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到这位小皇子之前,娜仁先见到了一位来自佟家的姑娘。
是佟贵妃的庶妹,听闻是康熙七年出生,如今已出落得大姑娘模样,行为进退都十分沉静稳妥。
是佟贵妃带她来永寿宫请安,娜仁免不得给一份见面礼,不过匆匆预备,琼枝只翻出一对宫制錾花点缀明珠的金钗捧与佟氏。
佟氏恭谨地磕头谢恩,娜仁忙道不必,佟贵妃笑道:“倒是妾身未曾提前知会过娘娘,我妾身这妹妹从前未曾入宫过,今儿个接她进来本是想着叫她陪妾身说说话。想着若是能见娘娘一面,也是她的福气,便斗胆带她过来了。”
“没什么,我喜欢看生得漂亮的小姑娘,瞧这眉眼生得真是秀气,点缀的海棠花也恰到好处。”娜仁笑吟吟地夸道。
这小佟氏给她的第一感觉可比她姐姐好多了。端看那眉眼秀气,一双杏眸黑白分明,清凌凌的,目光清正,身材瞧着纤弱些,但气色不错,身上脂粉气不浓,生得有几分江南女子的袅娜美丽,但又透着股韧劲,一举一动落落大方,不似寻常依附大树的女萝,更像蒲草,瞧着风一吹就断了,其实坚韧无比。
佟氏被她一夸,略有些羞赧地笑笑,却不小家子气,更叫人喜欢。
娜仁想了想,又吩咐:“把上个月得的那一对翡翠麻花镯寻出来给小佟姑娘吧,那条镯子颜色青嫩,比果绿还要嫩一些,正改是小姑娘戴的。”
琼枝干脆地应声,转身未多时捧来那手镯,果然如她所言的青嫩。
佟贵妃见妹妹在娜仁这如此受欢迎,一时神情有些复杂,却不过转瞬即逝,笑容立刻恢复温柔端庄的模样。
然而她的神情瞒得旁人,却瞒不过一直用眼角余光暗暗关注她的佟氏。佟氏见状,面上笑容分毫未变,眸光仍旧清正,不过心中略觉讽刺。
又叙过姓名年岁,知道她名唤宁雅,是康熙七年生人,倒叫娜仁吃了一惊。
今年可是康熙二十五年了,古人又算虚岁,这二十来的大姑娘了,梳的却还是少女发髻,在当代看来,可不是一般的晚婚啊。
娜仁一扬眉,问:“可曾定亲了?”
话一出口,见佟贵妃笑容微僵神情复杂,瞬间明了过来——这位小佟姑娘不会就是历史上的悫惠皇贵妃吧?
可惜了。
娜仁轻叹一声,在心中暗道:这样的小姑娘,入了宫,也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
唯愿若是真有那一天,她能够守住本心吧。
而且看佟贵妃那模样,心中俨然是不大乐意的。
宁雅倒是处变不惊,笑着答道:“因臣女少年体弱,家母不舍得臣女早嫁,故而叫臣女在家中多留几年,如今还没相看呢。”
“女儿家不愁婚假,能在父母跟前多尽孝几年也是好的。”娜仁便笑着到:“走近些来我看看,佟贵妃也是,把你捂得严严实实的,若是我家里有这样好的姑娘,我定然显摆得叫满京师的人都知道。”
佟贵妃微笑着,“如今宁雅在京中也算有几个人知道,我娘常带着她出门走动,不过鲜少入宫罢了。若是娘娘喜欢——”她微微一顿,沉了口气,继续笑道:“那就常叫她入宫也没什么。”
这言语里的机锋明晃晃的,宁雅心中讽刺更重,面上笑意却仍旧温柔娴雅,娜仁注意到她脸上的笑,不由感慨:这姐妹两个,不说手段,只这心性,当真是天壤之别。
不过如今,宁雅还只是宫中简单的一位过客,唯一的身份就是贵妃的妹妹,甚至佟贵妃不留,她都不能在宫中小住。
这日佛拉娜与娜仁闲聊,随口说起近日常常入宫的宁雅,轻嗤一声,道:“佟家这算盘可是打的明晃晃的,谁家的姑娘二十来岁了还没定亲呢?如今又开始频繁入宫走动,只怕过不了几年,就不单单是佟贵妃的姐妹了。”
“以我看,佟贵妃只怕不大乐意,就看他们掰腕子谁能拗得过谁了。”贤妃淡定地道:“便是佟贵妃败下阵来,不过宫中多个人罢了。这三年一选秀,宫女来来去去,宫里哪年不添个人?”
