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妃嫔,也一改往日嘴上不饶人的性子,变得谨言慎行起来,不愿在这个时候招了太子的眼。如今几位阿哥之中,就只有前头的四位阿哥入了朝,大阿哥和太子针锋相对,如今更是有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自不消多说,四阿哥胤禛在宫外到处为康熙搜罗神医,算是自动退出了这场纷争,这样算下来,除了大阿哥和太子之外,有资格参与夺嫡之争的,竟就只剩下三阿哥了。
底下的阿哥们到底年龄小了些,还未入朝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来,与太子和大阿哥根本没有一争之力,若是再过些年,待他们长成了,指不定也能够拿到夺嫡之争的入围门票,可惜,时不待他们。既然他们没有资格参与到夺嫡的角逐之中,那么他们的额娘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卷入到这些繁杂而危险的事情之中。面对如今的状况,她们各自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手段,想要避开这场纷争。
至于唯一有资格参与夺嫡之争的三阿哥……他当然也没闲着。他跟他的额娘一样,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如今朝政大权掌握在太子手中,大阿哥虽远在千里之外,但手中有兵,这两者都不是他能够抗衡的,他若是想要在这场争斗中胜出,就只有靠智取。
比如说,在大阿哥和太子两败俱伤之后,他渔翁得利,又比如说,劝说四阿哥和他背后的佟家也介入这场纷争,把这潭水搅得更浑浊……
三阿哥的想法是很好的,可惜他的行动能力实在是有限,胤禛最近东奔西走的,他连人都逮不到,更别说是挑拨了。
至于底下几个半大不小的阿哥,显然也有自己的成算。
五阿哥与七阿哥选择明哲保身,不掺和这次的事。五阿哥心思纯善敦厚,在太皇太后的教导之下,对于权势并没有太大的野心,连亲额娘宜贵妃与同胞弟弟九阿哥都与不怎么亲近,对于此次的事,太皇太后要求他怎么做,他多半会按照太皇太后的意思来。
七阿哥自幼跛足,无缘大位,与几位年长的兄长也算不得亲厚,几位兄长之争,他委实没有必要介入其中,引火烧身。
六阿哥养在平妃赫舍里氏膝下,算是天然的太子一脉。尽管平妃并不怎么得赫舍里家看重,六阿哥本人也与太子关系平平,甚至还比不上日日能够在上书房中见到的琼华,可他本人没有选择的余地。自他的玉蝶被改到赫舍里氏名下之日起,他就打上了毓庆宫的烙印。太子若是能够成事,他和平妃多少能够沾些光,太子若是失败,他也会受到牵连。
不过,六阿哥并不准备襄助太子。别看他平日里表现出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在上书房中也不好好读书,但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十分聪慧的少年。对于索额图和太子正在筹谋的那件事,他私心里并不怎么看好,若他是太子,他就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登基,一则太子威望不够,强行坐上那个位置不足以服众,若是他手中有着足够的兵力,能够凭着武力控制住京城的局势也行,可问题是,他手中能够调动的,只有东宫的那些亲兵。这样的太子,如何能够坐上那个位置,便是他上去了,他难道就坐得稳吗?
若六阿哥处在与太子相同的位置上,他绝不会急着登基,而是会尽量收拢人心,为康熙寻找神医,安抚忠于康熙的那些大臣们,并着手处理噶尔丹的后续事项,向满朝文武展现出自己可靠的一面来。
大阿哥带着军队回来了又如何,他能够调用的,始终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力量,军中有分量的大将中,大多数都是忠于康熙之人,这些人是不会听从大阿哥的调派的。到最后,倘若康熙当真死于征途,那么只要太子稳守正统和大义之名,他就可以压死大阿哥。倘若康熙安然无恙,自然也会嘉奖太子,贬斥野心勃勃的大阿哥。可惜啊,太子和索额图终究还是太急躁了。
既然不看好太子,六阿哥自然不可能与太子一脉的人有什么来往。好在他平日里表现得颇为平庸,手中也无实权,太子和索额图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他才能在这种紧要关头优哉游哉地划水。
如果说,六阿哥因为自家额娘的缘故,天然就被划归太-子-党没得选的话,那么八阿哥自然就站在了胤禛这一边。首先,他的额娘良嫔是投入佟皇后麾下多年,受佟皇后诸多照顾,对佟皇后颇为拥护,其次,八阿哥自己也是从小便受到琼华和胤禛的关怀,欠下了诸多人情。在外人眼中,八阿哥是显而易见的四阿-哥-党。
当然,八阿哥与六阿哥还是有区别的,六阿哥虽被划归太-子-党,但本身对太子不以为然,八阿哥对佟皇后和四阿哥好感度还是蛮高的,也不吝于用他的力量,为他们做些什么。
如果八阿哥自身有角逐皇位之力,在四阿哥没有对皇位表现出太大的热忱的情况下,他未必不会自己去竞争那个位置。但变故发生得太过突然,如今的他还远远没有资格去竞争那个位置,他自然要为向来对他们母子照顾有加的佟皇后和胤禛母子造势。
在八阿哥看来,无论是不顾康熙病情急匆匆赶回京城的大阿哥,还是在未确定康熙生死的情况下就准备登基的太子,在品性上都是有瑕疵的,反倒是四阿哥胤禛,在得知康熙患病之后,便为康熙东奔西走,端的是一派纯孝之心,若是运作得当,四阿哥未必不能越过太子和大阿哥,坐上那个位置。
当然,这是建立在康熙会出事的情况下。
倘若康熙只是虚晃一招,最终活着回来了,那么,无论是大阿哥,还是太子,都会自动丧失继位资格。三阿哥是个不中用的,也就只会咬文嚼字,康熙不大可能会让三阿哥继任储君,那么这储君之位,多半还是要落到胤禛头上……
打定主意后,胤禩决定近些日子要去给太皇太后请个安。他如今没有入朝,手头势力有限,但他没有势,太皇太后有啊,这可是凭一己之力,扶持两任皇帝上位的人物!倘若太皇太后愿意支持胤禛,那么胤禛便有极大的胜算!
