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不合——漫漫步归
时间:2021-08-20 09:05:14

  “是没有放爆竹还是没有害人?”女孩子却并没有就此罢手的打算,接着问道。
  赵东家彻底瘫软了下来。
  明明是大冬天,他背后却已经被汗浸湿了。
  “没……没有放爆竹,也没有害人。”赵东家不再去看女孩子的眼睛,垂下眼睑,看着地面,喃喃道,“都没有,大人。”
  “那你们怎么会认识薛怀?”
  “我这里是书坊,他会来我这里买书,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突然意识到了她口中的措辞是“你们”的赵东家顿了顿,又接着看着地面,语调平平的说着,“我不知道薛怀认识不认识王林翰,都是一条街上的,他又经常来,兴许认识兴许不认识,我也不知道。”
  一旁的裴卿卿听至此,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嘀咕道:“跟背书似的。”
  乔苒闻言轻笑了一声,揉了揉她头上的两个团子,没有说话。
  确实跟背书似的,从方才开始赵东家就不敢再看她的眼睛回话了,这样看着地面回答的话看来不能信。
  乔苒摩挲了一番手里的腰牌,收了起来,没有再举着腰牌让他回话。
  这个时候,便是举着腰牌,恐怕这赵东家也不会说实话了。
  “那叨扰东家了,”乔苒说着拉起裴卿卿的手向门外走去,“我们去会会那个卖布的王林翰吧!”
  眼看那东家松了口气,支着胳膊缓缓从地上站了起来,临出门时,乔苒却又突然停了下来,转头问他:“对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东家才放松的神情顿时一紧,而后挤出一个干涩的笑容,道:“大人你问吧!”
  “听说你那《书生神笔传》上一册同新出的这一册之间隔了快半年了,因着此前每每二三月一本,这一本拖得这么久是为什么?”
  赵东家愣了愣,道:“这个大人要问王林翰了,写书的不是我。他若是拖,我也奈何不了他。”
  乔苒闻言点头轻笑了一声,道:“我只是觉得这《书生神笔传》最后一册出来的好巧,都拖了这么久了,早一点晚一点也无妨了,偏偏拖到同薛怀从大理寺大牢放出来一个时候。”
  赵东家脸上的神情有些晦暗不明,不过察觉到她在看他时,忙低下了头,不与她对视。
  这鹌鹑一样的举动看的裴卿卿忍不住吐了吐舌头:这还不如直接说了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这是心虚了。
  “你不要多想,”女孩子笑着踏出了大门,而后回头道了一句,“我就随便问问。”
  随便问问……一旁旁观了整个事情经过的平庄挠了挠头。
  这随便可真是吓死人了。
  难怪古人说“言语可以杀人”,他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不过,原本还看不明白这事情之间有什么关系,现在倒是因着旁观了一番乔大人的问讯,似乎隐隐约约能有些眉目了。
  当然,他只是“隐隐约约”有些眉目,看那赵东家的样子可不像“有些眉目”的样子。
  临离开时,平庄也不忘回头看一眼赵东家。
  看他低着头瑟瑟发抖的样子还真是怪可怜的,不过,遇上乔大人这样的,还是痛快招了吧!左右,她想知道的迟早都是能套出话来的。
  平庄摇了摇头,离开了。
  待到三人离开之后,赵东家这才双腿一软,再次瘫软在了地上。
  她……是都知道了吗?
  先前还以为她是在诈自己,可临走时那一句话却让他坐实了自己的猜测。
  《书生神笔传》最后一册出来的委实太巧了,巧到薛怀一出来,这最后一册就出来了。
  原来在他们看来毫无意外的结果,在大理寺的大人们眼里却是漏洞百出?
  赵东家苦笑了一声,看着自己的胳膊,叹了口气。
  ……
  “乔小姐,所以,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裴卿卿实在耐不住好奇,待离开三德书坊一段路之后,便左右探了探小脑袋,看没有外人,便忍不住问了出来。
  这对着她都能想问就问的样子看的平庄羡慕不已。不仅是羡慕小孩子便是犯了错事,说了不该说的话,乔大人不会计较,更羡慕这古怪鬼机灵的小孩子其实是很得乔大人喜欢的。
  这孩子能在她面前想问就问可不仅仅是因着乔大人会因为年纪让着她,而是更清楚乔大人宠着喜欢自己,才敢这么发问的。
  换了他,还是不敢的,想到方才那个书坊东家被吓成那个样子,真是想想便叫人害怕。
  “我怀疑写最后一册《书生神笔传》的跟前头那些的不是一个人。”乔苒说道。
  对着裴卿卿,她没有绕圈子。
  裴卿卿眨了下眼睛看着她:“不是一个人?为什么要换人……啊,我知道了,乔小姐,你该不会怀疑前头的是薛怀写的,最后一册换人写了?”