她是看开了的,佛拉娜被她说得一怔,回过神来又笑道:“倒也是这个理。”
宫里永恒不变的道理便是这个,看开了,其实也没什么。
娜仁在旁坐着喝茶,没插话。
春暖花开的时节,皎皎与安隽云打算出门游历,打算先向北至蒙古,在那边度过酷暑时节,天气凉爽后再回京。
康熙便是再舍不得,人家小夫妻的事,他这个老父亲也插手不了多少,只能点头。
皎皎又安抚过他几回,保证会常常来信,又说到时候带些新鲜东西回来。
康熙在女儿面前是没什么说的,暗地里却和娜仁抱怨:“朕缺那个新鲜东西吗?是缺她安安分分地留在京师里,能够时常入宫陪伴咱们。”
“好了,看开些,孩子大了,想要出去走走是难免的。况且如今都大了,成家立业,有自己的家庭,人家小夫妻的事,咱们这些长辈啊,就不要掺和太多了。”娜仁气定神闲地喝着茶,道:“便想想你女儿会带什么新鲜东西回来给咱们吧。”
康熙有些不满,却不会对着娜仁发出来,只微微拧眉,嘟囔道:“阿姐你可真是……心宽!”
他再如何不满,也不能绊住皎皎的脚步。
他们离京的那日是个极晴好的天,康熙与娜仁直送到城门外,依依惜别的,安隽云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会照顾好皎皎,见皎皎落泪,便收起欢喜的傻笑,满面焦急地柔声安慰。
最终还是娜仁忍不住了,甩甩手退后两步,抹了把眼睛,扬起下颚镇定地道:“去吧,还在这絮叨什么?到了一处,记得送信回来,身上的银子都带够了吗?你们要好生护着公主与额附,若是有什么意外情况,持腰牌就近寻当地官府,找他们帮忙,知道吗?”
康熙在旁忙忙点头,又对皎皎道:“如朕亲临的牌子要收好,休要弄丢了……弄丢了也没什么,你那块牌子上是有编号排序的,丢了作废便是,有汗阿玛呢。”
这话就是明晃晃的偏心。等闲人得了这牌子便是天大的恩典,都是为了官员外派办差方便的临时额度,办差出去回来是要收回的,办差途中若是弄丢了,乌纱帽不保不说,保不定还会有牢狱之灾。
皎皎破涕为笑,点点头。
再是依依不舍,也总是要道别的。
皎皎执意叫娜仁与康熙先上马车,站在远处望着马车缓行入了城,兀自静立良久,直到彻底看不到马车的影子还站在那里。
过了许久了,安隽云才试探着轻声问:“咱们走吗?”
“走吧。”皎皎长叹一声,朝雾忙近前来扶她,朝纤从小路里走出来,冲着皎皎轻盈地一欠身,干脆地回:“人都齐了。”
皎皎便点点头:“叫他们小心些,别太露了踪迹。”言罢,又转身握了握安隽云的手,带着笑看他:“往后天涯海角,多劳安公子照顾了。”
“小生才要请夫人多照顾。”安隽云笑得阳光灿烂,冲她拱手作揖,又看了看天色,道:“不晚了。”
皎皎便握住他的手,移步向马车。
马蹄声“哒-哒”地响起,皎皎坐在一摇一晃的马车上,腰身却很稳,身子端正,下颚微态,神态淡然却不失威严,只有安隽云看出她些微的失落。
“……咱们还会回来的。”他小心翼翼地安慰着。
皎皎回过神,轻嗤一声,摇头轻笑,神情幽远,口吻极淡,轻轻地道:“我并不是为了这一回……但愿人生中,都是有归途的旅程吧。”她握紧了安隽云的手,安隽云揽着她,贴着她的头,声音温柔极了:“咱们总会在一块,人在一块,心也在一块。无论是踏向远方还是回家的路,我都会陪着你,永远不会离开。”
“……好。”皎皎冲着他一笑,眼眸微微有些湿润,点点水光如星辉熠熠闪烁。日光透过一层纱帘照入马车中,皎皎背着光,光影映衬下显得愈发神秘,一双眼却深深印刻在人的心中。
第120章
为太子出阁讲学入朝之事,朝中从二月开始纷纷扬扬讨论许久,如今总算有了定论。
太子太傅上书,明眼人都知道是康熙示意的,自然没有人会违背皇帝的意思。但大阿哥年长于太子,如今还在尚书房念书,借着太子出阁讲学入朝这股东风,纳兰明珠一派自然也开始为大阿哥出头。
中途还有人下场浑水摸鱼,究竟是为大阿哥出头还是不满太子一家独大要扶持大阿哥出来打擂台,只有他们各人心里最清楚。
康熙最后决定叫大阿哥也入朝学习,又命礼部与詹事府详查历代典籍,为太子出阁讲书择定吉日。
同是入朝学习,大阿哥是简单低调地被塞进了翰林院叫他“先跟着学□□便要预备盛大的仪式,百官恭听讲书,大阿哥心中会有多大的落差可想而知。
不过康熙并没有多少耐心去关心儿子们,为了皎皎与安隽云携手天涯的事,他闷闷不乐好一阵,最后只能轻叹着感慨:“孩子大了,围在身边的日子是再不能有了。”
“远香近臭,如今是她走了,你想念她;若是留在京中,还如未出阁前常常待在宫里,只安排你又要烦了。”娜仁随口一句,又忍不住拧眉嘟囔:“太子讲书入朝也就罢了,非用‘出阁’二字做什么?”