胤禟素来与胤禩交好,与太子交恶,大阿哥看不上他,他也不喜三阿哥那副假模假样的做派,在经过了一番思考之后,他选择站在了胤禩一边。对此,胤禟的额娘宜贵妃倒是不反对,因为她也不怎么看好大阿哥和太子。反正她儿子和胤禩只是要去给太皇太后请个安,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便是太子和大阿哥知道了,也不能追究什么,她又何必拦着?
胤被其生母钮钴禄贵妃拘着,不许他掺和到这些事中,他也就没有什么动静,胤裪同上。
胤禩与胤禟在找到太皇太后之后,并没有明着说他们要支持胤禛,而是说了太子眼下行事的不妥之处,以及他们对此的担忧。太子不适合继位为新君,与太子行事相似的大阿哥也不适合,此二人一去,只知道修书的三阿哥胤祉与在民间颇有声望且是皇后嫡子的胤禛相比,自然是胤禛更为合适。
有时候为一个人说话,不一定要直接提到他。只要他的竞争对手都失去了竞争力,自然也就轮到他上位了。
重孙子们惴惴不安的样子,引起了太皇太后的怜惜,太皇太后一人摸了一把头,道:“好孩子,不必担心,有哀家在,这京城还乱不起来!”
说到这儿,她向来慈和的双目中闪现出冷厉的光芒来。
原本若是康熙当真回不来了,太皇太后是有扶太子上位之意的,但那得是确定康熙回不了之后的举措啊!眼下,太子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失望!
康熙生死未卜,太子就急于登基,毫不顾念父子之情,枉为人子;太子不顾及朝臣们的反对,欲通过强硬手段登基,这在太皇太后看来,同样也落了下乘。索额图昏招尽出,太子却不管不顾,对索额图言听计从……大清的江山,当真要交到这样一个储君手中么?
在太皇太后看来,为帝者,可以狠心,但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手段和城府。只知道通过强硬的手段来逼着底下的臣子们就范,迟早是要失尽人心的。太子的手段,在她看来拙劣至极。
她安抚了两个重孙子一番,将他们给劝了回去,而后,她攥紧了手中的字条。
这字条,是康熙的人辗转递交到她手中的。太皇太后虽已远离权力中枢多年,但因她与康熙祖孙情深,也因她的手段,在康熙不在京城的情况下,部分忠于康熙的人希望由太皇太后出面来主持大局,结束太子与大阿哥带来的闹剧。
太皇太后没有料到,有朝一日,她居然要与她的重孙子交锋,心情不可谓不复杂。可不管怎么说,既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她也不能坐视不理!
京中的日子,明明与往日看着没什么区别,但氛围却莫名的紧张了起来。
百姓们对此一无所觉,依旧做着他们自己的事,只有朝中的官员,能够察觉到隐藏在表面平静之下的暗流。
四日后,是又一次召开大朝会的日子。
往日康熙在京中时,这大朝会自是由他来负责,如今由太子负责监国,这大朝会的负责权,也就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太子身上。
在过去的数个月中,太子一直做得很好。只是今日,似乎有些不对劲,隆科多注意到,有不少穿着甲胄的禁卫军,围在了周遭。联想起前几日,太子几乎就要按捺不住,直接登基的举动,隆科多不得不怀疑,这是一场鸿门宴,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大朝会。
“阿玛,咱们……”
佟国维目不改色地向前走着,扔下一句:“怕什么,你以为,在知道太子存有异心之后,为父会没有准备?不进去,怎么能知道,咱们这位好太子还会做出些什么事来?”
在听说自家阿玛还留有后手的时候,隆科多的的确确松了口气。有谁会愿意把自己的性命,交到太子和索额图的手中呢?
