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雁起身去泡茶。
风吹开窗户,掀起桌上的宣纸,纸上用清秀小楷留着一段话。
“有人说过,
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公义。
我所幸生在这个时代,遇到了这样一个新生的国家,遇到了这样一群为了祖国而奔走奋斗的人。
他们面临的是无形的‘枪林弹雨’,他们也曾在异国他乡孤独地遥望神州。
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在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随时出征。
只因他们知道,在他们身后,永远站着他们的祖国,
永远,都有那么一面赤旗在身后飘扬。
这面旗将公义的种子交到他们手中,让他们播散往世界而去。
他们作为华国的代表,也会让世人知道——
强权不是公理,
强权捍卫公理。
到那个时候,华国不是弱国,而是大国,是世界之大国,历史之大国。
百年前,我们在那长的看不见尽头的桌上丢掉过白银,丢掉过国土,丢掉过尊严。
而如今,我们及我们的后辈,会将这一切重新拿回来,并誓死捍卫它们。
神州,是华国的国土,
守护国土,寸步不让,守护主权,毫不犹豫。而完成这一切的人,可以是你,是我,也可能是华国的任何一个人。
我相信,数十年后,华国将会创造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
弱国有公义,强国亦不会强盗。
我相信,
那一天,孩子们可以放心欢笑,女人们可以身着华裳,老人们可以有所依靠。
那一天,我们能有最强大的国防力量,最安全的防护设施,最高端的科学技术。
那一天,我们的外交官依然会站在守卫祖国“无硝烟战场”的前线上,勇往无前。
我坚定地相信着,
那一天不会来的太晚。
本文完。”
评论区在结局章出现后沉默了数分钟。
紧接着,评论数量暴增,
单章评论瞬间破万。
回复评论数最高的一条。
[评论区:我可以骄傲地说,那一天已经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1《我的中国心》歌词
第34章 剑锋已亮21
宋灵的毕业论文题材就是,华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概况。
为了完成这个论文,她不得不搜查大量的资料,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在查找些事件的时候,她发现其中很多名字都是反复出现,这些名字代表了个时代,也组成了那些惊心动魄的外交事件的部分。
其中个名字,叫做谢雁。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是绝密档案的很多资料,如今都已经解密,宋灵也因此可以接触到更多,之前不为人知的事件细节。
这些故事,每个都改变了她对以前在历史书上浅尝辄止学到的内容的看法,也让她知道了更多的真实事件细节。
原来,那些不为人知的绝密事件,那些暗潮涌动的暗杀威胁,那些每次会谈和博弈,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
她顺着谢雁的资料往下查,根本停不下来。
宋灵看到的,不是个华国的外交官,而是华国的外交历史,是谢雁和她的同事,以及无数投身华国外交事业的人们的故事。
他们有的日夜忙碌地准备资料,折腾出了胃病,有的多少年只能在国外,遥望自己的故乡,有的要面临更大危险,甚至可能付出生命……
但在如今这个以娱乐为主的舆论环境里,这些故事鲜为人知。
等晚上闭馆了,宋灵还没看完资料,只能等第二天再来继续。
就这样在图书馆里呆了近个月,她的论文终于有了雏形。
而宋灵最后天走出图书馆的时候,看着明媚的阳光,还有周围年轻而热烈的脸庞,回想起当时在档案里查到的老照片。
那些黑白的照片上,也曾有这样批不输于他们的年青人,而现在,那些人的名字,都变成了个个故事,镶嵌在档案的深处,等待着某个想要回顾历史的人去翻阅,随后,再被他们的激情和理想所激励。
最可惜的就在于,这些记录那些传奇故事的书籍,已经很久没有人借阅过了,它们躲在书架最深处。
在她的毕业论文里,以“谢雁”为主角,展开讲述了那些年华国的外交事件和外交策略变化。
很快,有个导演看到了这篇发表出来的论文,以其作为素材,整理了剧本,拍摄了部十集的献礼剧。
这部献礼剧,以外交部的那群年轻人为主视角,讲述了华国曾经的那些岁月,以及路走来所发生的历史事件。
因为没什么流量参加,也没有资本投资,集数很少,钱都花在刀刃上,精益求精,虽然只选取了几个事件,并没有完全写完谢雁的整个人生故事,但足以让人以此窥见当年的历史角。
这里面的年轻人,鲜活形象,也真实,而那些指引他们前行的前辈们,亦是个个同样鲜活的影子。
这些影子,怀着对祖国的热忱,将自己的生都献给了祖国,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所留下的痕迹和故事,无不是和祖国有关,也无不让人动容。
献礼剧引起了很多青年和少年的反应,他们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分享这些故事,然后写下自己的感言。
“看完后想再去刷五百套五三!”
