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人不吃倒是没什么,但是村里那些一辈子都没出过村的老人,为了支持村里孩子们上学,家家户户都五文十文的表示了心意,不能让那些老人们寒了心。
不就是给书院翻土施肥种地吗?他们万水村出来的孩子哪个不是打小会走路就跟着长辈一起干这件事?闭着眼睛也能给书院做的漂漂亮亮。
回头换些书院的饭食带回去让村里的长辈们尝尝味儿,也是一个心意。他们万水村终于要出个读书人了,几百年了,自从祖先给淮海王守墓以来,他们村几百年没有真正出过一个读书人啊!
祖宗保佑。
锦绣看着泾渭分明的两拨人,一拨人十分矜持。
对食堂饭菜味道表现的极为淡定,一拨人早就摸着肚子,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体面,但是眼睛里的情绪早就泄露的一览无余。眼里满满的都是对美味饭菜的渴望。
锦绣心下点头。
成,有渴望就好,有渴望就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更好的驱使这些人快速成才。
说实在的,对于刚开始的这几届学生,锦绣是没指望将他们快速教导成能科举应试的秀才举人。底子就在那里放着,条件在这里摆着,不可能拔苗助长,拔地而起,瞬间让这些人变得学贯古今博闻强识。
除非其中出现一两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但这种概率实在太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若真遇上那样的人,也只是特事特办,和现在的情况没什么关系。
前几年锦绣主要打算培养各科人才,不一定让他们死读书,死嗑四书五经,只要这些人在书院学上一两年,回头立马拉到工地上,就能实地应用,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锦绣和老爷子都是这个意思。
这么想着的功夫,锦绣也没耽搁,带这些人进食堂,结果进了食堂之前还淡定的那波人,眼睛也不由自主的微微睁大。
只见食堂内部摆满了整整齐齐的桌椅板凳,看样子桌椅还是固定在地上的,板凳也不可以随时挪动,只留出供行人通过的走廊,四周则是大小相同的窗口,每个窗口后面都站着一个到三个不等的穿着白色衣服,嘴巴上戴着一块白布的男男女女。
这些人头发用头巾整整齐齐的包在里面,只留出一双眼睛,穿的干净整洁,看了就让人觉得这家的饭菜一定非常干净,放心。手上拿着舀饭的大勺,窗口前整齐摆着几大盆各色蔬菜肉类。
此时这些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懂行的周老爷立马儿对锦绣道:“这味道,莫非是五五味居的厨子在此掌勺?”
周老爷可是五味居的忠实粉丝,在锦绣没来明安城之前,五味居还没有现如今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经过第一届明安府果酒丝绸展览会,五味居因为搭上了大人的快车,得到了大人独家秘制的菜方子,从此在整个明安府的酒楼中一骑绝尘,独占鳌头。
那时包括周老爷在内的许多人就是五味居的忠实拥护者,几天不去五味居尝一口那里的新鲜饭菜就觉得嘴里没味,日子过得干巴巴没滋没味。
后来五味居更是学会了大人家的猪肉十八吃,并且将之加以创新,使其味道更上一层楼。
周老爷就更加离不开五味居的饭菜,三天两头就带孙女淼淼去吃一回,早就成了五味居的老熟客,凭借着这一闻一看就知道这饭菜的底细。
其他人听周老爷这么一说,也大感惊奇,实在是没想到大人会对一个书院食堂下这么大成本,五味居的大厨,一个月的工钱就在十两以上,来书院免费给这些学生做饭,简直是暴殄天物。
就是这里面有些富户人家家里的大厨,一个月也没有这么多月例银子可以拿。
锦绣身边的官员低声对这些人解释:“五味居厨子是感恩大人无私教导他们厨艺,因此自愿来此帮忙,不仅有五位居,城内许多酒楼大厨都有参与。
今儿食堂是五味居大厨的拿手好菜,明儿可能成章家酒楼的得意之作,至于到底能吃到什么,还要看众人的运气。”
但总的来说就一句话,这些大厨们都是免费来此帮忙的,并且也为能帮到大人忙而深感开心。
锦绣不管这些人的眉眼官司。
从门口处拿起一个木制的盘子,盘子上有大小不一的格子,再拿一个小碗,小碗里配着汤勺,一双筷子,就往自己一早看好的窗口走去。
行至半路锦绣转过头,笑眯眯地对众人道:“今日放心吃,本官请客,早就吩咐过后厨做了你们的饭菜,你们也一起尝尝,日后也好放心将自家孩子交给书院。”
随后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再次提醒众人:“能吃多少打多少,不够了可以再添,但书院内不允许浪费粮食的行为出现。”
众人心下表示理解,免费吃饭,要是还敢浪费,那就是自家小兔崽子不知感恩,想要遭天谴的。就算老天爷不收拾他,他们回家也要被打断腿。
