爸妈亲生的,是爸爸走之后才生下来的,
  那边的人都是天南地北聚在一起的,之前又不认识,有谁能知道真假?”
  
  
 
 
 
 
4.  第 4 章   圆谎
 
  “这,能行?”姜老太太一脸的迟疑。
  “能行。”姜晓菱回答的非常笃定。
  
  能不能行都得行啊,不然又能怎么办呢?
  
  虽然姜晓菱知道,想要圆上一个谎,往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做掩饰。
  后期还不知道有多少麻烦事儿在等着。
  
  可这已经是她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这辈子她才回来两个多月,宁林那边什么情况还不知道。
  可上辈子,父亲在厂子里可是很有声望的。
  
  想来,爸爸一定会有办法的吧?
  
  其实有没有办法也只能走一步说一步,反正无论如何她这次一定要把奶奶还有弟弟妹妹都平安的带离老家。
  
  第二天是忙乱的一天。
  因为两个小家伙的到来,整个姜家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可与此同时,该做的事还必须要做,所以一天下来,所有人都累得人仰马翻。
  
  尽管这样,在临走的那天早上,除了小河,所有人都天没亮就起来了。
  
  姜老太太亲自去厨房热了馒头,还在里面夹好了咸菜。不仅如此,她还大方的煮了三个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鸡蛋。
  又用儿子之前留在家里的水壶灌了满满一罐的热水,这才把东西全都交到了孙女的手里。
  
  “晓菱,这样真的能行?”她满脸担心的望向姜晓菱。
  一直到这会儿,老太太心里都觉得不太牢靠。
  
  “能行,奶奶你就放心吧。”
  姜晓菱说着,将吃的喝的往身上一背,然后和妈妈一人一个,背着刚刚醒来,还在迷糊中的双胞胎一起走出了家门。
  
  此刻是早上五点。
  地上的雪还没化完,又结成了冰,到处都又湿又滑。
  刺骨的寒风,刚一出去就把人给冻得个透心凉。
  
  可正因为此,整个小镇子都静悄悄的。家家户户都还关着灯,到处都黑黢黢,连个人影都没有。
  
  他们一行四人,找最僻静的小路,疾行走到了镇卫生院的门口。
  
  因为还没有到上班时间,这里大门紧锁,同样一片寂静。
  
  姜晓菱和妈妈一起找了一个背风的角落,这才将两个孩子放下。
  她把背着的水和吃食塞到了母亲的手里,不无担心的问道:“妈,你一个人带着他们俩,行吗?”
  
  徐寒梅看着女儿,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只觉得自己这个妈,当的实在是太失败了。
  
  女儿还差几天才满十七周岁。
  镇子上和她同龄的女孩天天除了琢磨点吃喝都在想些什么?
  要么是那些有的没的,要么就是嫁妆,工作。
  哪儿有像他们家晓菱这样,小小年纪就快要撑起一个家的?
  
  想到这儿,她伸手帮女儿捋了捋被雾水打湿的头发,温和的说:“妈妈行的,你别操心了。赶紧回去,家里的事儿别让奶奶一个人操持。”
  
  “好。”姜晓菱点了点头。
  之后将自己放在棉袄里面贴身处口袋里捂着的鸡蛋给俩小家伙一人塞了一个。
  跟他们说:“乖乖的听妈妈话,待会儿姐姐还有奶奶,哥哥坐大汽车来接你们。”
  
  宁宁和美美是被家里大人教导了整整一天的。
  虽然他们并不是真的很懂为什么要改口,要叫别人爸妈?
  可是外婆说了,如果不这么叫就把他们丢下,不带他们走了。
  想想当初妈妈千交代万嘱咐一定要听外婆的话,俩孩子就没敢再多问。
  很听话的改了口。
  
  现在听姐姐这么说,两个人同时点了点头,糯糯的应了一声:“知道了。”
  那乖巧的小模样,让人觉得为他们冒再大的风险也值了。
  
  姜晓菱到家的时候也不到七点,可她就是回屋脱了个外套的功夫,外面院子里就响起了一片喧闹声。
  然后就听到门口有人在喊:“小河妈,有人找!立南单位的车来接你们了!”
  
  虽然巷子口小,卡车根本进不来。可是因为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太稀罕了,家家户户都恨不得门户大开,所有的邻居熟不熟的都围在门口。
  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羡慕的表情。
  
  毕竟,在他们这样的小镇子上,大卡车,别说坐了,连见都很少有机会见到。
  更何况还是专门有人来接,要坐车去大城市过好日子去。
  
  尽管之前姜家的人一再和大家说,宁林也不是什么大城市,可是能有很多卡车的地方,在大家的眼里,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好地方了。
  
  姜晓菱连忙拉着弟弟走了出去。
  
  这时候,已经有两个男人被奶奶给领进了门。
  
  这两个人姜晓菱都认识。
  那个五十岁左右,鬓角边已经有了一点点白发的是谢伯伯,是他们家多少年的老邻居。
  谢伯伯和封阿姨两口子和他们家一直关系不错,在爸妈去世之后也给过她很大的帮助。
  而跟在谢伯伯后面,那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是他的徒弟小韩。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