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不曾停歇的到了荣庆堂,也不用旁人通报就被引进了荣庆堂的正房花厅处。
一进花厅,那人便摘下了斗篷帽子,将头上和身上的穿戴半遮半露给最上首的贾母看。
这人不是旁人,就是凤姐儿之前教导过的那位。
“您可是荣国府的老太君?贤德妃娘娘的祖母?”
贾母闻言点头,又问面前太监打扮的少年是谁?“不知公公是?”
小太监见贾母问,却没直接回答贾母,而是看了一眼左右。
贾母房中不少侍候的丫头媳妇,见小太监这副样子,她们便都心领神会的看向贾母。贾母也没多犹豫,挥了挥手,立时一屋子的丫头下人,除了鸳鸯外,都退了出去。
等人都退出去了,小太监才回了贾母刚刚那个问题:“杂家姓吕,在御膳房当差。抱琴姑姑叫杂家来给府上捎个口信。”
贾母早就猜到来人可能是元春她们娘们派出来传消息的,可是听到这话后,还是激动的坐直了身子。双眼炯炯的看向地中央站着的小太监,语气里带着明显的紧张和激动,“公公请讲。”
说完似又想到了什么,连忙叫鸳鸯搬个鼓凳过来,又送茶水点心。
“老太太不必客气,杂家说完就走。”打断贾母的话后,就将来意说了,“贤德妃娘娘有孕了,娘娘说要等胎儿坐稳了,圣驾回京后再挑时机公布出去。怕走漏了消息,如今知道的不过区区几人。娘娘孕相不好,府上二太太被留在宫里照顾娘娘了。知道老太太一定担忧宫里的情况,娘娘便叫抱琴姑姑找了杂家来府上,是因着宫里没人知道杂家是娘娘的人,来府上不容易引人注意。”
顿了顿,小太监在心里数着数,数到二十五的时候,又继续说道:“除了报平安外,娘娘还请老太太务必约束府上,有孕之事心知便可,莫要走漏消息,更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闹出什么事来,以免影响晋封和宝二爷的前程。”
贾母一直就有这种感觉,王夫人莫名其妙的留在宫里这么久,宝玉又被当今领出去了,若不是元春这边有喜了,又怎么可能会这样。可一日得不到确切消息,贾母就不敢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
二来也是王夫人不在府里,大太太是个棒槌,凤姐儿又与她离了心,贾政不是那块料子,她便是有这种猜测,也不敢说出来。
如今得了确切消息后,贾母那颗心终于放下的同时,又不由问更多的关于宫里和元春的事。
应该不单单是叫这小太监传话回来那么简单的。
“虽然消息一直瞒着,但娘娘也生怕已经有人知道了消息。娘娘担心宫里的补品和药材有问题,请老太太将府里的补品和药材都打包了叫杂家带进宫去。”
贾母一听这话,眉头就皱了起来,“如今府里并没有多少补品和药材,今日是来不及了,不妨明日公公再家来,我叫人多备些。”
“不可,娘娘说了,只要家里原来存下的。外面现买的,一概不要。”
贾母一听这话,心叹了一句元春谨慎,便给了鸳鸯一个眼色。
鸳鸯立时转身出去,将荣庆堂和二太太私库以及府中公库里的药材和补品都叫人分门别类的打包不说,还在打包的时候,特别用心在每个药包上都标注是哪一处拿出来的药材和补品。
细心极了。
而另一边,哪怕小太监没说,贾母还是从自己的私房里拿出二万两银票出来,请那小太监交给元春。同时又不问赏了那小太监一个超大赏钱。
那小太监又按着凤姐儿教他的话,问了一回宝玉走时带了几个人,吃的用的准备的如何,跟去的人妥帖不妥帖等等,等等。
贾母一一答了,又问那小太监娘娘知不知道贾琏的事。小太监想了一下,说抱琴姑姑没跟他提起过。
来来去去半个时辰,那小太监就带着二万两银票和装在一个大筐子里的所有贵细药材和补品离开了荣国府。
第九十七章
“明晚,你再去一趟荣国府。”看着那一大筐各样贵细药材被小红重新装箱封存,凤姐儿一边摇团扇,一边对不在编制内的小太监吩咐道。
阿谀奉承也是一项技术活,而察言观色更是基础。换成旁人,凤姐儿许是不了解,但对贾母,凤姐儿也算知之甚深。本来凤姐儿便想着做完这一单,再找理由干一票就收手。之前她还没想好要找什么理由,但咱们这位老太太却亲手将理由给她递了过来。
宫里的元春和二太太如果知道了贾琏国孝家孝停妻再娶的事情会怎么做呢?
她们应该不惜将此事闹大,最后叫贾琏失了爵位。
如果这个时候元春真的有孕了,那她应该更希望,不不不,她如果真怀孕了,一定不会现在就叫贾琏丢了爵位,叫贾家名声扫地的。
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这种时候贾家的名声比爵位更重要。而且宝玉被当今带在身边,又有个怀有皇嗣的亲姐姐。只要生下皇嗣,宝玉这个亲舅舅还能少了好处?
一个三等将军的爵位,说不定元春已经看不上了。
但如今贾琏身陷大理寺大牢,怕是不少人都以为是元春的意思或是二房的动的手脚呢。
传到当今耳里,会不会以为她恃宠而骄?
肯定的呀。
那元春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