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现在幕后黑手跑了。裴卿卿托着小脸,形容严肃。
这副严肃的样子看的乔苒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而后转头瞥向自己身边的包袱。拉开的包袱里躺着一只碎裂的陶碗。
“那郑老爷眼力不错,确实是前朝官窑的陶碗,价值不菲。”乔苒道。
裴卿卿撇了撇嘴:“是啊,若不是眼力不错也不会看上张解。”
这话一出,便见面前的乔苒挑了挑眉:“那份口供已经送回他家乡的县衙了,怎的说这也是县城的商队,无故被我等扣留了那么几日,总要有个由头的,由官府出面也免了他们回乡被问责。”
裴卿卿听到这里,忍不住哈哈笑了出来:“我记得那份口供上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
素日里的口供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是不会写上去,不过这一次,审问的是那个大督护的人,那个大督护的人审问人就是如此,喜欢洋洋洒洒,不管有用没用都写上去,先前乔小姐看他送来的东西,也看的甚是头疼。
这一次不知是不是忘了提醒他,不,一定不是忘了,是故意的。
裴卿卿想了想,又道:“我记得先前同他一道的吴老爷好似提过一嘴郑老爷的夫人是他们家乡那个县令的妹子。”
也就是说县令就是郑老爷的妻兄。
这么一份口供送到郑老爷妻兄的面前,或许那位县令大人未必会对发生在山西路的事情感兴趣,却一定会对小凤娘、瑶芝还有珠珠姑娘感兴趣的。
果然,乔小姐还是关心张解的,哪怕对方觊觎的不是“张公子”是“张姑娘”。
想到郑老爷接下来即将面对的遭遇,裴卿卿又哈哈笑了会儿,才收了笑,看向包袱里的陶碗道:“可惜,这碗碎了。”
幸好那郑老爷记性好,记得这一出,而后官差当真从一堆混着饭菜、杂物的箩筐里翻了出来,后来寻了人来鉴定,证实确实是前朝官窑的陶碗。
当时,那郑老爷还感慨了好一番真是浪费,居然拿这样的陶碗出来乞讨,而且还摔了云云的。
碎裂的陶碗已经不值钱了,乔小姐却还是让人翻了出来,不仅如此,还带走了。
“这是证物,是那个人留下的唯一一件与他有关联的证物。”乔苒看了眼一旁的陶碗幽幽的叹了口气。
这要是在现代,指纹检测当真是分分钟便将人找出来了,只可惜,这等时候,大楚不可能有这样的手段。
将陶碗收了起来,乔苒看向车窗外。
虽然还未离开山西路多久,外头却已经下雪了,不让大家出城继续相送是明智的,大雪天的,挤挤攘攘的若是摔了磕了那就不好了。
至于好意,他们已经心领了。
乔苒看着窗外的纷纷扬扬的雪片一时有些出神。
坐在马车里百无聊赖的裴卿卿掰了会儿手指头,忽地欢喜的叫了起来:“若是这一路上没有别的事耽搁,我们能在腊八节之间回到长安呢!百胜楼里的腊八粥可是一绝,我最喜欢了!”
小姑娘眼睛亮亮的,眼里有些期盼。
是吗?想起裴卿卿吃粥使劲加糖的举动,什么样的腊八粥吃到她嘴里也只余甜味了吧!这还能尝出别的味道吗?思及此,乔苒不由笑着摸了摸裴卿卿头上的小团子,期盼的不止是粥,还有长安吧!
外乡虽好,归心似箭。
她也有些怀念长安城了,也不知这一走,如今的长安城里怎么样了?
第521章 途中
如今的长安城并不怎么样,甄仕远对着桌上摊开的卷宗愁眉不展。
长安城连日大雪,以往闹事的百姓不出门了,各部衙门也清闲了不少。
至于那些闲的发慌的,一次骊山行足可唬的原本蠢蠢欲动的权贵子弟、富贵闲人乖乖的呆在家中,不出门惹事。
长安城因为这场大雪而变得难得的太平,除了被日常琐碎之事占据的长安府衙和大理寺之外。
长安府衙的事情忙也是忙不完的,一年到头都是如此,早就已经习惯了;可大理寺,甄仕远皱眉看着桌上的卷宗不语。
还多亏她惦记大家不远万里从山西路送了个案子回来,然后不出意外的,案子到现在都没破。
牢里的谢奕坚称自己无罪,至于那个小厮冬哥也有样学样,称自己是被诬陷的。反正现在死无对证,便是不少人都觉得下毒谋害赵大人这件事没什么异议,可赵大人真正的死因并不是那小厮的毒,这一点已经证实了。谋害未遂之罪并没有那么重,更重要的是证人的死,便是买凶杀人,杀人的是谁,买凶的是哪个,直至如今,仍然叫人一头雾水。
至于思辨馆中谢奕与赵大人结下的梁子,也没有多少意外之处,在思辨馆里为与自己不合的观点吵起来甚至动手的,每日不知凡几,真要抓起来,那简直没个完了。
案子进展不顺,被他抓来负责此事的徐和修查案查的心不在焉,毕竟骊山阙楼之事虽然陛下不准说,可事情到底是发生了,又有哪个会不去关注那件事?