“再没有理由不努力了!”
“原来那些年,我们经历了这么多,先辈们太不容易了。”
宋灵太快乐了!
因为这部剧播出之后,网上出现了很多二创的内容,她又能看着那些剪辑得令人落泪的各种视频层出不穷,吃到好多粮!这些二创,引得更多的人去关注事件本身,形成个良性循环。
而在视频的评论区和弹幕上,大家都表示要不忘历史,砥砺前行,要好好学习来建设祖国,让祖国变得更美好,更强大。
然而,就在这些铺天盖地的热度和讨论下,有些不样的声音出现了。
“点都不符合事实,当年西方那么强大,能这么对西方的媒体说话?谁给你的勇气?当年那么弱,还敢这么强硬,太不现实了。”
“太假了,看着就不合理,这样的剧就应该禁播!”
“哪有那么夸张,假的吧,联合国有那么重要?”
“教小孩子吵架的剧,播出来影响不好,已寄信给广电,不谢。”
“太无脑了,女主怎么能和她姐夫在起?这不是抹黑这个职业吗?”
这些评论看得宋灵满头问号。
女主连姐姐都没有,哪来的姐夫,这是串台了吗?
这些评论有的说为了孩子,有的说为了这个那个,但宋灵看了半天,横竖也没看见什么合理的逻辑,反而有些观点过于离谱,不能说模样,只能说和原作毫不相干。
关键是,还有人信这个剧情真的有,在评论下面义愤填膺。
[太过分了,居然出现这样的剧情!这不是瞎拍吗?]
[是被删减了吗?求资源!]
[????上面求资源的认真的?]
尽管网上的言论有些混乱,但每次看到些言论,宋灵还是很生气。
她打开手机键盘就和他们开始对线,结果对面就和有组织有群样,瞬间就把她的社交平台淹没。
她截图了评论,举报给平台,但在对方的攻势下显得极其势微,的确,正常人谁会在网上刷屏带节奏呢,最多只是看见不平的时候,偶尔出来说两句,很难扛过这种攻势。
而这些节奏的评论下,还有很多没看剧,或者很容易被带偏的人,真的接受了这些“言论”。
对啊,当年什么都没有,穷二白,你怎么能这么强势呢?肯定就是过度美化,肯定有问题!虚假!举报!无脑!
宋灵气的晚上没睡好。
第二天她打开热搜,发现献礼剧的导演上了热搜。
原来,他转发了那条微博“点都不符合事实,当年西方那么强大……谁给你的勇气?……”
并且,转发只加了句话。
“祖国给我们的勇气。”
刚发出来,他的微博下面立刻就被义愤填膺的人攻陷了,但随后,越来越多的网友自发地出来,用很长,但是真情实意的评论,在他的评论区进行回应。
“即便那个时期我们无比艰难,我们正在努力地追赶国际的脚步,但我们从来都是挺直了脊梁的说话的,哪怕面对霸道强权,也绝不卑躬屈膝。”
“啊啊啊啊导演这回复,爱了!!!”
“导演永远的神!!!真的很多人别被轻易带节奏了,今年很多献礼剧,我国的宣传也跟上来了!”
“这部剧我看过,有拍的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我不会因为我不喜欢某个桥段,就对整个剧进行攻击和否定。评论里很多说的不合理剧情,其实剧里根本没有,雁姐没有姐姐,也没有姐夫,她的对象是我(不是)——是苏明笃,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神仙cp,为国献出了辈子。”
很多媒体大v也纷纷转发,数万的网友,用行动告诉了那小片声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紧跟着,苏明笃的故事和两人的信件来往也被公布出来,虽然公布出来的只有寥寥数封,但足以让人明白两人之间的感情。
那个时代,写首诗,给个信物,接受了,就代表姑娘已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你。
不像现在些大张旗鼓的表白,社交平台的秀恩爱,固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表达情感的方法,现在发条博文,就是爱你。
但在那个时代,愿意让自己的人生里多出另个人,就是爱她。
开始,那个帖子只是简单讲了两人从相识到结婚的故事。
[看不出来,是举案齐眉那种吗?]
