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片刻后,说道:“一直以来朝堂之事我从不敢过问分毫,但这件事……事关重大,我必不能袖手旁观任由错误发生!”
“皇额娘?”胤礽当即脸色骤变,压低了声音劝道:“后宫干政乃大忌,皇阿玛会生气的!我知晓皇额娘是为了大清着想,但这条底线千万不能踩,交给我和保清去想法子罢,皇额娘稍安勿躁,再不济……将来……”
林诗语听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却是摇摇头,“太晚了,哪怕只是十年八年的落后都是巨大的差距,倘若当真如此荒废几十年,大清必定早已被外面的世界远远甩在身后,拍马不及。”
如今的戴梓虽未像历史上那般被发配盛京凄惨度日,但却也是被革职弃用了,真要是这么荒废下去,天才也都能被磨成废物,况且如今他正值壮年,正是一个人头脑精力最好的时候,此时荒废掉该有多可惜?一个人拢共又能有几个十年二十年够荒废的?
太可惜了,只想想就倍感心痛。
胤礽叹了口气,继续安抚道:“皇额娘别急,我会联络前朝官员好好劝皇阿玛的,无论如何您都不能跟他提起此事,太犯忌讳了。”
看着孩子担心焦虑的眼神,林诗语还是沉默着点点头,算是应下了。
“行了,你先忙去罢,戴梓那边……记得多关照些,他是个大才。”
“皇额娘放心。”
看着少年离去的背影,林诗语有那么一瞬间甚至很想一脚将康熙踹下龙椅赶紧让保成上位。
这个男人不能说他不英明,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个好皇帝,算得上是个为国为民的明君,但某些时候却又着实令人恼怒。
她不信康熙会不清楚火器的重要性,但他还是选择了这样做,可见在他心里汉人才始终是头号心腹大患,甚至胜过了周围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
该说什么呢?自卑心作祟罢了。
或许康熙自己都还不曾意识到,他们这祖孙几个在面对汉人时做出的一些决策其实早已将自身的胆怯、不自信显露得淋漓尽致。
也不知这样的“病根”将来是否会传到保成的身上,希望不会罢。
想起被革职的戴梓,就不禁又想起了去年年底她给出的那一点参考建议,也不知他可曾研究出个什么头绪来,若是成功研究出来了整体军事实力必然能更上一层楼,可惜了,眼下落得如此境地。
“涟漪。”林诗语招招手,附在耳边轻声说道:“给家里传个话,告诉父亲无论如何一定要想法子说服皇上收回成命,火器营不能取缔,戴梓也绝不能弃用!”
涟漪点点头,匆匆离去。
却在这当口,一道赐婚圣旨落在了太子胤礽的头上。
第112章
册封正白旗汉军都统、三等伯石文炳嫡长女瓜尔佳氏为太子妃。
身为大清储君, 胤礽的婚事林诗语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不过好歹这件事上康熙还是费了番心思的,不曾有什么骚操作恼人。
选秀时她也见过那姑娘, 端庄文雅进退有度, 不是那小心眼儿或根子歪了的,唯一令她有些忧虑的是, 这姑娘历史上仿佛未能生出嫡子。
未来不出意外的话保成自然是要继承皇位的, 膝下没有嫡子难免美中不足, 将来也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内斗,不过既然瓜尔佳氏有一个女儿, 那也就证明并非身体有问题, 想来努力努力应是可以的吧。
要不想法子叫两人早些成亲?
林诗语有些迟疑不定。
瓜尔佳氏被赐婚几年后才跟保成完婚, 仿佛是因着守孝的缘故,那时保成身边侧福晋都有两个了, 庶长子也已经杵在了前面……若这回能叫两人早点完婚,对于瓜尔佳氏来说处境也会好很多, 没有侧福晋和庶长子隔在中间, 小两口或许能够更好的培养感情吧?
夫妻和睦才能齐心协力,家里安稳了才能全心全意应付外面啊。
如此想着, 林诗语就想打发人去叫保成来问问,却没想到, 她亲儿子已经先她一步, 撺掇着保成去缠磨皇阿玛讨媳妇了。
这些日子太子一直在缠着他说火器营的事, 康熙为此甚是头疼烦恼, 连着驳了太子好几回面子心里头也的确是不大得劲儿, 这回孩子来求他想早些讨媳妇, 他便也没怎么犹豫就应了。
赐婚都已经赐完了, 早两年晚两年也没什么差别,甚至看到太子来求他这件事他心里头还觉得挺满意的。
胤禔的嫡福晋一直在努力想生嫡子的事儿他也是知晓的,如今太子这样急着想娶太子妃进门,不免就叫他产生了一些联想,或许是他最近的一些言行起了作用,让太子生出了一些危机感故而也开始要跟胤禔较劲儿了?
作为帝王,凡事都绝不会吝啬于深想几分,如此一琢磨应得倒也痛快,甚至看得出来还挺高兴的。
当然了,太子的大婚毕竟不同寻常,再怎么紧赶慢赶估摸着也至少得有个大半年的时间来筹备,经过钦天监的仔细合算之后,正经日子就定在了来年的十月初一。
扒拉扒拉手指头,拢共还有一年多呢,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了,再往前要么时间不够准备,要么就是日子不够好,只能这样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