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致富发家——大河东流
时间:2022-01-16 14:55:29

  赵建军兄妹两个更是。
  现在好不容易长到这个年纪的孩子普遍的身高,继续多补一补,身高这是一辈子的大事。
  八月,也到了新学期学生截止报名的时间了。
  这个是之前说好的,十二到十六年龄段的孩子要是还想上学,由村里帮出学费供他们上学。
  在江河又一次给他们家送柴过来的时候,顾向恒叫住了他,“江河,你等会。”
  顾向恒给了他三块奶片:“尝尝好不好吃。”
  江河不好意思伸手:“叔,我不要。”
  顾向恒:“别矫情,拿着。”他直接塞他手里:“就是尝个味,你不好意思,回头帮你婶子去多耙点松针回来,对了,我有点事想问你。”
  江河把这三块奶片紧紧握住:“我傍晚就把松针送来,什么事啊。”
  “上学要截止报名了,你想去吗?”
  江河今年十四岁了,没有上过学,家里穷的连饭都吃不起了,哪里还会有学上?
  但他有一颗向学的心,顾向恒没少在扫盲班里看到他。
  他会利用晚上的时间过去学习,等老师上完课了,他还会过去问问题,这是一个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的孩子。
  他上回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自己拿着一份报纸在那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看了。
  江河愣住了。
  他想去吗?
  他想。
  只是……江河苦笑。
  刚听到大队长开会的时候说这件事,他就疯狂心动了,只是他奶奶年老体弱,下面的妹妹年纪也还小,要是他去上学了,家里的口粮怎么办?
  顾向恒知道他的顾虑:“江河,我知道你想去,只是顾忌着家里,你早上可以早点起来去割一些猪草换工分,上午去学校上课,下午不耽误干活。”
  “你要是担心粮食不够吃的话,我借给你,等你以后有富余了再还给我。”
  顾向恒这是起了爱才之心,因为这孩子是真的聪明。
  他只是去过扫盲班,现在他认字已经没有大障碍了,写字因为没有纸笔练过,只能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的也工整,也不知道私底下练了多久。
  顾向恒:“江河,你别急着拒绝,我已经跟你奶奶商量过了,她也是赞同你去上学的。”
  “以前有句话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当然是偏颇了,但是读书可以明智,可以明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书上寻找答案。”
  江河那张黝黑的脸上十分清晰的出现了纠结的神色,他拿不定主意,“叔,我……”
  他要借吗?
  “顾叔叔,我已经受了你很多帮助了……”他怕他以后还不起。
  看到他这样,顾向恒直接拍板了,“行了,就这么决定了,我今天就把你的名字写上去,等到要开学的时候记得准时去学校。”
  “年纪轻轻想这么多做什么,想去就去,以后你肯定会出息的。”
  或许就需要有人帮他下决定,江河听到顾向恒这么说,松了一口气,眼神也变的坚毅,大声像顾向恒回答,“叔,好,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顾向恒满意的点头:“你上学要是觉得轻松,可以跟人借一下二年级的课本,要是也掌握了,可以跟老师提出跳级,这样子可以节省你上学的时间。”
  听到他这么说,江河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还能跳级!
  就是说原本小学需要上五年的,他要是跳了,就能上四年,甚至三年!两年!
