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偶天成——木嬴
时间:2021-05-22 10:34:07

  铁风竖起耳朵,就听到“啊”的一声惨叫传来。
  铁风心都跟着抖了下。
  不过还好,那不是世子爷的惨叫声,更不是世子妃的。
  屋内,听到惨叫声,姜绾和齐墨远一起侧头,就看到珠帘外,方妈妈急走的背影,身后还跟着个一瘸一拐的小丫鬟。
  惨叫声就是那丫鬟发出来的。
  方妈妈一大清早起来就知道柏景轩在传姜绾对齐墨远霸王硬上弓的事,把那些碎嘴的丫鬟狠狠的训了一通,正吃早饭呢,就听小丫鬟禀告说世子爷知道了,怒气冲冲的回了屋。
  当时方妈妈没被嘴里的肉包子噎死过去,一边拍胸口一边往外走,她怕啊,怕世子爷世子妃吵起来。
  传世子妃对世子爷霸王硬上弓,有损世子妃清誉,世子妃必定恼怒。
  把世子爷传的那么弱,那么惨,那么工于心计,世子妃不发火才怪。
  方妈妈都怕自己晚一步,姜绾和齐墨远打起来。
  这不,火急火燎的赶来劝架,刚进屋,走了没两步,就听齐墨远问姜绾的话,方妈妈脚步戛然而止,小丫鬟紧随身后,差点没撞她后背上。
  这边小丫鬟庆幸自己没撞上,然后就被急急后退转身走的方妈妈给踩了脚。
  方妈妈老脸都红的滴血了。
  她是笃定世子妃不是会做出霸王硬上弓这样孟浪之举的人,还准备严惩院子里那些碎嘴丫鬟,谁想到进屋流言就被世子爷坐实了……
  亏得她火急火燎的赶来,世子爷那声音哪像生气的样子?分明挺享受的。
  方妈妈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只觉得喉咙噎的慌,肉包子还卡在那儿,没有咽下去。
 
 
第五百七十八章 迟早
  屋内,姜绾就躺在床上,目送方妈妈和丫鬟出去,脸红的发烫,想死的心都有了,就凭齐墨远刚刚的质问,她霸王硬上弓的事假的也成真的了。
  再见齐墨远还保持原来的姿势,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手一抬,朝着齐墨远的胸口就是一拳,虽然没什么气力,但打在之前被砸伤的地方,也还是疼的齐墨远倒吸了一口凉气。
  齐墨远下意识的捂胸口,姜绾趁机躲开,齐墨远看着她,揉胸口道,“伤上加伤了。”
  活该!
  姜绾抓过被子抱在胸前,“你再这么不要脸,我就不止给你一拳了!”
  姜绾的话后面一句,齐墨远没放在心上,但不要脸三个字,他皱了皱眉,“为夫哪不要脸了?”
  能问出这话就够不要脸了!
  姜绾眸光闪着小火苗,这厮被他逮住了,还能装傻,那她干脆挑明了,“你藏那么多画本子还不叫不要脸吗?”
  齐墨远扶额。
  果然是画本子引起的。
  齐墨远揉着胸口喊了一声,“铁风!”
  铁风靠在树上,被这一声吓的一哆嗦。
  世子爷和世子妃起争执,叫他做什么啊。
  但世子爷喊他,又不能当没听见,铁风闪身进屋,还没开口,就听齐墨远道,“你捅的篓子,解释不清楚,自去领罚。”
  本来他和姜绾的矛盾,不该让暗卫掺和进来,但眼下姜绾气的厉害,只怕他解释,她也不信。
  铁风虽然是他的暗卫,但在他和姜绾之间,铁风不会向着他的。
  试问连自己的父王都更偏向世子妃了,暗卫还能没那眼力吗?
  姜绾看看齐墨远,又看看铁风,不知道这主仆两在玩什么把戏,她可没那么好糊弄!
  铁风能怎么办,世子爷说他捅了篓子,这篓子不是他捅的,也得他来补啊,铁风把画本子的怎么到齐墨远手里的过程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说完,姜绾的脸色就缓和了不少,毕竟是为了给她买话本子惹出来的。
  铁风见解释清楚了,赶紧退下。
  齐墨远望着姜绾道,“知道冤枉我了吧。”
  姜绾斜了他一眼,“铁风是买错了东西,你是将错就错。”
  齐墨远,“……。”
  “我这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齐墨远一脸的无奈,果然不能和女人讲道理。
  姜绾气消了大半,但还没全消,齐墨远一句话,听在她耳朵里就成了说她胡搅蛮缠不讲理了,她拗上了,“那你怎么没扔掉那些画本子?”
  齐墨远看着她,姜绾一脸你有本事说实话。
  可齐墨远真说实话,姜绾又后悔不该刨根揪底了,因为齐墨远说,“迟早用得上,省得再买了。”
  节俭的令人发指,偏姜绾还挑不出错来,节俭非但不是错,还是美德啊。
  屋子里气氛好像凝固了,直到金儿进来,姜绾像是找到了救星似的赶紧从床上下来,问道,“可查到是哪个丫鬟传的流言了?”
