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就是粗粮饼子卷小咸菜,后来慢慢的增加了各种可卷的素菜。
再后来配上了粥,最后开始有了面条,馒头……
因为他总是晚上卖,卖的对象都是下了晚班,又累又饿的单身职工,所以这小馆子开起来后还挺受欢迎的。
而且又因为他这个馆子填补了厂里饭堂下班后,晚班职工加餐的空白,其实对于厂里来说也不是坏事。
所以厂领导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管他。
加上他这小馆子又开在居民区里,还是自己家,除了厂里职工,外面的人也不知道。
于是,赚不赚钱先别说,至少它存活了下来。
等到八零年底,政策下来了,允许人们搞个体经营。
这时候即便有这个小馆子在前面,可大多数人还是不敢尝试,大家都想再观望观望。
结果这边人们还观望着呢,那边蔚大民第一个跑去办了营业执照,这个饭馆直接过了明路。
他的饭馆过了明路之后,确实有一部分人也跟着去办了执照。
但那些人基本都是没什么出路,或者说没退路只能拼一把的。
纺织厂的职工家属们,再怎么说也比别的地方的人生活条件好一些,与此同时,他们的顾虑自然也更多一些。
所以,外面什么情况不提,整个纺织厂家属院开餐馆,办执照,过了明路的还就只有蔚家这一个。
如今,政策又开始收口,据说个体执照已经暂停下发了。
能办的时候大家有顾虑,想太多,可停办了人们就开始觉得好了。
至少目前家属院就有好几个动了心思,想利用自己家房子也搞点小生意的,结果一个也没办下来。
也有几个人胆子大的,在偷偷摸摸搞的,可大部分人还是胆小,不敢硬干。
生怕哪一天再来个什么突击检查,到时候赔的裤子都找不到。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万一再把人也抓起来呢?
毕竟无照经营,说到哪儿也是不合规的。
这时候人们就又想起了蔚家的小饭馆,个个都羡慕的不行。
大家都说这小饭馆肯定能挣着钱,觉得蔚楠捡了个金饭碗。
毕竟他家这店在院里已经做出口碑来了,客源不愁还是独一份,连个竞争对手都没有。
这么长时间做下来,蔚家小店在单身职工心里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味道什么的也没人太在意,最起码在他们又累又饿的时候能有口热乎饭吃。
这已经是培养成型了的习惯。
“小楠啊,其实我觉得巧巧说的不错,你爸留下来的小饭馆,你给开起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谁也不能说什么。
你与其去外面找什么临时工,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把馆子开起来,守着自己家赚钱不更省心吗?
再说了,你又不是真不会做饭,就你今天做这个面条,我敢说比你爸之前的手艺可好多了!
他那时候没赚住钱,是因为他胆儿小,只敢做晚上那一顿饭。
最重要的是,他还得贴补他妈和他兄弟那一群的吸血鬼。
要我说,你有执照,根本没有必要偷偷摸摸的,把白天的饭也加上,多卖一份是一份。
有这个馆子在,别的不说,养活你和小佩肯定不成问题。”
凌柏兰有一句话没好意思说。
她之前也问过了,知道姜司锐目前就只是在晋宁上学,两年后要重新回部队,重新分配工作的。
到时候分配到哪里,这个真不好说。
可不管分到哪儿,蔚楠都得跟着不是?
总不能年纪轻轻的,就两地分居。
她自己跟着老公走,被老公养着天经地义,可小佩呢?
人家当姐夫的,哪儿有一直养着小姨子的道理?
就算姜司锐乐意,可这样的话蔚楠心里会舒服?
至少花起钱来不会太理直气壮吧?
所以,她怎么琢磨也觉得蔚楠得找个事儿干,得手里有点钱。
能够自己养活妹妹,腰杆才硬,说话做事心里才不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