  等到了九月的时候,赵建军兄妹、江景翔他们三个人成功升级成了二年级小学生,同时这一学期迎来了几乎是史无前例的新生,为此原来的两个教室都不够,启用了一间新教室。
  有公家的便宜可以占,不少人都把孩子送过来了。
  就像顾向恒说的,去上半天课,下午还能继续干活,这样子算一算,跟学费相比,他们没有亏多少。
  而且大家都很机灵,大队长就喜欢用有文化的人,他们也想自家的孩子有出息。
  而且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些文化人有些方面确实比他们行,比如那些知青,来到他们这里下地干活看了都摇头,但是做账计数那些,比他们好多了。
  这一回有二十四个男孩,十二岁到十六岁的都有,十六岁的就一个,十二十三岁的比较多,女孩子来了四个,都是十三岁,加起来二十七个新生。
  当老师的很容易就能够发现这一批新生和之前新生的区别,他们大部分家里都困难。
  大队长说以后会逐步降低免费入学的学生岁数,十二岁以下的一个都没有。
  有些人还不信,觉得不会有这样的好事,直到看到他们真的在课堂里上课,还不用交学费,有人后悔了,找到了顾向恒:“大队长,我之前忘了报名了,我儿子他也符合要求的,他今年十五岁了。”
  要是能去学校学会读写,学会算数,那半天的工分不要也行。
  顾向恒不喜欢人出尔反尔,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个例外。
  又加了几个人,这一年新生史无前例的超过了三十。
  十五十六岁,在乡下,除了没有结婚,基本就是一个大人了。
  来这里的有觉得便宜不占白不占来的,也有向江河这样,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的。
  他们年纪大,定力好,如饥似渴的学习,这带动了大家和老师。
  江明宗比之前更忙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他对要讲的内容早就熟烂于心。
  但是新学期以后,他花了更多时间在备课上。
  顾向恒和江景瑜在他们上课的时候在外面看过。
  一个个腰板挺直,双目直视黑板,没有一丝杂音。
  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好。
  他们悄悄的离开了教室。
  在路上,他们边走边说:“现在距离恢复高考还有八年,如果他们能够好好学习,等到时候,未必不能搏一搏。”
  在这个年代,能考上大学,真就改变了命运。
  最不次,也是分配到政府单位、国企等。
  而且待遇很好,基本会分房子。
  直到后来大学生越来越多,这才降低待遇的。
  前几批大学生,不愁前途。
  江景瑜看向他:“恢复了,你要去参加高考吗?”
  顾向恒:“……先看看到时候村里的发展吧。”老上级也有问他,以后有没有意向升去县里帮他做经济。
  他说这边才刚开始,推拒了。
  他一开始只是对上庄村,这个后来消失的村子有执念。
  如果说走政途,一步一步往上爬,顾向恒揉了揉眉心:“我需要好好想想。”
  去了县里,那还能一力拉拔上庄村吗?不行,他得要雨露均沾。
  以后或许会,但是现在还不行。
  江景瑜点头,“时间还早,慢慢想。”
  不论未来走什么职业规划,都有能做的事。
  顾向恒:“下一个节日就是中秋了,学校有没有跟你说要什么?”
  江景瑜:“你提醒了我。”
  每次过年过节单位都会发福利,有钱的福利好一些,没钱的福利差一些。
  县城小学也是一个正经单位,也是他们村的客户。
  他们学校的收入并不多,但每次过年过节正式员工该有的福利还是有的,像今年采购部的人就想要跟他们采购咸鸭蛋、香菇干,还有莲藕、腐竹。
  他们采购的数量不多,也没有太贵的,加起来几件摆在一起送给大家做福利也算过得去了。
  相比起学校,其他单位的就比较财大气粗了,比如食品厂,跟他们预定了几头猪,到时候杀了分给他们食品厂的正式员工。
  他们正式员工就有几百人,每个人半斤猪肉。
  上面的领导级别高的,会加一些,或者是直接上熏鸭熏鸡。
  还有的单位,比如服装厂,他们还是预定了豆腐、豆干、腐竹、豆皮,另外还有鸡蛋鸭蛋混合包。
  更少不了国营饭店,过节了,愿意去国营饭店吃一顿改善伙食的人也更多了,食材自然要准备充足。
  顾向恒:“我记下了,供销社那边要的单子也送过来了,他们要了不少熏肉。”
  说着,一脸笑意:“今年中秋囤的那些都能清光。”赚个满瓢盆。
  江景瑜笑了:“钱越攒越多了,只是想要买机器,还是不够。”
  “杨编辑那边也没有打听到那里有不用的机器或者是报损的机器。”
  顾向恒微微叹了一口气:“慢慢打听吧。”
  这个时候他们很多机器都没法靠自己,一些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只能依赖国外进口,但是国外他们怎么会把好的东西给他们,愿意卖过来的不仅仅高价,还是被淘汰的产品。
  江景瑜:“如果我们能够做出口就好了。”
  就算是在这个对国外关系卡得特别严的时期,也是有出口的,这些出口会换回外汇,然后再用这些外汇购买他们国家需要的东西。
  只是这些都看的很严,以他们现在的情况说要出口比较难。
  江景瑜突然想到了一样好东西。
  不仅他们国家的人喜欢,国外的人也很喜欢。
  不能出口,自己国家的人就能赚个满怀,要是改革开放了,这东西转做出口也容易。
  顾向恒疑惑:“什么好东西?”