悠悠之口能堵,家里活生生没了的人却是在不断提醒着大家阙楼之事是真实发生的。
这可怎么办?甄仕远叹气。不过比起他这边的万事不顺,她那里似乎还挺顺利的。
一想至此,甄仕远便抬头看了看周围,见唐中元正在门口站着,眼下并没有什么人进来,便把桌案上摊开的卷宗拂到一边,而后偷偷把压在桌边卷宗下的信封抽了出来。
山西路的消息应该尚算不错。毕竟,昨日收到消息的陛下上朝时还破天荒的嘉奖了一番几个前几日在街头扫雪的官员。
被嘉奖的官员受宠若惊,只是闲着活动活动筋骨在家附近的街头扫雪罢了,居然还被陛下提出来点名嘉奖了。
陛下还会关注这样的小事吗?
陛下当然没有那么闲,不过是心情不错罢了。据御前女官透露,圣心大悦是收到了山西路发来的消息的缘故。
这一点足可见山西路发来的消息应当不错。
至于什么消息,昨日下朝之后,便有不少大人开始打听了。他手段比不得那些大人,直到今儿早上才收到了确切的消息。
左右案子一时半会儿破不了,他在这里对着卷宗枯坐也没什么用处。甄仕远眼见周围没人便偷偷打开信封看了起来。
消息当然是好消息,揪出了困扰山西路多年的匪徒之患,还找出了山西路一带山间的金矿、煤矿、砂矿以及石漆,整个山西路面貌焕然一新。因为这一次抓的干净,听闻先前那个逃走的古通县令也顺势被抓到了,所以圣心大悦,新派遣的山西路府尹也在前往调任的路上了。
山西路的事情办的委实漂亮,不仅陛下满意,百姓更是如此。临离开时还夹道欢送,这样的待遇,可不是寻常那些派去各地做事的官员能得到的。
当然,事情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次的山西路差事幕后的黑手被放跑了,不过错不在她,她有功而无过,骤然跑去山西路办事,能做到这一步,陛下已经相当满意了。
而且,还不止如此。幕后黑手虽然跑了,她那边却也不是徒劳无功,听闻还是带回了不少线索的。至于什么线索,打听不到了,据说陛下没有透露。
陛下那里的消息从来都是如此。陛下属意透露,才能透露,所以,所谓的打听来的消息不过是陛下默许外传罢了。真正不能外传的消息陛下根本不会让它传出御书房。
甄仕远看罢,把信纸重新塞回了信封里。
一个但凡接手的案子,没有一个不成的人,本事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更何况,这就是自己的下属,她的斤两,他清楚的很。
有本事,还有运气,能不被陛下注意到才怪了。
甄仕远把信封塞回原处,看向桌上的卷宗:下属办事这般厉害,自己这个上峰却把差事办成这样,是不是说不过去啊!
对着卷宗看了片刻,甄仕远忽地扬声道:“来人!”
门外守着的唐中元忙走进来,抄手唤了声“大人”。
“去思辨馆看看。”甄仕远起身拿起桌上的卷宗向外走去,“还有,把徐和修也一起叫上!”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没心思又如何?身为大理寺官员,该做的一定是要做的。
……
……
不知道是不是心境不同的缘故,回去的路远没有来时那么有趣了。裴卿卿托着腮帮子,幽幽的叹了一声:“还以为这一次来同乔小姐出来有我如此厉害的身手的用武之地呢,结果却……”事实是她过来不过是跟着来玩来吃的,对此,裴卿卿表示很遗憾。
小姑娘失望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了,乔苒笑着摇了摇头,坐到她身边同她一道看向窗外:“身手厉害能保护住自己还能保护住别人总是一门好本事。”
裴卿卿嗯了一声,下巴磕在车窗边懒懒的打了个哈欠:“我……哎哟!”
正在前行的马车忽地一记下坠,裴卿卿惊呼了一声,半晌之后,摸着发红的下巴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一个能把歹徒打到落花流水让不少人畏惧的小姑娘却也能因为鬼怪的故事、因为磕到下巴大哭起来。
这一道哭声也让正在前行的车马停了下来,孩子的哭声远比大人的喊声更有穿透力。
“已经一连赶了好些时日的路了。”白郅均翻身下马,看了眼那边揉下巴的女孩子,笑着摇了摇头,转而对周世林道,“歇一晚再走吧!”
