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轻云上
时间:2021-07-16 09:06:21

  对了,这东西要是用的好,浑涝季节,也能适当拦截水位,大善!”
  锦绣和定王对视一眼,看着曲大人独自兴奋。
  锦绣心说:水泥的用处到底有多广泛,看看后世满大街的高楼大厦就知道了,不过这件事就不用我特意去提醒了,大家用着用着自然会发现。
  谁都不会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边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除了偶尔定王吃不惯南方的饭菜,会对着锦绣念叨几句:“好想念母妃宫中的酥酪点心啊!尤其是云姑姑亲手做的樱桃酪的味道,简直是整个皇宫中的一绝,往年这时候,樱桃酪差不多吃到尾声了,今年真是太可惜了……”
  说着说着,将自己的给说馋了,可疑的咽了下口水。
  锦绣嘴角微抽,试探性的询问:“殿下可能吃辣?”
  “若你说的是茱萸,生姜,花椒等物的话就算了吧,本王并不喜欢这些东西入菜,但若是像谢六送给本王做烧烤的那样,将之研磨成粉末,洒在食材上,精心烤制的话,本王是能接受的!”
  锦绣突然想起来,之前定王假借谢六之口,和姐夫家要厨子的事,钟家厨子没给,送了不少元家自制的调料过去。
  不过这么长时间过去,定王还天真的以为,调味品里就真的只有单纯的常规调料吧?
  好吧,看定王样子,似乎真这样以为的。
  锦绣心说:这样也好,吃没了就大大咧咧的上门讨要成品,比直接开口要方子的强,虽然定王开口,多半会被他打回去。
  想到这里,锦绣神秘一笑:“下官出门前,缘儿给下官准备了不少调味品,就担心下官吃不惯这边的饮食,之前太忙,没想起来这事儿,刚好今儿天气好,咱们烧烤一顿?”
  定王眼睛一亮,扔下筷子,起身抓住锦绣的袖子催促道:“那就走啊!还愣着干嘛?”
 
 
第119章 回家   礼物
  这一趟南方之行, 历时两个月,经历五个州府,大大小小上百个县城, 亲自去跑的村子不计其数。
  差事都是一开始上手比较难, 等得到当地人支持后,进展的就顺利了许多。
  后来到了有些地方,知州早就打听到定王一行的所作所为,也不用定王到了当地在开始行动,早早地派人去隔壁州府取经,先将差事给上手办了。
  见此情形,定王难得无师自通,学会了夸人。
  夸的还挺真情实感,让知州大人感动不已, 且定王也一副感受颇深的样子。
  南巡结束前一天傍晚,锦绣形色匆匆从外面赶来, 一身黑色锦袍上,远远地看不出上面沾染的脏污。
  只有走近了, 定王才嫌弃的捂着鼻子道:“元大人, 你这又跑哪里去了?
  按理说, 咱们的差事进展的很顺利, 从进入南方地界儿开始就没闲下来过,终于有了空闲日子, 你不好好珍惜,待在府衙歇着, 天天跑外面做什么呀?”
  锦绣也不解释,只在心中默默做了思量,反而仔细打量定王一眼:“明日一早咱们就启程回京了, 我方才去城外和当地百姓买了一些特产准备带给家人,殿下您不准备些吗?”
  定王傲娇的冷哼一声:“自有人为本王鞍前马后,这点小事无需本王亲自动手。”
  话虽如此,但被锦绣这一提醒,定王这没心没肺的,趁着天色还早,拉着锦绣去州府街道上逛了一圈儿,零零碎碎买了许多小玩意儿。
  什么竹蜻蜓,竹簪子,小木马,白折扇,要不是锦绣阻止,就是红彤彤的山楂果,也要来一袋子,跟出来的两个内侍手里很快就被塞得满满当当。
  定王终于体会到购物的乐趣,犹不罢休,干脆将整条街扫荡了一圈儿,搞的他们人还没到摊贩跟前,这条街上来了两个冤大头的事儿就传的人尽皆知。
  锦绣耳力好,远远地听见前边儿有个卖瓷器的跟人说:“也就是那小相公看着面生,身后跟着好几个护卫,不好惹的样子。
  否则我这一筐子碎瓷器,又要派上用场了,这次不讹他个几十两,我就不姓张。”
  旁边人笑话他:“得了吧,你还真敢想,我可是亲眼看着那两位是从知州衙门出来的,你是吃了豹子胆了,碰瓷碰到贵人老爷头上了。”
  锦绣偏头看看定王兴致勃勃的样子,决定不告诉对方,他方才都听到了什么。
  不过显然听到这话的不止锦绣一人,两人身后紧跟着的护卫统领,看他嘴角直抽的样子,就明白他也听到了。
  锦绣心下摇头,被旁边一个卖手工木雕的小摊贩给吸引了视线。
  摊子上的物件儿都不贵重,用料是很普通的桃花木,杨柳之类的,胜在雕工精致,花样别出心裁上。
  锦绣拿起一支桃木簪子,细细把玩。上面的花纹非常有趣,是一簇簇繁华相互依偎在一起,簇拥着一个小小可爱的月亮,繁复又别致。
  摊主看锦绣感兴趣,热情和锦绣搭话:“老爷您看上什么尽管说,小的帮您拿,这摊子上的所有东西都是家父的手笔。
  家父年轻时,手艺在整个州府都是出了名的,后来上山找木料出了意外断了一条腿,就再也做不了大件儿,只能开始琢磨这些小物件儿。
  您看得上就随便给点儿,够给家父延医问药就行。
  您手上拿的这支,家父当初雕的时候,就给取了个名儿,叫锦绣良缘,还说什么千里姻缘一线牵,缘分天注定。这块儿原木形状本就奇特,没想到真被父亲最后给雕出来了。”
  语气里带了几分不舍。
  锦绣心下高兴,也不在乎这人说的真假,爽快的掏了一个二两的银角子扔到对方手里,在摊贩感恩戴德的声音中,在周围人羡慕嫉妒的眼神下,锦绣带着那支簪子离开了。
  定王想要拿过去看看,被锦绣给躲开了,小心翼翼的收起来。
  定王看的牙痒:“小气!不就是一支簪子吗?回头回了京里,我叫母妃给你赏赐几十支都行。”
  锦绣坚定的摇头:“您不懂,没听人小贩说吗?这支簪子名叫锦绣良缘,不是别的俗物能比的!”
