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初无双只知道魏王名声差,又是人屠又是杀妻,民间市井也这么传,但很多百姓只是当一件稀奇事来听,就像山野志怪,听听就罢,大家都知道这不是真的。
真要有人说魏王就是残忍暴戾还杀妻,保准蹦出来许多人来反驳你,说肯定是有人故意破坏魏王名誉,说不定觉得你是敌国派来的奸细,要拉你去见官。
百姓虽碌碌无为,不知时事,但并不傻。
残忍暴戾人屠?打仗可能不死人吗?在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魏王不杀敌,指不定明日敌人的铁蹄踏入京师。至于杀妻那就更荒谬了,又不是有病。
百姓只知道当年西北之乱是魏王平的,南蛮吐蕃总是劫掠骚扰边境,也是魏王领兵出征的,当年捷报传来京城时,可谓万众瞩目。
若论太和帝几个皇子中,谁在民间最有名气,当还是魏王。
都知道战神魏王,但提到其他人,百姓只会以那些皇子们统称,具体谁是谁却分不清。
皇子们站得太高,离百姓太远。
当然,民间风评如何,其实不为皇子们在意,百姓再说你好没用,真正能主导大局的还是朝堂,还是王公大臣、勋贵世家,是下面的那些官吏,乃至地方士绅,百姓们不过是排到最最末那一位。
虽然千千万万个百姓才能组成整个大梁,但其实他们也是一群最不为人们重视的人。
……
扯远了,苏城既为商,免不了关注市井消息。
尤其知道小小姐当了魏王妃后,他更是关注魏王府相关消息,了解得越多,他越是老实,越是真心实意要悔改,要好好打理鸿盛布庄。
所以这次他来找无双报账,可谓主仆尽欢,无双还专门赏了他五十两银子。
其实无双是打算多考察他一阵子,如果他真心悔改,也有认真经营布庄,她打算分出半成干股给对方。
她虽不懂商事,但也知道要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还是要许其利让其忠,也更有干劲儿。
太和帝封玺封笔后,就意味各府部衙署可以放假了。
魏王忙了多日,这几天终于可以闲散在家。
每到过年都是皇宫最为繁忙的时候,除夕的年夜宴,初一的大朝会,宫中虽无中宫皇后,但还有太后,所以命妇们也要进宫朝贺太后。番邦使节也多是选这时来朝贺,所以宫里的筵宴也多。
这种时候,作为皇子的魏王缺不了席,作为魏王妃的无双也得去。
这就与魏王希望无双能一直在府里待到待产的想法,有些相悖了。
可又不能不去,只能多做防备,再从其他处多做安排。
于是无双发现身边又多了两个侍女,长相倒是其次,她们竟跟玲珑认识。玲珑见到她们时的表情,无双都不禁侧目。
问过之后,才知道这是玲珑的同伴。
……
魏王也是有养死士的,死士不光是男子,也有女子。
或为探子、或为细作,安插在各地,平时为魏王府探听消息,必要时另有用处。这些人一般都是流民、灾民或是孤儿,挑选适合的多加训练就能用,诸如暗一他们这些暗卫,就是死士中最高级的一种,像女子,因武力有限,一般都是安插在各处当细作。
玲珑对无双说得很含糊,但无双不懂,她能猜啊。
她见玲珑庆幸两个同伴能来她身边服侍,就说明这已是她们能来的最好去处了,其他地处必然不好。女子出去当细作会碰到什么危险,她不用想就知道,但她并不会去谴责魏王不该养死士细作。
都养,你不养,你就吃亏。
别的大道理无双不懂,她只知道若是哪天魏王倒了,所有依附着魏王府而生的人,包括她,下场一定不会好。
本来魏王已经做好准备,她若问自己,自己怎么与她解释这其中的事情。
在他来想,一个年纪这么小的小姑娘,又总是对旁人怀着恻隐之心。就如他曾经评价无双——这小姑娘胆小,也不太聪明,甚至还有点妇人之仁。说不定知道这些事后,会觉得他残酷。
谁知无双根本没跟他提这事,也没问他,多了两个侍女就多了两个吧,听玲珑说像她们这样的人都没有名字,包括她的名字都是宫嬷嬷取的,无双就给两人取了个名,别的什么也没说。
这让已经做好的准备的魏王,不禁有些诧异。
……
除夕下午,魏王带着无双进宫。
当晚的年夜宴很是热闹,汇聚在殿中的都是太和帝的近亲。
不管私下如何,至少这种场面是一派和和乐乐,用罢宴后回府,因为魏王明日要赶大朝会,这就意味他寅时就要起,无双可以比他晚一些,但最迟卯时就要起,所以二人自然不可能守夜,早早就睡了。
次日,外面还是一片漆黑,祥鸾院已经亮灯了。
魏王全套冠服,威严而又尊贵,与平时的他截然不同。