周世林嗯了一声,嘀咕:“果然孩子就是孩子。”不高兴就哇哇大哭。
不过,确实该歇息歇息了,一连赶路赶了多日之后,就连他们这些男人都有些受不住了,一眼望去均是满脸风尘仆仆,嘴唇干枯的模样。
不过大人嘛,不高兴可不能哭,还得继续走下去,如此一想,还是做孩子好。豆子书城
对于那个漂亮的小姑娘,他没有什么恶感,却也着实没办法像白郅均那样的喜欢,毕竟在山西路可没少被这小丫头坑过。
眼下轮到这小丫头被坑了,而且是真真实实的被一个土坑磕痛了下巴。
好在这里便是一个树林,方便车马休整,原地扎营,随行的伙头兵很快便升起了火,准备做饭。
哭了会儿的裴卿卿已经不疼了,收了眼泪,孩子的苦恼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她眼睛滴溜溜的转着,而后吸了吸鼻子,道:“好香!”
一连啃了好几天的干粮,就算干粮里有肉干,嘴里也早嚼的没有新鲜劲儿了。
如此一想,还是热汤热面来得好,哪怕只是最简单的撒了葱花的面也比干粮好吃多了。
只不过,大家都想吃热汤热面,要吃就要排队。两个女孩子从马车上跳下来时,几口大锅前已经排了老长的队伍了。
周世林捧着一碗热汤面坐在随身携带的小马扎上边吃边看。
依着他对这两个女孩子的了解,虽然这两个不是什么好人,但插队尤其是同辛苦了一路骑马而行的官兵抢吃食这种事是做不出来的。
白郅钧端着一碗热汤面走到他身旁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奇道:“大督护,你在看什么?”
“看戏啊!”周世林嘴巴努了努,指向前头,道,“安静了一路了,这时候估摸着该表现表现了。”
白郅钧:“……”
前方不远处的两个女孩子面前,有人一前一后端了碗热汤面走到女孩子面前递了过去。
“呵,献殷勤也要看时机,这等时候便是什么贵重的首饰都不如一碗热汤面来的重要。”周世林边吃边看,不忘评价,“这两个小子还挺会的,有我年轻时的机灵。”
这样的好意自然是不能拂了的,更何况本也有两个女孩子,两碗面刚好。只是,这两碗面也不知道她吃那一碗。
小孩子吃那是大人对孩子的照顾,没什么,可若是姓乔的丫头吃那就不一样了。
“就知道这两个憋了一路要弄出些事情来。”周世林看热闹看的正在兴头上,“看她吃谁的。”
这副看好戏的语气让白郅钧忍不住摇头,道:“大督护,你这般不大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周世林不以为意道,“齐人之福,谁不想享,这不是挺好的嘛!”连他都想路上有两个美娇娘争抢着给他送碗热汤面来。
不过,这出戏注定要让周世林失望了,也不知那个裴卿卿说了什么,姓乔的丫头转头就把两碗热汤面递给了裴卿卿。
两碗热汤面最后还是进了裴卿卿的肚子里,这个结果让周世林觉得有些意外,心道有个孩子掺和在里面果然看不到什么。他摇头叹了口气,兴致恹恹的起身回营了。
便是没好戏看,奔波了多日,能停下来歇一歇睡个安稳觉也是好的。
只是这安稳才到半夜,周世林便被一阵腹痛惊醒了,捧着肚子跑出营帐,而后不出意外的看到了不少排队捂着肚子等候的官兵。
“这是……”周世林捧着肚子有些惊讶,虽说腹痛,倒也没有太过,还能忍上一忍。
白郅钧走过来,月光下,脸色有些发白,显然情况也不大好:“大夫看过了,好似是煮面的锅没洗干净,乔大人已经起身去查看情况了。”
听到这里,周世林嘴角忍不住一抽:有个大理寺官员在这里就是好,闹肚子也要找个由头。
说话间,由头已经找到了、
女孩子带着人从营帐中走了出来,比起官兵们发白的脸色,她还有身旁那两个争风吃醋的小子在一众脸色发白的官兵中,面色倒是不错,瞧起来还挺精神的。
看到他们,女孩子走了过来,解释道:“装药材的油纸包磨了一路破了一个洞,恰巧漏了些药材出来。”她道,“药材里混有巴豆,伙头兵没把锅洗干净便打了水煮面了。不过好在这巴豆的量少,除了排在前头吃了面的,后面的几乎都没什么事,便是有事,拉个肚子,歇一会儿应当就好了。”
这就是闹肚子的缘故。
周世林松了口气,难怪虽然腹痛,倒也没有太过,还能忍一忍。
不过,也不是谁都能忍得了的。从马车里走下来的小姑娘素日里精神十足的小脸惨白如纸。
对着走过来的张解和黎兆,她手指着他们,颤了颤:“你们……你们两个是不是有毒啊!”不就吃了他们两个端来给乔小姐的汤面吗?居然叫她拉了好几回肚子里,这还是人吗?
越想越委屈,裴卿卿扁了扁嘴,哇一声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