好长一段时间里,她听人说起都觉得是太子要嫁人了。
康熙先头瞪着眼睛反驳,听了她后一句却哭笑不得,细细琢磨倒也有点那意思,又因知道辩不过娜仁,便没多解释,只道:“阿姐你就不打算问问胤禔的安排?贤妃这几日可有些忙乱了。”
他说着,颇有些泄气——他本是打算等娜仁先开口,然后卖卖关子,在娜仁的再四哀求下再说出,那多有成就感啊?
但如今娜仁都把话题扯到太子出阁上了,也没提及胤禔半句,叫他失望落空,好不失落。
“贤妃是关心则乱,你还能亏待你儿子?”娜仁满不在意地道:“贤妃也只是在这事上才慌乱了,平常多干脆通透个人啊?也就是在儿子的事情上,总是当局者迷。”
康熙闻言,神情微微复杂,好一会,又展颜一笑,向靠背上一靠,感慨道:“还是阿姐懂朕啊,偌大的紫禁城,所有人都在揣摩朕的心思,真正了解的又有几个?”他仿佛只是随口感慨一句,但神情并不是戏谑那般,反而透着真心。
娜仁听了这话,掀起眼皮子幽幽看了他一眼,又一眼,直看得康熙心里瘆得慌。
好一会,康熙忍不住问:“阿姐你怎么了?”
“我在想,如果我点头附和了,你什么时候会再用妄自揣摩圣意来将我一军。可惜了,显然你还没有我聪明机敏、看得长远。”娜仁昂起下巴,瞧着颇为自得。
康熙无语又不由失笑,简直不知说什么是好,嘴唇都在轻颤,好一会,挤出一句:“那你这聪明可真是用错了地方。”
娜仁白他一眼,轻哼着不说话。
康熙确实不是打算将胤禔一直放在翰林院里,等太子真正入朝之后,他也会将胤禔安插到兵部学习。
他是既不想对旁人细说解释自己的用心,又看不惯贤妃上蹿下跳的样子,折中打算从娜仁这入手,由她转达给贤妃。
如今打算落空,只能稍稍透露两句,示意娜仁多加描写叙述转达给贤妃,又给足了好处,成功买动皇贵妃重出江湖。
不过他同时也交代给娜仁一件事,“太子妃的人选,朕心里多少有了定论。皎娴的婚事我知道佛拉娜着急,但还可以暂时放放,你宽慰宽慰她,朕还想多留皎娴两年,她姐姐不也是十八九才出嫁吗?她还尚未及笄,不急。在他们之前,胤禔先得要娶了福晋,毕竟他年长于太子与皎娴,阿姐你与贤妃在京中家世合适的格格们中挑选挑选,等今秋选秀,朕为他与太子一同赐婚。”
这是正经事,怎么也不能耽误了孩子娶媳妇。
胤禔是康熙十一年生人,按当代的眼光来看,今年过了生辰便十六了,如今普遍早婚早育,他正是适婚的年龄。
甚至贤妃早就打算给他安排司帐司寝的启蒙宫女,被娜仁强行拦住,从医学角度苦口婆心地长篇劝阻,最后成功把胤禔的处男之身保留到他生辰之后。
这已经是娜仁所能做到的极限了。不然传出去,她和贤妃的名声都不好听,面上也不好看。
这会听了康熙这话,娜仁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你打算叫保成几时成婚?他如今年岁可太小了,便是胤禔,若论婚期,我也觉着拖到明后年才好。”
历史上娜仁记得太子是康熙三十几年才成婚的,但那是因为太皇太后过世有国丧期,前头又缠绵病榻很长一段时间,自然耽误了择定太子妃,也耽误了婚期。
不然按照娜仁的推测,在太子出阁讲书入朝之后,康熙应该就会定下太子妃的人选,待太子长成便为他们赐婚。
如今太皇太后身强体健,早晚固定遛弯,娜仁甚至觉得她比太后还健康。
那自然没有守孝这一说了。
“不急,保成是小了些。”康熙对这个俨然是早有打算,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颇为淡定自信。
娜仁见状,便知道他心里有数,于是放下心来,不再多想这个。
有那个英国时间,不如好好想想晚膳吃什么。
左右等未来的大皇子妃看定了,择定婚期也是要从钦天监与礼部走的,到时候就全看康熙的意思了。
至于选大皇子妃的事,她倒是不觉得困难。
毕竟选儿媳妇的又不是她,上心的自然是贤妃,费神的也是贤妃,她只不过是占着宫中位尊者的名头,去当个花瓶摆件罢了。
没什么困难的,名正言顺地观赏美女看热闹,实在是天下一等一的美事。
娜仁回头将这两件事说给贤妃,贤妃果然松了口气之后又兴奋起来,转日便开始打听京中家世合适的适龄女子,偶尔还会召见几家命妇与他家的格格,还要拉着娜仁的大旗,在永寿宫见。
对这件事,娜仁从头到尾都兴致勃勃地,即便送出许多见面礼也丝毫不感到肉疼。
四月里,太子出阁讲书的日子定在闰四月二十四日。
这日下晌,坐着喝茶的时候,娜仁随意将目光从静坐读书的留恒身上收回,在康熙身上略过的时候便见他面色不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