不出意料,此次大朝会上,太子和索额图又会老话重提。
无论是从忠君的角度考虑,还是站在他们自身的立场上,他们都是绝对不可能松口,让太子在这种时候登基的。
当佟国维和隆科多走进正殿时,从其他大臣的脸上也看出了凝重之色,看来他们也意识到,这次太子来者不善。也唯有太子一脉的人,趾高气昂,志得意满,仿佛在不久后,太子就要君临天下了。
在诸位大臣们都到场之后,太子才姗姗来迟,脚下似乎带着风。他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底下的文武百官,似乎他们已经是他的臣子。见状,隆科多心中不好的预感越发重了。
“诸位平身。在本次的朝会开始之前,孤有一件要事要说。”太子环视诸位大臣,身上带着难以忽视的压迫感:“汗阿玛已崩,上次有人提过,国不可一日无君。孤念在诸位对汗阿玛一派忠诚,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的份上,孤才没有逼迫诸位。但眼下,逆臣贼子胤褆已带着叛军逼近京城,容不得诸位再摇摆不定!”
“孤是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汗阿玛不在了,理应由孤继承皇位!若是诸位拥立孤登上皇位,日后自有你们一份功劳。”太子顿了顿,声音骤然阴沉下去:“可若是谁再反对,孤就视其为与胤褆勾结的乱臣贼子,通通捉拿起来,格杀勿论!”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亲兵从门外冲了进来,将以明珠为首的大-阿-哥-党尽数拿下。
明珠见状,狂呲欲裂:“竖子尔敢!”
“来人,送逆贼明珠上路吧!”
然而,血染殿宇的一幕并没有发生,忽然有弓箭射了进来,将辖制着明珠的侍卫一箭穿喉。
一阵威严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满头银发的身影如巍峨的山峰一般,直直压在了太子的心上。
“有哀家在,还轮不到你为所欲为!胤礽,你可真是令哀家失望!”
说着,那人手中拄着的拐杖重重往地上一剁,整个正殿之中,鸦雀无声。
太皇太后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冷漠眼神看着自家孙子:“来人,将太子给哀家拿下!”
尽管明珠的所作所为同样让人失望,但他的生死,还轮不到胤礽来定夺!他是康熙的臣子,他的处罚,自然只能由康熙来定夺!
与此同时,在回京的路上,当大阿哥再一次命人加快速度的时候,在他看来可能已经驾崩的康熙,却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大阿哥看着除了脸色有些苍白之外,看着并无大恙的康熙,一种极致惊恐的感觉涌上了心头:“汗……汗阿玛……”
康熙紧抿着唇,偏过头,重重给了他一耳光:“逆子!”
第144章
等到佟皇后和琼华被康熙派人接回宫的时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太皇太后看着打扮素净、憔悴了不少的佟皇后和琼华,眼角不由微微湿润,拉着佟皇后和琼华的手不住道:“好孩子。”
尽管她知道,佟皇后和琼华此番去皇家寺庙,不止是为了替康熙祈福,也是为了避开一场即将到来的纷争,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她们为康熙祈福的心不是假的。这一点,只消看母女俩消瘦的身形便可知道。
与她们相比,丝毫不挂念康熙安危、一心一意只盼着康熙归西好给他腾位置的太子,以及大阿哥,就差远了。在此次的事发生之前,太皇太后又何曾会想到,自己和康熙曾经那么疼爱的皇子,居然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正是因为有了对比,才衬得佟皇后和琼华的所作所为格外的难能可贵。
太皇太后提前派人将佟皇后和琼华接回宫来,不为别的,只因为她接到了康熙派人传来的信儿,知道康熙安然无恙,如今正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康熙在给太皇太后的书信中,除了交代此番战事、大阿哥的异动之外,还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他是如何脱险的。一言以蔽之,这次康熙能够保住性命顺利脱险,琼华功不可没!
太皇太后本就喜欢琼华,如今琼华又立下了这样大的功劳,她自然如释重负,心中欢喜,立马派人去将琼华接回了身边。这样乖巧、命格又这般好的孙女,合该一直留在身边儿!
太皇太后只是将佟皇后母女接了回来,由于康熙还未返京,她没有公布康熙的真实情况。
在这期间,胤禛也搜罗了不少神医来,有民间奇人,有外国传教士,不管能不能治好康熙的病,这至少说明他是真的对康熙的病上了心的。太皇太后见状,不由暗自点头。
这孩子纯善仁孝,是个好的,当初把他抱到佟皇后身边儿养着,果然没错。佟皇后养出来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懂事。在太子谋逆、大阿哥也图谋不轨的情况下,自然是胤禛最适合继任太子。
至于三阿哥……一见太子被太皇太后拘禁了起来,这几日上蹿下跳的,着实让人厌烦的很。一想到他,太皇太后眼中就不由流露出厌恶之意,显然,她根本不认为三阿哥有资格做储君。
三日后,康熙返京。他回京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太子和大阿哥给圈禁了起来,连同他们各自的党羽,也没有放过。
朝中一时人人自危起来,凡是与大阿哥和太子往来匪浅的官员们,都开始战战兢兢,想着怎么与他们撇清关系。当初太子何等风光,大阿哥何等受宠,有谁能够料到,他们竟会有沦为阶下囚的一日?只能说,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