  江景瑜笑了:“你知道吗,我们国家是八十年代中期才从日本买了机械设备,生产出我国第一根火腿肠的。”
  然后没几年,迅速风靡全国。
  顾向恒:“……”畅想了一下,未来是很美,现在卡在机器这一关了。
 
 
第56章 女大队长
  农场升到二十二级之后,食材扩展,江景瑜这个孕期补的很好,怀到九个月的时候,瓜熟蒂落,在一九七零年的一月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这是一对兄妹,哥哥比妹妹早出生。
  顺产。
  “哇哇——”
  听着这中气十足的哭叫声,医生都说这是少见的顺利,从发动到生产,没多少时间,孩子也很健康,一点没有双胎的孱弱。
  江景瑜一直保持着意识清醒,看到这两个孩子的时候,不自觉就笑了,这是两个新生命,肩膀上好像也多了什么沉甸甸的东西。
  以后他们夫妻做什么,不仅仅关乎他们两个人的事,也关乎着这两个新生的脆弱生命。
  叶红秀摸了摸眼角的眼泪,看着女儿,又是开心又是心疼。
  开心女儿一下子儿女双全,得了一个好字,心疼女儿受了这一番罪。
  “景瑜,两个孩子你放心,有我们呢,你睡一觉。”
  顾向恒在旁边结巴:“我们一直、守着,你安心。”
  医院是电视剧出事被偷孩子、掉包的经典场所,也是现实中经常被掉包的地方。
  他不会疏忽大意。
  江景瑜沉沉的睡了一觉。
  她也是真的累了。
  留下他们对着两个孩子看个不停。
  “脸很红。”
  “皮肤皱巴巴的。”
  “脸上还有小疙瘩。”
  “看上去像个小老头。”
  随着顾向恒的这一句句,叶红秀忍不住了,瞪了女婿一眼:“长大了就不会这样了,你看着两孩子长的多像你们。”
  顾向恒:“……”
  他知道以后孩子会长开,但是现在看上去确实……比较显老,这并不是嫌弃啊,他觉得这小老头也眉清目秀呢。
  只是像他们?他是真的一点没看出来。
  龙凤胎,是很吉祥的。
  从医院出院,在家坐月子的时候,来看江景瑜和孩子的人很多。
  爸爸这边的亲戚,除了二伯一家,都来了。
  妈妈那边的亲戚也是来齐了,外公外婆,两个舅舅、两个小姨。
  整个月子都很热闹。
  他们来到顾家,关系亲近的看到这家里的情况,还能真心为她感到高兴,其他一般的,难免心里酸涩。
  同样是人,怎么差距这么大?
  好比江若书媳妇她也带着孩子来了。
  房子,大。
  院子,大。
  从县城过来的路也很好走。
  来到屋子里面,该有的都有。
  这不算出格,但是再一看两个孩子,还没满月,就已经成了白胖的发面馒头,当妈的喂养两个孩子,也是红光满面。
  再一看,就知道当妈的为什么这么轻松了。
  有孩子外婆帮忙,手把手带,还有小姑子、收养的女儿在一旁打下手。
  房间里婴儿床、手推车、架子鼓都有孩子外公舅舅包了,可以想象,等以后孩子大了也不会缺少玩具。
  再一看两个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包的被子。
  江若书媳妇:“……”
  比她那时候条件还要好。
  再看到孩子爸爸去洗尿布,她心情更复杂了。
  她看了都心情复杂,更别说其他比不上的人了。
  有个小姨就嘀咕了:“家里这是有金山银山呢?”
  叶红秀:“孩子爸妈舍得,没钱了就再赚呗。”
  小姨:“这赚钱有这么容易?”
  叶红秀哎了一声:“他以前是拿补贴的,钱赚来了不就是花的?”她说不动,现在已经放弃了,还有啊,她可是知道,再过不久,女婿就要高升去县里了,到时候月月拿几十块钱,现在可劲的花也没关系。
  不过这个她不会声张,现在还没定呢。
  女婿还特意跟她说,以后别下地了,帮忙带孩子,每个月给她补贴,补她不下地欠缺的那些工分。
  她也不是贪图女婿给的那些东西,但是女婿能这样说,就是心疼女儿带孩子辛苦,家里也有家底。
  她也愿意。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