  定王反映了半晌,突然大叫:“好哇,元锦绣,你就是没出息的想媳妇儿了!啧啧,真是看不出来啊!我表妹那人,凶巴巴的,还敢当街打人,穿男装在外面玩儿,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她不会动不动就拿鞭子抽你吧?”
  锦绣神色奇怪道:“缘儿又不是不讲理的人,我又没做错什么事,她为何要抽我?”
  接着用怀疑的目光看向定王:“是不是您做了什么事儿惹怒过她,被缘儿用鞭子抽过?”
  定王脸色爆红,连连摇头:“怎么可能?她一介臣女,敢用鞭子抽本王,简直是以下犯上!大不敬!”
  锦绣似笑非笑的看了定王一眼,轻轻哦了一声,就没了下文,定王被锦绣一个眼神给看的,半晚上没睡着,总觉得锦绣有什么深意。
  搞的第二天离开时,面对知州府衙一众人的送行,定王都没什么精神应对,简单客套完,直接上马车走人。
  从京城出发时是八月天,秋高气爽,但离开南方时,已经是十一月,马上要过年了。
  南方也没了一开始的炎热,逐渐凉快下来。
  一出了康来州地界,立马又是另一种不同的冷法,被北风呼呼的吹着,众人瞬间感觉活过来了。
  南方的风,湿冷湿冷的,软绵绵无处不在,让人想发脾气都不知道从何发起。
  北方的风,才是众人习惯的调调,长驱直入,毫不留情,吹的人精神一振,吹的队伍快速换上了冬衣,一个个恨不得将脖子和手缩在衣服里不出来,只留下一双眼睛才好。
  马车内的定王早就换上了厚厚的皮袄,手里笼着精致的暖炉,窝在被子里,摇摇晃晃的快要睡着了,眼看手里的书就要直挺挺砸在脸上了。
  突然“咯噔”一下,路面不平,又被晃醒了。
  迷迷糊糊看见对面穿着简单秋衣,面色红润,气息平稳的锦绣,嫉妒的用脚轻轻踢了一下书桌:“你怎么就不冷呢?”
  锦绣埋头恶补功课,闻言头都没抬,淡淡道:“习武之人,寒暑不侵。”
  定王听了就不爽,但很快就高兴起来:“这个队伍中的所有人都归心似箭,只有你,元大人,心里疯狂盼望回京的时间能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要是现在回京,你师父,宁亲王爷爷见到你没好好完成功课,怕是要被他老人家给打断腿。
  啧啧,你说怎么会有这么惨的事呢?嗯?”
  锦绣轻轻地在书本上写完了最后一笔,搁下笔,朝定王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现在不了。”
  定王一愣:“为何?”
  锦绣笑的云淡风轻:“因为,就在方才,下官终于将所有功课都补齐了。”
  定王:“……”
  虽说归心似箭,但一行人回京时,已进入腊月,京城之中年味儿十足,皇帝派去迎接一行人的仪仗队,低调又华丽的等在城门口,让不少人知道京城一霸,定王殿下又回来了。
  锦绣可不会以为这仪仗队,是皇帝看在定王是亲儿子的面上才派出来的,看礼部的人对定王的热情劲儿。
  想想曲大人每隔两天,事无巨细的给京中的密密麻麻的折子,就知道他们在南边儿做了什么,皇帝一清二楚。
  这是给功臣的待遇。
  一行人在城门外就接到了圣旨,直接回家梳洗休息,三日后大朝会,等待陛下召见。
  定王一听将召见的地点定在大朝会那般重大的场合,朝锦绣露出一个得意张扬的笑,眼里的意思非常明显:“我父皇够意思吧?绝对不会亏待咱们的!”