  这种鬼机灵孩子还都挺聪明的。平庄别过头去,听一旁女孩子出声解释了起来。
  声音柔和,却仿佛有种安定人心的能力一般。叫人跟着她,不会生出不安来。
  看来,还是九叔眼光好。
  “薛怀当时被关在大牢里,就连出狱的日子都不可估量。”女孩子说着点了点小姑娘额头,笑道,“那《书生神笔传》卖的那么好,如果坊间催促的急,薛怀又不知道能不能出来,东家找人代笔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裴卿卿听罢“哦”了一声,小脸严肃的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却又再次拧起了眉心,她道:“可是那契书上不是薛怀的名字。”
  她没有忘记乔小姐方才特地让这个平庄收走的契书。
  “不错。”乔苒闻言倒是点了点头,而后却道,“上面不是薛怀的名字,不过契书这种东西可以造假也可以重新写一份,况且,薛怀的情况有些特别。”
  薛怀手里藏着各式各样被打造成纯金的物件却不外漏,很显然他是要带着这些金子去做某一件事,而且这件事不想被外人知晓。
  再想到他同薛家的关系,如果在外头赚了大笔的钱财,想要瞒着薛家,甚至自己不出面签订契书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即便东家拿出了契书,也不能证明什么。
  这《书生神笔传》出来的时机巧合,以及前后两册内容大相径庭,还有那一日莫名其妙的爆竹声,由不得她不怀疑这两人会不会同薛怀的死有什么关系。
 
 
第585章 凶手
  当然,有没有特别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乔苒站在布庄门口,看着门可罗雀的门前,再看看两旁店铺人都快溢出来的热闹,越发觉得这布庄杵在其中有些不伦不类。
  在门口站了一刻,她迈步走了进去。
  才迈进去,便吃了一嘴的灰。
  半空中满是尘土,裴卿卿皱着眉头用手在鼻间奋力的扇着。
  乔苒也扇了扇,目光落到正对门空空荡荡的桌椅之上,开口喊了一声:“有人吗?”
  “等着!”一声略有些不耐烦的声音响了起来。
  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之后,有人自里间摔开门帘走了出来。
  乍一见这人,乔苒双瞳便不由暗了暗。
  原先听“王林翰”这个名字以为是个身形文弱读书人模样的人,譬如同方才见过的书坊东家那等的,没想到真正见了,这人却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身量虽然不高,甚至还可以说是矮小,人却壮实,大冬天的穿着一件短衫,隐隐可见臂膀上似要挤出来的肌肉。
  这可不像个普通的布庄掌柜。
  乔苒打量了他一番之后,开口了:“王林翰。”
  那掌柜沉着一张脸不耐烦的抬头望来,目光在触到乔苒身上的官袍时顿了顿,而后毫不客气的开口问道:“大理寺的人来我这布庄做什么?”
  他开口便点明了她的身份,显然是不欲废话。
  这样也好,乔苒心说着也开口说明了来意:“我来问问薛怀的事。”
  听到这句话,王林翰脸色一怔,默了默之后,转过头去,道:“我不认识什么薛怀的。”
  就知道他不会承认的。
  “可方才三德书坊的东家却不是这么说的,”女孩子闻言只笑了笑,目光落在他的脸上上下打量着再次开口了,“他道你们两熟得很。”
  裴卿卿和平庄闻言下意识的看了乔苒一眼。
  那东家可没那么说过,乔小姐(乔大人)又诓人了。
  “笑话!”这话一出,王林翰立即冷笑了一声,不复方才的三缄其口,冷声道,“我跟薛怀再熟能熟的过他们?”
  乔苒挑了挑眉,对王林翰的“配合”很是满意。
  顿了顿,她又道:“他已经把话本子的事告诉我们了……”
  “那也同我没什么关系!”王林翰听到她说“话本子的事已经被告知”之后,脸色立即沉了下来,他冷哼了一声,将桌后的凳子抬脚勾了出来,而后坐在椅子上冷笑着看着他们。
  “前头几本话本子是姓薛的写的不假,之后他不是被你们大理寺抓进牢里去了么?坊间等的急了,姓赵的自己请我让我帮忙写的,这同我有什么关系?”王林翰说道。
  乔苒看了他一眼,手伸到平庄面前,平庄愣了一愣,连忙将契书从怀里拿了出来,交到她的手上。
  乔苒接过契书抖了开来,而后指向契书上的名字,问他:“那为何这里写的是你的名字?”