[生世双人,就已经足够了啊!]
[那个时代都是从而终,很正常啊,但他们怎么突然喜欢上的?见钟情?]
随后,帖子里贴出了他们之间来往的部分信。
谢雁会给苏明笃写自己驻外的所见所闻,而他会写自己做研究,有时有突破的高兴,有时陷入瓶颈的痛苦。
两人或许并不在个地方,甚至不在个国家,但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样的,即为祖国的强盛而不停奋斗。
在那个年代,志同道合,即为同志。
彼此欣赏和爱慕,想要和眼前的人共度生,即是夫妻。
即便没有轰轰烈烈的恋爱,没有海誓山盟的结果,没有私定终身的诺言,没有大张旗鼓的宣布,但陪伴对方生,同奋斗的选择,已经证明了切。
即便在他失踪的那些年,没人知道他会不会回来,有些像他样的人,回来之后,家没了,亲人走了,妻子改嫁,孩子住在了别人家里……
而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回来了,谢雁还在那里。
最后他编写了很多资料,调整课程结构,出论文,苏明笃编写的课程,成为各大高校的教科书,后期他的身体好了些,又加入了些实验和研究当中,为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献出了生的时间。
论坛里贴出的最后张照片,拍摄的是最后封封信,由谢雁写给他的信,坚定而有力的字体写着——
“我不是在等你。”
“我只是不会再喜欢其他人。”
我有自己的路,你也有,我会朝着我的路走,若有必要,我会为祖国献出我的切。
正巧,你也是这样的人。
正巧,我们遇见了。
[呜呜呜呜呜我泪点太低了!!!!]
[去看献礼剧吧,看完我人哭没了。]
[什么,楼上说的我不敢看了qaq两个人不是在起吗,是he吧!]
最后的电视剧出来,苏明笃的戏份很少,因为这部剧主要就是讲外交,而非科研。
但这集的最后,有人在下面推荐科研相关的系列的电影和纪录片,其中个就是以苏明笃等科研人员为主角原型之的电影。
至于那部献礼剧的第集,是从个少年出国留学,从千千万万无个青年跨出国门开始。
中间,或有波折,或有惊险,或有离合悲欢,或有挣扎痛苦,但他们依靠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建设个强盛祖国的理想,坚持地走了下来,坚定地走了下来!
结尾的最后幕,是看着依然还很显年轻,但五官已经成熟长开的妻子,她站在丈夫的墓前,轻轻笑,擦了墓前的白石,放上颗很普通的水果糖。
妻子站在那里看了良久,才终于转身离开。
离去的背影,如那年他们都正是年少时,起在大学的校园花廊下躲雨时,远处有人叫她的名字,于是她先离开的背影。
像是被风带走了样,她又融入了这祖国的河山中。
而他,则被留在原地。
两人去的方向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将自己永远地献给了他们所热爱的祖国。
这就是“影视剧的结局”。
每个故事都需要个结局。
但祖国的故事,永远没有结局。
从某日后,天亮了,梦醒了。
她起身抬头,挣扎着走在这个泥泞的世界里。
这路上,
有人对她指点,有人冲她喊叫,有人侮辱她,嘲笑她,抹黑她,也有人对她好言利诱,哄骗推扯。
有人叫了别人来当说客,叫她往更美更“自由”的别路去。
“这条路不也有自由吗?”
她不明白。
说客说,“你的孩子们,喜欢歌,喜欢舞,喜欢漂亮的人儿和衣服,那里可有很多!而且路面干净开阔,不会扎脚,你何苦再走这条路呢!”
她晃眼往那看,大白路上乌泱泱全都是富人,哪有穷人的活路?
她现在是不穷了,可她不会忘记自己也是穷人起来的。
孩子们喜欢那些,可她要孩子们,不止是能平安喜乐地享受那些,更能不忘最初的心,继续往前走。
她又低头看着自己的脚。
绣花鞋,
红彤彤的鞋面,
是她自己针线缝出来,不小,正好合脚。
鞋面沾了泥,她轻轻擦,然后说,
“走那条路,不是站着走,是跪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