  姜绾嫁进靖安王府,住进柏景轩,就没怎么管过柏景轩的丫鬟,一来是她实在不喜欢管这些琐事,二来是她压根就没想过在柏景轩一直待下去,维持现状,到时候离开也干脆。
  她这一偷懒图省事,柏景轩的丫鬟婆子也不把她当回事了,还是觉得她脾气太好了,敢拿她的名声开玩笑了?!
  这要是不揪出来严惩,少不了还有二回三回。
  金儿摇头,“奴婢没问出来。”
  “我亲自查!”
  丢下这一句,姜绾迈步出去。
  姜绾出了门,金儿搬了把椅子出去,又和四儿抬了张小几放在椅子边上。
  姜绾在椅子上坐下,柏景轩的丫鬟婆子一看就知道世子妃动怒了,有人要倒霉了,忍不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知道这把火会烧到谁身上去。
  方妈妈匆匆过来道,“世子妃,您这是?”
  姜绾笑了一声,道,“以往是我脾气太好了,都敢开我和世子爷的玩笑了,我倒要瞧瞧是谁胆子这么大。”
  说着,从金儿手里接过茶盏,轻轻拨弄着,眸光从那一群丫鬟婆子脸上扫过去,道,“主动认错,本世子妃既往不咎,等我揪出她来,我绝不轻饶!”
  没人接话。
  更没人认错。
  姜绾也不生气,道,“挨个的问,让我瞧瞧这流言是怎么一点点传开的。”
  金儿问道,“那从谁开始呢?”
  “从方妈妈开始吧,”姜绾道。
  金儿就问方妈妈,是谁告诉她世子妃对世子爷霸王硬上弓的,方妈妈道,“是秋菊禀告我的。”
  金儿看向秋菊,秋菊忙道,“是碧柳和我说的。”
  金儿又转向碧柳。
  一个接一个。
  很快就到了那两丫鬟身上。
  两丫鬟一被指出来,都没狡辩直接就跪下了,脸色惨白道,“世子妃,奴婢知错了。”
  姜绾放下茶盏,起身道,“杖责二十,卖了。”
  两丫鬟跪着求饶,方妈妈冷着脸叫人把她们拖了出去。
  也不瞧瞧,连老夫人和二太太三太太都不是世子妃的对手,她们两个小丫鬟,敢败坏世子妃的名声,这不是找死吗?
  姜绾回屋,金儿跟在身后道,“流言肯定传开了。”
  这会儿时辰还早,传出府不大可能,但肯定传遍王府了。
  姜绾头疼。
  齐墨远道,“一会儿我陪你去给老夫人请安。”
  这还差不多。
  姜绾安心吃早饭,然后就和齐墨远去松龄堂。
  二太太三太太都到了,都在等着看姜绾的笑话。
  正喝茶闲聊,就听姜绾的说话声传来,“都怪你,连累我被人指指点点,指不定还犯了家规要挨罚。”
  接着是齐墨远的声音,“娘子多虑了,丫鬟见识浅薄,会人云亦云不足为奇,老夫人可不是这样的人。”
  二太太冷笑一声,这是不打算给老夫人发问的机会,直接堵死呢。
  多问一句就见识浅薄是吗?
  二太太笑道,“丫鬟吃了熊心豹子胆,敢传世子世子妃的流言?”
  姜绾叹息一声,道,“可不是,这些个丫鬟胆子一个比一个大,可是把我气坏了,不过想到丫鬟连老夫人的怒气都敢不当回事,传传我和相公的流言又算得了什么?”
  二太太,“……。”
  她看吃熊心豹子胆的不是丫鬟,是她世子妃才是。
  老夫人还没说她什么,她先把老夫人拉出来踩几脚,看把老夫人给气的。
  要不是极力忍着,非得要气中风不可,再见姜绾跟没事儿似的请安,老夫人五脏六腑都被怒气堵的发胀。
  这时候,屋外走进来一丫鬟,走到三太太耳边,低语了几句。
  三太太脸上一喜,“当真?”
  喜色溢于言表。
  二太太见了道,“三弟妹这么高兴,莫不是三姑娘的亲事定下了?”
  二太太就是随口一问,泼三太太冷水的。
  平南伯的病且不说没治好,就一个殿前失仪,就够平南伯府糟心了,哪会在这时候给小辈定亲?
  这是不可能的事。
  二太太笃定,谁想三太太点头了。
  二太太一脸震惊。
  这……怎么可能?
  姜绾也觉得奇怪,这时候,屋外又进来一丫鬟,禀告姜绾道,“世子妃,太后派人去济世堂给铁大夫宣旨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懿旨
  姜绾眉头一拧,太后怎么突然给济世堂宣旨,她没听说太后病了,更没有病倒太医院都束手无策的地步啊。
  还是太后宣旨是替平南伯找铁大夫?