众人嘴上表示明白,手上动作一点都不慢。
看锦绣的动作也紧随其后,学着他拿了盘子,筷子,汤勺,汤碗。往各自看好的地方而去。
锦绣最近在家里跟着媳妇儿一起吃孕妇餐,大鱼大肉,有些上火,因此捡了两样素菜,要了一碗莲藕汤,找了一个空桌子,坐下就毫不客气的开吃。
旁人见锦绣这般,也不多加讲究,打了饭,找了位置坐下埋头就吃。说实话,为了今早那一刻,他们凌晨就忙活起来,吃了几口点心垫吧垫吧,到了现在确实也饿了。
也不知是饿了的缘故还是饭菜确实好吃,众人埋头吃饭,一人一个餐盘,虽然没了往日大桌上推杯换盏的热闹,但也别有一番风趣。
少了饭桌上客套的推让那一套,心下竟然意外的轻松了不少。
这顿饭吃的前所未有的消停,几个认识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桌小声交谈,不时点点头,眼里满是认同。
也没有人不识趣的上去打扰锦绣,让锦绣一个人安安生生的吃了一顿饭。
大户人家的老爷们,心下虽然满足,但只矜持了点头示意,并未做出过激举动。
万水村的几个汉子们则不同,一趟又一趟的去窗口打饭,本来就能吃,加上今天饭菜特别好吃,比他们去年过年全村的杀猪宴都要美味几分。
众人一时忍不住,打了三四次饭后,摸着肚子不好意思的看看周围人,又遗憾的看看窗口,咽咽口水小声,对旁边人道:“这简直是俺这辈子吃过最美味的饭菜,回到村里,我能吹好几年。”
有人应和道:“咱们家娃子可是享了大福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运气,才能天天都在这里吃这么美味的饭菜!”
村长慢悠悠的喝完了碗里的莲藕汤,这汤他可是瞧着大人喜欢,特意跟过去打的。砸吧砸嘴,味道果然香甜,还带着几丝回甘,跟家里老婆子清水煮出来的汤有天壤之别。
听说菜方子都是大人免费交给酒楼大厨的,说到底还是大人会吃。
村长这般说,村里的几个汉子连连点头,一副非常认同的样子,大有发展成锦绣脑残粉的趋势,锦绣可不知道他已经拥有了好几个脑残粉,心满意足的吃完一顿饭,对书院食堂的伙食感到非常满意,起身端着餐盘慢悠悠走到东北角,两个妇人特意守着的角落。
将餐盘里的食物残渣亲自动手倒入其中一个早就准备好的木桶中,然后将餐盘放入早就准备好的大桶。等桶里装满餐盘,两个妇人会推进身后的厨房内进行深度清洗。
旁人看锦绣举动照猫画虎,有样学样,有些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很不习惯亲自动手。但大家都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没有让旁人帮忙。
笑话,在高贵能有知州大人高贵?再锦衣玉食,能有知州大人从小锦衣玉食?
知州大人都亲自动手做了,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让旁人帮忙?
再说这些人可不都是眼皮子浅的,见不得自家孩子受一丁点委屈之人。有人小心试探锦绣:“大人,往后书院学生吃饭也是这般流程吗?”
锦州自然的点头。
有人当即抚掌大笑:“甚好!甚好!”
城里的老爷们觉得知州大人这般安排,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做了他们在家里想做不敢做的事情,简直大快人心。
免得他们在家里只要说孩子一声不好,需要改正,家里的媳妇老娘全都站出来指责他们不疼爱孩子。愣是将好好的男娃子,一个个养的比大姑娘家还娇气,简直不像话。
村里的汉子们则不明白这些大老爷们到底在高兴什么?他们农家汉子谁家忙的时候不替自家婆娘烧水煮饭,砍柴洗碗?在自家里干惯了的活儿,在这里再干一次,还能干出花儿来不成?
何况这里条件多好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了中午一进食堂就有免费的饭菜吃,有免费的热汤喝。吃完饭连碗都不用洗,放在那就有专门的人替他们洗的干干净净。比在家里舒服多了。
村长瞅着周老爷激动地围着知州大人连连感慨:“大人英明,大人英明!”
就觉得这周老爷可能脑子不太好使。
他一个农村老汉都知道拍大人马屁,要拍到点子上,要拍的真心实意,要拍的让大人心里舒畅,可是周老爷吧,表面上看着精明的很,瞧着和大人的关系也不错,怎么这拍马屁的功夫还不如他老头子呢?
这会儿就应该说:“大人宅心仁厚,为了学生煞费苦心,大人辛苦了!大人辛苦了!”
而不是喊什么狗屁的大人英明大人英明。
大人又没有坐在公堂之上为大家断案。英明什么?
周老爷察觉有人暗地里打量他,由于这打量的事情过于明显,他想不察觉都不行,顺着视线看过去,发现打量他之人是万水村村长。
万水村,知州大人非常看重的那个村子,曾经发掘过淮海王宝藏的地方。
于是朝对方露出和善的一笑。
村长倒吸口冷气,觉得腮帮子不由自主的开始疼。
这人看着没毛病啊,怎么说出的话,做出的举动这么傻呢?