  大楚律法对于税这一途上还算是完善的,书坊找人写话本子,卖话本子挣的钱也属于要交的范围之内。
  如果是一本两本卖的不好的话本子倒也罢了,似《书生神笔传》这样卖的这么的好的,长安府衙一定不会遗漏,提早拿了备录的。
  也就是说,她觉得赵东家会拿一张假契书诳她的可能性极小,毕竟这是走一趟长安府衙就能验明的事。
  只是契书上是王林翰的名字,收钱的却未必真的是王林翰,有些人私底下有自己的盘算,那是查不到的。
  所以只能从他们口中将话套出来。
  虽然对于薛怀为什么会找人代签她已经有了猜测,却还差王林翰的亲口承认。
  果不其然,这个问题一出,王林翰便不屑的哼了一声开口了:“还能为什么?自然是怕怀国公府的人发现罢了。他不是一直如此吗?对着薛家的人跟做贼似的。”
  有了王林翰的承认,乔苒笑了笑,顿了顿又道:“坊间对你写的最后一册并不满意,可见你写的并不好,薛怀自牢里出来之后怕是一出来就会来找你和赵东家,结果却知晓你二人自己写了新的一册,他怕是因此不满而与你们生了嫌隙。”
  王林翰听她如此说来,脸色一僵,却还是硬着头皮辩解道:“要找也是找那姓赵的,整件事都是他从中穿线,跟我没什么关系。”
  乔苒嗯了一声,神情却不置可否,只顿了顿,再次开口问他:“那一日你们没有发生争执吗?”
  “这算什么争执,不过是吵架而已。”王林翰有些不耐烦的挥着手,似是想把面前这个女孩子赶出去。
  这话一出,他并没有发觉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直到看到那女孩子身边两个人震惊的眼神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看向众人,不解的问道,“做什么看着我?”
  那女孩子笑了笑,手一伸,指向外头那座桥的方向,道:“薛怀从怀国公府来你这里,按理说是先到桥那里,而后绕过来走到这条街上见到你和那个东家,之后要离开应该从另一侧离开,可为什么他们是在桥上出的事?”
  王林翰脸色微变。
  也就是说路径和事情发生的前后不对。
  薛怀这个案子里,不少都是事情的先后顺序整理之后发现有问题的。
  这也是其中一个。
  方才王林翰脱口而出“吵架而已”可见那日已经见过薛怀了,所以,薛怀自怀国公府过来,经过桥面,结果地上打滑落入河中,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要么便是薛怀见了他二人去而复返,要么便是在经过桥面之前,薛怀便已经见过王林翰和那书坊的东家了。
  两种推测,她更倾向于后者,毕竟若要让人记起很久以前的事或许有些困难,可薛怀出事那天大理寺很快就到了,当时却并没有人之处见过薛怀。
  这条街上那么多人,道路狭窄,多是走路的,薛怀坐马车经过,有人看到定会提的,可事实是根本没有人提这一茬。
  “你那一日是在哪里见的薛怀?”乔苒斟酌了一下,再次开口问了起来。
  王林翰沉默了下来,半晌之后,他回道:“前头那条大街上的茶馆。薛怀那个人警惕的很,怕经常出入我们这里会被薛家的人发现,每一次谈话本子的事便同我们约在茶馆。”
  乔苒记起来的路上确实在前头大街上看到过一家茶馆,便点了点头,道:“过后我会带人去核实。”
  不过,薛怀对薛家的警惕是不是太过了?想到薛怀的举动,乔苒有些费解。
  不过眼下,这件事暂时同案子没什么关系,王林翰也在此时再次开口了。他道:“我骗你们作甚?他那话本子卖的好,赚了大钱,都是他和那姓赵的拿了大头,我只拿了个添头。”
  “所以,你因此嫉恨对薛怀动了手?”乔苒再一次开口说道。
  至于薛怀是因为额头上那个伤而死的事她并没有透露。
  “没有,也就推了他一下。”王林翰满不在乎的说道,“前面几本也就算了,这最后一册是我写的,他一边骂我写的什么狗屁玩意儿,一边道最后一册的钱他和姓赵的要拿大头,这我怎么能答应?愤怒之下便推了他一把。”
  他说着神情里还有些愤愤不平,似是对当时的事分外不满,却因此并没有注意到他开口之后众人微变的脸色。
  推了一把……乔苒沉默了一刻,问王林翰:“你推他之后,他伤到了哪里?”
  王林翰想了想,指向额头处,道:“就这里吧!”
  裴卿卿听到这里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比起好些事情不知道的平庄,她昨日跟了乔小姐一路,知道的自然不少。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