  直觉告诉姜绾后一种可能性更大。
  太后若是病了,借护国公夫人几颗虎胆,她也不敢把李太医扣在平南伯府。
  二太太坐在那里,对于丫鬟禀告的事,也是震惊不小,不过她第一反应是太后病了,而且病的很严重,至少是太医治不好的地步,但转念一想,就觉得自己猜错了,若真病的是太后,那宣旨的就不是太后,而是皇上了。
  这下有热闹瞧了,二太太笑道,“铁大夫接旨了吗?”
  丫鬟摇头,“铁大夫好像不在济世堂。”
  不在啊?
  “铁大夫不会抗旨不遵吧?”二太太笑意更深。
  三太太接话道,“太后下旨,抗旨不遵是死罪,即便济世堂有咱们靖安王府和河间王府撑腰也不行。”
  便是王爷和姜老王爷也不敢明着驳太后的脸面,何况是区区一介大夫了。
  就算要不了铁大夫的命,至少济世堂没法再继续开下去了,皇家颜面,不容任何人忽视。
  姜绾看了齐墨远一眼,然后起了身,同老夫人告退。
  传话丫鬟一起退出去,出了门,姜绾问道,“是太后病了需要传召铁大夫?”
  丫鬟摇头,“奴婢不知,不过来传话的是济世堂二管事,这会儿人就在外院。”
  “带他去柏景轩,”姜绾道。
  丫鬟点头应下,匆匆去外院传话。
  丫鬟走后,姜绾脸色又冷了三分,因为这件事比大家想象的要棘手的多,在二太太三太太眼里,太后传召,铁大夫不接懿旨就是没把太后放在眼里,必然惹祸上身。
  可在姜绾这里,是谁来接懿旨的问题。
  她才是真正的铁大夫。
  让铁鹰去接旨,将来她会医术的事被太后知道,不用说一个欺瞒太后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她必须要想个两全之策才行。
  姜绾望着齐墨远道,“派人去请李太医。”
  齐墨远还未说话,金儿先道,“李太医肯定是被扣在平南伯府过的夜,只怕请不来。”
  齐墨远道,“让赵管事去请。”
  赵管事代表的是靖安王府,再者赵管事为人本就聪明,若是他出马都请不来李太医,旁人就更请不来了。
  这边姜绾和齐墨远回柏景轩,那边三太太带着丫鬟出了柏景轩。
  丫鬟捂嘴笑道,“刚刚丫鬟禀告太后派人去济世堂宣旨时,世子妃的脸色那叫一个难看,估计气坏了。”
  三太太笑了一声,道,“还是太嫩了,仅凭她如何和护国公府斗?”
  平南伯那可是护国公夫人嫡亲的兄长。
  为了给平南伯治病,直接就掏了五万两诊金,这份诚心足够了,可铁大夫还拿乔起来了,现在好了,太后直接宣旨了,不仅五万两诊金没了,还由不得他铁大夫抗旨不遵,除非他这辈子都远离京都。
  这叫什么?
  这叫敬酒不吃吃罚酒。
  这边姜绾和齐墨远回到柏景轩,一盏茶才喝了几口,济世堂二管事就进来了。
  济世堂二管事神色不安,见姜绾面带怒色,但没有丝毫担心,心跟着安定了几分,道,“世子妃,太后派去的人还等着铁大夫前去接旨……。”
  “是太后病了?”姜绾问道。
  二管事摇头,“派来传旨的公公脾气不好,大管事塞了银票,那公公倒是爽快接了,可等大管事问懿旨上写了什么,那传旨公公非但不说,还训了大管事一顿,说太后懿旨不是他能打听的,把大管事气的够呛。”
  这话听的金儿小眉头扭的紧紧的。
  这传旨公公做的事怎么和她做过的那么的像呢?
  二管事禀告完,就望着姜绾和齐墨远,姜绾道,“你先回去,告诉大管事,济世堂该做什么做什么,至于那传旨公公,他要做的太过分,该揍就揍,无需客气。”
  拿太后没辄就算了,他一个传旨公公还想爬到济世堂头上耀武扬威不成?
  有姜绾这话,二管事就放心退下了。
  这边二管事回济世堂,那边赵管事去平南伯府找李太医。
  平南伯府下人脾气大的很,丝毫不给赵管事脸面,或者说,根本不认得赵管事是谁,不客气道,“李太医还得给我家伯爷治病,等我家伯爷病好了,再去靖安王府不迟!”
  赵管事来之前就有所准备,也不生气,只道,“去禀告护国公夫人一声,身体不适需要请李太医的是我家王妃,世子妃说了,如果李太医真那么忙抽不得一点空,那只能等铁大夫给王妃瞧过后再去济世堂接太后的懿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