锦绣全当没看见两人的眉眼官司。招呼众人道:“吃完午饭咱们再去看看孩子们住的地方,你们也就能放心了。”
于是众人走到书院西北角,周围栽种了不知名的树木,现在看起来只到成人腰高,光秃秃的一片排列的整整齐齐,看不出是什么品种,但可以想象得到,来年开春这一片会是何等郁郁葱葱的景象。
穿过这些树木往里走,就是一栋又一栋两层的宿舍楼。和成外的居民区有些相似,又有些不同,没有居民区的前后二进院子。
但从外表看,又规划了相应的生活区,晾被子的绳子,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健身的器材整齐的放在宿舍楼前后空地上。
众人跟着锦绣走进去,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每层隔成四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放着他们不曾见过,但一看就明白作用的高低床三张,也就是说,每间房共住六人。
楼道内有使用方便的自来水,墙壁地板摸着暖洋洋的,一看就是前几天调式好了供暖设施。每层楼有一个供人使用的更衣室,更衣室里还有一些他们看不懂的东西。
据跟他们一起来的大人们介绍,那个挂在墙上,圆圆的上面满是小小针眼的东西,叫做淋浴头,只要一按开关,里面就有水出来,人站在下面就可以轻轻松松冲凉,前后不过一盏茶时间,方便,快捷,专为书院学生准备。
说的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叫这些家长们难以难耐,恨不得当场就试验一番。
可惜不行。
当着大人的面,要坚持,要顾忌脸面,不能在大人面前丢脸。
不过好多人心里已经琢磨开了,这可是个好东西呀,回头找相熟的人打听打听,这东西怎么用的?具体是个什么原理,给自家也安装一个。
自家在城外的院子里,什么都好,自来水地暖一应俱全,就缺一个淋浴头。
还有这些高低床,可真是个好东西,自从搬去城外的居民区,什么都好,就是这地方突然变小,自家的仆人有些住不开,但有了这些高低床,那得省了多少功夫!
何况现在每个房间都有地暖,根本不用冬天烧炕,不怕住在床上冻得硬邦邦,这高低床就更加实用了。
锦绣可不知道有人已经盯上了他这里的东西,还琢磨着回家给他们家也按照这个改造一番。
带着这些人将书院前前后后转悠了一圈,确保这些人心里没有任何疑问,大手一挥,将人放了回去。
一群人离开前刚好在前院看到教习先生对着一群孩子念名字。念一个学生的名字,下面就有人清脆的喊一声到。
然后就有先生将准备好的书院服拿给那人,顺便给一个看不清形状的木牌,据说木牌上有学生的所有信息。在书院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那东西。
那是一群低年级的学生,最大的年龄不超过十岁,看起来稚气未脱的样子,站在先生面前,眼睛里也没有了先前想要跟着自家爹娘回家的抵触情绪,很快便交到了朋友。
拿回了自己的衣服和学籍学生回队伍中,与他相好的朋友便好奇的凑过脑袋,几人滴滴咕咕说几句,然后在先生严厉的视线下快速站好。
虽然身体站得笔直,但眼珠子滴溜溜转,彼此交流着谁都看不懂的信息?,瞧着十分活泼可爱。
一个文先生在上面大声讲话,两个武先生背着手在孩子群里来回巡视。
“从今日起,你们的吃穿住行,读书学习,都要在书院里进行,瞧清楚你们身边的人到底是何模样,往后这就是你们共同生活三年的伙伴,或许也是你们往后几十年人生里不可或缺的挚友。
书院里禁止你们勾心斗角,互相陷害。希望你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爱护同窗,宛如爱护自己的亲手足。
不管你们私下里做的什么打算,最好将你们乱七八糟的心思都收一收,不要让先生们知道,否则先生们有的是手段,让你们后悔莫及。
都听懂了吗?”
学生们大声回答:“听!懂!了!”
声音整齐响亮,清脆。蓬勃向上,满是生机。
学生的家长们心瞬间就软了一软。
这些人今日在书院内算是长了一番见识,回头定然会帮着做宣传,也不枉费锦绣花费大半日功夫陪这些人在书院闲逛。
明安书院开学的事,看似宛如一颗石子掉入池塘,惊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随之归于平静。
然而,池塘底下因为这颗石子发生的震荡,久久不曾平息,甚至会影响往后的几十年,上百年。影响范围也逐渐从明安府扩展到整个天下。
时隔两月,锦绣和元老爷在明安府街上闲逛,已经能见到青衫小童嘴里念着清脆的歌谣,一蹦一跳之间活泼的身影,穿梭在街道上帮父母打酱油的情形。
父子两人盯着青衣小童,只见小童满脸稚气,五六岁的样子,拎着一个酱油壶,对着接上酱油铺子的老板娘,有模有样的拱手行礼,一本正经道:“王家婶子,麻烦您帮我打二两酱油,我阿娘做饭急需,烦劳您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