  锦绣直接回家,收到消息的姜良缘早早带人等在门口,见到锦绣直接扑过来,又在锦绣一步远的地方堪堪停下。
  上下打量一遍,碍于在外面,没好检查身上有没有受伤,只盯着锦绣漏在外面的手脸和脖子道:“瘦了,黑了!夫君你受苦了!”
  锦绣握住姜良缘的手,轻轻一捏,在一家子下人的注视下,目不斜视的牵着她的手回了家。
  姜良缘在锦绣沐浴的间隙,絮絮叨叨说最近京城发生的趣事,好半天没回应,结果一回头,发现人靠着浴桶边缘睡着了,脸上全是放松的神色。
  真是又好气又心疼。
  上前轻轻推锦绣胳膊:“夫君,先出来,上床上睡吧!”
  锦绣睁开眼时,闪过一丝迷茫,很快就恢复清明,快速起身穿衣,拉着夫人回屋关门,上床睡觉,一气呵成。
  姜良缘几乎没反应过来,就被锦绣抱在怀里,两人一起躺在床上了。
  没好气的推了推锦绣:“大白天的,我还有事要处理呢,你抱得我太紧了,喘不上气儿,快松一松。”
  然后就感觉紧紧抱着自己的手臂,稍微松了一丁点儿,然后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眼睛都没睁,准确的拉开被子盖在两人身上,在姜良缘开口前,迷迷糊糊的说了一句:“陪我睡一会儿,困。”
  声音里满是放松后的疲惫。
  姜良缘就突然不动了,静静地看着夫君的面容,两人不知不觉间,呼吸渐渐平缓绵长起来,直到呼吸的频率都开始一致。
 
 
第120章 知州   赏赐
  虽然皇帝说了, 三日后大朝会上统一召见众人,但不意味着锦绣可以在家待三天,第二天一早, 顶着一张比往日黑瘦了不少的脸, 呲着一口大白牙去翰林院上衙。
  临出门前,还和妻子确认:“我带回来的那些特产,给同僚们准备的,你让人分拣出来,放我马车上了?”
  姜良缘无奈点头:“昨日你一回家就吩咐管家了,管家亲自盯着人做的,放心吧!”
  此时临近年关,外面滴水成冰,几句话的功夫就能将人脸冻僵。
  锦绣马车停在翰林院门口, 一掀车帘,刚好撞上了上衙的林如松。
  对方见着锦绣很是惊讶, 两人在门口顶着寒风寒暄几句:“元兄,听闻你昨日回京, 没好上门打扰, 刚好, 下衙后一起去飘香楼吃饭?他们家最近新出的一味南方菜很地道, 正好你从那边儿回来,帮着大家鉴赏鉴赏!”
  锦绣很大方的应承下来:“行, 喊上钱瑾他们,飘香楼, 我请客!”
  说罢不客气的从马车内搬出好几个盒子,看起来分量不轻,直接往林如松怀里塞。
  林如松手下沉稳, 嘴上还要损几句:“哎我说元大人,咱们翰林院可不兴这一套,公然给同僚上司送礼,要是让御史台的人知道了,可有你受的!”
  也是巧了,恰巧遇上钱瑾几人一同上衙,声音老远的就传过来:“好哇,让我知道谁在咱们翰林院门口行贿受贿,定要告诉刘大人!”
  走近了发现事件的中心人物是锦绣,愉快的帮着一通搬东西进了翰林院。
  锦绣让人帮着将东西给大家分了,就连门口看门的大爷都没落下,笑眯眯道:“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儿,都是当地百姓自家地里的产出,用特殊手法加工后,我尝着味道还可以,特意带回来,大家伙尝尝鲜。”
  钱瑾大大咧咧的,当即拆开尝了一口,味道意外的好:“这比每年夏季,商家从南方运来的干果味道好太多了吧!夏季南方的干果到了京城,一两就好几钱银子,锦绣你说实话,这玩意儿真像你说的那般便宜?”
  众人听了有些犹疑,毕竟大家平时互相送点儿特产什么的很正常,但若是东西珍贵,就另说了。
  锦绣就将当地的情况解释了一遍:“南方的各种干果,在当地确实值不了几个钱,都是村头房前屋后种几颗果树,有心的人家,会好好收集起来,仔仔细细风干成各种干果,好好保存,至少能吃半年,顶的上一半儿口粮。
  但有些人家,若是果子成熟的季节,地里的事情忙的脱不开手,只能任由果子落地地上腐坏。”
  众人一听就吃的更放心了,整个办公的房间都充满了小小的咀嚼之声,空气中还掺杂了一丝似有似无的甜香。
  这次林如松十分知机,压根儿就没往吴才桌上放,因此当吴才进来后,发现大家都有小零嘴吃,只有他桌上空荡荡的,意味不明的冷哼一声,嘀嘀咕咕说了什么谁也没听清。
  林如松路过锦绣这里,给锦绣一个眼神儿:“别理他,要是哪天不阴阳怪气儿,我还不习惯了呢。”
  本以为要等到三日后才有机会面圣,谁知到了下午,宫中内侍来传口谕,让锦绣入宫。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